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文物赏析

大明庆靖王墓志、墓志盖

发布时间:2021-03-04 15:19:26   来源:宁夏博物馆    点击:
  

  明代 石质

  志盖、志石边长60厘米,厚15厘米

  1967年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周新庄村出土

  朱元璋在建国后不久,即分封皇子到各地为王,企图“以同姓治异姓”,巩固其统治。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封皇子栴为庆王”,藩辅帝室,先在今宁夏同心韦州就国,后于洪武三十四年(1401年),将王府迁至宁夏(今银川市)。

  1968年,朱栴墓发现于宁夏同心韦州东面“层峦叠嶂,苍翠如染”的大罗山下明庆王陵区(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北端。墓在早期遭到破坏和盗掘。随藏品已被盗掘一空,仪存有圹志一盒。圹志盖的正中竖镌楷书“大明庆靖王墓”六字,四周为云龙花纹。志文载:“……王讳栴,太祖高皇帝第十五子也,母妃余氏,生于洪武戊午(按:洪武十一年,即1378年)正月九日,二十四年辛未四月十三日册封庆王,二十六年癸酉五月之国陕西之韦州,三十四年辛巳十二月徙国宁夏,正统三年八月初三日以疾薨。 享年六十一……”志文又称赞他“……令德孝恭,乐善循理,祗事朝廷始终无间……皇上(明英宗)闻王有疾,即谴中官以名医良药驰视,方就道讣音至矣。上深感悼,辍朝三日,谴使往祭,赐谥日靖,命有司治丧,葬以正统四年五月十三日,葬于蠡山之原……”圹志的文字和《明史》记载多相符合,唯《明史》记载朱栴为朱元璋“第十六子”,而圹志则为“第十五子”。此外,志文中“三十四年辛巳十二月徙国宁夏”的记载,也可以纠正《嘉靖宁夏新志》卷一中庆“三十五年辛巳徙宁夏”的错误。因此,圹志的史料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朱栴一生恪守臣道,谨慎从政,在历时47年的政治生涯中受到历任皇帝的优待和宽容。庆王在韦州就藩、反映了明朝初年韦州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空前繁荣。在宁夏府大修王府的同时,也组织迁入大量人口,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生产,使宁夏各业迅速恢复发展,银川平原出现一片繁荣兴旺。他在洪武初年对承天寺(今宁夏银川市西塔)进行维修,使西塔成为当时宁夏的八景之一,即“梵刹钟声”之景;他还主持修撰了宁夏第一部志书《宣德宁夏志》(两卷),为宁夏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至明亡,庆王在宁夏共传十一主,享封251年,在宁夏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室集团。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末代庆王朱倬漼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俘虏,庆王一脉始告消亡。

上一篇:雕龙栏柱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