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瓦亭故关考略
发布时间:2018-06-07 09:50:09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作者:许成 余军 王惠民   点击:

瓦亭故关考略

许成 余军 王惠民

  自《后汉书》后,在历代史籍中“瓦亭”一名多次出现。唐有“瓦亭关”,宋(金)有“瓦亭寨”,明、清有“瓦亭驿”、“瓦亭递运所”、“瓦亭巡检司”。今宁夏固原县什字乡瓦亭村,尚存古城址一座。本文结合文献载籍,就现存瓦亭故城沿革变迁作一些探讨性论述。

  一、瓦亭地理位置及现存故城状况

  瓦亭位于六盘山中段东麓的瓦亭峡水北岸。所居地势高亢,群峰环拱,四达交弛,“北控银夏,西趋兰会,东接泾源,南莲巩秦,诚冲衢也” ①,其北距固原县城40公里,东距甘肃平凉市45公里,南距甘肃华亭县90公里。

  六盘山南北一线以西,山岭连绵,平原甚少,以东则沟谷平坦,川原迥回。瓦亭所处地理位置恰在两个分水岭之间,既是泾河支流瓦亭川水和清水河的上源分水岭处,又是泾河上源与渭河支流葫芦河的分水岭处。史念海先生对此区域十分重视,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关中西部的雄关——萧关,很可能就设在泾河支流瓦亭川和清水河的上源分水处”②。

  故城依山而建,北高南低,背山傍河。南濒东流的瓦亭峡水,东侧紧临水蚀冲沟,蚀沟南通瓦亭峡;城北山脊之后有马洼沟;西靠干河子,其南入瓦亭峡。故城的营建就局蹐于这山、沟、峡、涧之间。城址缘山、阻涧、临壑,分内外两重。

  外城借山势而筑,城墙轮廓大体呈长方形,墙体多已倾圮成土垄状,城墙夯筑,周长2140米。城墙残高1—7米,底宽3—13米,顶宽1—2米,夯层厚度5—20厘米不等。内城处外城南部,营筑于瓦亭峡水北岸,地势平坦,现存较完整。平面呈琵琶形,东端窄,西端宽。城墙夯筑,周长1500米。东、南、西城墙现有村道缺口,旧时分别名为“镇平”、 “陇华”“巩固”三座城门。其东城门(镇平门)位于东墙南端,外有弧形瓮城残迹。城内西南隅又筑一“子城”,为马厩,呈方形,见方百米,门东向。城墙残高5—14米,基宽9米左右,顶宽0.30—5米,夯层厚度4—26厘米不等。

  通过对内、外两城城垣剖面以及故城内外区域进行较详细的调查或试掘,据残存物体现的时代特征和从城墙的修筑状况与城内外分布遗物初步分析,外城当营筑于唐宋时期,内城应重建于明清之际。

  二、关于东、西瓦亭的记述

  瓦亭一名首见于东汉初期,“牛邯军瓦亭”③。“亭”是交通干线上的设施。《国语·周语》中记载着西周时道路的制度,沿路,十里有庐,备有饮食;三十里有宿,筑有路室,五十里有市,设有候馆。这些是供给各国使人过客享用。秦实行中央集权郡县制,以县为基层行政单位,县以下分为若干乡,乡则由亭部和里组成。亭部是乡以下的地域区划,十亭为乡,里是居民点。“亭”作为划分地域的基层机构,在秦统一中国后已普遍设置。西汉时则沿着道路蹈袭西周“十里有庐”之旧规,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负责沿途治安、警戒、旅客停留及民事,兼有基层行政组织的作用。据此分析推测,瓦亭之地名有可能在秦代已出现,至少于西汉就已经存在。

  瓦亭有东、西两瓦亭之别。其中关于西瓦亭的记载,初见于《资治通鉴》,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八月,唐太宗离长安,“丙午,逾陇山至西瓦亭观牧马”④。胡氏注西瓦亭:“原州平高县南有瓦亭故关。瓦亭水出陇山,东北斜趣,西南流,经成纪、略阳、显亲界,又东南出新阳峡,入于渭,故有东、西瓦亭之别”⑤。《辛卯侍行记》对西瓦亭有较详细的说明:“……自此西南至秦安县北,皆陇山中干,古皆谓之瓦亭山⑥。《水经注》,陇水出陇山西,流径瓦亭南。隗嚣闻略阳陷,使牛邯守瓦亭,即此也⑦。又西南合一水,为瓦亭川,又南径略阳、成纪而入渭。按古略阳在秦安东北,成纪今秦安,瓦亭川,在秦安境。牛邯所守亦当在彼,或又称秦安之瓦亭为西瓦亭”。

  《读史方舆纪要》等解释两瓦亭比较简明:以一瓦亭在今秦安县瓦亭山,此瓦亭为西瓦亭。以华亭县西北百八十里之瓦亭为东瓦亭。《许氏方舆考证稿百卷》以为两瓦亭皆在固原南境,在固原南者,为东瓦亭,在固原西南者为西瓦。

  文献中冠以“东瓦亭”之名的情况在正史中少见,但诸多以“瓦亭”之名记录的史实往往就是在“东瓦亭”。“瓦亭关”之名见载于唐⑧。胡氏注瓦亭关,“安定乌氏县有瓦亭故关,有瓦亭川水⑨,在今原州南。杜佑曰:瓦亭关在唐原州之萧关。萧关,汉朝那县地”⑩。

  安定郡,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置,郡治高平(今固原),唐为原、会、泾州地,宋之泾州(今甘肃泾川西北)。汉乌氏、朝那两县皆属安定郡。汉乌氏县故城在弹筝峡(今三关口)东⑪。《史记正义》:汉朝那故城,在原州百泉县西70里;《通典》,弹筝峡在今原州之百泉县。百泉即汉朝那县地。即弹筝峡属汉朝那县地。汉乌氏、朝那两县与今三关口地区的瓦亭故城有着密切的联带关系。

  唐原州治古高平。汉高平县地,后魏立原州,又置高平郡,隋改为平高县,皆今固原地。《史记正义》:萧关,古陇山关,在原州平凉县界。

  今固原瓦亭村以现瓦亭峡至三关口,仅10里路程,而秦安之瓦亭距三关口在200公里以外。胡氏所疏正的瓦亭关非今固原瓦亭莫属。对此瓦亭故关,《元和郡县图志》⑫、《武经总要》⑬、《嘉靖固原州志》⑭、《万历固原州志》⑮都有相似记载。本文以下所论及的瓦亭故关诸问题,皆指今固原县之瓦亭。

  三、瓦亭与乌氏驿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太子李亨等从奉天(今陕西乾县)北上。六月十八日(庚子)至乌氏驿。十九日(辛丑)至原州,收集各监牧马数万匹,军士数百人⑯。乘车马以一日之时,由乌氏驿至原州,与今由瓦亭走到固原所用时间本相吻。

  《读史方舆纪要》:“至德元年,(唐)肃宗幸灵武,牧马于瓦亭,此东瓦亭也。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人陷泾源,经略使刘琦退屯瓦亭,金人遂取渭州(今平凉),胡氏曰瓦亭川,出陇山东北,西南流(字误,应为“东南流”),关在瓦亭川之首,故名。金为瓦亭寨,今有巡检司戍守。”《通志》有瓦亭驿及递运所,而瓦亭巡检司则在华亭北百八十里。

  瓦亭同乌氏驿关系密切。或可以认为,宋之瓦亭驿即为唐之乌氏驿。据此推测,唐高宗仪凤年间设群牧都使以管辖各地马牧监,其中的乌氏监⑰亦应在瓦亭。

  四、瓦亭关与“萧关”、“陇山关”

  以萧关命名的地方,史载有三,为关名、县名、城名。以时代顺序区分,有汉、唐、宋之萧关。唐萧关为县名⑱,宋萧关为城名⑲,都借用古萧关——汉萧关之名。唐萧关文献记载在固原北180里,据考即为今固原县七营乡北嘴古城;宋萧关城根据文献和实地考察,即今海原县高崖乡草场古城,俗称凤凰城⑳。

  汉萧关约建于西汉初期,其故址究竟在何处,方志各执一辞,现代学者更是莫衷一是。但综合起来,绝大多数意见是“在固原县东南”。其中,同本文有关联者之说法有两种,唐代杜佑作《通典》,宋代曾公亮著《武经总要》,明杨经《嘉靖固原州志》,均说在瓦亭;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李泰《括地志》,提出汉萧关即是唐代的陇山关,近人又衍生有陇山关即是瓦亭关之说。本文就上述两种说法谈几点意见:

  1.汉代“萧关”之名多出现在西汉,即汉文帝前元十四年至汉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第六次北出萧关巡视安定郡;“瓦亭”之名首次出现于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公元32年)。两者前后相隔仅一个世纪左右。作为军事要塞,二者不应混淆;隋以前之史载,不见将它们相提并论,同题考说。

  2.从交通道路上讲,瓦亭所居一线,在西汉不具备由关中出塞外大型通道的条件,当时这一线还没形成主要的车马大道。

  3.从地理方位上讲,瓦亭在固原正南方,北距原80里。而文献记载汉萧关在固原东南40 里,二者之间的距离过长,是以瓦亭关与萧关在地域上应为两个地方,不应是同一地点。

  4.唐代及其以后的文人墨客留存大量的名作吟诵萧关,实际是把萧关作为一种区域性的称谓,不作为历史地理方面的具体方位地点,它是文学意义上的修饰词,是出塞通漠北所有道路的代名词。如唐司空图《河湟有感》:“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音。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5.“原州七关”见载于唐㉑。同时,陇山关与瓦亭关亦并列相称,实为有原州九关。陇山关是《唐六典》所列六个上关的其中之一㉒。但大凡记载唐安史之乱以后的史实,就再也找不出这个关名了。胡氏注陇关:“陇山之关也,今名大震关,在今陇州(今陕西陇县)汧源县西” ㉓,其注“大震关”:“在陇州汧源县,当陇山之路。程大昌曰:汉武帝至此,遇雷大震,因以为名”㉔;又注云:“大震关在陇州汧源县西陇山” ㉕胡氏注“故关”: “秦州清水县东五十里有大震关,大中六年,陇州防御使薛逵徙筑安戎关于陇山,由是谓大震关为故关。今陇州之西有故关山,又西南则清水县,大中六年,陇州防御使薛達奏:‘伏以汧源西境,切在故关,虽有堤防,全无制置。僻在重冈之上,苟务高深,今移要会之中,实堪控扼,伏乞改为安戎关’” ㉖。

  陇山关单独见于注疏。瓦亭是宋夏、宋金多次鏖斗的著名战场。作为宋末元初著名史学家,胡氏注解陇山关、大震关、故关,以及提到的安戎关,虽有自相矛盾之处,但其不把陇山关与瓦亭关并论为一处,勘为可信。近人有认为陇山关即是瓦亭关者,应有所误。

  综上所述,瓦亭关是西北地区较早出现于史载的一个重要关隘,它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有自身发展演革。诸多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瓦亭关从始至终是个独立的关塞,它关之名附会此地亦是根据不足。

  五、瓦亭关与“原州七关”及其军事战略地位

  六盘山之名古已有之㉗,自古就是中西要冲。穆天子西行㉘,秦始皇巡视陇西、北地郡,出鸡头道㉙,皆经此山。自瓦亭在汉代史书出现始,以至唐宋,六盘山地区关隘众多。《新唐书·地理志》原川平高县下记,“西南有木峡关。州境又有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崝等关,并木峡、六盘为七关。又南有瓦亭故关。

  《水经注》,石门水,在高平县西八十里,唐于此置石门关,在原州平高县界。宋“筑堡石门峡” ㉚。胡氏注“石门”㉛及《读史方舆纪要》:石门关,在县西(北)九十八里,亦曰石门峡。《嘉靖固原州志》“须弥山,在州北九十里,上有古寺,松柏桃李郁然,即古石门关遗址”。石门关故址在今固原须弥山黄铎堡寺口子。

  《武经总要》“制胜关,控陇西一带,旧号大震关,改赐今名,管缘山小寨二十五里”。《读史方舆纪要》“制胜关,在州东南,亦唐原州七关之一,控带陇山以西之路,旧号大震关,管沿坡小寨二十五处,宋熙宁中(公元1072年)关废,改置安化县于其地,元初废”。旧址当今泾源县城西二里,有故城遗址。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镇原县下有载: “又有石峡关,在县西七十里,当陇山之口”。《嘉靖固原州志》:“石峡口,在红古城西五里。古尝设关,遗址犹存”。又据《方舆纪要》固原州下载: “ ……固静(固原、静宁州)北三百余卫,旧有石峡口及双峰台城三处,皆蒙古入寇总路”。这里的“旧有石峡口”就今海原县高崖乡之西的隘口,今仍名石峡口。

  《元和郡县图志》“木峡关,在高平县西南四十里颓沙山上”。《太平寰宇记》:“木峡关在颓沙山上。”两书皆载有:“蔚茹水(今清水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中”。《唐志》:原州平高县西南有木峡关㉜。经实地考察,木峡关在今固原西南40里的红庄乡,亦为西海子峡北流的出口之地。

  《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六盘关寨,古六盘也,在瓦亭西南陇山上。……东至木波寨二十里,西至神林堡四十里,南至杜堡三十里,北至瓦亭寨二十里。”《读史方與纪要》“六盘关,在六盘山上,关路险阻,唐为原州七关之一,今与隆德县接界”。民国《固原县志》 “六盘关,在县西南一百五里之六盘山上,顶上有坊田‘陇干锁钥’,为固原隆德分界处”。

  驿藏、木崝两关少见记载,具体位置不详。

  原州七关及瓦亭诸关,在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至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陷为吐蕃所有㉝,唐大中三年二月,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降㉞。六月,泾源节度使康季荣取原州及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六关㉟,八月,“募百姓垦辟三州,七关土田,五年不租税……其三州、七关镇戍之卒,皆倍给衣粮……道路建置堡栅,有商旅往来贩易及戍卒子弟通传家信,关镇毋得留难” ㊱。

  固原地处关中西北,“当西塞之口,接陇山之固” ㊲,其“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肯,绾三镇之要膂” ㊳,是古代拱卫中原的边关重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明抚臣马文升说:“平巩为关陕藩篱,而固原为平巩屏蔽,平巩有警则关陕震惊,而固原一带,尤不可无备” ㊴。在固原周边设置诸多的关隘,正是它在军事上异常重要的标志。

  在瓦亭关与原州七关,加之陇山关方位关系中,瓦亭关处原州九关之腹地,是九关之门户,之屏障,其险又多几重。清《重修瓦亭碑记》,“瓦亭者,据陇东陲,为九塞咽喉,七关襟带”,当指于此。一种说法把瓦亭关作为原州七关之一者,应为不妥。

  六、瓦亭在中西交通史中的地位

  瓦亭地处十字路口,向东,可循泾水至平凉达关中;向南,越小六盘可至泾源、华亭;向西,逾越六盘山经天水、定西至兰州;向北,经固原或转至河西走廊或经宁夏平原直至阴山漠北,经青石嘴(唐代青石岭)折向东南,既可入关,也可东至庆阳地区。

  两汉及其以前,由关中西北出,在宁夏境内主要依循西周时已成通途的固原——彭阳车马大道。即为元封四年(前107年),汉武帝下令修通的回中道的一部分㊵。汉武帝六次北出萧关㊶;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单于率兵入关中,汉文帝大发车骑,将匈奴骑兵逐出塞㊷;东汉初年,班彪曾由长安西北行㊸;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段颍击先零羌㊹,先从彭阳向西进至高平等地,皆沿这条大道行进。汉代彭阳县故城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茹河北岸的井陈家村,“茹河河谷为当时的大路”㊺,据考汉代萧关的具体方位就在这条大道的西北端㊻。

  东汉时逾越六盘山已形成三条主要通道,即略阳道、瓦亭道、鸡头道。南北朝时,以长安为中心通西域各国,茹河河谷大路与早在秦代就已形成的泾河源谷道同时并用。此后至盛唐,“丝路”东段又新分南北两道。其中沿渭水西行途经天水、临洮、兰州至凉州为南线;经泾川、平凉、原州、会州至凉州为北线,即所谓“长安——凉州北道”。

  唐代邮驿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其宁夏境内的驿道,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长安——凉州北道,大致走向是:由西安沿泾河西北行,经陕西彬县、长武、及甘肃泾川、平凉入宁夏境多过三关口、瓦亭、开城抵固原城;再经三营、黄铎堡、沿苋麻河过海原县城、西安州、干盐池复入甘肃境;渡黄河经景泰县抵凉州(今武威)。瓦亭是此道的必经之地。这条线对以后700多年关陇地区的交通影响巨大。

  唐末五代,原来的长安——凉州的南、北道完全中断,中西交通改用它线,由于形势所迫,关中通往西域则绕道灵州,由此便出现了灵州西域道。北宋初年,长安至凉州全线复为通途。后来,西安州曾一度被西夏攻取,宋军收复后,又恢复了沿途的驿站。

  宋夏时期,瓦亭扼镇戎军(固原)东南至渭州(平凉)道路中途,处长安——凉州北道与原州(甘肃镇原)至镇戎军驿道交叉口南端。

  元代疆域辽阔,一条过六盘山的新线成为丝路经过宁夏的主线。据《永乐大典·站赤》载,由长安通兰州的驿道穿过宁夏南部山区,其走向和站名就有瓦亭:由长安向西北,经平凉入境,90里为瓦亭驿。完全使用唐长安——凉州的北道;后折向西,越六盘山45里为德顺州(今隆德),再经甘肃的会宁、定西榆中抵兰州。

  明清时期,宁夏南部山区道路很多,其主要千线方志称“官衢通道”。瓦亭处甘陕车路与隆德、固原车路的交汇点,“地当冲要,往来如织”。

  明代宁夏境内长安至兰州驿道的六盘山段,境内有三个驿站,即:瓦亭驿、永宁驿㊼、隆城驿㊽。此外,还设有递运所三所,瓦亭所、隆德所㊾、神林所㊿(隆德西)。这条驿道是西北地区东部的交通干线,连接关陇,其规模很大。固原为明代“九边”之一,辖治甘肃、宁夏、榆林三镇,所以对边防道路进行军事管理。以上驿站、递运所全部由军卒充役。

  清代宁夏全境改隶甘肃行省,驿道布局与明代大不相同。经过六盘山的甘陕驿道,是唯一沿袭明代的驿道。时瓦亭“有土城,驻营兵数百,烟户数十家”51

  考诸文献载籍,历代瓦亭有“亭”“ 徼”“关”“寨”“苑”“监”“驿”“所”“司”“营”“站”等诸多称谓。在风平浪静的太平盛世,瓦亭作为驿、所、亭、苑,成了差邮商旅、官民士绅的途中养息之所。而在烽火弥漫的战争年代,瓦亭作为关、徼、营、寨,变成诸侯匪夷、兵家争夺的战场。

  注释:

  ① (清)《重修瓦亭碑记》。

  ②史念海《河山集·自序》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5月。

  ③㊹《后汉书》卷43;卷95。

  ④⑤⑩㉓㉔㉕㉖㉛㉜㉝㊶《资治通鉴》卷198;卷198;卷42;卷52;卷190;卷218;卷263;卷237;卷156;卷223;卷20—22。

  ⑥《资治通鉴》卷56,胡氏注凡亭山:“魏收〈地形志〉,安定鹑阴县有凡亭。杜佑作瓦亭山。〈注〉云:瓦亭山,在今平凉郡萧关”;卷256,胡氏注西县:“……段颍讨羌起于安定高平;羌败,“……乃至安定泾阳。诸羌散入汉阳山谷间,聚屯凡亭山;凡亭既破,复聚射虎谷,……射虎谷在西县东北,凡亭山当在射虎谷东北”。

  ⑦此说有误。牛邯所守应为东瓦亭,此地迄今仍有牛营子村,相传牛邯驻军之处。

  ⑧㉑《新唐书》卷37。

  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标示,宋之瓦亭川,是今之葫芦河,在石盘山西麓。

  ⑪《资治通鉴》卷156,胡氏注弹筝峡:“杜佑曰:弹筝峡,在今原州之百泉县。百泉即汉朝那县地。〈九域志〉:渭州都卢峡,即弹箏峡也。〈水经云〉:都卢山峡之内,常有弹箏之声。又云:弦歌之山,峡口水流,风吹推响,有似音韵也”。

  民国《固原县志》“因其当瓦亭、制胜、不盘三关之口,故俗曰三关口”。此处有弹筝峡、金佛峡、瓦亭峡、都卢峡之别称。

  ⑫《元和郡县图志》原州条下:“瓦亭故关,在县南七十里,即陇山北陲,隗嚣将牛邯守瓦亭,即此也”。

  ⑬《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八上:“瓦亭寨,控陇山一带,即汉朝那县地,古萧关也。后汉隗嚣使牛邯守瓦亭山,即此”。

  ⑭《嘉靖固原州志》卷之一,古迹条:“瓦亭关,在州南九十里。后汉,隗嚣使牛邯守瓦亭,即此地。汉文帝时,匈奴入寇,至朝那萧关,凝即今瓦亭关是”。

  ⑮《万历固原州志》:“瓦亭关,在州南九十里”。

  ⑯钟侃《宁夏古代历史纪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

  ⑰《唐六典》卷5。

  ⑱㊲《旧唐书》卷38;卷118。

  ⑲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十一月九日,泾原转运判官张大宁上奏朝廷,要求筑萧关城以应接粮草。宋神宗准奏,其城南至镇戎军136里,东至清水河15里。

  ⑳许成《宁夏考古史地研究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

  ㉒原川的陇山关,京兆府的蓝田关,华州的潼关,同州的蒲津关,歧州的散关,陇州的大震关。

  ㉗《山海经·西次二经》:“高山,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有人认为,高山即为泾水所出,自是六盘山无疑。《山海经·西次四经》亦云: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高山”,还是“泾谷山”,存疑。

  ㉘顾实在《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中认为,《穆天子传》所述穆天子西行路线是由洛阳出发,北行,经山西至河套西行;岑仲勉在《“穆天子传”西征地理概测》(载《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2期,后收入《中外史地考证》)中认为从西安地区出发,经六盘山西行;莫任南于1984年第4期《西北史地》著文,对这一观点再次予以肯定。此种说法,完全与丝绸之路的传统线路相同,比较可靠。

  ㉙㊵《史记》卷6,卷110。

  ㉚《西夏纪》卷20。

  ㉞㉟㊱《资治通鉴》卷249;《唐会要》卷86。

  ㊳㊴《读史方舆纪要》卷58。

  ㊷《汉书》卷94。

  ㊸班彪《北征赋》;《文选》九。

  ㊺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载入《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5月。

  ㊻牛达生、许成《汉代萧关考》,辑入《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㊼《嘉靖原州志》卷之一,文武衙门条“永宁驿,在城内西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兵备佥事杨勉建。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副使桑溥重修。驿丞一员”。

  ㊽㊾㊿《平凉府志》“隆城驿,在隆德城西,有驿丞一员”,又“隆德递运所有大使一员,吏一人”。又“神林递运所,有大使一员,吏一人”。

  51(清)冯焌光《西行日记》。

  (作者单位宁夏考古研究所)

  本文出自:《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06期,58-64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