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固原县出土的铜鍑
发布时间:2022-06-16 17:05:41   点击:

  铜鍑是北方系青铜器的代表器物之一 因其适应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马上生活,多出土于内蒙古等地。近年来,在宁夏固原县境内曾屡有出土,现将几件比较有特点的介绍如下。

  82HCC:1 1982年宁夏固原县河川乡出土。侈口,束颈,弧肩,颈部两端附有两个略有不同的环耳,圆腹,圜底。腹上部饰凸弦纹二周,沿面微凹,腹部有两处、底部有一处修补痕迹。腹部补缺材料是用方形或长方形铜片,补痕在外,底部补痕在内。修补方法是先在裂缝周围打若干孔,在选定补缺材料的铜片上打上相应的孔,然后用铆钉固定。器底及腹部有较厚的烟炱。器表有等分线范痕两道。通高20.5、口径20、腹径21.9厘米(图—, 1)。

  74PBC:1 1974年11月29日在宁夏固原县彭堡乡大湖滩水库工地出土。口微敛,环状双耳立于沿上,肩部有一道凸弦纹,筒状腹,上粗下细,圜底。腹部有裂痕,耳及腹一次铸成,腹壁有合范铸痕及烟薰痕迹。通高21.8、口径14、底径12.3厘米(图 3)。

  81HCC:1 1981年宁夏固原县河川乡出土。敛口,环形立耳立于沿上,短颈,耳稍向外撇,广肩,鼓腹,平底。上腹有凸弦纹五周。通身有烟薰痕迹,器表有等分线范痕。通高19.7、口径17.4、底径11厘米(图一,4)。

  85NJC:1 1985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峡口村出土,器形与81HCC:1基本相同,素面。通身有烟薰痕迹,器表有等分线范痕两道。通高21.5、口径15 .3、底径13厘米

  87ZKC.1 1987年固原县塞科乡出土。敛口,沿上有对称方形立耳,深腹,圜底,圈足镂孔,镂孔为上窄下宽梯形。耳两侧各有三角形附耳,耳与腹一次铸成,镌身两面有明显合铸痕和烟薰痕迹。腹部有修补痕迹,在腹外部焊成。通高26、口径17、圈足底径9.7、高5.9厘米。(图一,5;图三)。另一件器形与87ZKC:1相同。通高25.7、口径 16 .7、底径11.5、足高7厘米,1990年9月 15日于宁夏固原县高台乡乾旦村下雨时被水冲出。

  由于铜鍑是一种便于携带的炊器,它流行的时间较长,从西周末一直延续至南北朝时期。以上几件铜鍑在时代上有先有后。 1982年宁夏固原县河川乡出土的铜鍑与临潼武家屯管庄东村出土的秦代铜鍑形制基本相同(朱捷元、黑光:《陕西省兴平县念流寨和临潼县武家屯出土古代金饼》,《文物》 1964年第7期),此物为东汉之际遗物。彭堡乡大湖滩水库工地出土铜鍑与乌兰察布盟二兰虎沟匈奴墓发现的铜鍑一样(《内蒙古出上文物资料选辑》33页图版52,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东胜补洞沟也发现过相类似的汉代铁鍑(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第 1期),因此,此为秦汉之际遗物。河川乡同南郊乡峡口村出土的铜鍑与陕西陇县杜阳公社子留大队出土的铜鍑形制较为相似,陇县出上铜鍑定为西周晚期到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的过渡(肖琦:《陇县出土的匈奴文物》,《文博》1991年第5期)。根据《鄂尔多式青铜器》一书“口部,由大口、大口稍内收,向小口发展;腹部,由筒状腹向鼓腹球状腹发展;底部,由圜底向平底发展'(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研究》,《鄂尔多斯式青铜器》148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依照这一变化规律,这两件似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只是后一件似早于前一件。与寨科乡出土的铜鍑一同出土的还有陶罐、金耳环、金戒指、金项圈,这件铜镬与呼和浩特市美岱北魏墓出土的基本相似(《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图版壹1、2,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64年),为北魏时期器物。这件铜鍑与前面几件不同的是它既有耳又有圈足,说明不仅可作炊器,同时可作盛食器,这一器两用的形制,正与游牧民族居无常所的生活习惯相符。

  附记:本文线图由黄丽荣绘制,照片由程云侠摄制。

  本文出自《考古》2001 年第11期92—94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