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李宁民:天水出土屏风式石棺床的修复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4 14:50:00   来源:《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    作者:李宁民   点击:

天水出土屏风式石棺床的修复及研究

(甘肃省天水市博物馆 李宁民)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天水市,天水市博物馆藏出土屏风式石棺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为此,我们研究决定对其进行全面的科学保护修复。2009年初,我们邀请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现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下同)科研人员对石棺床进行了详细的勘察,编制了保护修复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至2011年,我们与西安文保中心对这具屏屏式石棺床进行了科学保护。在实施保护工程过程中,我们对该石棺床同时进行了详细的勘测记录,发现有些信息与发掘简报《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的记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新的信息引发了我们一些新的思考。

一、保护修复前病害情况

  施金彩绘层脱落严重,残存的施金彩绘中朱砂颜料、贴金层与石棺床表面结合不够稳定,床体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层状、块状疏松的结构(图一、二、三)。

图一 保护修复前石棺床保存状况

图二 彩绘层外观

图三 彩绘施金层局部

  床体构件出土时多处断裂,屏风、床板裂缝纵横交错,大小裂缝有二十五条,最大长度有八十多厘米。2008年汶川地震时又造成了新的损伤,有些裂缝有松动和扩大的迹象(图四、五)。

图四 多处裂缝

图五 地震造成的新损伤

  出土时床体构件燕尾槽凹槽内起铆接和固定作用的铆钉已经完全糟朽,十一块屏风使用三角铁固定,没有遵从原铆合连接方式,使石棺床的稳定性较差,做工不够科学规范,显得粗糙,影响展览的视觉效果(图六)。后部裙板个别地方未铆接、燕尾槽衔接错位。

图六 三角铁加固

  石棺床出土后曾经在八十年代做过修复,对局部的残损、裂缝和断裂块进行了粘接和补全,但受当时各种条件所限,修复所使用的粘接和加固材料的耐久性和强度不足,使修复部位出现二次残损(图七);修复工艺粗糙,出现多处胶体流挂现象;且修复部位与石棺床保存原色彩反差太大,与“修旧如旧,有所辨识“的文物修复原则有较大的差距。据检测,在当时修复中,整个石棺床表面喷涂过一层JB-105有机硅,喷涂后眩光严重(图八),且使石棺床喷涂部位的表面颜色加深,而在未喷涂的部分,仍然保持着原石质的颜色。

图七 片状剥落

图八 表面眩光

  在现场初步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们采集了石棺床表面粉化物、涂刷材料、粘接材料、修补材料、彩绘颜料及贴金层(表1、表2),分别采用显微剖面分析、FTIR、XRD、激光拉曼、能谱等手段做了相互印证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石棺床表面分化物含有可溶盐,含量只有0.07%,说明底部毛细水的活动及可溶盐的含量不会对石榻本体造成明显腐蚀;原修补所用的材料是石膏,石膏的物理性能与石棺床本体石质不匹配,无法承载石材的重量;加固材料选用的是有机硅,对石材表面能起到加固作用,但浓度的把握和涂刷方式等技术操作对加固效果非常重要,石床表面出现的眩光和渗透深度不够、浮于表面的现象较明显;彩绘层主要是朱砂,但由于粘接材料的老化,使彩绘颜料层与石面结合力下降。

表2:石棺床重要构件修复前基本信息记录表

二、保护修复过程

  这次保护修复工程主要内容是:严格按照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对1988年和1991年不当粘接和封护材料进行清除,对断裂面重新进行粘接、床体整体进行封护,制作支架进行加固等。

  在进行实验的基础上,首先对石床表面原有的有机硅材料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去除,解决眩光、涂刷不均和原有材料老化、变色问题。

  其次,对构件断裂进行粘接和修补。石棺床屏风、床板多处有大小裂缝二十五条,其中最为严重的上下贯通长达八十多厘米,且在汶川大地震后有重新活动的迹象。在修复中采用超声波探测仪进行了探测,对裂缝的发育做出了进一步的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治理办法,同时考虑了防震抗裂和展示效果。主要是先行剔除原粘接所留存的石膏,后采用化学材料进行粘接和补全、全色。在此基础上,选用目前国际通用的石质文物保护加固材料硅酸乙脂类材料对床体进行了渗透加固。施金彩绘层采用化学清洗后,进行压贴渗透加固。采用碳纤维布在屏风背部进行辅助加固,对其表面进行全色,使其表面机理基本协调一致(图九、图十、图十一、图十二)。

  上次保护修复时屏风之间连接采用角铁,没有遵从石棺床屏风原铆合连接方法。在此次修复过程中,我们考虑屏风之间采用物理的办法进行连接固定非常重要,采用原铆合连接方法难以达到稳固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原固定铁箍拆除,重新设计制作了钢构架与有机玻璃相结合的构架,可以进行松紧度调整,达到了稳固性和视觉效果相统一的目的。

  随石棺床出土的左右神兽右耳均残缺,采用翻模的办法对神兽缺失耳进行了补配。

  由于左右神兽,陪葬伎乐俑人、石枕也存在眩光、贴金彩绘层脱落、不当粘接、断裂、缺损、胶体流挂等病害。所以在此次修复过程中使用了对石床同样的方法对它们进行了保护修复。

  此次天水市博物馆藏出土屏风石棺床保护修复工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以西安文物保护中心为主,中心主任张颖岚多次亲临现场指导,派出了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文物保护专家马琳燕等,天水市博物馆紧密配合,保护修复人员全程参与,以当今最新文物保护修复理念为指导,使用各种先进仪器进行检测,应用可靠的保护修复材料,是保护修复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图十三、图十四)。

  本次保护修复过程遵循最小干预、可逆性、不改变文物原貌等原则,部分恢复了它原有的风貌,使它所具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基本消除了石棺床存在的各种不利于长期保存的隐患。

  石质文物长期保存对水分和各种盐类非常敏感,天水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气候的交汇地带,温湿度日较差、年较差大,变化剧烈;近年来随着天水城市建设的发展,机动车辆增长较快,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大量增加;围屏石榻上施金彩绘层对环境温湿度和大气质量反应敏感,为此,天水市博物馆已将保护修复后的石棺床移存在温湿度变化较小的新展厅环境中展示,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对隔离(图十五)。

三、保护修复过程中的新发现及研究

  在保护修复过程中,我们同时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对石棺床相关记载资料重新进行了考证。

  (一)石棺床屏风连接问题

  天水围屏石棺床的各扇屏风连接,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如原报告所载,“屏风背面各画像石相互拼缝之间上下各有长8厘米、宽3厘米—4厘米、深1厘米的凹槽一个。凹槽内有木钉铆接痕迹。”经发现考证,在各扇屏风背面上部和下部,分别凿出燕尾槽,用铁或木材加工的燕尾榫镶入连接。在3组屏风背后上部凹槽中,发现了明显的铁质痕迹,且槽沿因铁质材料膨胀被挤破而不规整,在下部凹槽中未见铁质材料痕迹。推测上部凹槽采用铁质材料连接,下部凹槽采用木质材料连接,或者上下均采用铁质材料连接。原报告误把铁痕当做木钉痕迹(图十六)。二是在相邻的两屏风拼缝之间,顶端分别刻出一长方形凹槽,推测可能是内镶入一铁件,以固定相邻的两扇屏风,或是其上还曾存在着其它形式的构件(图十七)。凹槽一般长8.5厘米、宽1.8厘米、深1厘米。此外,原报告中曾将石棺床屏风背后榫卯关系的线图一并刊出,但与本次修复发现的情况有所出入。其中,屏风9只有与屏风8相连的一侧刻出燕尾槽,而与屏风10相临的一侧未刻出任何凹槽,也没有与屏风10连接的痕迹。

  (二)床板连接方式

  《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中写到“床板由长51厘米、5厘米—59厘米、宽115、厚9厘米的四块石条拼成,各拼缝间均有子母扣相接。”经我们详细观察,4块床板中,1、2块之间和3、4块之间分别有子母扣相接,即在1、2块床板中部长59厘米之间和3、4块长30厘米之间分别雕刻成榫卯结构相连,2、3块床板之间没有榫卯结构,而是以平面相合。也就是说1、2块之间和3、4块床板之间用子母相接,2、3块之间没有子母扣相接。

  (三)关于“镇墓兽”问题

  石棺床正面左右两脚下各有一石兽。原《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将其定为镇墓兽,似不妥。这两件石兽应是祆教中的“神犬”。两石兽均贴金彩绘,与床体相同,后背部均被凿平,上承床板,身子靠里一侧均有内凹的槽,镶入壸门,在功能上起到上承石板的作用,与床体连为一体,是床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兽中右面一兽体型显的肥大,嘴张开,面目威猛;左兽体小且显瘦小一些,嘴巴闭合,性情显温顺。据此,右兽应为雄性犬,左兽为雌性犬(图十八、十九)。从这两尊石兽所塑造的形象上看,也更多具有犬的特征,如耸立且较大的双耳,蹲卧的形态和整体的比例等。而镇墓兽一般也是处在墓道墓门前,且形态狰狞。

  信奉祆教的胡人十分重视犬,这两只床侧蹲卧着的双犬,应是粟特人“犬视”仪式的表现。

  (四)关于屏风排列和图像问题

  《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中正面围屏编号为:第四幅,车乘图(图二十)、第五幅,府邸园林回廊图(图二十一)、第六幅,墓主夫妇对饮图(图二十二)、第七幅,出行图(图二十三)、第八幅,曲行回廊图(图二十四)。在这次修复中,我们发现因铁质构件锈蚀膨胀造成的第八幅右上角和第五幅左上角的崩落范围一致,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发现,如果没有围屏边框,这些做为背景出现的园林回廊河流山石等组成的大致是一幅画面,也就是说和中国传统的人物故事画相似。由于《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上的绘图不够准确的原因,使大家没有对其关联度引起重视。如果将第五幅和第七幅对换位置,对换后的画面自右至左依次是:车乘图、胡人出行图、墓主夫妇对饮图、府邸园林回廊图、曲行回廊图。调整对换后第八幅、第五幅和第六幅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园林空间。这个园林里主体建筑为歇山式厅堂建筑,有曲行回廊、池塘和荷花。第四幅和第七幅形成园林外的空间,主要内容为车乘和出行(图二十五、二十六)。如果这个组合方式成立,则背屏五块,只有两个题材,一个是墓主夫妇对饮图,一个是车马出行图。两侧面的屏风较多的表现了祆教的文化特征,而居中的背屏以汉文化影响下的历来常见的宴饮图和车马出行图为主,反映了墓主人较高的汉化程度。

  综合保护修复中新发现的问题和其它考古文献资料来看,天水在中古时期是粟特人比较集中的经商和聚居区,他们在传播祆教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吸收了当地的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的粟特文化。

图二十五 调整前的图像

图二十六 调整后的图像

表3:天水出土屏风石棺床屏风顺序表

  参考资料:

  1、 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J].考古,1992(1).

  2、 马琳燕.甘肃天水隋唐彩绘围屏石榻的保护与修复[J].文物,2013(7).

  3、 李宁民.天水出土屏风石棺床再探讨[J].中原文物,2013(3).

  编者按:原文载于荣新江、罗丰主编:《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91-206页。编辑时略有改动,引用请据原文。

  文稿审核:沈睿文

  排版编辑:马强 马晓玲 王洋洋

  出品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投稿邮箱:feiwen2@163.com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