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灵武市古长城调查与试掘
发布时间:2016-12-23 16:31:00   来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陈晓桦 于国强   点击:

  (二)明长城内侧的壕堑

  调查中发现,在长城内侧有一条与其走向一致,人工挖制的壕堑现已被风沙填蚀成凹槽地形。壕堑宽6、深0.5—2.5米。在长城内侧沟壑距长城较近地段,则直接利用沟壑作为壕堑。壕堑是时有时无,彼此并不相连。

  (三)明长城内侧的烽火台

  离长城数十米,大致与明长城平行,有一条小河,名叫边沟,由东向西流,平常水量很小,但两岸已被切割成高十多米的峭壁。保存在灵武境内明长城内侧的烽火台,均建在边沟南岸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可互相隙望。烽火台的间距在2000米之内设置一个。以发掘地点以东的一个烽火台为例:其形状呈覆斗形,顶部边长8.7、基边长1.45、高12米。用白色砂土夯筑而成,且夯打坚实。夯层15—20厘米,以巧厘米者居多。

  (四)明长城外侧的“品”字形坑

  明长城外侧的“品”字形坑,文献中均有记载,此次我们在明长城的调查中,如愿以偿地在发掘地点以西1300米处的长城外侧,发现了大量排列规整有序的“品”字形坑。虽已被风沙填平,但在地表之上的遗迹现象却呈现的十分清楚。这些“品”字形绊马坑,距长城边墙约50米,均随长城并行。“品”字形坑均挖置在地势比较开阔平坦,便于敌骑弛骋的地段,是为加强防守而设置。但在长城外侧的大部分地段,由于当初修筑长城大量取土时,就有意挖堑为障了。“品”字形坑南北共有三排,其前排和后排相互对直,中间一排与前后排相互错位后便形成“品”字形。为此我们选择暴露在地面之上遗迹现象较为清晰的地段,开10xl0米探方一个,进行发掘清理(图四)。

  在10xl0米的探方内共有长方形坑14个,第一排有5个长方形坑,第二排(中间的一排)有4个,第三排有5个。这些长方形坑,大小基本一致,坑壁较直,坑(南北)长1.2—3、(东西)宽0.9、坑深1.2米。坑与坑的东西间距一般在0.9—1米之间,南北间距1.3米。

  (五)明外长城

  明外长城墙体保存状况较差,而长城墩台及沿线烽健相对保存较好。由于自然环境严重沙漠化,使之墙体风蚀断缺,呈间断保存,个别地段墙基保存有8—10米宽,残高在0.5—6米之间。修筑长城的土质多为含砂黄土。夯层厚13—25厘米,以21厘米左右者居多。由于此段长城走向趋于西北向东南的方向,所以长期受西北风的侵蚀较为严重,墙基侧面形成风蚀的凹槽。明外长城的墩台是建在墙体内侧(南侧)。部分墩台与墙体分开建在长城内侧形成独立的烽健,其间距多在0.7—2.3公里之间。明外长城的壕堑是建在长城墙体外侧,彼此不相连结,宽度也无定距。

  (六)明内长城

  明内长城墙体相对保存较好,外观高大,颇为壮观。墩台全部建在靠墙的外侧,外形亦呈夜斗形,一般高出墙顶3—4米。基部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0—11米,夯层8—20厘米,墩台的间距不等,最大距离326米,最小间距为150米。每个墩台内外两侧的地表之上都有砖瓦残片,说明当时在墩台上有防御性建筑设施。

  明内长城墙基宽11—13、残高6—9米,外侧墙面的倾角度为750,墙基外侧同样有0,5—1米的浅沟。在浅沟以外4—7米的距离有宽10—21、深2—3米的人工挖制的壕堑。由于长期风沙填埋,现已呈现凹槽地形。

  (七)城墙试掘点

  敖银公路在灵武市临河镇横山村北1公里处穿过明长城,在此地点我们进行了试掘。长城墙体为分体夯筑,分段板筑,板缝长大多在1.6—2米之间。从剖面看,墙体分明不是一次性修筑而成的,有明显的早晚叠压关系。首先夯筑内侧基宽3.4、高3.3米的墙体2,其土质较硬,土色为浅红色砂土,夯层厚11—18厘米,以15厘米者居多。夯打多用平夯,同时也见有柱状的圆形夯窝,夯窝直径有大小二种,大者直径9—10厘米,小者直径4—5厘米。值得注意的是在墙体2的内外两侧有很厚的历经多年雨水冲刷后,所形成的泥水沉积层3,其外侧厚18—36厘米,内侧的泥水淤积层厚12—6厘米,此层土色为白色较细腻的粉砂粘土,呈坡状堆积在墙体2的两侧,表明墙体2已有相当长的使用时期(图五)。此后又在墙体2的内外两侧,分体夯筑墙体4叠压在2、3之上。其土色为白色砂粘土,明显有别于墙体2的土色。最后在墙垣4部分的外侧再分体夯筑墙垣5的部分。其夯层厚12—22厘米,土色为白色砂粘土。城墙整体断面下大上小,呈梯形,基宽10.5、残高6米。修筑城墙均在长城外侧30米以外的就近地段取土。

  此段明长城的墩台(敌台)和明内长城墩台一样,均建在靠墙的外侧。外形呈覆斗形,一般高出墙顶2—4米。以发掘地点以东保存相对较好的一个墩台为例:测其地基,东西长14、南北宽10.5米,顶部东西长7.5、南北宽5.3、残高10米。夯层在15—20厘米之间,以17厘米左右者为多。外侧墙垣的鼓倾角为70°。墩台外形东西长,南北宽,每相邻墩台的间距均在205米左右。墩台周围地表散见残砖碎瓦。

  宁夏明长城东边墙又称河东墙,它西起于黄河东岸的横城堡,东止于陕西定边县盐场堡乡。《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和《明史》对明长城的修筑时间有明确的记载。东边墙(包括明外长城)修成于明成化10年 (1474年),在宁夏巡抚徐廷璋和总兵官范瑾的主持下初步完成河东墙的全线工程①。弘治10~14年(1497—1501年)。宁夏巡抚张祯叔、王询先后于墙外添挖“品”字形坑四万四千多眼②,以防敌骑逼近。在以后的几十年,由于风沙侵蚀和战争的破坏,明长城东边墙不同程度受损。嘉靖10~14年(1531—1535年)王琼率众重修河东墙③,其中自兴武营以东至定边一段由于颓纪严重,加之此段长城距城池甚远而“贼至不即知”,遂即将东段废弃的原来长城往南新筑,形成现在的明内长城(头道边)。由于新筑长城墩台墙体高大, 蔚为壮观,后人称之为“深沟高垒”。嘉靖十五年(1536年),对河东边墙再作加固整修,使其更加完善④。

  (八)关于隋长城

  在宁夏境内,隋朝曾经修筑过一道长城。据《太平寰宇记》载:“废怀远县本汉富平(今宁夏吴忠市)县地……隋长城隋场帝大业中筑在县西北大河外,灵武县东北隔河一百里……”⑤。《隋书·崔仲方传》载,开皇5年(585年)隋文帝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至黄河,西拒绥州,南出勃出岭,绵亘七百里’,⑥。隋代灵武郡址,在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吴忠市以北的黄河东岸(遗址已被黄河冲毁)。其时也曾设灵武县,县治在郡址西北十八里⑦,灵武郡或灵武县都设置在今宁夏黄河两岸。朔方郡,隋时位于陕北北缘和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绥州,隋代属雕阴郡,地即今绥德县。由灵武自西向东依次有灵武、盐川、朔方、雕阴四郡相毗邻,若在灵武和绥州之间修筑长城,此长城又地及朔方,那么也必经盐川郡,而盐川郡的位置正在今盐池县一带。据史料记载的方位,隋长城应在黄河西、绥州东、勃出岭(今陕西绥德东南)北,则只能在今陕西北部,而不可能在今宁夏境内。但是,绥州东至黄河只有几十里,史载这段长城绵历700多里,在此方位似不好解释。因此,又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史料记载方位有误,并认为记载中“东”、“西”两字一定是对调错了。应为“西距河,东至绥州’,⑧。如此则从灵武附近黄河东岸经朔方到绥州,为350多公里,与《隋书》史载七百里的长度相当。

  在明长城进人盐池县境的东牛毛井处,县城北的明内、外长城之间又有一条与明内长城走向基本平行的长城遗迹,此段遗迹从盐池县王乐井乡东牛毛井自然村东1.5公里处与明内长城分开,东南至城郊乡八堡村以北700米处与其重合,又东南至县城(花马池古城)东1公里处再度分开。再向东南出宁夏境,于陕西定边县盐场堡乡二楼村以东约1公里处再次与明内长城重合,重合部分全长25公里⑨。沿线均分布有明显的墩台遗迹。那么保存在今盐池县境内,与明内长城并行的这两小段长城遗址很有可能就是被后来明内长城利用(叠压)的隋长城而没有被叠压的两小部分⑩(图六)。

  此次在灵武市临河镇横山村北、敖银公路穿过明长城缺口处发掘的城墙,从其剖面看到有明显的早晚叠压关系,最早筑成的墙体为浅红砂粘土质。在其东西两侧以远的长城地段,自然倒塌形成的断面中,同样看到墙体内均有基宽3.5、高3米多的浅红色砂粘土的墙垣。叠压在明长城之内的长城垣体,其垣基内外两侧,有较厚的雨水冲刷所形成的淤积层,其构筑时代无疑要早于明长城。而且其土色又与保存在今盐池县城北、明内外长城之间的长城垣体的红色含沙粘土相一致。据此推测,明内外长城间的这两小段城墙与发掘点的明墙体内的早期墙垣应属同一时期,很可能就是史料中所记载的在灵武修筑的隋长城。由此可知,隋朝宁夏境内的隋长城,是在灵武自西向东经盐池县。

  (我们在调查和清理中,得到了宁夏文物局局长许成先生的帮助和指导,特此致谢。)

  调查及发掘人员:陈晓桦 于国强 陈勤

  绘图摄影:陈晓桦 于国强

  执 笔:陈晓桦 于国强

  注释

  ①②③④⑨鲁人勇、吴忠礼、徐庄:《宁夏历史地理考》卷14(明朝),267—268页,卷9,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⑤《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六灵州条,光绪八年五月,金睦书局本,13页。

  ⑥《隋书》卷六十《崔仲方传》,中华书局,1448页。

  ⑦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四《灵州》,贺次君点校本,中华书局,1983年。

  ⑧许成:《宁夏古长城》,《隋长城》,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17页。

  ⑩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盐池县博物馆:《宁度盐池县古长城调查与试掘》,《考古与文物》2000年3期。

  本文出自《考古与文物》 2006年第2期,26—30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