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隆德周家嘴头遗址仰韶文化陶窑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23-03-02 11:35:27   点击:

宁夏隆德周家嘴头遗址仰韶文化陶窑发掘简报*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宁夏隆德沙塘北塬遗址出土材料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0CKG004) 和郑州大 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项目”(编号:XKZDJC202006)的阶段性成果。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隆德县文物管理所

1. 宁夏 银川 750001;宁夏 隆德 756300

  Abstract:The Zhoujiazuitou site is located at Shuangcun of the Shenlinxiang village at Longde county, Ningxia. From 2017 to 2021, the 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conduced a series of excavation there. The unearthed Neolithic relics include the Yangshao period and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 The prehistoric kilns are most notable among all the discoveries, which are significant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tery production and social economy then.

  Keywords: Longde county, Zhoujiazuitou site, Yanghsao culture, pottery kiln

  摘要:周家嘴头遗址位于宁夏南部隆德县神林乡双村。2017年至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连续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清理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包含仰韶早、中、晚期及龙山晚期四个阶段,其中大规模史前陶窑的发现尤为重要,证明该遗址是一处制陶业显著的新石器时代聚落,对我们研究史前陶 器专业化的生产及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隆德县;周家嘴头遗址;仰韶文化;陶窑

  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六盘山(陇山) 西麓,隶属于固原市,与甘肃东部接壤。(图一) 境内群山绵亘,沟壑纵横,山势错落,地形东高西低,大部分区域海拔在1900米至2500米之间,地貌类型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河谷川道区。周家嘴头遗址位于隆德县神林乡双村,地处渝河与朱庄河交汇的河嘴地带。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嘴头遗址所在的渝河是隆德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六盘山 (陇山) 西麓,自东向西流经隆德全域,最终在甘省静宁县境内注入葫芦河,葫芦河是渭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

  近年来,依托“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周家嘴头遗址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总面积近3700平方米,出土遗存主要包含仰韶早、中、晚期及龙山晚期四个阶段,其中以大规模陶窑遗存的发现尤为重要。目前,周家嘴头遗址共发掘清理陶窑42座,其中仰韶中期1座,仰韶晚期33座,龙山晚期8座,证明周家嘴头遗址在仰韶晚期是一处制陶业特征明显的聚落。(图二)除陶窑外,周家嘴头遗址还清理出房址、灰坑、灰沟、墓葬等遗迹,出土的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这些遗物绝大多数出土于房址、灰坑及地层中,陶窑内出土遗物极少,仅在窑内堆积中出土少量陶片。出土陶器中仰韶文化彩陶有一定的比例,其中仰韶早期和中期彩陶较为丰富,仰韶晚期彩陶相对较少。

  周家嘴头遗址主要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尤其是大规模陶窑遗存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当时陶器生产的性质等问题提供了新材料。由于遗址距离现代村庄很近,当地居民扩建院落、修路取土及平整田地等生产活动对遗址破坏较大,原始地层及陶窑遭到严重破坏,部分陶窑几乎全部被破坏,只残存底部。现将仰韶文化陶窑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 仰韶中期陶窑

  仰韶中期陶窑只发现1座,位于遗址区的中部,编号为Y19 (图三,图四),破坏严重。Y19为横穴式窑,平面呈“8”字形,由火膛、火眼、火道、窑室四部分组成。火膛所指方向340°,窑室和火膛的顶部及壁面遭到严重破坏,现只残存底部,火膛到窑室全长190厘米。火膛位于窑室北部,平面形状近椭圆形,南北宽80厘米,东西长100厘米,东侧残存有10厘米高的壁面,底面由北向南稍倾斜,为较规整的烧结面。在火膛南端靠近火眼处有一圆形凹坑,口部直径30厘米,深26厘米,其内堆积为燃烧灰烬,可能为储存火种所用。火眼位于火膛与窑室连接处,顶部已经破坏,只残存底部,底部垫有一夹砂罐口部,罐的口沿部朝向窑室,腹部朝向火膛,呈腹大口小状,使火力能更集中地进入窑室,火眼北部宽 24 厘米,南部宽 28 厘米。窑室平面近圆形,直径 110 厘米,顶部及壁面已经完全破坏,只残存窑床及火道。窑床较为平整,底面为烧结硬面。窑室周围有一圈环形火道,火道北部与火眼相连,火道宽4~8厘米,深4厘米。


  从Y19残存来看,火膛与窑室几乎处在同一平面,没有形成一定的高差,造成火膛内的火力不能完全充分地进入窑室。还有窑室内的火道系统相对较为简单,由此判断仰韶中期烧窑技术不高,窑内温度不会很高。

  二 仰韶晚期陶窑

  仰韶晚期遗存最为丰富,陶窑数量也最多,目前清理各类陶窑33座,分横穴式和地面式两类。

  (一)横穴式窑

  横穴式陶窑 31 座,主要分布在遗址核心区内。总体来看这些窑利用地形建在坡地或小断崖上,窑的形制相对统一,都由火膛、火眼、窑室及火道等部分组成,窑室一般高于火膛形成明显的高差。窑室内靠近壁面两侧各有一半弧形火道,窑床正中间有一直向火道,形成环形加直向火道系统。火道底部基本上呈坡状,一端与火膛顶部的三个火眼相连接,另一端在窑室顶端处汇合。火膛平面有圆形、椭圆形等,一般口小底大,内部的顶端有三个火眼与窑室相通。窑室顶部均遭破坏,底部平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陶窑形制有大有小,最小的陶窑窑室直径约46厘米,最大的约150厘米。现以Y1、Y2、Y3、Y9、Y18、Y31、Y32、Y34、Y37为例详细介绍。

  1. Y1

  Y1建在一生土断面上,窑室在断面顶部,火膛位于断面底部,遭破坏严重,只残存底部。由火膛、窑室、火道等几部分组成,为横穴式窑。火膛位于北侧,窑室位于南侧,火膛所指方向335°,火膛到窑室全长276厘米。(图五,图六)

  火膛口部已被破坏,残存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 94 厘米,南北长 123.5 厘米,北侧为直壁,残壁深 14 厘米,南壁为坡状。火膛壁面为 2~3厘米厚的青灰色烧结面,烧结面边缘周围有一圈4~7厘米厚的红烧土范围,底部低于窑床110厘米。火膛内大多为废弃后堆积,土质较软,包含有少量红烧土块和木炭粒,接近火膛底部为一层很薄的燃烧物灰烬。

  窑室只残存底部,平面近椭圆形。南北宽130厘米,东西长155厘米,顶部和窑壁已经完全破坏,仅残存窑床部分,窑室底部为厚2~3厘米的烧结面,窑室外围有 4~8 厘米厚的红烧土范围。窑室内堆积大部分为窑室顶部及壁面塌落的红烧土块。

  窑室内火道系统平面呈“Φ”状,即中间直向火道加两侧环形火道系统。三条火道底部呈坡状直通火膛,火道横截面呈凹槽状。环状火道宽8~22厘米,中间直向火道宽14厘米,深约40厘米。底部和壁面为厚2~3厘米的青灰色烧结面,烧结面底部为厚4~8厘米的红烧土,火道之间的平台为窑床,窑床底部也遭严重破坏。

  火道与火膛连接处应有三个火眼相连通,火眼因破坏不存,无法了解其具体形制。Y1没有专门的操作间,火膛周围较为平坦,有踩踏硬面,应该为烧窑时窑工长期踩踏形成。

  2. Y2

  Y2建在一小坡上,除窑室上部破坏外基本保存完整,由火膛、窑室、火道和火眼四部分组成。平面呈瓢形,瓢体为窑室,瓢把为火膛,火膛所指方向350°,火膛到窑室全长185厘米。(图七,图八)

  火膛位于窑室的北侧,口部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 42 厘米,南北长 56 厘米,壁面为直壁,底部较平,深58厘米,壁面和口部为厚3厘米左右的青灰色烧结面,烧结面周围有一圈4~6厘米厚的红烧土范围,火膛底部低于窑床 108 厘米。火膛内堆积为浅灰色,土质较软,包含有少量红烧土颗粒和木炭粒,出土零星陶片,底部无烧结面,为一层很薄的燃后灰烬。火膛周围较为平坦,有踩踏硬面,应该为烧窑时窑工长期踩踏形成。

  窑室平面近圆形,直径70厘米。顶部已经完全破坏,窑壁为直壁,残存高 10 至 15 厘米,窑室底部火道之间的平台为窑床,较平整,窑床表面和窑壁均为厚3~4厘米的青灰色烧结面,窑壁周围和窑床烧结面下有 4~6 厘米厚的红烧土范围。窑室内堆积大部分为窑室顶部和壁面塌落的红烧土块,夹杂有少量的草木灰。

  窑室内火道系统呈“Φ”状,即中间直向火道加两侧环形火道系统。三条火道底部由火膛到窑室呈坡状,火道底部和壁面为青灰色烧结面。环状火道宽8~22厘米,深约9厘米,中间直向火道宽 14 厘米,深约 20 厘米,火眼口径 17 厘米。直向火道中部用土块封堵,南部西侧有部分坍塌。火道与火膛连接处由三个近圆形的火眼相连通,火膛内的火经三个火眼输送到窑室火道内。

  3. Y3

  Y3建在一小断坎上,遭破坏十分严重,只残存底部,为横穴式,窑室位于断坎顶部,火膛位于断坎底部,由火膛、窑室、火道和火眼四部分组成。火膛所指方向 336°,火膛到窑室全长 260厘米。(图九,图一〇)

  火膛位于窑室的北侧,平面呈椭圆形。北壁较直,南壁呈坡状,东西壁微倾斜,底部较平,东西宽72厘米,南北长100厘米,残深78厘米,壁面为2~3厘米厚的青灰色烧结面,烧结面周围有一圈4厘米厚的红烧土范围,火膛底面低于窑床118 厘米。火膛内堆积为浅灰色土,土质较软,包含有少量红烧土块和木炭粒,底部为一层很薄的燃烧灰烬。火膛周围较为平坦,有踩踏硬面,应该为窑工烧窑时长期踩踏形成。

  窑室顶部和窑壁已经完全破坏,只残存底部。底部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136厘米,东西宽 120 厘米,窑室底部为厚 2 厘米的烧结面,烧结面外围有4~6厘米厚的红烧土范围。窑室内堆积大部分为窑室顶部及壁面塌落的红烧土块。

  窑室内火道系统为直向加环状,即中间直向加两侧环状火道。三条火道底部呈斜坡状与火膛连接,火道横截面基本上呈凹槽状。环状火道宽约12厘米,深约12厘米,中间直向火道宽18厘米,深约18厘米。中间火道径直通向窑室南壁,两侧火道呈半弧状通到窑室南部,其中西侧火道破坏较为严重,只残存北侧一小部分,火道底部为青灰色烧结面。火道之间的平台为窑床。火眼被破坏,具体形制不详。

  4. Y9

  Y9为横穴式陶窑,由火膛、窑室、火道、火眼四部分组成,保存相对完整。火膛所指方向5°,火膛到窑室全长165厘米。(图一一,图一二)火膛位于窑室的北侧,处于断面底部,开口低于窑室。口部平面呈椭圆形,口径 40~44 厘米。火膛内侧向南呈窑洞状,底部相对较为平整,底部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40~72厘米,深52~64厘米,顶部呈坡状。北壁为直壁,南壁向下稍外扩呈袋状,南北长114厘米,底面和壁面为厚约2厘米的青色烧结面,口部烧结面外围有厚4~5厘米的红烧土范围。火膛内为灰色堆积,包含有少量红烧土块和木炭粒,火膛底部为一层燃烧物灰烬。

  窑室位于火膛南侧,处于断面顶端。窑室最顶部已被破坏,但窑室壁面保存相对较好,壁面由下到上呈一定的弧状,由此推断该窑的顶部可能为馒头状,最顶端应有一烟囱。窑室北侧为敞口,可能为装窑和出窑的窑口。窑室顶部残,口径 56~66 厘米,底径 66~80 厘米,残深 32 厘米。窑室壁面为厚2~3厘米的烧结面。火道位于窑室底部,火道系统呈“Φ”状,即直向加环状火道系统,三条火道在窑室南壁汇合,直向火道位于窑室正中间,环状火道围绕窑壁一周分布。 环状火道宽约 10 厘米,深约 10 厘米,中间直向火道宽6~10厘米,深约32厘米。火道横截面呈凹槽状,底部呈坡状,火道之间的平台为窑床。火道及窑床为青灰色烧结面。窑室内堆积大部分为窑室顶部及壁面塌落的红烧土块,夹杂有少量的草木灰。

  火眼位于火膛南侧最顶端,为椭圆形,火道经由三个火眼与火膛相连接,火眼口径10~12厘米不等。

  Y9建在一小断坎上,窑室在断坎顶部,火膛在断坎底部,窑室和火膛之间有一生土梁,宽约78厘米。没有专门的操作间,窑室和火膛周围较为平坦,为踩踏形成的硬面,应该为窑工烧窑时长期踩踏形成。

  5. Y18

  Y18为横穴式陶窑,由火膛、窑室、火道及火眼等几部分组成,平面呈瓢形,瓢体为窑室,瓢把为火膛。火膛所指方向350°,火膛到窑室全长203厘米。(图一三,图一四)

  火膛位于窑室的北侧,开口低于窑室口部,呈窑洞状。火膛口部近圆形,口径20厘米,火膛内侧底面低于火膛口部底面,呈台阶状。火膛顶部和底部相对较平,底部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进深 64 厘米,东西宽 30~40 厘米,高 34~38厘米。火膛壁面因长期用火,形成一层厚约2厘米的青灰色烧结面。火膛内侧堆积为浅灰色,包含有红烧土颗粒和炭粒等,底部为一薄层燃烧灰烬。

  窑室顶部已被破坏,残存平面呈圆形。口径104~106 厘米,底径 100~104 厘米,壁面残高24~30 厘米。窑室壁面有厚约 2 厘米的烧结面,烧结面外侧有厚约4厘米的红烧土范围。窑室和火膛之间有一生土隔梁,宽约10厘米。窑室内堆积分两层,第①层堆积为浅灰色,与火膛堆积一致,第②层堆积为窑室坍塌堆积,主要为烧结块。火道位于窑室底部,三条火道分布于窑床。

  中间有一条直向火道,窑室两侧为半弧形火道,火道在窑室北端处分别与火眼相连,火道上部用草拌泥块封堵,经过长时间烧制,草拌泥块变为青灰色。火道宽约 6~10 厘米,两侧火道较浅,深约 10 厘米,中间火道较深,深约 14 厘米。火道北端有三个近圆形火眼与火膛相连,火眼口径8~10厘米。

  Y18建在一小断面上,窑室建在断面顶部平台上,火膛在断面上掏挖形成,没有专门的操作间。火膛北侧较为平坦,地面为踩踏形成的硬面,应该为窑工烧窑时长期踩踏形成。

  6. Y31

  Y31为横穴式升焰窑,由窑室、火膛、火道及火眼组成。依地形而建,建造于小断面处,窑室居上,火膛居下,修筑于生土之上,火膛位于窑室南部。火膛所指方向180°,火膛到窑室全长136厘米。(图一五,图一六)

  窑室破坏较严重,仅残存部分窑壁、窑室底部。窑壁仅存窑室北部小部分,残高约58厘米,窑壁涂抹有草拌泥,经长期使用形成青灰色烧结面,烧结面外有红烧土范围,窑壁烧结面厚8~10厘米,窑壁自底而上弧向内收,由此判断窑室顶部可能为馒头状。火道之间的平台为窑床,比较平坦,保存完整,表面抹一层草拌泥,因长期受火,形成较厚的烧结面。窑室底部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00厘米。

  火膛南部分压于 T1817 北隔梁之下未清理,从已发掘清理部分来看,火膛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东西宽 56 厘米,南北至南侧 T1817 隔梁宽38~42厘米,深52厘米,南壁为直壁,北壁呈坡状,底部较平。

  火道为直向加环形火道系统,呈“Φ”状。火道内部为青色烧结面,剖面呈“U”形,窑床中部火道长约 45 厘米,宽 12~14 厘米,靠窑壁两侧火道长约 70 厘米,宽 13~17 厘米。环状火道宽2~9厘米,深约14厘米,中间直向火道宽8厘米,深约22厘米。

  三个火眼位于窑床南段,两侧及中间各一火眼。两侧火眼平面呈圆形,直径10~13厘米,中间火眼平面呈长椭圆形,长径16厘米,短径12厘米,火眼往下与火膛相通,向上与火道相连接。Y31堆积分窑室和火膛两部分,堆积无明显分层,均为陶窑废弃后堆积。窑室内堆积为黑褐色粘土,土质疏松,堆积底部呈水平状,厚度为30~58 厘米,包含红烧土块、草拌泥烧结土块、疑似房址硬面残块及少量陶片。火膛内堆积厚52厘米,无分层,浅黑色粘土夹杂较多红烧土块、草拌泥红烧土块、炭粒等,出土少量陶片。

  7. Y32

  Y32为横穴式升焰陶窑,在较缓坡处依地形而建,与Y31相邻,窑室居上,火膛居下,由窑室、火膛、火道、火眼组成。整体呈南北向,火膛所指方向 187°。陶窑通长约 200 厘米。(图一七,图一八)

  窑室建于生土上,顶部和壁面遭到严重破坏,只残存底部和部分窑壁。窑壁仅存窑室北部小部分,残高约20厘米,表面涂抹有草拌泥,经火煅烧后为青灰色烧结面,烧结面外围有一周红烧土范围,烧结面厚2~4 厘米。窑室平面呈圆形,直径约150厘米。窑床比较平坦,其上抹一层草拌泥,因长期受火形成较厚的烧结面。窑室堆积为陶窑废弃后堆积,为灰褐色粘土,土质疏松,堆积底部呈水平状,顶部坡状,厚度为6~ 15厘米,包含红烧土块、青烧土块及少量陶片。

  火膛与窑室连接部分压于T1717、T1617隔梁之下,从已发掘清理部分来看,火膛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火膛宽约60厘米,深58 厘米,东部口大底小,西、南两壁为直壁,底部略内收,北壁呈斜坡状,火膛底部较平整。窑室直径150厘米,窑壁残高20 厘米,火膛深 58 厘米,南北口宽60厘米,南北底宽74厘米,窑床至火膛口部高差约40厘米。火膛内有陶窑废弃后堆积,厚58厘米,无分层,为黑灰色粘土,夹杂较多红烧土块、炭粒,出土少量陶片。

  火道为环形加直向火道,呈“Φ”状。因窑室较大,为了使窑室内火力更加均匀,在三条主火道之间又增加了多道支火道,整体来看窑床上的火道呈“叶脉状”。火道之上有青色烧结面,剖面呈“U”形。主火道长约128厘米,宽9~16厘米,深9~32 厘米,分支火道长 50~55 厘米,宽 6~12 厘米,深约9厘米。

  三个火眼位于窑床南部,两侧及中间各一火眼。两侧火眼平面呈圆形,直径14~17厘米,中间火眼平面呈椭圆形,长径32厘米,短径8~12厘米,火口往下呈斜坡状,火道通向南部火膛。

  8. Y34

  Y34 建在生土断面上,东西向,窑室居上,火膛居下,由窑室、火膛、火道等组成。火膛所指方向 260°,火膛到窑室全长 84 厘米。(图一九,图二〇)

  窑室位于火膛的东侧,保存相对完整,口大底小呈袋状。口部平面呈半椭圆形,南北长25厘米,东西宽20厘米,壁面向上呈弧形,残高约38厘米,由此推测窑室顶部为馒头状,窑室西端为敞口,可能为装窑和出窑的窑门。窑室底部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径为35厘米,南北径44厘米。窑室壁面因长期受火形成青灰色烧结面,厚1~2厘米,烧结面外围有一周红烧土范围,厚3~4厘米。

  火膛建于窑室西部,剖面呈斜袋状。口部平面呈椭圆形,直径为30~34厘米,西壁呈直壁,底部较平,东壁呈坡状,口部距底部深32厘米。火膛内壁为一层厚1~2厘米的青灰色烧结面,外围为一层厚3~4厘米的红烧土,底部未发现烧结面,为生土。火膛底部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西长51厘米,南北宽37厘米。

  窑室内火道系统为环形加直向。北侧火道宽约8厘米,中间直向火道宽8~12厘米,南侧火道宽约6厘米,火道之间为窑床。火道通过三个火眼与火膛相通,火眼口径10~22厘米。

  Y34是周家嘴头遗址目前发现最小的一座陶窑,修建在一灰坑壁面上,可能专门用于烧制形 制较小的陶器。

  9. Y37

  Y37为横穴式升焰陶窑,于较缓的坡地上依地形而建,窑室居上,火膛居下,由窑室、火膛、火道及火眼等部分组成。火膛方向120°,火膛到窑室全长160厘米。(图二一,图二二)窑室平面近圆形,剖面呈筒状,顶部已被破坏。口部直径为 80~88 厘米,窑室残高约 21~33 厘米。窑室因长期受火形成较厚的青灰色烧结面,厚约 2 厘米,烧结面外有红烧土范围,厚 4厘米,窑床较为平整。

  窑室内火道系统为直向加环形火道,窑室中间为直向火道,周围为环状火道。北侧火道宽8厘米,深约14厘米,火道中间有一块直径约10厘米的烧结块,应该是封火之用。中间火道宽8~14厘米,深约20厘米,火道中间亦有一块直径约14厘米的封火烧结块。南侧火道宽8厘米,火道一侧有破损。火道通过三个火眼与火膛相通,火眼口径10~12厘米。

  火膛建于窑室东部,口部平面呈圆形,剖面呈斜袋状,底部平面近梯形,东西壁面呈弧形,底部较平。口部直径为30~38厘米,口部距底部深 62 厘米。火膛内壁为一层厚 1~2米的青灰色烧结面。外围为一层厚4~5厘米的红烧土。Y37 窑室内填土土色为深灰色质疏松,包含大量炭粒及红烧土块,窑室内出土少许陶片。火膛内填土土色为深灰色,土质较疏松,包含大量草木灰及炭粒,出土零散陶片。

  (二)地面式陶窑

  地面式陶窑发现数量较少,目前发掘清理了2座,我们当时按照灶坑编号,分别编号为Z1和Z2,另外在遗址区破坏的断面上发现2座 (未编号),后来经确认应为地面式陶窑。这类陶窑形制非常简单,就是在地面上掏挖一筒状小圆坑,坑壁较直,坑底较平整,小坑既是火膛又是窑室,坑底和壁面因火烧烤形成烧结硬面。这类陶窑形制较为简单,烧成陶器的火候及质量等应该不如形制较为复杂的横穴式陶窑。以Z1为例进行介绍。

  Z1 平面近椭圆形,东西宽 72 厘米,南北长90厘米,残高14~22厘米。口底同大,直壁,平底,底面为火烧形成的烧结面,北部壁面为红烧土硬面,没有形成烧结面,南部壁面为厚2厘米左右的烧结面。窑室和火膛为同一坑,没有火道等设施。(图二三,图二四)

  三 结语

  周家嘴头遗址的仰韶文化遗存包括早、中、晚三个时期,目前还没有发现仰韶早期陶窑,仰韶中期陶窑仅发现 1 座,说明在仰韶早期到中期,周家嘴头遗址制陶业特征尚不显著。仅有的一座仰韶中期陶窑属于横穴式陶窑,火道为环状,火膛和窑室几乎在同一平面,陶窑的结构较为简单,烧窑技术相对落后。

  仰韶晚期遗存最为丰富,其中以大规模的陶窑遗存为主,制陶业特征十分显著。周家嘴头遗址仰韶晚期横穴式陶窑形制较为统一,其结构与关中及陇东地区同时期陶窑基本一致,在秦安大地湾[1] 、天水师赵村[2] 、陇县原子头3] 、高陵杨官寨[4] 等仰韶晚期遗存中均有同结构的陶窑。这些陶窑基本上建在自然或人工铲挖的生土断面或坡地上,窑室高、火膛低,火膛内侧呈坡状,能使火膛内的火充分进入窑室;窑室内的火道系统为直向加环形,通过火眼进入火道,使火力均匀输送到窑室,可见当时烧窑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这些陶窑的规模有大有小,最小的窑室直径为50厘米左右,中型窑室直径在100厘米左右,大型窑室直径为150厘米左右,适合烧制各类大小不一的陶器。这些陶窑窑室和火膛壁面的烧结面厚2至4厘米,证明这批陶窑长期从事陶器的烧制活动。从窑内的堆积情况来看,窑室内除了窑壁和顶部坍塌及废弃后堆积外,没有发现其他堆积,如烧好或烧坏的陶器,或未烧的陶坯等都没有发现,火膛底部只残存一小部分燃烧物灰烬,也没有发现大量的燃烧物炭块等遗存,由此推断这些陶窑在每次烧窑结束后都对窑室及火膛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为下一次烧窑做准备。除了横穴式陶窑外,还发现了几座仰韶晚期地面式陶窑,这类陶窑形制十分简单,可能用于烧制某些特殊器物。目前在窑址附近及其他发掘区内未发现有泥坑、陶坯制作和存放区、制陶垃圾堆放区等与制作有关的遗存,只在部分陶窑附近发现有同时期的房址,这些房址可能为窑工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场所。

  周家嘴头遗址大量陶窑的存在绝非偶然,从遗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是一处绝佳的陶器生产地。遗址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制陶所需用水获取十分便利;在遗址周围的山脚下分布有适合制作陶器的土壤,这种土因为粘性和可塑性较好而且为红色,被当地人称为“红胶土”,通过实验可知这种红土十分适合制作陶器,因此制陶所需的原料十分充足和易于获取;河床上分布有较多的细沙,所以获得制作夹砂陶所需的羼和料也十分便利;隆德县气候属中温带季风气候,流行东南风和西北风,周家嘴头遗址正好位于风口区,而陶窑多建在遗址南北两侧的断面或坡地上,绝大多数呈南北向,有的火膛向北,有的火膛向南,有可能在刮西北风的时候烧遗址北侧的陶窑,刮东南风的时候烧南侧的陶窑。因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促使周家嘴头遗址成为一处陶器烧制中心。

  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周家嘴头遗址仰韶晚期陶窑的数量和分布密度极为罕见,有些近百 万平方米或百万平米以上的同时期大型聚落都没有发现如此之多的陶窑,可见周家嘴头遗址生产 的陶器远远超出了本聚落的需求,应该是商业化 性质的生产。1986 年发掘的隆德页河子遗址[5]位于周家嘴头遗址东侧10公里处,该遗址仰韶 晚期遗存也较为丰富,但没有发现陶窑,其出土 的陶器与周家嘴头遗址相同,极有可能是来自周 家嘴头遗址的陶窑生产。另外,我们在渝河流域 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6],发现了4处仰韶时期遗址,从采集的仰韶晚期陶片来看,与周家嘴头遗址陶器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周家嘴头遗址仰韶晚期陶窑生产的陶器应该与周围其他聚落存在交换。尽管周家嘴头遗址面积不大,但是其大规模仰韶晚期陶窑的发现,对我们研究当时陶器生产及社会复杂化等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 记:周家嘴头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为杨剑,主要工作人员有王晓阳、霍耀等,参与发掘的技工有马海生、杨勇、朱争争、李小龙、袁瑞临、朱有世等,遗迹照片由杨剑、王晓阳拍摄,遗迹线图由霍耀绘制,器物线图由孙广贺 绘制。

  执 笔:杨 剑 霍 耀 王晓阳


  [1]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师赵村与西山坪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3]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陇县原子头[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4] 陕西考古研究院.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发掘简报 [J]. 考古与文物,2011(6).

  [5]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 宁夏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C]//考古学研究 (三).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6]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隆德县博物馆. 宁夏隆德渝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调查简报 [J]. 考古与文物, 2021(3).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