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工作动态

水洞沟考古工地邀请北京大学王幼平教授开展系列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1-08-09 10:19:56   来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点击:

  7月27-28日,水洞沟考古工地(第一届旧石器时代考古高级研修班)邀请北京大学王幼平教授,为发掘队员进行了3场精彩的学术讲座。

  27日下午,王老师以《考古新发现与旧石器理论与方法再思考》为题,围绕最早石器的发现与影响、初出非洲的人类及文化、考古学视角下的尼人、石器类型学的作用与局限、中国旧石器新发现与思考几部分展开。王老师指出,近年来国内外旧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正在挑战史前考古学界及公众的传统认识,亦对旧石器研究理论与方法论提出新要求;新发现在东非的打制石器,将人类社会的开端提早距今330-340万年,更修正了五个技术模式的传统认识;格鲁吉亚德马尼斯遗址早期人类及文化遗存展示出早期人类合作与同情心的特质,以及对传统形态学、类型学认识的订正,也展现出旧石器考古理论与方法的发展的巨大影响与作用;考古中国在甘肃夏河白石崖与陕西南郑疥疙洞等重大发现,也展现出旧石器研究理论与方法改善的发展前景。

  翌日,王老师以《华南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几个问题》与《郑州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为题进行了讲授。在有关华南旧石器考古的讲座中,王老师从最早华南人之由来、远古东西文化关系、华南与我们直系祖先研究、联结早期和现代的桥梁、华南史前文化发展路径五个方面,针对最新发现和该地区的研究历史,介绍了他对华南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思考。他认为,该区砾石工业传统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连续发展,到晚更新世中期尤为兴盛、出现骨角器等;晚更新世晚期,北方小型石片石器南下,与新型砾石工业并存;华南砾石工业的长期流行与冷期北方石片石器的南下,是早期人类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热带条件与更新世环境变迁,从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的独特发展历程。人群纬向性迁徙是华南石制品工业面貌变化的原因之一。

  王老师在“郑州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中介绍了他的团队在郑州地区开展的20余年的考古工作。他从郑州地区地理环境与考古工作开始,就这一地区现代人出现、石叶技术、旧-新过渡等几个方面问题,向在座的队员分享了多年的考古工作经历与经验。报告中,他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与调查工作,说明晚更新世,尤其是MIS3阶段以来,嵩山东麓地区经历了砾石/石片工业的转变、栖居形态的变化、象征行为的出现等,清楚地展示了现代人的出现与发展;石叶技术的应用,反映了自北向南的外来人群或技术传播的影响,为本区史前人类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李家沟遗址的地层、石器工业、动物化石等发现,特别是细石器层新发现局部磨制石器与陶片,也为研究本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起源提供了珍贵资料与证据。

  讲座最后,王幼平老师与在座的旧石器考古研修班的老师们和高校的同学们就考古调查中旧石器地点的确定、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高星研究员对在总结发言中感谢了王老师精彩的报告,也向队员们提出,要更全面了解旧石器时代的学术前沿,对旧石器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不断的反思。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