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星先生的讲座以“水洞沟与相关考古问题杂谈”为题,先后讲述了水洞沟遗址的重要性与学术地位、水洞沟遗发现和发掘历程、新一轮发掘的目的与收获、未来发展的设想与建议、目前考古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新世纪以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的多年连续系统的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和新突破。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考古工作者借助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在水洞沟遗址开展古人类用火模拟实验,定期开展公众考古活动,政府、学术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各自发挥优势和专长,将“研”“学”“游”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机制创新与互益共赢的“水洞沟”模式。高先生希望继续通过有计划的科学发掘,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性的研究,将水洞沟遗址建设成中国西北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心、多学科交叉与协作研究基地、人才培养与教学实习基地、东北亚早期现代人迁徙与适应性国际研究中心,以优异的成绩纪念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面对当前考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高先生勉励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乘势而上,砥砺前行,不断壮大考古队伍,努力开创考古事业新局面。
高星先生回顾了水洞沟遗址的发掘历程和辉煌成果,设想了水洞沟遗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宁夏考古工作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此次讲座是宁夏文物考古院士工作站(宁夏文物考古专家咨询服务站)年度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