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从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向现实生活意趣的转变
——以北朝一唐墓室发现的屏风式“树下老人”图为中心的考古学观察
发布时间:2017-02-09 16:17:00   来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马晓玲   点击:

二、唐代墓室屏风式“树下老人”图的考古发现

  与北朝相比,屏风式“树下老人”图在唐代的发现要丰富得多。目前,唐代墓葬中所发现的屏风式“树下老人”图主要集中在山西太原金胜村附近。此外,在宁夏固原、陕西西安以及新疆吐鲁番也有个别发现。为了叙述的方便,特将这些屏风式壁画以列表的形式加以介绍(见唐代墓室屏风式“树下老人”图一览表)。


  结合上文所罗列的墓室屏风式“树下老人”图的发现情况,大致可以勾勒出北朝—唐代“树下老人”题材的传布区域,即山东地区—山西太原—宁夏固原—陕西西安地区—新疆吐鲁番。而太原是“树下老人”图题材发现最为集中的地区,宁夏固原、新疆吐鲁番的零星发现反映了这一题材传播范围之广。从现有的北朝—唐代墓中“树下老人”屏风图的整体情况来看,需要注意的是,与北朝相比,南朝出土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的墓葬大多是南朝帝王的陵墓[16],但当这一题材到了北方,出现在了中小官吏的墓葬中。除了北齐崔芬和唐苏思勖的等级较高外[17],墓主人的身份多为一些低级官员或者富裕平民。太原金胜村诸壁画墓多无墓志,死者很可能是一些没有官职的人。太原金胜村5号唐墓出土的砖墓志中记载该墓主的父亲任京州司户,他本人很可能也只是个下级军官。而宁夏固原的梁元珍从墓志铭看,是一位终身未仕的隐士。根据简报,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38号墓没有发现墓志,但从墓葬的规模来看,至少是一富庶的地主。由此看来,北朝—隋唐时期墓室中屏风式“树下老人”图题材,从地位比较高的官员贵族直到一般士人都有使用,但总的说来,墓主人都是一些低级官员或者富裕一些的阶层。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北朝—初唐时期属于麴氏割据的高昌王国时期,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灭高昌,并在高昌王城设置了西州。高昌国主体民族主要是北凉时期自河西陇右迁徙而来的汉族移民[18]。从目前关中和中原地区发现的唐代墓室屏风式壁画来看,它们往往与棺床组合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居室内景。但在远离汉文化中心地区的西州,发现的这种在墓室中绘制屏风式壁画的做法,显示出西州地区深受内地文化的影响,从侧面也反映了唐文化的强大辐射力。除了阿斯塔那38号唐墓外,在阿斯塔那216号、217号墓的墓室后壁也发现有屏风式壁画,分别表现了六扇屏风鉴戒画和六扇屏风花鸟画[19]。另外,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初唐时期的墓葬中还出土了绢画屏风[20]。时代为长安三年至开元九年(703~721年)的第230号张礼臣墓与武周时期的第187号以及开元三年(715年)的188号墓分别出土了木框绢画乐舞屏风六扇、木框绢画围棋仕女屏风六扇以及木框绢画牧马屏风六扇,这些屏风出土时均位于象征床榻的土台之上,与上面所描述的阿斯塔那38号唐墓、216号、217号唐墓的墓室屏风式壁画相同,都是在模拟居室内屏风与床榻的组合关系,只不过木框绢画屏风是以实物代替了壁画[21]。而且表现于屏风上的题材往往是京畿地区流行的仕女、花鸟、鞍马等内容,更加显示出自初唐时期,在中央集权下中原汉族文化对边疆地区的深刻影响与渗透。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