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郭物:南西伯利亚早期游牧王国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和形制
发布时间:2018-10-17 17:15:17   来源:《欧亚学刊》    作者:郭物   点击:

南西伯利亚早期游牧王国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和形制

郭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公元前第二千纪后半期到第一千纪的前半期,欧亚草原青铜时代末期的社会正在经历社会的巨变,欧亚草原正在经历游牧化的历程。即原来以畜牧-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开始采用游牧经济的方式。这是一个动态非均衡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由于各种原因,演化的速度和程度有所不同。

  游牧经济导致游牧社会的兴起。游牧社会其间,不同部落更容易结为联盟,代表军事力量的战斗力和机动性显著提高。因此,与游牧化相伴发生的,是草原社会的复杂化。比如卡拉苏克文化时期(公元前14-前8世纪),在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盆地骑马开始普遍,人群移动性增强,依托山地、按季节变化迁徙的游牧业发展起来,墓地中的大型墓葬(直径40-100米)和中小型墓葬的差别显示男性的阶层分化。1欧亚草原上开始出现了统治广大区域的早期游牧王国。这些社会往往有中心区域,在中心区域可以发现领袖、防御功能、对自然资源的控制、手工产品、贸易和交换、祭仪等存在的迹象。2这些王国的首领开始修筑巨大的冢墓,而且都选择一个特殊的区域来修建王族(统治集团)的墓群。

  从迄今的发现与研究看,生活在以阿尔泰-萨彦为中心的地区的人群比较早就开始游牧经济的尝试,南西伯利亚是欧亚草原游牧化最重要的地区之一。3在这个山地游牧经济出现较早、发展迅速的地区出现了几个早期游牧王国,大致对应三个考古学文化,分别为艾迪拜尔文化/乌尤克文化/三道海子文化、塔加尔文化和巴泽雷克文化(图一)。这些欧亚草原上的早期游牧王国几乎都会选择一个相对封闭的谷地作为首领及其家族的墓地。学界一般把这些早期游牧王国的王族墓地称之为“国王谷”,因此,本文所论即南西伯利亚的三个国王谷。

图一 俄罗斯南西伯利亚公元前第一千纪游牧王国的三个国王谷及相关墓地

(下图底图采自谷歌)

  一、乌尤克谷地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与形制

  从迄今的考古发现看,蒙古中西部地区、俄罗斯图瓦和中国青河、富蕴县是早期游牧社会率先发展的区域。图瓦发现几千座没有随葬品的石构墓葬,时代和卡拉苏克文化相当(公元前15-前8世纪)。一般称为“蒙冈-泰加类型”( Mongun Taiga type),或者把创造这些遗存的人群称为“阿尔然部落联盟(Arzhan tribal union)”。其墓葬特征是有环列石,有的环列石直径达100米,其中的石构辐条从4至32根都有,像一个太阳盘或者是车轮。墓葬中央为石砌墓室,建于地表,周围一圈石板围墙,然后覆盖一层石块,出土器物非常少。大约公元前7世纪,这个地区出现一个文化,被称为艾迪拜尔文化(Aldy-bel culture,这个名称为圣彼得的考古学术机构命名,莫斯科的考古学术机构称之为“乌尤克文化”,我们称之为“三道海子文化”4,以下均称为三道海子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性器物是圆锥形的耳坠。5

  这个时期的人群可能建立了草原上的早期国家,在俄罗斯图瓦乌尤克盆地发现一个被称为阿尔然的“国王谷”。国王谷是一个东西向楔形的河谷,西部狭窄,周围被西萨彦岭和唐努山所封闭,向东渐渐开阔,中间为叶尼塞河的支流乌尤克河。这个河谷分布着几百座大小墓葬,从东向西大约呈直线分布着至少7座大墓(图二)。这些大墓应当是前述三道海子文化首领王族们的墓地。

  最大的阿尔然1号冢位于阿尔然村西北角的农场里。1971-1974年,格拉兹洛夫(M.P.Grjaznov)率队发掘此墓,发掘前墓已被盗,出土遗物很少。修建木椁的木头部分留了下来。冢的结构非常特殊,为地面垒筑的放射状木构建筑,直径80米。埋葬结束后,上面再用片石封盖。封堆高4米,直径120米。约有160匹带鞍的马埋在古冢里,根据残存遗物可知另有约300匹马在葬礼的仪式中被吃掉。由于被盗,大部分椁室都是空的(图三)。俄罗斯专家最新测年的结果是公元前9世纪末至8世纪早期。6 东南方向是这个文化最重要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1号冢东南约4.5公里处有一东北-西南向的低山,低山山峰和1号冢东南的主方向相连,应当正好对着冬季日出的方向。这不知是当时人有意选择,还是偶然形成。不过1号冢在整个阿尔然国王谷中显然处于居中的位置。

图二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乌尤克国王谷墓葬分布图(底图采自必应)

  1、阿尔然谷地墓葬分布示意图 2、阿尔然谷地4号冢及其附属墓葬分布示意图 3、阿尔然谷地1号冢西部墓葬分布示意图 4、阿尔然谷地青吉泰大冢及其附近墓葬分布示意图

  2000年至2003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的西伯利亚分馆和德国考古学院的欧亚考古研究所合作发掘了阿尔然2号冢。这是最靠东,也是最小的一座大冢,年代比1号冢要晚,大约公元前7世纪末。冢墓直径为75-80米,高1.5-2米,封堆内部地面边缘有一圈列石围出的矮石墙,有的段落能分出两圈,中央为石块封堆。墓冢外围分布很多的祭祀石圈和石堆。

图三 阿尔然1号、2号、青吉台大冢形制比较图

  封堆中朝南有一条黄土道路。冢外围圆形祭祀坑,内埋焚烧过的动物骨架,可辨认的为羊。石墙里面的一些石块上面发现有岩画。墓葬的北侧立了两块鹿石。列石与封堆之间分布不少小的墓葬,石围下也分布不少墓葬和马具埋藏点。在封堆中央靠西的位置有两个空的大长方形坑。

  中央两个大长方形坑北部有一个土坑木椁墓,编为5号墓坑,夫妇合葬,随葬了5600件金器,属于衣服坠饰、首饰、武器。除了主墓室,阿尔然2号冢还有一些小的墓室,石围墙下有4座男性墓、1座女性墓,男、女墓主头上有伤痕,可能是人牲。

  考古学家还注意到一个现象,以5号墓室男女墓主中间为界,可能存在一条纵贯整个大冢的轴线,其延长线刚好可以把整个2号冢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主要分布的殉马坑,殉葬人等都反映出男性的特色,与此相对,西半部则是女性的特点。看来,男女性别的区分在墓冢的布局中得到了仔细的考虑(图三)。7

  2号冢西侧约2公里,为阿尔然3号冢。它与2号冢没有发掘之前相近,规模更大,直径达90米,高约3米。它的西侧3.5公里处还有一座,编号为4号冢,除了墓冢周围的祭祀遗址外,与其它几座大冢不同的是,4号冢西北侧呈线性分布着不少中小型的冢墓。4号冢和西部的1号冢相距约3公里(图二)。

  阿尔然1号冢的西面还有四大片墓群。这些大小不等的冢,成若干线性排列。开始两片墓葬规模不大。最西边的两列墓葬规模较大,呈东西向链状分布,都有和东边大墓规模相似的大冢。楚古诺夫正在主持发掘的是靠北一列最西的一座,应当算是整个阿尔然墓群最西边的大墓,和东部的2号冢遥相对应。称为“青吉台大冢”,东距1号冢5.5公里。直径90米,高3米左右。从剖面上可以看到,封堆由两层沙土和两侧石块交叉堆成。封堆边缘用石板横砌,外围堆青灰色淤泥。列石两侧通过堆石块来加固。冢的结构与阿尔然2号冢相似,有鹿石、列石和封堆,但是也有一些独特之处。一是在封堆外缘原始地面上堆若干层湖泊的淤土;二是周围挖一圈壕沟,在沟底也堆了一层湖泊淤土,时代可能为公元前6世纪(图三)。8

  从1号冢到2号冢,除了片石夹泥土垒出的扁平封堆、东南-西北的主方向、原木搭建木椁、鹿石、动物风格艺术一脉相承外,在墓葬形制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号冢在地面上架垒的向心多格木结构、独木棺等因素消失,出现地面以下的墓坑。从地表迹象看,除了4号冢周围中小型冢的布局特殊一些外,2、3、4号冢的形制布局基本相似,青吉台大冢除了围墓沟及使用淤泥以外,和东部的这几座大冢也形制相近。从布局看,最西边的这一大组墓葬和1号冢东边的不同,以青吉台大冢为首,向东北方向分为了两排,南部一排大墓较多,北部的一排数量和规模稍逊。南北两排中的大冢和青吉台大冢相差不大,可能身份地位相似。不像东边大冢之间相隔较远,这一组大冢相互之间距离不远,而且似乎有特别的安排,显示了这些大冢之间密切的关系(图二,4)。其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何与东部大冢分布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革,具体情况可能只有待将来的发掘了。

  总之,这些墓葬布局和结构的变化说明文化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之上,发生了阶段性的变迁,除了自然渐变外,文化演变的背后也可能存在着统治集团不同支系、团体、阶层之间和社会不同部落之间的剧烈变动。

  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分析,早期游牧王国是经过精心考察后才选择阿尔然谷地作为王族墓地。当时人的风水意识今天不得而知,但乌尤克谷地作为王族墓地来说,至少满足了封闭安全、景观悦人的要求。从现在的生态条件看,乌尤克谷地北和米努辛斯克盆地南北相距不远,隔着西萨彦岭,但图瓦谷地比米奴辛斯克盆地要干燥得多,米奴辛斯克盆地虽然纬度高,但植被很好,萨彦岭覆盖着非常茂密的森林,这种森林连地面都长满了各种植物。到了图瓦境内,萨彦岭最后的南坡,森林覆盖率骤减,很多地方只生长草。显然,萨彦岭山地以及茂密的森林分隔了米努辛斯克盆地和乌尤克谷地,使这个相对封闭的谷地成为一个较为安全而又平静的地方。萨彦岭以南直到南部的阿尔泰山东南支脉都直接在王国力量的控制之下,周围不同社会的人群或者是军事力量很难到达这里。这保证了王族墓地的安全。三角形的谷地中间有河流蜿蜒流过,其间还点缀一些湖泊,景观非常宁静幽美。周围都是山脉,其北、西和南部基本为山脉所围闭,南部山脉有狭窄的河流谷地通向叶尼塞河上游,只有东部为宽敞的开口。不过谷地东部出口部位整个地势较高,甚至还有一些小山丘,使整个谷地和外界在视野上隔断开来。阿尔然墓地南部,乌尤克河的北部还有一片单独分布的山体,也使墓地更加处于在一个相对广阔,但周围都有多层次自然屏障的保护之中(图一、图二)。

  二、萨贝克谷地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与形制

  米努辛斯克盆地中心的萨贝克谷地是塔加尔文化的国王谷。塔加尔文化是南西伯利亚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分布于俄罗斯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和克麦罗沃州东部,年代约为公元前10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前接卡拉苏克文化,后续塔施提克文化。9格拉兹罗夫最早建立了这个地区的文化编年。10根据新的测年数据,塔加尔文化新的编年如下:巴伊诺夫期(Bainovo,公元10末-前8世纪)、波德格尔诺夫期(Podgornovo,公元前8-前6世纪)、萨拉戈什期(Saragash,公元前6-前3世纪)和捷西期(Tes',公元前2或前1世纪-公元1世纪)。调整了原来的文化编年,文化系列没有改变,就是早期时代提前了近200年。11

  总的说,塔加尔文化的墓葬的演变趋势是规模和深度在增加。石板围成的墓葬渐渐被木结构的或者是多层的木板结构的墓葬代替,早期墓主仰身直肢,一般头朝西南,很少朝东北。二次合葬墓数量在增加,头向不定。从萨拉戈什期开始,能看到更精致的葬仪和超级墓葬结构。墓围从2米到300米都有,由8-20块石头建成两个或者更多方形的二次葬墓室。通过特别的入口,墓室中葬的人能达到200个。有一些高级别的男女墓主葬在单独的墓中。孩子们单独葬于小石箱里或者和妇女二次合葬。社会分层比较明显。从捷西期开始社会有了显著的分化,墓葬仍然有巨大封堆,四角有柱石。中间有30-50米见方,3米深的墓室,墓室用圆木精心搭成两层。顶部盖圆木和桦树皮,墓室中葬几十个个体。墓主头骨都经过环踞或钻孔,均有火祭。12

  塔加尔文化的国王谷在米努辛斯克盆地中心萨贝克谷地,位于阿巴坎西北部60公里的巴提涅沃(Batenevo)山岭的山前地带。这块半封闭的草原显然被塔加尔文化的统治集团选作大小首领的墓区,草原的西北部为巴提涅沃山岭,山前地带为一个巨大而又平缓的谷地,东南部有不高的山梁围抱墓地,正对墓地有一个缺口,像门一样。东部有一条稍微高出周围地区的高地。这些高地围出一个广阔的谷地。东部高地的北侧梁上立着两块巨石,一块约有两人高,另一块约有一人多高,相距很近,就像是一道石门。石门以外是渐渐低凹下去的草原,但没有墓葬,石门以内就是塔加尔文化的国王谷。大草原上略高于周围的台地上星罗棋布大小不一的冢墓。国王谷内分布着大型冢墓20座,中型墓有100多座,巨冢大致也呈链状分布略呈西北-东南方向,每个大冢周围有中、小型的墓葬,但相互间的离的较远,呈片状分布(图四)。

图四 米努辛斯克盆地塔加尔文化萨贝克国王谷位置、墓葬分布及萨贝克大冢结构示意图

  最大的是大萨贝克冢(Bolshoi Salbykskii)。冢墓确实很大,大致呈正方形,边长70米,原高14米左右,现11米高,为西伯利亚最大的冢墓(图十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S.V吉谢列夫发掘了这座大墓,高达11米,显示了社会的分层。四边里竖立一圈巨大的大石板,均为东向,大石板之间有横立大石板,每块重50吨,高6米。在东墙内的横向石板还垒了木头。其它三面墙都没有。门向东,门道入口为两排竖立的高大石块。墓葬和墓道中轴线的西段,东部墓室5米见方。虽然被盗,还是有7具人骨架、金箔残片和铜刀残留下来(图四)。从其规模看,这应当是塔加尔文化首领的墓葬。13

  第二大的被称为小萨贝克冢。该冢没有发掘。四边立巨石,共20块,每块重约30-40吨。边长50米左右,高7米。东侧也有门道,但是已经完全被塌下的封土覆盖,整个冢墓呈金字塔形,中间已经塌陷,可能已经被盗扰。

  米努辛斯克盆地由叶尼塞河中游以及丘雷姆河(Chulym)上游河谷组成。盆地海拔300-350米,三面环山,西边是库斯内次山脉(the Kuznetsky Alatau)和阿巴坎山脉(the Abakan range), 南部是西萨彦岭,东部是东萨彦岭,山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盆地里则是草原。西萨彦岭森林茂密,其间有山间河流。但是树木非常稠密,林中布满灌木,非常不利于人类的通行,这对古代的交通是非常大的一个难题。主要通过西北角草原森林景观的通穆-丘雷姆走廊地带(the Tom-Chulym corridor),在古代联系着阿尔泰和哈萨克斯坦地区,西南方向还可以通过阿斯科兹河(the Askiz River)。米努辛斯克盆地的人群相对闭塞,甚至和最近的邻居都难于互动,只能通过这些有限的、艰难的山间通道和外部世界联络。14 以米努辛斯克盆地为核心的地区是南西伯利亚重要的文化中心,由于气候和生态较好,而且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因此自阿凡纳羡沃文化、奥库涅夫文化、安德诺罗沃文化、卡拉苏克文化至塔加尔文化均非常发达。塔加尔文化的国王谷正处于米努辛斯克盆地的中心位置。

  这个谷地除了国王谷的墓群外,在阿巴坎周围的草原上还有一些巨大的冢墓,三五成组,从规模看,这些墓葬比萨贝克谷地的大墓稍小,可能属于第二等级的人群。近年发掘了一座大冢,就在阿巴坎市北边不远的丘陵草原上,名为巴列茨基劳格。形制和萨贝克大墓相似,只是规模略小,每边长53-54米,墙高约2米。门道在东侧,高1.5m,两侧立巨石。这座大冢只有一个墓坑,周围也没有牺牲坑,已被盗扰。

  三、乌尔苏尔谷地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与形制

  阿尔泰地区的墓葬存在较强的地方特点,被命名为巴泽雷克文化(the Pazyryk culture)。15除了卡通河流域16,这种文化在北部山区17,蒙古西南18都有分布。公元前6-前3世纪,在戈尔诺-阿尔泰同时共存着巴泽雷克文化和卡拉科巴文化(the Kara-Koba culture),巴泽雷克文化可能处于主导地位。巴泽雷克文化和卡拉科巴文化青铜时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卡拉库尔文化(the Karakol culture)。19公元前8-前7世纪,戈尔诺-阿尔泰可能有两种人群, 奎尤姆(the Kuyum)在北部和中部,葬于石堆下的石棺中,相对的是较为土著的人群。20 阔克萨(the Koksa)生活在南部和中部,葬于石圈或者是有圆圈围住低矮石堆下的圆形土坑中。21 前者可能是创造卡拉科巴文化人群的祖先,后者可能是巴泽雷克文化的祖先。22

图五 乌尔苏尔河流域的巴泽雷克文化墓地分布图(底图采自谷歌)

  根据各种数据,巴泽雷克文化主要墓葬的年代大概为:巴沙达尔发掘的墓葬约公元前6世纪,图埃克塔1号冢约公元前440-前400年,巴泽雷克2号冢约公元前300-前282,巴泽雷克3号冢约公元前299年,此墓出了丝绸制品,巴泽雷克1号冢约公元前 295年,巴泽雷克4号冢约公元前264年,巴泽雷克5号冢约公元前250年。23

  一般认为巴泽雷克文化分为三期,第一期以迈埃米尔墓葬为代表,也被称为迈埃米尔期,第二期以巴泽雷克墓地为代表,称为巴泽雷克期,第三期以希别墓地为代表,称为希别期。有的学者也把三个期看做不同的三个文化,还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新的分期研究,第一期以迈埃米尔墓葬为代表,时代为公元前8-前6世纪,中期为公元前5-前4世纪上半,以阿克阿拉哈1号墓、图埃克塔1号冢、巴沙达尔2号冢为代表,晚期为公元前4世纪中-前3世纪,以巴泽雷克1、2、5、6号冢,别列尔11号、乌阔克27号墓为代表。24

图六 图埃克塔墓地墓葬分布图(底图采自必应)

图七 巴沙达尔墓地墓葬分布图(底图采自必应)

  巴泽雷克文化以巴泽雷克墓地命名,巴泽雷克墓地也因此非常著名。巴泽雷克墓地共有5座大墓,布局不太遵循链状分布规则,5号冢离其它几座较远,但出土器物最为丰富。巴泽雷克墓地的墓葬一般堆石为冢,大约高1.3-1.7米,直径大约在36-46米之间,四号墓直径只有24米,石堆下是竖穴土坑,墓坑用长松圆木装饰四壁。值得指出的是,巴泽雷克墓地无论墓地规模还是单个墓葬的规模在巴泽雷克文化中都不算是最大的(图八)。25

  迄今发现巴泽雷克文化墓葬最密集的地区是卡通河的支流乌尔苏尔河(Ursul)流域,河道全长130公里,流域面积3,600平方公里,发源自捷列克塔山,河水主要来自雨水。这个区域差不多在阿尔泰山地区的中部,乌尔苏尔河像卡通河蔓延出去的一支弯弯的蔓藤,河谷地带像一轮弯月,东部连着卡通河,西部是群山,河流北边希别墓地东部不远有一交通便利的谷地通向戈尔诺阿尔泰市,从那里沿卡通河就可以到达阿尔泰山西部的平原地带。从位置和环境看,这个地区是阿尔泰山的腹心地带,既容易和各个地区保持联系,同时又相对封闭,保持安全的环境。

图八 巴沙达尔、图埃克塔和巴泽雷克墓地墓葬形制比较图

  四、公元前第一千纪南西伯利亚早期游牧王国的势力消长、威权物与黄金消费

  南西伯利亚三个国王谷中,阿尔然国王谷时代最早,时代约为公元前9-前6世纪,巴泽雷克文化和塔加尔文化的国王谷时代主要为公元前6世纪以后,巨冢集中为公元前5-前3世纪。也就是说,根据现在的发现看,最初在阿尔泰-萨彦岭为核心的南西伯利亚地区只有一个中心,就是以三道海子文化为代表的早期游牧王国,而且大墓非常集中,仅见于乌尤克谷地。墓葬为东西向链式排列,但相互之间相隔较远,一般为3公里左右。公元前6-前5世纪之后,这个地区可能衰落,继之而起的是萨格利文化和昌德曼文化等,这些文化还没有发现规模巨大的墓葬和墓群。米努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和阿尔泰山地区的巴泽雷克文化此时开始兴盛。分别出现了萨贝克和乌尔苏尔两个国王谷。

图九 南西伯利亚三个早期游牧文化的短剑和管銎啄戈比较图

  塔加尔文化的形成相对独立,开始较早,但早期社会分化尚不明显,在公元前10-前8世纪的巴伊诺夫期,墓葬还保持着卡拉苏克文化的特点,墓葬较小,用1米高的石板围筑,有时四角用高1-2米的石板。一个墓一个墓室,埋一人。公元前8-前6世纪的波德格尔诺夫期,墓葬仍然规模较小,但出现几个墓相互连接起来的现象,石围中间有1-2个墓室。木椁渐渐代替石室,单人墓仍然普遍,但多人合葬墓开始增多,墓道成为多次合葬的入口。塔加尔文化的大冢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以后,大致南北链式排列,但依地形呈西北-东南排列,大冢之间相距几百至一千米左右。

图十 南西伯利亚三个早期游牧文化最重要的威权物及艺术主题比较图

  巴泽雷克文化的形成可能和三道海子文化有一定关系,从迈埃米尔墓葬发现的蜷曲动物形象看,和阿尔然墓地的发现很接近,而且墓地位置靠近别列尔,也就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和哈萨克斯坦东北角,另外阿尔然1号冢使用独木棺的做法可能被巴泽雷克文化所继承。因此,巴泽雷克文化可能是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受到三道海子文化公元前8世纪扩张影响形成的,巴泽雷克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形成的时间应当要晚一些,可能为公元前7世纪,真正形成自身的特点,应当以公元前6-前5世纪巴沙达尔墓地为代表,鹰和虎成为这个文化最受推崇的动物。具有巴泽雷克文化特点的鹰头+羊/鹿角+驴/马身的格里芬形象的流行应当是公元前4世纪以后。

  从墓葬分布密度、规模看,巴泽雷克文化的中心似乎一直在阿尔泰山区中部乌尔苏尔河及其支流卡拉库尔河流域,代表墓地是巴沙达尔墓地、图埃克塔墓地和希别墓地,这些大冢比较严格地遵循南北向链式分布,而且大冢之间相隔很近,均在五十米之内。可能由于山脉的阻隔,巴泽雷克文化社会较为松散,晚期在若干个地区都有高等级的墓葬,比如公元前4世纪以后,巴泽雷克墓地、别列尔墓地、乌阔克谷地和乌兰德瑞等都发现高等级的墓葬,并且随葬丰富的器物。2014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哈巴河县喀拉苏墓地也发现高等级的巴泽雷克文化墓葬。但从这些地区的墓葬规模看,还是没有乌尔苏尔河流域的巨大和密集,可能属于地区性的首领。

  这些国王谷经过发掘的高等级墓葬并不多,而且在历史上盗掘严重,罕见保存完整的墓葬,我们只能通过一斑而窥全貌。三个文化都相同的威权器物是以管銎斧、短剑、弓箭和短刀为代表的武器,以及各式腰带、马具和铜鍑,这些器物一般也都制作精美,甚至用黄金制作或者装饰,礼仪的功用超过实用的目的(图九)。这三个文化都具有明确显示其文化特质、宗教信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王权的威权器物或者艺术主题。三道海子文化是垫蹄尖金鹿、蜷曲或者垂足雪豹、垂足野猪的器物或者纹样,还有圆锥状金耳坠、金项圈、金柄木勺和鍑形金器。塔加尔文化是装饰站立圆雕山羊的钟形权杖首。巴泽雷克文化早期是鹰和虎,之后是各种造型格里芬的器物和装饰纹饰(图十)。除了物质资源、人力、军事、谋略外,这些器物和艺术主题都成为草原统治集团统治不同人群重要的精神资源和软实力,在巩固王国内部的稳定团结和对外扩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早期游牧王国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支柱。

  从已有的发现看,就使用黄金的特点来看,真正大量使用黄金的是图瓦乌尤克阿尔然国王谷的首领们。在第一个时期,可能黄金的使用还不是特别奢侈,阿尔然1号冢墓中残存一些文物,有金器,比如打孔的金箔片、绿松石金耳坠、金串环项链、金圆泡、金项圈、包金竹节棒状铜扣等。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主题蜷曲状的雪豹牌饰主体是铜。当然,缺少黄金器也可能是由于主墓室的大量金器已经被盗。从2号冢的发现看,显然,他们就是当时欧亚草原重要的黄金消费群体,最有代表性的器物,垫脚尖金鹿、雪豹、野猪和圆锥状耳坠都是用纯金制作,男女墓主都有黄金打制的金项圈和腰带,战斧和短剑均为错金装饰,等等。塔加尔文化迄今发掘和征集的文物中,尚没有大量的纯金器物,主要使用金箔,晚期作为权力象征的钟形权杖头,大多是青铜质,个别是鎏金的器物,不过缺少高等级的黄金用品也可能是由于发掘过的大墓均被盗。巴泽雷克文化的人群显然喜欢黄金制品,但是他们非常经济地使用这种贵金属,先用木头等材料雕刻出需要的器物,再使用金箔和漆来装饰重要部位或是特别的器物,即使制作他们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主题格里芬,也是如此(图十)。希罗多德《历史》中记载守护着阿尔泰山黄金的是格里芬,即用鹰首兽身的神兽来命名控制阿尔泰山金矿开采和贸易的山地部落。由于阿尔泰西南山区是黄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阿尔泰墓葬中出土大量的格里芬造型的器物,所以创造巴泽雷克文化遗存的古代人群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格里芬。从节约用金的角度看,比较符合其垄断经营黄金贸易的角色。从出土文物看,巴泽雷克文化晚期和波斯关系密切,波斯帝国使用的部分黄金有可能是巴泽雷克文化的人群所提供。波斯的黄金被亚历山大大帝掠走,希腊文献中没有斯基泰人抢夺他们黄金的记载。因此,除了高加索地区,斯基泰人的黄金也可能来自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天山和阿尔泰山地区。26应当说,欧亚草原斯基泰时期大部分地区的黄金可能主要来自以上这些地区,其中阿尔泰是最重要的产地。

  在公元前5世纪以后,舍得使用黄金的,主要是巴泽雷克文化以西的人群,首先是西伯利亚宝藏、也就是彼得大帝收藏的主人,他们使用的金饰牌,全为黄金制作,大气精美,堪称草原艺术珍品。据俄罗斯学者推测,这些游牧人很可能生活在新西伯利亚至斋桑泊之间的草原及山地,这里倒是非常接近阿尔泰盛产黄金的地区。俄罗斯考古学家楚古诺夫在巴尔瑙尔市西南靠近哈萨克斯坦边境线40公里的一个叫卜格瑞地方发掘了大型土冢墓,墓葬位于山前的平原地带,椁室由石头砌成,还有墓道,出土了木乃伊、小的武士木偶、金箔片,还有漆器,时代可能为公元前5至前2世纪,文化属于开明斯克文化,这些墓有可能是西伯利亚宝藏的主人。值得今后关注。还有就是著名的萨尔马泰人和斯基泰人,在这些游牧人的墓葬中都能发现大量黄金制作的器物。从伊塞克金人墓的发现看,塞人也是舍得使用黄金的游牧部落。除了草原南部农耕为基础的国家外,草原上主要就是这几支游牧人大量使用黄金来制作动物风格的艺术品以及各类容器。当然,塔加尔文化和巴泽雷克文化的首领们也可能使用纯金的大件器物,迄今没发现,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迄今尚未发现,其次可能在古代和18世纪已经被盗掘并熔毁了。

  结语

  南西伯利亚地区和中国、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山水相连,是欧亚草原重要的区域之一。通过对这个地区公元前第一千纪三个最为显著的考古学文化中最高等级的墓地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这个地区在整个欧亚草原社会经济游牧化、社会结构复杂化的进程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而且自成体系、独具自身特点。与北高加索地区、黑海北岸地区相比,并不迟延和落后。

  这些王族墓地选址均十分讲究,都位于文化分布最为核心的安全之地,基本都处于谷地之中,和周围景观融为一体,称之为“国王谷”,名副其实。墓地基本遵循线性布局,三道海子文化大致遵循大范围东西向链状分布,塔加尔文化大致为南北向链形片状分布,巴泽雷克文化则为紧凑型的南北向链状分布。首领家庭的墓葬规模宏大,有中、小型的墓葬陪伴周围。墓葬形制结构均较复杂,都有大型木构的椁室。随葬器物类别多、器类全、质地高档珍贵,多使用黄金制作器物或者金箔装饰器物,大多出土反映本文化特色、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器物和装饰主题,动物风格艺术主题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器物或者是艺术主题成为早期游牧王国最强有力的文化因素,在周围的文化中广泛传播。三道海子文化、塔加尔文化和巴泽雷克文化的兴衰还有早晚、东西之分,加上公元前2世纪早期匈奴的扩张,反映了南西伯利亚地区公元前第一千纪军事、政治和文化的互动和势力中心的变迁。

  对南西伯利亚这些早期游牧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将会促进对其周边地区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比如新疆和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在这样广阔的背景中,来认识新疆以及中原这个时期的历史就会更加深入全面。在这些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之上,将为今后在图瓦、蒙古中西部以及阿勒泰地区寻找大月氏王族的墓地提供重要的经验。

  后记:写作本文是因为两次难得的实地考察经历。2012年7月23日-8月7日,西北大学的王建新和张良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吕恩国、北京大学的陈建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郭物,到俄罗斯图瓦、米努辛斯克、新西伯利亚、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地进行为期15天的学术考察。张良仁在《中国文化遗产》2013年第2期以《俄罗斯考古访问纪行》一文介绍了我们的这次学术活动。

  2013年8月31日至9月7日,西北大学的王建新和张良仁、南京大学的水涛、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吕恩国、北京大学的陈建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郭物,赴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和阿尔泰共和国等地进行为期7天的学术考察,并参加了阿尔泰国立大学在巴尔瑙尔市召开的“欧亚大陆考古重要问题的研究方法”国际研讨会。通过这两次学术考察,我们基本对本文所论地域分布的三个文化有了感性的认识,原来积累的一些知识因此成为了经过实践的经验。在考察的过程中获得很多原来光靠读文献无法感知的认识。由于这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广受瞩目并且同中国古代文化关系紧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学者亲自到南西伯利亚进行实地考察较为困难。本文的目的就是想把这些考察所获写出来,把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认识分享出来,希望抛砖引玉,推进相关研究更上一层楼。

  在此,感谢张良仁教授为组织两次学术考察活动付出的心血,同时也感谢俄罗斯各个学术机构及其专家对我们考察活动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最后感谢同行前辈、兄长们对我的帮助。

  注释:

  1Sophie Legr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Scythians:Bronze Age to Iron Age in South Siberia, The emergence of the Karasuk culture”[J]. Antiquity 80 (2006):843-879.

  2 Gringmuth-Dallmer E. 1996 Kulturlandschaftsmuster und Siedlungssysteme[J]. Siedlungsforschung. Archäologie-Geschichte-Geographie, Bd. 14: 7–31.

  3狄宇宙 著,贺严、高书文译:《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力量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8页。

  4郭物.三道海子文化遗存初论[C].欧亚学刊(第七辑).中华书局.2007年.

  5 Grach A.D., 1983. The historical-cultural population of the early Scythian epoch in the Central Asia[J]. Archaeological Journal of 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 23: 30-42 (in Russian).

  6 A.Y. Alekseev, N.A. Bokovenko, Y. Boltrik, K.A. Chgunov,G. Cook, V.A. Dergachev, N. Kovalyukh, G. Possnert, J. van der Plicht, E.M. Scott, A. Sementsov, V. Skripkin, S. Vasiliev,G. Zaitseva, A chronology of the Scythian antiquities of Eurasia based on new archaeological and 14C data[J], Radiocarbon 43 (2001) 1085-1107.

  7 Konsgtantin V.Čugunov, Hermann Parzinger, Anatoli Nagler., Der Goldschatz von Aržan, Ein Frstengrab der Skythenzeit in der sdsibirischen Steppe[M], Schirmer/Mosel, 2006. Konstantin V. Čugunov, Hermann Parzinger und Anatoli Nagler, Der Skythenzeitliche Fürstenkurgan Aržan 2 in Tuva[M]. Archăologie in Eurasien Band 26, Steppenvölker Eurasiens Band 3, Verlag Philipp Von Zabern·Mainz,2010.本文所用阿尔然1号、2号冢的图片均采自此书。

  8 К.В. Чугунов, ДИСКРЕТНОСТЬ ПОСТРОЙКИ «ЦАРСКИХ» МЕМОРИАЛОВ ТУВЫ И ХРОНОЛОГИЯ РАННЕСКИФСКОГО ВРЕМЕНИ[C], Verantwortliche Redakteure Mitgl. Russ. Akad. V. I. Molodin Prof. S. Hansen ed, Terra Scythica, Materialien des internationalen Symposiums «Terra Scythica»(17.–23. August 2011, Denisov-Höhle, Altai), Novosibirsk Verlag des Instituts für Archäologie und Ethnographie der SA RAW 2011.青吉台大冢平面图采自此注所引文章,照片为郭物所摄。

  9《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510。

  10 Gryaznov, M.P. 1968. Tagarskaya kul'tura, Istoriaya Sibiri[C], volume 1. Leningrad: Nauka.

  11 Bokovenko,N.A., Zaitseva,B. Van Gel, L.M. Lebedeva and V.A.Sementsov. 2002. K probleme khronologii rannetagarskikh pamyamikov Eniseya[C], in Yu. Piotrovsky (ed.) Stepi Evrazii v drevnosti I srednevekov'e. The State Hermitage Hermitage, museum, St. Petersburg, Russia

  Hermitage (ĕr'mētäzh`), museum in St. Petersburg, Russia, one of the world's foremost houses of art. It was reconstructed in the neoclassical style in the 19th cent. kniga 2: 19-22. Saint-Petersburg.

  12 Gryaznov, M.P. 1969. South Siberia[M]. Geneva Geneva, canton and city, Switzerland

  Geneva (jənē`və), Fr. Genève, canton (1990 pop. 373,019), 109 sq mi (282 sq km), SW Switzerland, surrounding the southwest tip of the Lake of Geneva. : Nagel Publishers. Bokovenko, Nikolay." The emergence of the Tagar culture "[J]. Antiquity,Dec 1, 2006.

  13 Kiselev, S.V. 1951. Drevnjaja istorija Juzhnoj Sibir[M]i. Moscow: Nauka, 189; Gryaznov, M.P. 1968. Tagarskaya kul'tura, Istoriaya Sibiri[M], volume 1. Leningrad: Nauka: 191; Vadetskaya , E.B. 1986. Arkheologicheskie pamjatniki v stepjakh srednego Eniseja[M]. Saint-Petersburg: Nauka,95.

  Mарсадолов,Л.С. Большой Салбыкский Курган В Хакасий[M], Абакан, Хакасское книж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2010.

  14 Gryaznov, M.P. 1969. South Siberia[M]. Geneva Geneva, canton and city, Switzerland

  Geneva (jənē`və), Fr. Genève, canton (1990 pop. 373,019), 109 sq mi (282 sq km), SW Switzerland, surrounding the southwest tip of the Lake of Geneva. : Nagel Publishers,11.

  15 Gryaznov M.P. 1950 Pervyi pazyrykskii kurgan[M]. Leningrad, p. 90.

  Rudenko S.I. 1953 Kultura naseleniya Gornogo Altaya v skifskoe vremya[M].Moscow; Leningrad, p. 402.

  Rudenko S.I. 1960 Kultura naseleniya Tsentralnogo Altaya v skifskoe vremya[M].Moscow; Leningrad, p. 359.

  16 Kiryushin Y.F., Tishkin A.A. 1997 Skifskaya epokha Gornogo Altaya[C]. Barnaul; Ch. 1: Kultura naseleniya v ranneskifskoe vremya, p. 232.

  Kiryushin Y.F., Stepanova N.F., Tishkin A.A. 2003 Skifskaya epokha Gornogo Altaya[C]. 17Barnaul; Ch. 2:Pogrebalno-pominalnyie kompleksy pazyrykskoi kultury,p. 234.

  Borodovskii A.P., Borodovskaya E.L. 2009 Arkheologicheskoye naslediye nizhnei Katuni[C]. Novosibirsk, pp. 151–160. Borodovskaya E.L. 2009 Gornaya dolina nizhnei Katuni v epokhu paleometalla[D].Cand. Sc. (History) dissertation. Novosibirsk, p. 18.

  18 Molodin V.I. 2007 Issledovaniya Rossiisko-germansko-mongolskoi ekspeditsii na severo-zapade Mongolii letom2006 g[J]. Rossiiskaya arkheologiya, No. 4: 42–50.

  19 Chikisheva T.A., Pozdnyakov D.V. 2000 Antropologiya naseleniya Gornogo Altaya v gunnosarmatskoiye vremya[J]. Arkheologiya, etnografiya i antropologiya Yevrazii, No. 3 (3): 116–131.

  20 Stepanova N.F. 1986 Kuyumskii tip pamyatnikov VIII–VI vv[C]. do n.e. In Skifskaya epokha Altaya. Barnaul: Izd. Alt. Gos. Univ, pp. 79–81.

  21 Mogilnikov V.A. 1986 Nekotoryie aspekty etnokulturnogo razvitiya Gornogo Altaya v rannem zheleznom veke[C]. In Materialy po arkheologii Gornogo Altaya. Gorno-Altaisk: Izd. GANIIIYAL, pp. 43–44.

  22 Bokovenko N.A., Moshkova V.G., Mogilnikov V.A. 1992 Osnovnyie problemy v izuchenii pamyatnikov drevnikh skotovodov Zapadnoi, Yuzhnoi Sibiri i Zabaikaliya[J]. In Stepnaya polosa aziatskoi chasti SSSR v skifo-sarmatskoye vremya. Moscow: Nauka, pp. 157.

  23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ed. 2008. Preservation of the Frozen Tombs of the Altai Mountains[C], Yasef Bay, 17.

  24马健.公元前8-3世纪的萨彦——阿尔泰: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东部草原文化交流[C].欧亚学刊(第八辑).2004.

  25 Rudenko, S. I., Frozen tombs of Siberia: The Pazyryk burials of Iron-Age horsemen[M]. London, 1970.

  26 Jacobson, Esther . 1995. The Art of the Scythians: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Cultures at the Edge of the Hellenic World[M]. Leiden: E. J. Brill,13.

  编者按:本文原载于《欧亚学刊》2015年第2辑,页14-34。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沈睿文

  排版编辑:马强 马晓玲 钱雨琨

  出品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投稿邮箱:feiwen2@163.com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