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2016 年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21-01-28 15:12:49   来源:《考古》    作者:杨剑 王晓阳   点击:

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齐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

  KEYWORDS: LongdeCountyinNingxiaShatangBeiyuansiteQijiacultureKeshengzhuang

  phaseIIculture

  ABSTRACT:ExcavationoftheShatangBeiyuansiteinLongdewasconductedbytheNingxiaHuiAutonomousRegionalInstituteofCulturalRelicsandArchaeologyin2016.Excavationsyieldedvariousfeaturesincludingdwellings,middenpits,burials,andkilns.Alargenumberofartifactsmadeofpottery,stone,boneandjadewereunearthed.The2016fieldseasonprovidedsubstantialdataforfurtherstudyofculturalattributes,settlementpatterns,relationshipstoneighboringarchaeologicalcultures,andmanyotherissues.Duetodistinctiveculturalcharacteristicsandboundedspatialdistribution,itissuggestedthatthearchaeologicalassemblagebecalledthe“Beiyuantype”,atransitionaltypebetweentheLowerChangshancultureandtheQijiaculture.

  沙塘北塬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沙塘镇街道村北侧的一个小塬上,北依山丘,南邻渝河,坐落于渝河北侧二级阶地上,地势北高南低。312国道和青兰高速公路分别从遗址的南、北两侧穿过(图一;图二)。2013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2015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又一次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850平方米。2016年,为了更深入了解遗址的文化面貌和聚落布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分南(Ⅲ)、北(Ⅱ)两个区,发掘面积共1075平方米。此次发掘的遗迹有房址、灰坑、墓葬、窑址及灰沟(图三;图四),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等。现将2016年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地层堆积

  2016年度发掘区大部分探方的地层堆积分四层,少数探方的地层堆积分六层,现以2016ⅡT0602北壁剖面为例说明地层堆积情况(图五)。

  第1层:耕土层,浅灰色土,土质松软,

  内含植物根茎等,厚11~15厘米。出土少量新石器时代陶片及现代瓷片等。

  第2层:浅黑色土,土质松软,内含少量植物根系和草木灰,最厚58厘米。分布于探方东部。出土少量新石器时代陶片、现代瓷片和铁块等。此层属于现代堆积。

  第3层:深褐色土,土质较硬,致密,内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和草木灰,最厚32厘米。分布于探方西部、南部和北部。出土陶片、兽骨和少量石块。此层属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第4层:浅灰色土,土质松软,内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和草木灰,厚49~82厘米。分布于探方东部、南部和北部。出土陶片、兽骨和少量石块。此层属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第4层以下为生土。

  二、遗迹

  2016年发掘的遗迹有房址、墓葬、灰坑、陶窑和灰沟。

  (一)房址

  13座。均为半地穴式,居室平面呈长方形或圆形。

  F21位于ⅡT0904和ⅡT0905内,叠压于第5层下,打破生土。平面大致呈“凸”字形,壁面较直,底面较平。居室东西长3.65、南北宽3.4米,墙体残高0.82~0.86米,门道长0.6、宽0.92米。门道朝向东南,方向118度。在门道与房内连接处有一个小凹槽,应为门道与居室的分界线。门道外为不规则形踩踏硬面。在居室内东南角有壁式灶(Z1),壁面为红色烧结面。火塘为圆形小坑,灶壁呈坡状通向房址地表。房址居住面中部有一近圆形灶(Z2),其内堆积分两层:第1层为红烧土烧结面,第2层为垫土。Z2东侧有一处椭圆形用火痕迹(Z3),被Z2打破,应为F21的废弃灶坑,其内堆积分三层:第1层为灰土,第2层为红烧土,第3层为垫土。根据房址内现存灶的打破关系,推测F21经过两次整修,使用时间较长。F21居住面的南部有柱洞1个(D1),近圆形,底部发现多块陶片,外围为质地坚硬的黑灰色土,用于加固柱子。在居住面东南角发现两处红烧土,应为用火痕迹。房址底部边缘和东北角残存厚0.5厘米的白灰皮,四周壁面底部与居住面相接处有高1~7厘米不等的白灰皮。房址居室底面有一层厚4~8厘米的踩踏硬面。房址内堆积分两层:第1层为深灰色细砂土,土质松软,内含少量草木灰,厚0.48米,出土少量陶片;第2层为浅灰色细砂土,土质松软,内含较多草木灰,厚0.22~0.4米,出土少量陶片。门道外侧踩踏硬面分两层:第1层厚4~8厘米,第2层厚2~10厘米(图六;图七)。

  F26位于ⅡT0704北部,叠压于第5层下,打破生土。居室平面近圆形,略呈袋状,平底。口部东西长4.9、南北宽2.9米(东壁至门道边缘),底部东西长4.18米(东壁至门道边缘),东壁残高0.54米。居室底面有踩踏硬面,一直延伸至门道。门道位于西北部,平面近长方形,坡状,底部为踩踏硬面,南侧被H344打破,方向286度。居室内有灶坑两处。Z1位于居室东南部,平面近“M”形,底部为一圆形火塘,内有大量草木灰;两凸出部分为烟道,壁面为灰色烧结面,烧结面厚3~4厘米,烟道深0.62米。Z2位于居室中部,平面近圆形,直径0.45米,为在房址底面掏挖而成,灶坑表面有明显火烧痕迹,上部有较多草木灰。居室中部偏北有一柱洞(D1),平面呈圆形,直径0.61、深0.66米。柱洞内填土分两层:第1层为黑褐色垆土,土质坚硬致密,厚0.24米;第2层为灰褐色垆土,土质较硬,厚0.4米。柱窝位于柱坑中心,平面呈圆形,底部略小于口部,直径0.24、深0.46米。经解剖,房址底部堆积分三层:第1层为踩踏面,有明显的踩踏痕迹,土质致密,厚0.03~0.12米;第2层为灰褐色垫土,厚0.1~0.28米;第3层为黄褐色垫土,厚0.04~0.12米。房址内填土为一次性堆积,浅褐色土,土质松软,出土有较多陶片和少量兽骨(图八;图九)。

 

  (二)墓葬

  2016年的发掘首次在此遗址发现小型墓葬区。共发现有人骨的墓葬12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另外有几座形制类似墓葬但未见人骨者,暂归入灰坑。

  M2叠压于第4层下,打破生土,现存口部距地表深0.35米,方向35度。墓坑口大底小,北部略宽,斜壁。墓口南北长1.84、东西宽0.55~0.6米,底部南北长1.67、东西宽0.35~0.49米,墓深0.76米。墓内有人骨一具,仰身直肢葬,腐朽严重。未见葬具和随葬品(图一〇;图一一)。

  M4叠压于第6层下,打破生土,现存口部距地表深1.1米,方向153度。墓坑南北长0.96、东西宽0.4~0.5米,墓深0.5米。墓内有人骨两具,均为侧身屈肢葬,均头向东南,其中东侧人骨较为完整,西侧人骨较凌乱,据此推测此墓为二次合葬墓。未见葬具和随葬品(图一二;图一三)。

  M11叠压于第3层下,打破生土。现存口部南北长1.39、东西宽0.36~0.43米,墓深0.23米。墓内有人骨一具,俯身屈肢葬,保存较差。在人骨颈部下发现有贝壳制成的圆形小串饰品4枚、滑石小串珠28枚,在手部、膝部、足上部及下部有用小型动物牙齿和肢骨制成的串饰36枚(图一四;图一五)。

  (三)灰坑

  154个,有袋状、筒状和不规则形等几种。

  H279叠压于第5层下。袋状,现存坑口平面近椭圆形,底部平面近圆形,底面平整。口部南北长径1.85、东西短径1.5米,坑深2.8米。坑内堆积分三层:第1层为浅褐色土,土质松软,内含零星炭粒和红烧土颗粒,厚0.5~1米,为斜坡状堆积,北高南低;第2层为深灰褐色土,土质松软,内含零星炭粒、红烧土颗粒及少量草木灰,厚1.2~1.5米,为北高南低的坡状堆积;第3层为浅黄色土,土质坚硬致密,内含少许炭粒,厚0.6~0.8米(图一六)。

  H283叠压于第4层下。现存坑口平面近圆形,直壁,平底,口部和底部边缘明显。直径2.21、深0.81~0.92米。坑壁较规整,但未发现工具痕迹。坑内堆积浅灰色土,较疏松。出土少量陶片及石块(图一七)。

  (四)陶窑共2座,均为横穴式,破坏较严重。Y4叠压于第5层下,打破生土。双室窑,由窑室、操作间组成。操作间为一圆形袋状坑,壁面较为规整,平底,现存口径1.72、底径1.99、深1.2米。窑室分别位于操作间的北侧和西侧,是在操作间坑壁上直接掏挖形成。北侧窑室呈“Y”形,两凸出部分为烟道,壁面稍斜,现存深0.49米;壁面和地面均为烧结面,烧结面厚3厘米左右。西侧窑室呈圆形,直壁,平底,壁面为烧结硬面,烧结面厚约3厘米(图一八;图一九)。

 

 

 

 

  三、出土遗物

  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和蚌饰等,下面选择部分典型器物加以介绍。

  (一)陶器

  夹砂陶较多,泥质陶较少,陶色以红陶占绝大多数,有少量褐陶和灰陶。器表以素面为主,纹饰有麻点纹、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和刻划纹。器形有花边口沿罐、小口罐、大口罐、高领罐、深腹罐、单耳罐、双耳罐、刻槽盆、尊、斝、豆、双耳壶、盉、盆、碗、纺轮、陶拍和刀。

  花边口沿罐数量较多,绝大多数为夹小口罐数量较多。以夹砂红陶为主,器身和底分别制作后粘接在一起。根据领部和腹部特征不同分二型。

  A型:口较大,侈口,深腹。H349∶2,夹砂红陶。圆唇,矮领微束,溜肩,平底。腹部饰麻点纹。口径20.2、底径10.6、复原高30.2厘米(图二〇,1;图二一)。H261④∶1,夹砂红陶。尖圆唇,矮领微束,溜肩,下腹及底部残。领部饰斜篮纹,腹部饰麻点纹。口径21、残高9厘米(图二〇,4)。H317②∶1,夹砂红陶。尖圆唇,矮领微束,耸肩,微鼓腹,下腹及底部残。领部饰斜绳纹,腹部饰竖向麻点纹。口径18、残高13.7厘米(图二〇,3)。

  B型:小口,深腹。除口沿外侧外,领部另饰一周附加泥条。H393∶1,夹砂红陶。侈口,尖圆唇,矮束领,圆肩,平底。腹部饰竖绳纹。口径13.4、底径8.4、高18.4厘米(图二〇,9;图二二)。Y4∶1,夹砂红陶。侈口,尖唇,矮束领,圆肩,平底。腹部饰麻点纹。口径9.8、底径6.4、高14厘米(图二〇,12)。H269①∶1,夹砂红陶。侈口,尖圆唇,矮领微束,耸肩,下腹及底部残。上腹饰麻点纹。口径10.1、残高8.5厘米(图二〇,5)。

  小口罐数量较多。以夹砂红陶为主,器身和底分别制作后粘接在一起。根据领部和腹部特征不同分二型。

  A型:矮领,腹部较圆鼓,器物较胖。ⅡT1205⑤∶1,侈口,圆唇,束领,溜肩,平底。唇部饰圆点戳印纹,领部和腹部饰麻点纹。底和器身粘接痕迹明显。口径15、底径11、高23.4厘米(图二〇,7)。H334∶6,侈口,圆唇,束领,圆肩,平底。领部素面,腹部饰麻点纹。底和器身粘接痕迹明显。口径16.8、底径10.8、高23.2厘米(图二〇,2;图二三)。H378∶4,侈口,圆唇,束领,圆肩,底内凹。领部饰斜向篮纹,腹部饰麻点纹。底和器身粘接痕迹明显。口径11.8、底径10.4、高20厘米(图二〇,6)。

  底径10.8、高23.2厘米(图二〇,2;图二三)。H378∶4,侈口,圆唇,束领,圆肩,底内凹。领部饰斜向篮纹,腹部饰麻点纹。底和器身粘接痕迹明显。口径11.8、底径10.4、高20厘米(图二〇,6)。

  B型:高领,腹部微鼓,器物较瘦。H312⑧∶9,微侈口,口呈锯齿状,直领,耸肩,平底。领部和腹部饰竖向绳纹。底和器身粘接痕迹明显。口径17.4、底径13、高31厘米(图二〇,8)。H278∶1,侈口,圆唇,束领,耸肩,底内凹。领部素面,腹部饰竖绳纹,底部饰席纹。底和器身粘接痕迹明显。口径14、底径8.8、高20.8厘米(图二〇,10;图二四)。H265④∶1,微侈口,方唇,领微束,耸肩,平底。领部和腹部饰麻点纹。底和器身粘接痕迹明显。口径14、底径11、高21厘米(图二〇,11)。

  大口罐数量较少。有夹砂陶和泥质陶,深腹。H245⑦∶6,泥质红陶。侈口,圆唇,平沿,高束颈,溜肩,圆腹,底稍内凹。口沿外饰斜篮纹,下腹饰横篮纹。口径37.4、底径18、高40.4厘米(图二五,6;图二六)。H301②∶1,泥质红陶。侈口,方唇,矮束颈,溜肩,圆腹,平底。领部素面,腹部饰斜篮纹。口径27.6、底径14.4、高33.8厘米(图二五,4)。

  高领罐数量较多,以泥质红陶为主。泥质红陶。圆唇,高束领,近圆肩,腹部以高直领或高束领,喇叭口。H365∶1,泥质下残。素面,口沿外侧贴一周很薄泥棱。口橘黄陶。圆唇,高直领,圆肩,腹部以下残。径19、残高13.6厘米(图二五,2)。

  深腹罐数量少,以夹砂陶为主。H317③∶1,夹砂红陶。口微敛,多重圆唇,鼓腹,腹部以下残。素面。口径22.6、残高8厘米(图二五,5)。H317②∶1,夹砂红陶。侈口,方唇,微弧腹,腹部以下残。素面。口径18.2、残高5.6厘米(图二五,3)。

  单耳罐数量较少。夹砂陶较多,泥质陶较少,颈部有一桥形耳。腹部和底粘接痕迹明显。根据腹部特征不同分三型。

  A型:圆腹。H312⑧∶8,夹砂红陶。侈口,圆唇,高直颈,平底。颈部和下腹饰横篮纹,上腹饰交错刻划纹。口径9、底径9.1、高13.4厘米(图二七,1)。H281②∶1,夹砂红陶。侈口,圆唇,矮束颈,平底。颈部和腹部饰竖绳纹,底部饰席纹。口径11.2、底径9.4、高16厘米(图二七,4;图二八)。

 

 

 

  B型:折肩,扁腹。H359∶1,夹砂红陶。侈口,圆唇,高直颈,折肩,腹微鼓,平底。颈部素面,腹部饰斜绳纹。口径8、底径6.4、高9.7厘米(图二七,2;图二九)。H334∶2,夹砂红陶。侈口,圆唇,高束颈,腹微鼓,平底。颈部素面,腹部饰麻点纹。口径8.4、底径6.6、高10厘米(图二七,3)。

  C型:腹较直。H312④∶4,泥质红陶。侈口,圆唇,高束颈,溜肩,平底。素面。口径8.4、底径7、高16厘米(图二七,6;图三〇)。ⅡT0704⑤∶2,泥质红陶。侈口,圆唇,高颈微束,折肩,底微内凹。耳部有竖向附加泥条,其余素面。口径6.8、底径7.4、高11.4厘米(图二七,5)。

  双耳罐出土完整和可复原器较多。有夹砂陶和泥质陶,颈部有对称双耳。根据腹部不同分二型。

  A型:以夹砂陶为主,圆腹。H312⑥∶6,夹砂红陶。侈口,方唇,高束颈,溜肩,平底。颈部饰横篮纹,腹部饰麻点纹,下腹近底部饰横篮纹,耳部饰戳印纹。口径20、底径11.2、高27厘米(图二七,9)。ⅡT1106③∶1,夹砂红陶。侈口,方唇,矮束颈,溜肩,平底。唇部饰戳印纹,颈部素面,腹部饰麻点纹。口径17、底径11、高21.4厘米(图二七,8;图三一)。

  B型:以泥质陶为主。器物相对较小,扁鼓腹。器表绝大多数素面磨光。颈,平底。口径11.3、底径5、高13厘米(图二七,7;图三二)。

  尊数量很少,敞口或侈口。H312②∶1,泥质红陶。侈口,方唇,高颈微束,圆鼓腹,底残。素面。口径16.9、残高12.6厘米(图三三,6)。H261④∶1,泥质红陶。敞口,圆唇,平沿,高颈微束,腹部微折,底残。下腹饰篮纹。口径40.6、残高10.2厘米(图三三,5)。

  豆数量很少。M9∶4,泥质红陶。豆盘较浅,斜腹,微圜底,喇叭状豆柄中空。素面。口径23.1、圈足径14.4、高16.4厘米(图三三,4;图三四)。

  刻槽盆可复原器较少。口部带流,内壁有刻槽。H312⑨∶7,夹砂红陶。敞口,圆唇,斜腹,平底。外壁通体饰竖绳纹,内壁有斜向和竖向交错刻槽。口径30.6、底径11.8、高20.6厘米(图三三,1;图三五)。ⅡT0906Z1∶1,夹砂红陶。敞口,圆唇,微圆腹,平底。外壁通体饰麻点纹,内壁有竖向刻槽。口径29.3、底径13.1、高16.9厘米(图三三,2)。

  双耳壶数量很少。H278∶2,泥质红陶。侈口,圆唇,高颈微束,折肩,斜腹,平底,肩部有对称半环形耳。底部印有席纹,其余素面。口径12、底径9.6、高21厘米(图三三,3;图三六)。

  盉1件(H317②∶6)。泥质黑陶。大部分残,侈口,口部有流,高领,领部有单耳,三袋足。残高19厘米(图三三,7)。

  斝数量较少,根据领部特征及是否有耳分二型。

  A型:敛口,无领,腹较直,上腹有双耳。H317①∶1,夹砂红陶。重唇,底部残,耳位于口沿下。口沿外侧饰一周指甲戳印纹,耳部饰两道延伸至腹部的附加堆纹,上腹饰横篮纹,下腹饰竖绳纹。口径22.4、残高12.8厘米(图三七,3)。H261③∶1,夹砂红陶。多重唇,中腹以下残,耳位于口沿下。耳部上端各饰一泥饼,腹饰竖绳纹。口径20.4、残高10厘米(图三七,4)。

  B型:有领,无耳。H312⑧∶10,夹砂红陶。微敛口,重唇,鼓腹,圜底,三个牛角状空心袋足。三袋足上部分别饰一圆形小泥饼,其余素面。口径23.2、高22厘米(图三七,1)。ⅡT0803⑤∶4,夹砂红陶。口部残,直腹,近平底,三个牛角状空心袋足。腹部及袋足饰竖绳纹,三袋足上部分别饰一圆形小泥饼。残高27.4厘米(图三七,2)。

  盆数量较多,根据口部和腹部不同分二型。

  A型:大敞口,斜腹。F24②∶1,泥质红陶。尖圆唇,斜沿,平底。腹部饰横篮纹。口径28、底径11、高8.6厘米(图三七,5)。

  H293③∶2,泥质红陶。圆唇,平沿,深腹,平底。腹部有泥条盘筑痕迹,素面。口径22.8、底径12、高9厘米(图三七,6)。H317②∶5,泥质红陶。圆唇,平沿,深腹,平底。口沿外侧饰一周指压泥条,腹部饰横篮纹,底部饰席纹。口径21.6、底径11.4、高10厘米(图三七,7;图三八)。

  B型:敞口稍小,弧腹。ⅡT2815③∶1,泥质红陶。圆唇,宽平沿,平底。素面。口径21.6、底径12、高6.4厘米(图三七,8)。

  碗数量较少,以泥质红陶为主。H318①∶5,泥质红陶。敞口,圆唇,平沿,弧腹,假圈足。口沿外侧饰一周附加泥条,腹部饰斜篮纹。口径26、底径9.2、高7.2厘米(图三七,9)。

  纺轮数量较少,根据形制不同分二型。A型:圆球形。H378∶2,泥质红陶,中部有一圆孔。直径5.1、孔径0.2厘米(图三九,8)。

  B型:圆饼形。ⅡT1005⑥∶3,夹砂红陶,中部有一圆孔。直径4.1、厚0.9、孔径0.7厘米(图三九,6)。H328∶3,夹砂红陶,中部有一圆孔。直径5、厚1.3、孔径0.43厘米(图三九,5)。

  陶拍数量较少,根据形制和捉手不同分二型。

  A型:弧形耳状捉手。F26∶2,夹砂红陶。底面近梯形,微弧,顶部为桥形耳状捉手。捉手有凌乱刻划痕迹。底长7.2、宽6、高4厘米(图三九,1)。ⅡT1005⑥∶4,夹砂红陶。底面近圆形,微弧,顶部呈拱形,一侧有一圆孔,应为套手指所用。底径7、高4厘米,圆孔径2、进深5.2厘米(图三九,2)。

  B型:锥状捉手。H307①∶3,夹砂红陶,底面呈圆形。底径3.4、高3.4厘米(图三九,7)。

  刀数量较少,用陶片改制而成,中部多有圆孔,部分未钻穿。ⅡT0803⑤∶3,泥质灰陶。长方形,单面刃,中部圆孔为两面对钻而成。刃部磨制。长8.4、宽4.4、厚0.3厘米(图三九,3)。H286∶1,泥质红陶。长方形,单面刃,中部圆孔为两面对钻而成,未钻穿。刃部打制。长8.3、宽4.5、厚0.8厘米(图三九,4)。

  (二)石、玉器

  石器数量较多,基本上为磨制而成,器类主要有刀、斧、锛、凿、镞、矛等。玉器数量很少,玉质较差,均为半成品或残料。

  石刀数量较多。均为磨制。多为长方形,双面刃,多数中部有双面对钻圆孔。H332∶1,灰色,长方形,表面有剥落痕迹。长10.7、宽5.4、厚0.6厘米(图四〇,1)。F20∶1,青灰色。长方形,刃部凹弧。表面有剥落痕迹。长9.8、宽4.5、厚0.45厘米(图四〇,2)。

  石锛 数量很少。细长,近长方形。磨制。H326∶2,白色,一端残。残长13、宽4、厚1.7厘米(图四〇,6)。F20∶4,青灰色。长10.5、宽3.1、厚2.4厘米(图四〇,10)。

  石矛 数量很少。H312⑥∶1,青灰色。三角形,双面刃,尾残。磨制。残长7、厚0.4厘米(图四〇,8)。

  石镞 数量较多。多为柳叶形,两侧有磨制双面刃。H312②∶5,残长2.5、宽1、厚0.1厘米(图四〇,4)。

  石斧H318①∶3,青色,近长方形。长7.2、宽3.7、厚1.4厘米(图四〇,9)。

  石凿H327①∶1,青灰色。长条形,一端残。磨制。残长7.2、宽2、厚2.1厘米(图四〇,7)。

  玉器 ⅡT0806③∶5,墨绿色。不规则片状残块,一面有切割槽。厚1.5厘米(图四〇,5)。F26∶1,墨绿色带灰色斑块。不规则片状残块,有一圆孔。一侧边缘有磨痕。厚0.9厘米(图四〇,3)。

  (三)其他

  有骨器、角器、蚌器、 贝壳串饰和滑石饰。其中骨 器数量不多,因骨质坚硬,大部分保存较好,磨制较为 精细,表面较为光滑,器类 有针、锥、镞、铲等。

  骨针  用动物肢骨磨制 而成,顶端尖锐。H261 ⑧∶ 7,两端均尖,顶端有小椭圆形孔,尖端呈三角形。直 径 0.21、 长 9.5 厘 米(图 四一,1)。H312 ⑧∶ 6,顶 端微弧,有小椭圆形孔。直径 0.27、 长 8.2 厘 米( 图 四一,2)。H266 ⑥∶ 5,顶 端有小圆孔。直径 0.2、长 6.9 厘米(图四一,3)。

  骨 镞 长 铤 呈 锥 状。 Ⅱ T0706 ③∶ 1,长 11.9 厘米(图四一,7)。H312 ①∶ 3,长 8.4 厘米(图四一,4)。H328 ∶ 3,长 8.2 厘米(图四一,5)。

  骨 器用 大 型 动 物 肢 骨 磨 制 而 成。 F20 ∶ 6,一端为磨制双面刃,刃部因使用 有豁口。长 15.5、一端宽 4.6、另一端宽 1.5、 厚 0.4 厘米(图四一,9)。 骨锥用动物肢骨磨制而成,尾端尖 锐。H334 ∶ 4,器身扁平。长 11.9 厘米(图四一,8)。H317 ③∶ 1,器身扁平。长 10.8 厘米(图四一,6)。

  蚌饰 有孔。F25 ②∶ 1,孔位于上部。 长 6.5、宽 3 厘米(图四一,10)。F25 ②∶ 5,孔位于顶部。长 3.7、宽 2 厘米(图四一, 11)。

  装饰品 3 件(串)。均出自 M11。人 骨颈部下发现贝壳制成的圆形小串饰品 4 枚 (图四二,12),滑石小串珠 28 枚(图四二, 11)。在手部、膝部和足上、下部有用小型 动物牙齿和肢骨制成的串饰 36 枚(图四二, 1~10)。

  鹿角 H361 ③∶ 1,器身布满瘤状突 起, 顶 端 分杈。 残 长 21.5 厘 米( 图 四 三, 2)。H300 ∶ 1,器身布满瘤状突起,顶端分 杈。有切割痕迹。长 19 厘米(图四三,1)。

  四、结语

  沙塘北塬遗址2016年度的发掘,文化遗存较为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墓葬和陶窑等,出土遗物有较多陶器、石器和骨器等,为研究遗址的文化性质、聚落布局及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遗址的文化内涵相对较单纯,陶器以平底器为主,有少量三足器。陶质以夹砂陶最多,其次为泥质陶,陶色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褐陶、灰陶和黑皮陶。纹饰以麻点纹、绳纹、篮纹为主,麻点纹和绳纹多饰于夹砂陶器,篮纹主要饰于泥质陶器,也有篮纹与麻点纹、篮纹与绳纹饰于同一件器物之上。陶器均为手制,制作较为粗糙。沙塘北塬遗址出土陶器与宁夏隆德页河子遗址龙山时期陶器[1]、固原柳沟遗址出土陶器[2]及甘肃天水师赵村第七期遗存陶器[3]十分接近,如小口罐、高领喇叭口罐、单耳罐、双耳罐、盆等,说明它们的时代相当,文化内涵相近。通过近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以沙塘北塬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六盘山东、西两侧的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地区。从2013年浮选植物标本的测年结果看,沙塘北塬遗址文化遗存的年代为公元前2200~1900年,大致与客省庄二期文化[4]相当。

  沙塘北塬遗址的文化遗存与菜园文化[5]、常山下层文化[6]有一定关系,出土的陶小口罐、花边口沿罐、双耳罐、单耳罐、盆等均较为相似,陶器纹饰及装饰特点也较接近。但从年代上来看,菜园文化和常山下层文化的年代均早于沙塘北塬遗址。学界对菜园文化和常山下层文化的关系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二者属同一文化遗存,称为常山下层文化。以沙塘北塬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可能是从常山下层文化发展而来。沙塘北塬遗址文化遗存与齐家文化的关系也较为紧密,虽然沙塘北塬遗址出土陶器较为矮胖而齐家文化陶器多较为瘦高,但齐家文化陶器的陶质、陶色、纹饰、器类及装饰特点与沙塘北塬遗址基本相同。从年代来看,沙塘北塬遗址文化遗存的年代早于齐家文化遗存,因此齐家文化遗存可能是从以沙塘北塬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发展而来。由于沙塘北塬遗址文化遗存有其自身的特点且有一定的分布地域,因此可以将以沙塘北塬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沙塘北塬类型”。沙塘北塬类型遗存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东部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相互交流,如沙塘北塬遗址的陶斝等三足器和黑陶应为客省庄二期文化传播而来,而客省庄二期文化的陶双耳罐、单耳罐等应是受到了沙塘北塬类型影响的产物。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以沙塘北塬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是介于常山下层文化和齐家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遗存,属于常山下层文化向齐家文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樊军,参加发掘的有杨剑、王晓阳等。本文遗迹照片由杨剑拍摄,器物照片由边东冬拍摄,器物线图由贾长有绘制。本次发掘得到隆德县文物管理所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执笔者杨剑王晓阳

  注释

  [1]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见《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

  [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柳沟遗址发掘简报》,《文博》2015年第6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4]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隆德沙塘北塬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文博》2017年第6期。

  [5]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陇东镇原常山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

  本文出自《考古》2020 年第4期第2—21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