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张小贵:祆教“苏鲁支”语源考
发布时间:2018-05-02 09:04:59   来源: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小贵   点击:

祆教“苏鲁支”语源考

张小贵

  近年福建霞浦新发现了一批民间宗教科仪抄本,其间多见“苏鲁(路)支佛”之名[1],甚至有专颂该佛之唱词,证明源于古代波斯的祆教亦为中国民间宗教所吸收,或者说,该教在中国最终亦汇入了中国之民间宗教。本文拟就该教创立者“苏鲁支”一词的语源作一考察,冀为日后解读霞浦抄本所见祆教成分作一铺垫。不妥之处,仰祈学界同仁指教。

  一般认为,中古时期流行的祆教乃源于波斯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不过与其它两个同时期流行中土的夷教,即摩尼教、景教有所不同,其并无汉译经典问世,文献有关该教的记载,多见诸教外典籍。如有关该教创始人的记录,即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佛僧赞宁所撰《大宋僧史略》,其第五十五篇《大秦末尼》条有云:

  “火祆火煙切教法,本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真,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于中国。贞观五年(631),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闻奏[2]。”

  《僧史略》所记表明,火祆教起源于波斯,其创立者被称为“苏鲁支”。“苏鲁支”是否即为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先知琐罗亚斯德(Zoroaster)?现代火祆教研究的奠基人陈垣先生,早在1923年正式发表的《火祆教入中国考》一文便已指出:“公历纪元前五六百年,波斯国有圣人,曰苏鲁阿士德Zoroaster,因波斯国拜火旧俗,特倡善恶二原之说:谓善神清静而光明,恶魔污浊而黑暗;人宜弃恶就善,弃黑暗而趋光明;以火以光表至善之神,崇拜之,故名拜火教。……四裔编年表于周灵王二十一年波斯条下曰:是时琐罗阿司得著经立教,为波斯之圣。即指此也。”[3]陈垣先生并引南宋绍兴间姚宽《西溪丛语》卷上的记载:“予长兄伯声,尝考火祆字,其画从天,胡神也,音醯坚切,教法佛经所谓摩醯首罗也。本起大波斯国,号苏鲁支,有弟子名玄真,习师之法,居波斯国大总长如火山,后行化于中国。”[4]就姚氏所记,陈垣先生评论道:“苏鲁支之说,本于北宋初赞宁《僧史略》(卷下),苏鲁支当即苏鲁阿士德。”[5]苏鲁阿士德、琐罗阿司得无疑乃为Zoroaster的音译,现在一般音译为琐罗亚斯德。“苏鲁支”即为其中古时期的译音,这是目前学界较为通行的观点[6]。不过,对于“苏鲁支”一词的确切语源,学界尚无专门探讨。因此,比较古代诸种语文有关琐罗亚斯德的不同拼写与音读,或许有助于探知汉文“苏鲁支”的语源。

  先知琐罗亚斯德一名,首见于该教经典《阿维斯陀经》中最古老的部分《伽萨》(Gāthās)中,写作zaraϑuštrā,读作Zarathushtra,如《伽萨》第3首Ushtavaitī Gāthā第14节(Yasna 46.14)记载[7]:

  “zaraϑuštrā kastē aṣ̌auuā uruuaϑō

  mazōi magāi kə̄.vā fərasrūidiiāi vaštī

  at̰ huuō kauuā vīštāspō yāhī

  yə̄ṇgstū mazdā hadəmōi minaš ahurā

  tə̄ṇg zbaiiā vaŋhə̄uš uxδāiš manaŋhō

  哦,Zarathushtra,谁是您的真诚盟友,

  共襄传教盛举?谁愿借以威名远扬?

  这位维什塔斯帕国王,他愿担此重任。

  哦,智慧上神,

  我愿以善思之言,晓谕他们。”

  据学者研究,《伽萨》是先知琐罗亚斯德的作品,其用古阿维斯陀语(Old Avestan)写成,其语法结构和风格,以及内容与创作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梨俱吠陀》(Rigveda)极为接近,时间至少应在公元前1千年之前[8]。复考新阿维斯陀经(Young Avesta)中,先知的名字为zaraϑuštrā,读作Zarathushtra,与《伽萨》写法相同。如《诸神颂》第五部《水神颂》(Arədwī Sūrā Anāhitā Yašt)第17-18节记载道[9]:

  “tąm yazata yō daδuuā̊ ahurō mazdā̊ airiiene vaējahi vaŋhuiiā̊ dāitiiaiiā̊…

  āat̰ hīm jaiδiiat̰ auuat̰ āiiaptəm dazdi mē vaŋuhi səuuište arəduuī sūre anāhite

  yaϑa azəm hācaiiene puϑrəm yat̰ pouruṣ̌aspahe aṣ̌auuanəm zaraϑuštrəm

  anumatə̄e daēnaiiāi anuxtə̄e daēnaiiāi anu.varštə̄e daēnaiiāi

  造物主阿胡拉·马兹达,在至善雅利安领地礼拜她。

  他如此向她祈求道:赐予我力量,哦,善而强大的苏拉·阿娜希塔,

  吾将劝诱婆鲁沙斯帕(Pourušaspa)之子,循规蹈矩的Zarathustra,

  谨遵本教善思、善言、善行之律法!”

  据古伊朗语言学家的研究,新阿维斯陀语比古阿维斯陀语晚两到三百年,如新阿维斯陀经《诸神颂》中的Farvardin Yašt比《伽萨》晚最少两百年[10],相当于阿契美尼时期的古波斯文碑铭时间或略早[11]。

  中古波斯文帕拉维文(Pahlavi)文书中,先知的名字写作Zarduxšt,读作Zardušt. 如创作于9、10世纪[12]的《宗教行事》(Dēnkard 7.4.63)记载[13]:

  “ wēnābdāg-dwārišnīh ī dēwān pēš az Zarduxšt andar gēhān

  Škast kālbod ī-šān pas pad frāz-srāyišnīh ī Zarduxšt dēn

  Zardušt将世上无所不在的恶魔尽收眼底。

  Zardušt念诵本教圣言,立将彼等摧毁。”

  根据古伊朗语言学家的研究,Zardušt一词应由米底语(Medean)有关古波斯先知的称谓*Zarat.uštra演变而来[14]。对比阿维斯陀语中的zaraϑuštrā,中古波斯文Zardušt一词显然更为简约。

  以上所引古波斯先知之名,皆见于琐罗亚斯德教内典。此外,帕提亚文(Parthian)摩尼教文书M42也记录了这一波斯先知,写作zrhwšt,读作zarhušt[15]:

  “lwg ’wd zhg’n pdrwft, mn wsn ’d ’wsxt zrhwšt'w p'rs šhrd’ryft, ’wš nm’d r’štyft, wjyd mn hnd’m ’c hft pdgs rwšn’n.

  (孩子祈求:)世界面临灾难,孩子们变得恐慌。为了我,zrhwšt降临波斯。他开示真言,从七域之光明中挑用作吾“四肢”之物。”

  粟特文摩尼教文书中,亦不乏这位伊朗先知的记载,写作zr'wšc,读作Zrušč[16]。如勒柯克在吐鲁番胜金口所获粟特文书(T III S=TM462)18434号残片正面,即有关于这位先知的传说,德国著名伊朗学家宗德曼(W. Sundermann)教授将其释读为[17]:

  “ ...zr’w]šc[h...] tykw[š...] xw zr[...] ’sky s’r LA [...]

  xw ’rt’w zr’wšch šw’ kw xrtx’yz s’r. rt[ms...] ’’pryw’nh [...

  ...] wny’h p’δy kw[ZY *ZKn] zrwry yzδ’ys ’skw[’z. ...

  zrwr wyspw [...] ZY ZKw xyp[δ...

  …Zrušč看着…Zarwar没有…向上

  正直的Zrušč走向西方。并且……祈祷(赞美)…

  在一棵树脚下,Zarwar的偶像在那儿

  Zarwar…每个…和他自己的…”

  现存大英图书馆的一份粟特文残片(Or.8212=Ch.00289),多涉琐罗亚斯德教信息,有关波斯先知的写法与上引粟特文略有差异,但读音并无二致[18]:

  “ 1 [....]mwγšt myšt’y wšt’y wšt’’y

  2 ’štwγm’y twrt’y ’γwšt’yrtm

  3 wyδ’γty ’YKZY ’skw’z ’γw βγ’n MLK’

  4 ’βs’yst y γwpw ’δδβγ ’wyh β(w)δ’nt’k

  5 rwγšn’ γrδ mnyh prw šyr’kw šm’r’kh

  6 pr’ys wr ’γw ’sptk ’rt’w zrwšc

  7 šw βr’ nm’c MN s’pt z’nwk’

  8 ’kw γw’r’nt MN γw’r’nt z’nwk’

  9 ’kw s’pt rtšw m’yδ ptyškwy βγ’

  10 [š](y)r’nk’’rk δ’tnm’nn δ’t

  当其时,名震遐迩、无所不能的众神之王ādhvagh,正居住在香氲缭绕的天堂中善思。这时完美正直的Zrušč走来,向他祈祷,从左膝到右膝,从右膝到左膝,然后向他祈求道:‘哦,神,仁慈的立法者,公正地进行审判……’”

  此外,琐罗亚斯德之名亦见于摩尼教回鹘文文书,其写法与粟特文相同,见于勒柯克1905年在Idiqut Shahri发现,并于1908年刊布的一份摩尼教文书,其反面9-14行内容如下:

  “9 yäk antaq ölti: qamlar uluγï

  10 uvutluγ boltï: ymä Zrušč b[urxan]

  11 ärtüki yirdä turup bavï[l balïq]

  12 ortusïngaru bardï anta[......]

  13 [tn]grilik itilmiš [...]

  14[...]

  恶魔当场死亡。最伟大的祭司颇感惭愧。从先知Zrušč所在之处,他站起来,走进巴比伦[城]的中间。在那儿[…]一座庙建立起来[…][19]”

  学者们早已论及8、9世纪之后,回鹘奉摩尼教乃由于回鹘助唐平乱后,依靠粟特人发展商业经济,因而在宗教信仰上亦不得不受到信奉摩尼教的粟特人的左右[20]。因此回鹘文摩尼教文书受粟特文影响自不难理解[21]。

  此外,现在通行的英文zoroaster,为拉丁语写法,应借自希腊语Zōroastrēs,意为“熟知众星者”,源于希腊哲学家对Zarathushtra的讹称[22]。在希腊文中,这一名称有以下几种变体:Zathraustēs、Zōroastēr、Zaratas和Zarades[23]。

  马小鹤先生在讨论霞浦文书中的“苏路支”和“苏鲁支”时,采用了蒲立本(E. G. Pulleyblank, 1922-2013)所构拟的后期中古音(LMC. Late Middle Chinese),并据米克尔森(G. B. Mikkelsen)《摩尼教汉文献词典》注明相应的安息文(Pth. 即Parthian帕提亚文)及其读音,以及英文译名,指出苏路支、苏鲁支乃源于帕提亚文在zrhwt [zarhušt]“zoroaster”。马先生并提到:“琐罗亚斯德在中古波斯文(MP即Middle Persian)中作zrdrwšt,读若zardrušt;粟特文文书TM393作'zr'wšc。”[24]然未论及“苏路支”和“苏鲁支”直接来自何种语言。根据高本汉(K. Karlgren,1889-1978)构拟的中古音,苏鲁支/苏路支可读作suo-luo-tþ˜(e(,而根据蒲立本所构拟的中古音,其可读作sou-lou-cje[25]。从以上所列举诸种语文关于琐罗亚斯德的不同称谓中,窃意粟特文Zrušč与“苏鲁支”三字最为接近。而粟特文声母“Z”和汉语苏的声母“S”之差异,则可从中古汉语清浊声母交替运用中寻求解释[26]。日本粟特文专家吉田丰教授曾揭示,汉语“四”的粟特语读音有三种:sy\zy\s[y]’’;汉语“谕示”的粟特文读音为“ywzy”[27],都有助于说明用“苏”来对应粟特文Zrušč,符合中古粟特文汉文互译的规律。也就是说,汉籍有关古波斯先知名字的音读应来自粟特语。至于选用“苏”字的原因,荣新江先生曾提示笔者,“苏”常作为中古时期入华伊朗系民众的汉译姓氏,其中一个显例便是1955年冬西安出土的晚唐苏谅妻马氏墓志。该志文为帕拉维文与汉文双语合壁[28]。汉文志文为:

  “ 左神策军散兵马使苏谅妻马氏,己巳生,年廿六,于咸通十五年甲午岁二月辛卯建廿八日丁巳申时身亡,故记[29]。”

  马氏的帕拉维文墓志则表明其是虔诚的琐罗亚斯德教徒。为解读该志文,半个世纪以来,各国学者付出了大量努力,其中不乏歧异之处[30]。张广达先生综合各家成果,概括婆文墓志大意为[31]:

  “ 1-2行 此(乃)苏谅(Sūrēn?)家族之故兵马使XXX的女儿、故马氏之墓。

  3-4行 亡于(已)故伊嗣俟之二百四十年(872)、唐朝之二六○年(874)、永

  胜之君、至圣天子咸通十五年(874)之Spandarmat月Spandarmat日

  5-6行 建卯(?)二十八日。(下句动词YHWWNT’t/bavād为祈愿语气)(愿)

  她归位于阿胡拉马兹达和诸天使(身侧),永生于天堂。愿她安息。”

  苏谅来自伊朗地区,并信奉琐罗亚斯德教,与汉文将其教主音译为苏鲁支,或许并非文字上的巧合。

  上引赞宁《大宋僧史略》在追溯火祆教起源,交代先知名号苏鲁支,其弟子玄真传法的事迹之后,尚记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闻奏一事:“贞观五年,有传法穆护何禄,将祆教诣阙闻奏。”[32]来华胡人多以国为姓,该何禄应来自中亚粟特地区的何国。史书不乏其时何国与唐朝频繁往来的记载,何禄于贞观五年入朝并介绍祆教当有其事。有关何国祆教流行的情况,及何禄身份穆护的含义,笔者曾撰文讨论,不赘[33]。值得注意的是,《僧史略》将苏鲁支事迹与何禄上奏祆教一事连类而书,或许表明正是何禄向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讲述了祆教的起源,其中包括先知之名字及门徒传教事迹。何禄为粟特人,这正与上文所分析的“苏鲁支”之粟特语源相吻合。

  中古粟特人以“善商贾”著称于世,“去傍国,利所在,无不至”[34],其足迹遍及中亚、西亚和东亚,被誉为“亚洲内陆的腓尼基人”[35]。为了顺利地与各个民族进行贸易,掌握一定的语言工具显有必要。有关入华粟特人擅长多种语言,传世文献已见载。如著名的突厥与粟特人后裔安禄山“及长,忮忍多智,善亿测人情,通六蕃语,为互市郎”[36]。史思明“又解六蕃语,与禄山同为互市郎”[37]。表明为了进行贸易,这些粟特人往往掌握多种语言。

  擅长语言的粟特人还担任不同民族交往的外交使节。据记载,568年,出使君士坦丁堡的突厥使节摩尼亚诃(Maniakh),即为粟特人,虽然他的母语是粟特语,但可以用波斯语与拜占庭的同行们进行交流[38]。

  除传世文献记载外,近年考古发现亦见粟特人擅长语言翻译的事例。1986年,固原南郊出土的史诃耽墓志记载了这位在唐为官的粟特人后裔擅长语言翻译:“君讳诃耽,字说,原州平高县人,史国王之苗裔也。……曾祖尼,魏摩诃大萨宝、张掖县令。祖思,周京师萨宝、酒泉县令。父槃陀,隋左领军、骠骑将军。寻奉敕直中书省翻译,朝会、禄赐,一同京职。贞观三年,加授宣德郎。七年,又加授朝请郎。九年,又加授通义郎。十三年,又加授朝议郎。十九年,丁母忧……永徽四年,有诏:‘朝议郎史诃耽,久直中书,勤劳可录,可游击将军、直中书省翻译如故’。名参省禁卅馀年,寒暑不易。其勤终始弥彰,其恪属日月休明,天地[贞]观。爰及升中告禅,于是更锡崇班,是用超迁,出临方岳。乾封元年,除虢州诸军事、虢州刺史。”[39]表明这位粟特后裔从贞观初(629年之前)至乾封元年(666)后近四十年间担任中书省翻书译语直官,是唐代翻书译语直的代表人物[40]。

  身为粟特人的何禄,一定和他的族人一样,具备不凡的语言能力。一般来说,祆教祭司在7岁时即开始接受专业训练,掌握各种仪式及其重要含义,学习编写经典的艺术,及时向神祈祷,以及关于今生来世的宗教神学,以及复杂的多神信仰等等。到15岁时,其已基本掌握全部祭祀仪式。这一宗教传统历经数千年而基本未变[41]。何禄既为职业祭司,一定也经受了这些严格训练,否则其焉能“将祆教诣阙闻奏”?众所周知,祆教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其并不热衷翻译本教经典,亦不主张向外民族传教。因此,何禄在向中原王朝上奏本教时,用不着携带本教经典,其凭借出色的语言才能和职业素养,当可向朝廷介绍本教的来龙去脉。而其所述,朝廷职官必有所记录。因此,上揭赞宁所载有关祆教之内容,很可能就是据佚失的相关唐代政书。

注释:

  本文为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ZS072)阶段性成果,并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暨南大学启明星项目)资助。

  [1] 有关发现的详细报道和论证详参陈进国、林鋆:《明教的新发现——福建霞浦县摩尼教史迹辨析》,载李少文主编,雷子人执行主编《不止于艺——中央美院“艺文课堂”名家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43-389页。

  [2]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54),No.2126, 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3月初版,253页中。

  [3] 陈垣:《火祆教入中国考》,完成于1922年4月,发表于《国学季刊》第一卷第一号(1923年1月),发表后,1923年1月、1934年10月作者进行过两次校订。本文采用1934年10月校订本,据《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04页。

  [4] (宋)姚宽撰,孔凡礼点校:《西溪丛语》(《西溪丛语·家世旧闻》,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1版,2006年9月北京第3次印刷,42页。

  [5] 陈垣:《火祆教入中国考》,《陈垣学术论文集》,305页。

  [6] 林悟殊:《摩尼教华名辨异》,原刊香港《九州学林》2007年春季5卷1期,180-243页;此据其著《中古夷教华化丛考》,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57页。

  [7] Helmut Humbach and Klaus Faiss, Zarathushtra and His Antagonists, Wiesbaden: Dr. Ludwig Reichert Verlag, 2010, p.137.

  [8] Mary Boyce, A History of Zoroastrianism, Vol.1, Leiden: E. J. Brill, 1975, 3rded., 1996, p.3. Jean Kellens, “Zarathustra and the Old Avesta”, in his Essays on Zarathustra and Zoroastrianism, transl. and ed. by P. O. Skjærvø, Mazda Publishers, Inc., 2000, pp.31-47.

  [9] P. O. Skjærvø, “Zarathustra in the Avesta and in Manicheism. Irano-Manichaica IV”, La Persia e l’Asia centrale da Alessandro al X secolo (Roma, 9-12 novembre 1994), Roma: Ac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 1996, p.597.

  [10] T. Burrow, “The Proto-Indoaryan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73, p.139.

  [11] Jean Kellens, Essays on Zarathustra and Zoroastrianism, pp.35-39. 新阿维斯陀经中的某些部分与古阿维斯陀经类似,因此亦被称为“仿古阿维斯陀语”(pseudo-Old Avestan),见K. Hoffmann and J. Narten, Der Sasanidische Archetypus. Untersuchungen zu Schreibung und Lautgestalt des Avestischen, Wiesbaden, 1989, p.89. 也有学者认为古阿维斯陀经与新阿维斯陀经是同时代的,见I. Gershevitch, “Approaches to Zoroaster’s Gathas”, Iran, 33, 1995, pp.1-29.

  [12] M. Macuch, “Pahlavi Literature”, in R. E. Emmerick & M. Macuch ed., The Literature of Pre-Islamic Iran, New York: The Persian Heritage Foundation, 2009, pp.130-131.

  [13] M. Molé, La legende de Zoroastre selon les textes pehlevis, Paris: Librairie C. Klincksieck, 1967, pp.52-53.

  [14] I. Gershevitch, “Zoroaster’s own Contribution”,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Vol.23, No.1, 1964, p.38.

  [15] Mary Boyce, A Reader in Manichaean Middle Persian and Parthian, texts with notes, Leiden: E. J. Brill, 1975, p.171. 译文参考Hans-Joachim Klimkeit, Gnosis on the Silk Road. Gnostic Texts from Central Asia, HarperSanFrancisco, 1993, p.125. 另参阅D. Durkin-Meisterernst, Dictionary of Manichaean Middle Persian and Parthian, (Dictionary of Manichaean Texts, Vol.III, Texts from Central Asia and China, ed. by Nicholas Sims-Williams, Part 1) Turnhout: Brepols, 2004, p.384.

  [16] 参阅P. B. Lurje, Personal Names in Sogdian Texts, (Iranisches Personennamenbuch Band II, Mitteliranische Personennamen Faszikel 8), Wien: 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10, p.473.

  [17] Sundermann, “Bruchstücke einer manichäischen Zarathustralegende”, in R. Schmitt and P. O. Skjaervø eds., Studia Grammatica Iranica. Festschrift für Helmut Humbach, Munich, 1986, pp.461-482.

  [18] N. Sims-Williams, “The Sogdian Fragments of the British Library”, Indo-Iranian Journal, Vol.18, 1976, pp.46-47.

  [19] 文书原编号为T II D 175,现编号U4。P. O. Skjærvø, “Zarathustra in the Avesta and in Manicheism. Irano-Manichaica IV”, pp.618-620.

  [20] 林悟殊《回鹘奉摩尼教的社会历史根源》,原刊《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1期,此据其著《摩尼教及其东渐》,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7-99页;台北淑馨出版社增订本,1997年,83-95页。

  [21] Y. Yoshida, “When Did Sogdians Begin to Write Vertically?”, Tokyo University Linguistic Papers, 33, 2013, pp.375-394.

  [22] Helmut Humbach and Klaus Faiss, Zarathushtra and His Antagonists, Wiesbaden: Dr. Ludwig Reichert Verlag, 2010, p.5.

  [23] Gh. Gnoli,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n a Manichaean Dating of Zoroaster”, in N. Sims-Williams ed.,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European Conference of Iranian Studies, Part 1, Old and Middle Iranian Studies, Wiesbaden: Dr. Ludwig Reichert Verlag, 1998, pp.16-17. P. O. Skjærvø, “Zarathustra in the Avesta and in Manicheism. Irano-Manichaica IV”, pp.607-609.

  [24] 马小鹤:《明教“五佛”考——霞浦文书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2页。D. Durkin-Meisterernst, Dictionary of Manichaean Middle Persian and Parthian, p.384.

  [25] http://www.eastling.org/tdfweb/midage.aspx.

  [26] [加拿大]蒲立本著,孙景涛译《古汉语语法纲要》,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年,10页。

  [27] 吉田豊《ソグド文字で表記された漢字音》,《東方學報》第66册,京都,1994年,350、339、307页。

  [28]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发现晚唐祆教徒的汉、婆罗钵文合壁墓志—唐苏谅妻马氏墓志》,《考古》1964年第9期,458页。

  [29] 作铭:《唐苏谅妻马氏墓志跋》,《考古》1964年第9期,458-461页;又收于《夏鼐文集》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8-111页。

  [30] 有关婆文墓志的语言学研究,可参阅刘迎胜:《唐苏谅妻马氏汉、巴列维文墓志再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295-305页。

  [31] 张广达:《再读晚唐苏谅妻马氏双语墓志》,《国学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11月第1版,16页;后收入其著《文本 图像与文化流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67页。

  [32]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253页中。

  [33] 张小贵:《“穆护”与〈穆护歌〉考辨》,《文史》2013年第2辑,53-72页;收入其著《祆教史考论与述评》,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74-97页。

  [34]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6244页。

  [35]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46页。

  [36] 《新唐书》卷二二五上,6411页。

  [37] 《旧唐书》卷二百上,5376页。

  [38] [美]丹尼斯·塞诺著,党宝海译:《中古内亚的翻译人》,收入《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97-198页。关于摩尼亚诃的事迹,可参阅[法]沙畹编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09-211页。

  [39] 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483-484页;其编著《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68-72页。

  [40] 李锦绣《从史诃耽墓志看唐代的翻书译语直官》,提交“暨南大学中外关系史高层论坛”论文,珠海,2013年12月。

  [41] Mary Boyce, A History of Zoroastrianism, Vol.1, p.183; “Zoroaster the Pries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Vol.33, No.1, 1970, pp.22-23.

  编者案:本文原刊荣新江、罗丰主编《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下册,页653-660。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沈睿文

  排版编辑:马强 马晓玲 钱雨琨

  出品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投稿邮箱:feiwen2@163.com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