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明墓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18-05-03 08:37:07   来源: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银川市文管处    作者:周赟 马新田   点击: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明墓发掘简报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银川市文管处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明代墓地,位于兴庆区西北、唐徕渠东侧,南距海泽路约500米,西距唐徕渠约100米。该地原为银川北郊红花乡北塔七队村民的居民点和稻田区,后经银川市某集团开发为“海宝西区商住楼”。2003年6月,该工地在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了墓葬遗迹,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银川市文管处闻讯立即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重点清理了l座墓葬,出土和征集了一批珍贵的明代文物。现将此次发掘成果简报如下:

  一、墓葬位置及形制

  兴庆区地处银川平原的中西部,地质地貌上属黄河冲积平原和贺兰山洪积倾斜平原组成的冲积平原区。海拔高度大致在1100米左右。墓葬所在地是一片开阔的黄河灌溉区,局部地势由于受西侧唐徕渠堤坝加高的影响而显得西侧略高而东侧偏低。东西落差大致在3米左右(图一)。

  墓地未发掘前由于受建筑施工的影响,其整体分布区域和分布范围已不清楚。从现存的情况来看,大致分布在唐徕渠东侧堤坝向东约200米的范围内。这一带至今仍作为墓地使用。地表上密布着现代墓冢。且与以前的墓葬存在着叠压和打破关系。这次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清理基建范围内的古墓葬,除了重点发掘的,位于基建部门编号33号基坑的墓葬(编号03NYXM1)外,另外在其南侧的35号基坑还发现了2合墓志以及大量地砖、棺板,36号基坑出土了兽形石刻等物。现以M1为例对其作一说明。

  M1位于唐徕渠以东约100米,33号基坑南壁中部略偏西处,是一座中小型砖室墓。墓顶距现地面1.8米,发现时因受基建影像而致其北面砖砌墓壁坍塌。墓葬直接开口于沙土层之下,地表已无封丘等遗迹。墓室门向正东,方向90度,带斜坡式墓道(图二)。现按墓室、封门、墓道等分述如下:

  1.墓室

  平面呈方形,东西长3.76、南北宽3.40米(含墓壁宽度)。全部系用青砖垒砌而成,砖色青灰,含沙量大,烧结硬度高。形状皆呈长条形,规格尺寸系本一致,一般在长32、宽16.5、厚5.5厘米左右。砖与砖之间以白垩勾缝,缝宽0.2—0.4厘米之间。

  (1)墓顶:现已全部坍塌。散落的砖块杂乱地分布在墓室填土的不同层位,说明其坍塌过程不是一次性的全部塌陷,而是一个逐渐地塌落过程。这些残砖以塌落在棺板之上存留的最多。从个别尚粘连的砖块的连接方式及其塌落的方向等综合分析,该墓室顶部是弯窿形顶,是由墓室南、北两壁顶部以单砖平铺顺砌、逐层内收而成。

  (2)墓壁:上部残。现存四壁除西壁顶部及壁完处部分以青砖竖向并砌外,其余多用青砖平铺横砌,两壁交接处以砖逐层交错压荐。四壁尺寸(以墓室内侧计)及存砖层数分别为:

  西壁长2.7、宽0.34、残高1.4米,存砖19—21层;

  南壁长2.94、宽0.34、残高1.3米,存砖14—19层;

  东壁长2.8(含封门)、宽0.33、残高1—1.2米,存砖15—18层;

  北壁仅存西北角一小部分,残长0.5、宽0.34、残高1.32米。

  另外,在西壁中部,即底部向上第6层铺砖以上有用砖砌出并列的5个小壁龛,应该是有头龛性质和功用。这5个龛形状皆成方形,前端(即东面)开口,后壁(西侧)以条砖封口。龛与龛之间均以两块条砖竖向并砌相隔,条砖上下均以一砖横向垫塞,间距11厘米。五个小龛按其位置由南向北分别编号为K1~K5,其尺寸及特点分别为:

  K1:南距南壁46,龛宽26,高22、进深31.5厘米;

  K2:宽25、高22、进深33厘米,底部偏南侧缺一块垫砖;

  K3:宽33、高21.5、进深32.5厘米;

  K4:宽26,高24、进深31.5厘米,底部南侧缺一块垫砖;

  K5:北距墓室北壁44、宽27、高21.5、进深22厘米。

  (3)墓底:是用条砖错缝铺砌而成,表面平整,无棺床等台状设施。

  墓室已被盗扰。墓底部的棺木出土时已散落,乱堆在一起,木板东西向,保存较完整者长2.1、厚0.08米。皆柏木质,腐蚀程度较重,从出土情况分析应属两个个体。可能是与草木灰长期接触又被地下水长期浸泡的原因,现存棺板颜色呈灰黑色,外表涂有棕色颜料,料厚0.1厘米左右,局部尚可看见描有鲜黄的涂金。只是其图像,因受损甚重,花纹难以辩别。木板底部发现了四根摆放成井字形的圆木柱,木柱直径13厘米左右,两头直接顶在基壁上,可能是支撑棺木的支架。

  墓中人骨架已经扰动,两具,位置一南一北。偏北者颅骨略靠西,头西向,骨质酥化程度较重,肢骨仅发现左侧的股骨,残断,但可看出其骨骼十分粗壮;偏南者颅骨已经散落在墓室中部,残半,骨骼较纤细。另外在墓室的填土中散落着一些人骨,多残断,分布无规律。

  2、封门

  位于墓室东壁中间略偏东处,现存形状呈方形,南北长2.12,宽0.33、残高1.2米。系由横卧的条砖与侧立的条砖交错叠压而迭砌而成,砖与砖之间以黄泥勾缝,缝宽0.2厘米左右。封门的砌筑精细度不及墓壁,显得较粗糙,壁面层次不齐。现存侧立砖5层,横卧砖7层。

  3、墓道

  位于墓室东侧,未作全部清理,仅作了2米的局部清理。从局部解剖的情况来看,其形状呈斜坡式,方向基本与墓室相同。底部倾角约80度。其中近封门处宽2.12、深(距现存封门顶端)1.12米。系于黄沙土中直接下挖而成,墓道两侧壁面不甚规整。墓道填土上部以松散的五花土为主,土中包含有少量的灰烬及残瓦片等,而下部为厚约20厘米的夯土层,土质细密结实,所出墓志便出土于此夯土层中。

  二、出土遗物

  Ml已被盗扰,出土器物不多,计有陶罐、钢币、铁钉、石质墓志等物。另外在其他基坑也出土了石墓志、石镇墓兽等物。现一并分别介绍如下:

  1、陶罐3件,皆红陶夹砂质。共中M1出土2件,均出土于墓室西侧的填土内。

  标本03MYXN1:1,完整,形制规整。胎质较粗,敞口,圆唇,束颈,圆鼓腹,最大腹径在上腹部,平底。器表轮制痕进明显。通高20.5、口径8,底径10、腹径15、胎厚0.5厘米(图三,1)。

  另一件出土时己经残碎,形制特点等与前者相似。

  征集1件,亦红陶质,胎质较细腻,色橘红。口沿微残,器表光滑,形制规整。斜直颈。侈口,圆鼓腹,下腹束收成束腰状,最大腹径在上腹部,平底。通高17、口径8.5、底径8.5、腹径10.5、胎厚0.2厘米(图三,2)。

  2、铜币4枚,竹出土于棺木的灰层中。其中2枚较完整。

  03NTXN1:2,1枚,为“嘉靖通宝”钱。铜色泛黄,钱文规整,对读,楷书,小平钱。径2.5,穿0.55,廓0.2,厚0.12厘米(图三,3)。

  03NYXM1:3一枚,为“元佑通宝”钱。青铜质,钱文锈迹较重,品相不佳,篆书,旋读、小平钱。径2.5,穿0.5、廓0.2、厚0.1厘米(图三,4)。

  3、墓志3合。皆为砂石质,方形。文面磨光以刻凿文字,背面、侧面有雕凿痕迹。共中M1出土一合,编号03NYXM1:4,出土于墓道填土中,共2块一盖、一文。二石沿两侧边缘各束一道铁箍而使其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文面相同,平埋于土中。两块石块的规格基本一致,横长54、纵宽53、厚8.5厘米。其中盖文阴刻篆书,纵向4行,每行5字“浩封骠骑将军近川郑公配夫人孙氏合葬墓志铭”单字规格6.5×8.5厘米。边缘以阴刻单线为界格;志文楷书,不计题书、落款计26行,满行35字,单字规格0.8厘米见方,边缘以双线为界格,线内阴刻连续忍冬纹。志文记载的是明正德至嘉靖年间官居宁夏川副总兵的郑近川与夫人之事迹。

  另外2合采集与35号基坑。其一盖、文俱全,两石规格趋一。横长65、纵宽70,厚12厘米。石面局部有残迹。志盖和志文的文面均无界格、纹饰。盖文为篆书,计4行16字,由右至左纵向阴刻:“明故昭武将军上轻车都尉郑公墓志铭”,字体工整匀称,刻划有力,单字规格8.5×12厘米;志文楷书,除题名、落款外共计23行,满行38字,单字规格2厘米见方。文字较模糊,记载的是景泰至嘉靖年间的明代世官郑靖,即郑近川之祖父的生平事略。

  另一墓志仅存志文。横60、纵67、厚10厘米。字体阴刻楷书,文面略残,边缘无界格无装饰。除题名、落款外共汁37行,满行41字,单字规格1厘米见方。内容记载的是明成化至嘉靖年间荣禄大夫、镇守总兵郑卿,是郑近川的父亲的生平事迹。

  4、兽形石刻1件,采集于36号基坑内。形状可能就是文献记载的镇墓神兽——天禄辟邪。砂石质,色青白,质地粗糙,系用一整块石料雕凿而成。兽伸首前视,两耳低垂,鼓目,圆阔鼻,大口微启,前肢前伸,后尻蹲伏呈蓄势待发状。长条尾上卷而贴在后背。通长105、高66、肩宽33,头径26厘米(图三,5)。

  5、石望柱1件,征集品。砂石质,色青白,质地较粗。亦用一整块石料雕凿而成,形状似墓前望柱的下半部的基座部分,圆形,中间略鼓,底部四出四个台状足。顶端成平台状,台面中心有一圆形凹槽,圈底。槽口径26,深30厘米,可插杆状物;幢身中部雕凿出一条箍形凸环。通高54、底足高23厘米(图三,6)。

  三、小结

  银川兴庆区明墓是近年来银川地区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明代墓葬区。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此次发掘工作不尽人意,但从发掘的墓葬遗迹,以及出土的具有明确记载的墓志等遗物情况来看,此次发掘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银川在明代时,是明政府北击蒙古骑兵的重要边防重地之一。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明政府的腐败衰落和蒙古鞑靼、瓦剌部的相继兴起,双方实力上的此消彼长使得这种攻防战争更趋频繁。为抵御蒙古,明代“终明之世”一直十分重视北边的防务,几十年来精心构筑了一条“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延万里,分地守御”的“九边重镇”①防线,宁夏即为其一。在这里,明政府除了重新加固、重修秦汉以来的长城以外,还在长城沿线长期派重兵驻防。宁夏府城(驻地在今银川市)更是不设府、州、县,而是直接以宁夏镇统辖卫、堡、寨戍防,并先后有宁夏前卫、宁夏左、右、中三屯卫等行政机构在此驻防,是明代军政合一、屯防兼备的特殊行政区域——边关屯卫之一。严峻的边防形势和明代的戍边政策使得宁夏驻兵现象十分普遍。作为世袭军职的郑氏家族,能几代在此驻防并终老于此,自然是当时军政体制的具体体现。

  该墓葬区的发掘对研究明代的历史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M1的墓葬形制、墓葬规模和埋葬方式对研究明代品官的丧葬制度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出土的墓志,其放置位以及志、盖两个束箍的方式等特点,与文献所载的“志石二片,品官皆用之,其一为盖,书某官之墓;其一为底,书姓名、乡里、三代、生年、卒葬及子孙、葬地……二石相向,铁束埋墓中”②的品官用志情况十分相符。且其所载的内容对于研究明代的职官设置及其世袭方式,明代宁夏的边防形势,以及银川地方史等相关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参加发掘人员:马新田、周赟、王银、丁晰贤、朱军、陈安位、王建斌、李军

  摄影:马新田、周赟

  修复:张莉

  绘图:乔国平、王建斌

  执笔:周赟、马新田

  (此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李晓丽同志鼎力相助,在此诚表谢意)。

  注释:

  ①“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寨。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延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明史·兵志三》,卷九十一,“边防”条。清张廷玉等撰,郑天挺等点校简写本,中华书局1997年3月第6版,第2235页。

  ②《明史·礼志四》,“丧葬之制”。

  本文出自:《陇右文博》2005年第2期,17-21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