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明代宁夏镇三关口关墙考辨
发布时间:2018-06-21 09:14:41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作者:周赟 李晓丽   点击:

明代宁夏镇三关口关墙考辨

周赟1,李晓丽2

(1.宁夏考古所,宁夏银川 750001;2.宁夏博物馆,宁夏银川750001)

  摘要:三关口,位于今宁夏永宁县西北,是贺兰山沿线贯穿山体并连接山体两侧的重要山口之一。明代为了抵御蒙古贵族扰掠,曾在此口内修葺、增筑三道关隘,故俗称三关口,也是明代宁夏西线重要的关口之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明朝灭亡,此处关隘失去原有的防御作用而日渐颓败,到今日其名称、位置等已有歧义,先前有学者认为此处仅有两道关墙。本文在立足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等对此关隘、长城作了梳证,证实此处三道关墙至今尚存,且位置、作用等与先前学者所识有异。

  关键词:三关口;赤木关;关隘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13)03-0119-05

  收稿日期:2013-03-10

  作者简介:周赟(1974—),男,甘肃庆阳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一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宁夏地方考古;李晓丽(1976—),女,宁夏盐池人,宁夏区博物馆,馆员。

  三关口,即明代赤木关,位于今宁夏永宁县黄羊滩农场西北10余公里处,是贺兰山沿线最宽的山口,也是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的咽喉要道,今有银(川)—巴(音浩特)公路(301国道)和在建的银巴高速公路途经此口,连接宁夏和内蒙古两自治区。

  从地形地势等方面来看,这里属贺兰山一处重要的山体特征分界处,其北面山体巍峨高耸,山势绵延,是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其南面山体则趋于低矮,山峦起伏,基本已成丘状台地,且此处山口宽漫平坦,自古便是贯穿贺兰山体东西的重要通道之一。

  明代建国初,北归蒙元势力退据漠北,宁夏成为蒙古贵族与明王朝相峙的边防前沿,属明王朝在北部沿线设立的“九边重镇”中西北重要戍守之地,其中宁夏西线基本以自古便有“宁夏西屏”之称的贺兰山为天然屏障。为戍守此道防线,明朝政府多年以来陆续沿山体建造长城、关堡、壕堑、敌台及烽火台等防御设施,逐步建立起一套依托山体、攻防兼备的立体式防御屏障。

  明代宁夏西线军事设施多建于贺兰山各山口及山口附近。史载贺兰山沿线重要山口有37处①,其中赤木关以其山口宽阔,可供兵马通行的条件成为明朝政府与蒙古贵族争夺的战略要地,是与长城沿线镇远关(旧北长城关,在今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镇)、长城关(东长城关,在今盐池县城北)、胜金关(西长城关,在今中卫市宣和镇)等重要关隘齐名的城防“四险”之首险,属“夏镇吃紧之关”[1]86,相应也是明朝戍守宁夏的重要关口之一。明代发生在这一带的诸多战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地位的重要。

  明朝在三关口处修建长城、关隘一事,文献记载较详。这里早期就修有关墙墩台等,“昔人遍履山蹊,筑关削崖,以绝其道,立墩台,布戍卒以守之”,只是由于“惟赤木口为弗固,以固之难也。岁久关险渐坏,蹊径俱通,虏乃大肆侵掠,来不及备,去不可袭”,加之受“盖多沙砾而少壤土,且无泉井,故难为力”[2]85等条件限制,致使在明嘉靖十五年至十七年(1536~1538)都御史吴铠督筑贺兰山诸口关隘时,单单因这里“沟岔甚多、工程浩大”等原因而未能修筑。直到嘉靖十九年(1540),都御史杨守礼与总兵任杰奏请明朝廷,拨专款4万两专修此口。杨守礼“令人遍剖诸崖谷,忽得壤土数处”,解决了用土问题;令作水车百辆,从“相去二十里”的金塔墩运水,又解决了用水问题。然后“归令都指挥吕仲良督军夫四千往役”,于“五月一日赴役,八月□日工毕”,历时三月有余最终建成。“又令游击将军傅君,统千军以防之。”[1]85-86此处关墙、隘口的建成,成为明朝军士藉以扼险戍守的屏障,在御敌扰掠、保障关口以内平羌诸屯堡乃至宁夏镇城等处安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早期成书的《嘉靖宁夏新志》中就有“谋及百年,成于一旦,使巡、镇弗协,委任非人,虽财丰力赡,亦岂能之”[1]86等语,便是对其极高的褒评。

  三关口的关墙及隘口的规模、走向,旧志文献多有记载。这里有三道关墙,按其位置由南向北分别命名为头道关墙、二道关墙和三道关墙。只因稍晚成书的《万历朔方新志》所载其“口寔剧冲,可容千马。嘉靖十八年巡抚杨守礼扼险筑关,后废,止有石砌关墙一道、斩山一道”。[2]88正是这条史料,成为后来学者判断此处仅有两道长城的理论依据。

  这三道关隘长城的位置、存废等在今宁夏学术界尚存争议。其中,头道关在今三关口南侧入口处,这里关墙较为清晰,故对其认识基本一致;而二道关与三道关的位置今尚存不同意见。许成、牛达生著文曾称“二道关,由头道关循沟谷西进,入山3公里即为二道关,亦为银巴公路的贯通处……紧靠公路的西南侧,有20多米高的一座山头。山顶上筑有墩台一座……而墩台与西南面的山峰之间,却有一望之地较为平漫,因而筑有关墙一道,长约1公里。其筑法是在两山包之间,顺山势筑成墙段,残高现存有2米”。而“三道关,自二道关西去2公里,山谷至此越狭,两面危崖,中间一路,即所谓三道关……三道关附近没有发现筑墩、筑墙的痕迹。今虽已被辟为大路,亦尚不失险峻之姿”。[3]71即将二道关定在赤木关里口墩位置,而将三道关定在此道长城北侧,这里无墙、墩等建筑,许成等人即认为此道关已不存。这种观点逐渐成为后来研究者的共识,后来出版的著作及发表的文章多持此意见。

  事实是否如此?笔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且待后文略加阐述。

  在2007年开展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中,笔者有幸参加了宁夏明代长城的调查,包括三关口在内的西长城是我们组调查的工作重点之一。在长达数年的野外调查中,我们实地勘查了贺兰山沿线的明代长城设施,对存留至今的长城墙体、敌台、烽火台、关堡、壕堑等诸多长城遗迹进行了登记调查,取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具体到三关口处,经过实地踏查,发现这里明代长城设施计有敌台7座、烽火台2座②,长城墙体3道。另外,这里尚有哨马营、峭民营等地名,只是由于后期破坏等原因,其地表遗迹已难觅,是否也是属于与明代长城中的营堡等设施,今姑存疑。

  这三道长城,均是充分利用三关口沟内优越的地形特点,即沿山沟内几道凸起的山梁为基础,在山梁高耸、不便攀爬之处直接利用山险,而在山梁低矮之处垒筑长城以加高墙体,在河谷底部断口处修筑关口。从地形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长城墙体均位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处,而所留的关口则相对较窄,易于扼守,也充分反映出当时建造者选址上的独具匠心。而三道长城,虽相互呼应,比邻而居,但又彼此独立,互不相连,应属单独的三道。

  头道关墙:位于三关口沟口南侧,是今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的分界线。这里山口狭窄,两端山体陡峭绵延,山前开阔,形胜俱佳。此道关墙就是利用高耸的山体修筑而成。需要提及的是,此段长城在嘉靖十九年建造时,曾有“山麓有古墙,可蹴而倾也”[1]85。说明此段墙体在建造时,部分地段可能系在旧有墙体的基础上再经增筑而成。此道墙体的特征是“又南石基土筑墙长一千三百八十五丈四尺,高二丈,女墙高五尺;下阔二丈二尺,上阔一丈二尺。又南斩山长六百七十九丈;高二丈,女墙高四尺”。[1]86说明此段由土墙、山险墙组成,而其长度根据明代度量衡与现代公制标准的比率③进行换算,可大致推算土墙段长4433.28米,底宽7.04米,顶宽3.84米;山险墙段长2172.8米,墙高6.4米,女墙高1.28米。此数据与现在认定的墙体长度有很大出入。

  据实地考察,此段北起山口东北面山体陡崖处,辗转沿山坡而下,过底部小冲沟,再沿小冲沟南面山梁辗转向南,到近底部山梁后向西南拐,过三关口底部河道,最后连接于山沟西侧陡崖边,全长1953.5米,沿线还修筑有敌台3座。

  此段长城北面的起点并未局限于山口东侧的山梁,而是继续向北,过北面一道基本贯穿东西山间的小冲沟,再到北面陡崖下,延伸较长,究其原因可能是为了阻塞扼守这道小沟;而其西南侧经陡坡处的头道关3号敌台后,长城继续沿山前台地辗转向南延伸而去。为叙述方便,今暂将头道关3号敌台东北部分划分为头道关,以南部分暂未归入西长城范畴内,在此不作表述。

  从墙体特征来看,此段长城基本连续,其构筑方式有夯土墙、石墙、山险墙等,即除了在小冲沟底部用石块垒砌一段长70米的石墙外,其余部分均属以夹杂小砾石的黄沙土夯筑而成的土墙。另外,在沟口东侧山梁上,部分地段尚有底部砍削成陡崖的山险墙,顶部仍夯筑土墙。

  头道关底部偏东侧有一处断口,今有银巴公路从此处穿越而过,先前学者推测此处可能便是头道关关隘所在地,“关墙南北与长城连接,正障银(川)巴(音)公路之口,中间的关门久已塌毁不存,只有一个大缺口。其北侧关墙,顺山梁向西北延伸,长约2里与山峰连接。南侧的关墙,向东南延伸,与长城相衔”[3]71。结合周围地势特点等,此说可信。

  二道关:三关口沟进沟约1000米处,此道长城今已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上海嘎查所辖。史载此道“又南石基土筑墙长四十八丈八尺,高二丈,女墙高五尺;下阔三丈四尺,上阔一丈七尺”。[1]86合计长度156.16米,墙高6.4米,女墙高1.6米,底宽10.88米,顶宽5.44米,与实际调查亦有很大出入。

  据现场调查来看,此道长城是从东北侧高大山体半坡处的陡崖边开始,沿此处一道斜距沟底高约100米的山梁辗转向南,过底部狭窄的河道及今102国道(银巴公路),再沿河道西南侧一道山梁向西南,过今银巴高速公路断口后,再沿山口西侧山坡逐渐爬升,最后连接于西南侧山脊上,全长1255.5米。

  此道长城主体亦位于今河道东侧,也是从山口东面高耸的山坡陡崖处开始,充分利用这里山口东、西凸起的、基本相邻的两道山梁为基础,然后在其顶部垒砌墙体。其墙体有石墙、山险等,石墙为主体,因受中部个别地段山险隔断,计3段,合计总长876.5米;山险仅见于局部地势较陡、不便攀爬处,属直接利用陡峭山体为险,计2处,合计总长379米。

  此段长城经过的山谷底部,有洪水长期冲刷的干涸河道,今已被银巴公路所占据。这里峡谷狭窄,两侧山梁较高,且有石长城分别延伸至底部,是一处戍守的绝佳之地。只是由于后期建设等破坏,这里地表已无任何痕迹,原先是否建有关隘等,今已难辨。

  另外,此段河道底部的山梁上还建有一座夯土敌台,可能是见诸文献记载的赤木关中口墩。

  三道关:位于三关口沟进沟约2500米处,亦属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上海嘎查所辖。此道长城与南侧二道关不同的是,其主体基本于河道西侧。史载此道“关口石砌,长一十八丈;高二丈三尺,女墙高七尺;下阔三丈,上阔一丈八尺。其北斩山长五百九十七丈,其南斩山长七十六丈。又南石基土筑墙长四十八丈八尺,高二丈,女墙高五尺;下阔三丈四尺,上阔一丈七尺”[1]86。按比率推算此处关口全长57.6米,高7.36米,女墙高2.24米,底宽9.6米,顶宽5.76米,而其长城,北面山险长1910.4米,南面山险长243.2米,再南土墙全长156.16米,高6.4米,女墙高1.6米,底宽10.88米,顶宽5.44米。此数据与实际调查数据亦有不小差别。

  据实地调查,此道长城是从河道西侧高大山脊上开始,随较为陡峭的山坡而下,再沿山坡底部与一道大致成东西向的山梁一直向东,过今银巴高速公路断口、银巴公路断口后,最后连接于山谷东侧陡峭山体处,全长2410.5米,方向基本成东西向。

  从选址来看,此道长城是充分利用河道两侧陡峭山体和底部凸起的山梁,构筑方式有山险、土墙等,即在一些地势险要之处利用山险,在一些地势相对较低平处则以黄沙土夯筑成墙。两者基本相间使用,其中山险段计2段,合计长度1523.5米;土墙1段,长817米。

  另外,在此道长城的东面,基本紧贴山口东面高山底部处有一处断口,此断口大致可分为东西两段,西侧5米为今干涸河道,底部剥蚀较深(距东侧公路深度尚可达到5米左右),再东20米则为今银巴公路,当年修筑时曾将东面山体凿砍成斜坡状陡崖。再东便是高山,山体高大雄伟,仅断口处距沟底便可达52米,不便攀爬,故不再修筑墙体,直接利用山险。总体看,断口处有消失段长约70余米。先前的学者推测此处可能便是三道关关隘所在地(只是当时记为二道关):“亦为银巴公路的贯通处。二道关似原无关门,在关口(即公路)的东北侧,高山峭壁,形势险峻,是人马无法攀越的天然屏障。紧靠公路的西南侧,有20多米高的一座山头。山顶上筑有墩台一座,见方11米,高8米,为黄土与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在危崖与墩台之间,仅有一线之路可通,形成关卡。”[3]71指出关隘便在此处,结合地舆特点等来看尚属合理,只是由于后期破坏等原因,关隘等建筑今已无存。

  此道长城中部山脊上建有敌台1座(三道关3号敌台),东扼河道,南临二道关等,其可能便是见诸文献的赤木关里口墩。另外,此道长城的止点虽与二道关长城的起点位于同一侧山体半山坡处,但两者并不连接,相差500米。

  据此,我们将三关口三道长城的特征作一简要总结。

  1.三道关墙,虽然相互呼应,但彼此独立,自成一体,显然系三道不同的长城,这也与其“三关”的名称相符。而这三道关墙,据实地测量,头道关墙全长1953.5米(土墙1883.5米、石墙70米),二道关墙全长1255.5米(石墙876.5米,山险379米),三道关全长2410.5米(土墙817米,山险1523.5米),这些均与文献记载的数据有较大出入。

  2.从选址上来看,三道长城并未因循守旧,强求长城墙体并行美观等,而是充分依托河谷中的地利优势,即两侧多利用高耸山体,就是河道间亦多利用凸起的山梁,然后在山梁上再增筑长城加高,所留的通道均较为狭窄,便于戍守。

  3.三道长城,虽方向各异,但均是两端连接高山,中间封闭河道,其易于戍守、阻断交通的功能十分明显。三道长城在重点戍守河道的同时,兼守方面亦有顾及,如头道关兼顾戍守东北侧的小冲沟,二道关兼顾东面跨越半山坡,三道关兼顾西面跨越山梁等,也反映出在修建此处关隘、长城方面的眼光之高远。

  4.从长城类型来看,三道长城均有墙体,各道长城虽然个别处有充分利用山体的山险段,或砍削山体而成山险墙等,但主体墙体类型较为明显,如头道关基本为土墙,二道关基本为石墙,三道关基本为土墙。

  5.由于后期废弃及开发建设等方面的破坏,三道长城的关隘均早已不存。

  在明确了三关口三道长城、关隘的情况后,我们再来探讨先前的一些认识。

  主张三关口仅有两道长城的学者在宁夏史学界,特别是考古学界影响较大,纠其意见和理论依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万历朔方新志》记载中只有两道而非三道,后来的文献记载,如《乾隆宁夏府志》《银川小志》等亦持此观点;在其认定的三道关位置处,是三关口峡谷最北端,这里也是便于戍守的前哨,再北山谷趋于开阔,不便扼守;在此处今公路边断崖上有一处题刻,上有主持修建三道关墙官员杨守礼题写的“三关”两个大字,另外还有“平羌堡”、两字蒙文等诸多小字,应该是三道关最明确最直接的证据。

  下面,我们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略加辨析与探讨。

  《万历朔方新志》成书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距离三关口建成时间也就是70余年,其记录应是真实、权威,但此书的记录与早期的《嘉靖宁夏新志》等相比,有两处明显的出入。

  其一是对三关口关隘、长城的增筑修建年代记载。《嘉靖宁夏新志》记载为嘉靖十九年(1540),当代史学家亦有持此意见者。《万历朔方新志》记载为嘉靖十八年(1539),《乾隆宁夏府志》《银川小志》持此观点。考之《明史》《明世宗实录》《国榷》《明通鉴》等对此事均未有明确记载。限于目前尚未有更权威的文献加以佐证,姑暂存疑。但从常理上分析,《嘉靖宁夏新志》成书年代距离赤木关修筑时间更近,其说法似应更近真实。

  其二是对三关口三道关墙等的记载。《万历朔方新志》只说其“止有石砌关墙一道,斩山一道”,即仅余石砌、山险两道长城。这种记载与实际调查中发现的头道关主体为土墙,二道关主体为石墙,三道关主体为土墙(即使将二道关与三道关看作为一道,也是性质不一)的实际相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记载不甚严谨、失之偏颇。

  再来探讨学界前辈认定的三道关所在位置的问题。从以前发表的文章来看,此道长城在本文所认定的三道关以北约1500米处。这里属三关口陡峭峡谷的最北端,其再北山谷更趋开阔,而山体(尤其是西侧山体)渐趋低矮,适于攀援,故不利戍守。而此地也有一道凸起的、基本成东西向的山梁,辗转从西侧陡坡处延伸而来,最后到今银巴公路断口边。如果在此设立一道防线也是较为适合的选择。但这里山口已趋开阔,如果沿此设置防线,势必会增加防守难度,故其显然并非最佳选择。而所在的山梁虽亦属凸起,但较之周围地势,显然并无绝对高度,进攻方完全可以一蹴而就直接跨越而入。但这里不但没有关隘,连长城墙体亦不见丝毫痕迹,这种情况大概不出两种可能,一是这里本来就不是明代戍守的一道关隘,一是有可能是作为一道关隘墙体,但未修墙体等。草率否定另一种可能显然是不合适的。

  至于第三条依据,说这里有明代主持修葺三道关的杨守礼题写的“三关”题刻,周围小字因漫灭不清难以辨析,但还有两个蒙文。这处题刻,显然是修建三道关者为修筑此道关隘树碑立传,颂扬其功德伟业。其署名杨守礼,只是借机官员题字以提高其知名度,也说明此题刻是与修筑三道关隘同时所刻。

  但此题刻在选址上是否就在三道关所在位置,是否专指三道关,还是应该打上问号的。

  注释:

  ①此数字采用《嘉靖宁夏新志》所载,而清代储大文所写的《贺兰山口记》中载“贺兰山,宁夏西屏,袤五百里有奇,山口约四十”。据实际调查发现,贺兰山沿线山口大小不一,实际数量远不止此数。

  ②敌台,又称敌楼、墩台,是与长城相连,且突出于城墙之上的高台建筑;烽火台又称烽燧、烽堠等,是古人用于快速传递情报的通信设施。这两种建筑形式、功用等基本相似,在实际调查中亦未有十分严格的区别。

  ③明代的古尺长度,据考古出土实物推算,一尺相当于今32厘米。

  参考文献:

  [1][明]胡汝砺编,[明]管律重修.嘉靖宁夏新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

  [2][明]崔景荣,杨应聘主修,[明]杨寿编纂.万历朔方新志[M].影印本.

  [3]许成,牛达生.宁夏境内明代长城遗迹[M]//贺兰山文物古迹考察与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本文出自:《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3期,119-123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