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隆德沙塘北塬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18-05-10 08:45:30   来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杨剑 王晓阳   点击:

宁夏隆德沙塘北塬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要:隆德沙塘北塬遗址是在1994年宁夏第一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2013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沙塘北塬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400多平方米,发现有房址、灰坑等遗迹类型,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等。其文化内涵接近师赵村七期文化遗存,为研究宁夏南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隆德 北塬遗址 窑洞式房址 师赵七期遗存 齐家文化

  Abstract:The Beiyuan Site at Shatang Town in Longde County was discovered in the first census of cultural relics of Ningxia and the second national census of cultural relics in 1984. In 2013, 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conducte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to the Beiyuan Site,by which house foundations,ash pits and other features were recovered and large amounts of artifacts made of pottery,stone, bone and so on were unearthed.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is sit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hizhao Phase VII Culture,which provided new physical materials for our studies on the cultures of the NeolithicAge in southern Ningxia.

  Key words:Longd;Beiyuan Site;Cave-style Dwellings;Shizhao Phase VII Culture;Qijia Culture

  宁夏隆德沙塘北塬遗址位于宁夏隆德县沙塘镇街道村北侧的塬地上,312国道在遗址南侧100米处东西向经过,遗址北侧500米处为正在修建的东毛高速公路;地处六盘山西侧,西北与西吉接壤,东北与固原接壤,东南与径源县毗邻,西部和南部与甘肃静宁接壤。

  北塬遗址北靠山丘,南邻河川,整体地形北高南低,背风向阳。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21.8″,东经105°59′18.2″,海拔高度1924米。遗址整体坐落于渝河北侧二级阶地上,地表上可见有散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及零星的彩陶片,周围断面暴露有个别的遗迹现象,如房址、灰坑等。面积大约为10万平方米(图一)。

 

  北塬遗址是在1984年宁夏第一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1988年被隆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2月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解宁夏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性质、发展序列等学术问题,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3年3~5月对沙塘北塬遗址进行了考古钻探;同年6~11月,对沙塘北塬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面积420多平方米。现将2013年沙塘北塬遗址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 地层堆积

  北塬遗址地表较为平坦,整体呈北高南低。遗址内大部分区域地层堆积较为简单。现以2013LSBT0604东壁为例(图二):

  第①层:可分①a和①b两层。

  ①a层为耕土层,厚0.07~0.17米,为质软、结构疏松的深褐色土,夹杂有农作物根系和碎陶片。①b层为垫土层,距地表0.11~0.27米,厚0.04~0.10米。为土质较软、结构疏松的浅褐色土,夹杂有少许农作物根系。

  第②~⑤层: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其中第②、③层为全方分布,第④、⑤层仅分布于探方东部。

  第②层:距现地表0.15~0.30米,厚0.04~0.51米,堆积凹凸不平。土色呈深褐色,土质松软,包含物有植物腐朽根系、陶片、小石粒、木炭颗粒、红烧土点、白灰皮和动物骨块等。

  第③层:距现地表0.25~0.75米,厚0.15~0.50米,堆积凹凸不平。土色呈黄灰色,土质松软,包含物有陶片,小石粒,木炭颗粒,红烧土点,白灰皮,动物骨骼及少许植物腐朽根系等。

  第④层:距现地表0.70~1.70米,厚0~0.35米,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色呈浅黄色,土质较硬,有人为踩踏过的迹象。包含物有植物腐朽根系,陶片,小石粒,木炭颗粒,红烧土点,动物骨块等。

  第⑤层:距现地表0.50~1.22米,厚0~0.18米,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土色呈灰褐色,土质较硬,包含物有植物腐朽根系,陶片,小石粒,木炭颗粒,红烧土点,动物骨头等。

  文化层以下即为生土层。

二、遗迹

  沙塘遗址清理的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等,其中房址9座,灰坑88个,小灰沟1条。

  (一房址

  此次发掘的房址均为单室结构,破坏较为严重。根据形制不同可分为半地穴式和窑洞式两座种。

  1. 半地穴式

  此类房址的平面大致呈“凸”字形,为圆角长方形或方形,门道方向基本一致,中部有一圆形灶坑。大部分房址地面铺抹有白灰面.壁面也有一层很薄的白灰皮。下面以2013LSBF3为例来介绍(图三)。

  F3位于10505和10504之间,开口①B层下,平面大致呈“凸”字形,为圆角长方形,壁面向下稍外扩倾斜,且涂抹一层很薄的白灰皮,壁面残高36~58厘米;底部北高南低,底面也铺抹有一层厚约0.4厘米白灰皮,底面靠近门道部分地基有下陷迹象。房室中部有一圆形灶坑,直径为约90厘米,灶坑深6厘米,灶壁面也涂抹有白灰皮,灶坑内为坚硬的红烧土堆积。门道位于房址的南端,只残存一小部分。门道底部为灰褐色踩踏硬面,门道残长60厘米,F3门道方向为195°。该房址南北总长541厘米,东西宽242~294厘米,面积约12平方米。经过解剖发掘,发现F3底部白灰面下又有一踩踏活动硬面,应该为该房址最早使用面,平面大小及形制上层一样,只是其底部未见白灰皮,只有一层厚0.3~的黑垆土硬面,灶坑比上层稍大,直径约98厘米;底而发现柱洞5个,其中D2, D3, D4, D5基本对称,形制较小,也比较浅.而DI形制较大,位于灶坑西侧,柱窝明显,呈锥形,周围填有经夯实的黑垆土,这说明该房址有二次修复利用。

  2.窑洞式

  窑洞式房址只发现1座,为20131S13F7。

  F7位于T0602和T0702内,开口于②层下。由洞室、过洞、门道及门前活动面构成,为弯窿顶窑洞式房屋建筑。门前堆积只清理了一小部分,其余未清理完毕,清理部分南北长830厘米(图四)。

  洞室平面呈近椭圆形,壁面斜弧状,底部平整。南北长4.4、东西宽4米,面积约17.4平方米。有居住面、墙壁、室内设施三部分。洞室顶部已坍塌,根据顶部残余部分可推断其为弯窿顶,现残高度2.1米。居住面近似椭圆形,为有一层厚约2厘米的黑垆土踩踏面,表面坚硬光滑,局部黑垆土上铺抹有一层白灰皮,自灰皮厚0.4~0.6厘米。居住而下有一层厚16厘米的黄垫土,黄垫土下也铺有一层白灰皮面,白灰皮厚约0.4~0.6厘米。发现有立式灶、用火痕迹、柱洞、小坑。灶为立式灶,位于洞室西壁靠南部处,平而呈不规则形,灶的内部呈“八”字形,中间有一生土梁,向两边外扩向上。灶宽1.04、高0.6厘米,壁面烧结面厚1~3厘米,底部烧结面延伸出灶外约20厘米,灶内有大量的燃烧灰烬。在洞室东壁靠南部的居住面上有一块长1.12、宽20~30厘米的红烧土面,似为用火痕迹。红烧而向东壁上延伸约30厘米。东壁处的红烧而和西壁的灶相对应。洞室内有柱洞3处(编号:F7D1-D3),分布于洞室的中间部位,剖面为直壁圜底状,柱洞壁面和底部垫一层硬黑泥土,表面光滑坚硬。

  过洞位于洞室南端,连接门道,弧顶,南北长36、东西宽88、高150厘米,过洞稍偏西,其西壁和门道西壁基本呈一条线,过洞两壁向下稍外扩。门洞外侧上部抹有草拌泥。

  门道位于过洞南侧,两侧是用活土人工筑砌的墙壁,门道北窄南宽,略呈喇叭状,墙壁整体较规整,壁面光滑。门道北宽1.6、南宽2.0米。西壁南北长1.9,高2.0米,顶宽20~54厘米。东壁南北长2.04、高1.1米,顶宽0~1.2米。在门道南部有一道土梁,东西连接门道东西墙壁,该土梁应该为当时防止雨水进人窑室而设立的,高24厘米。土梁南部是一块低于活动面的凹地。门道内还有台阶,东西向,略靠东壁,第一台阶南北48、东西18~30厘米,高10厘米。第二台阶南北66、东西24~32厘米,高12厘米。

  门前活动面只清理了一小部分,其余部分暂未清理。活动面上堆积较厚,可分13层。

  该窑洞式房址与菜园遗址林子梁遗址窑洞式房址形制较为接近。

  3.灰坑

  本次发掘的灰坑数量较多,根据形制可分袋状坑、圜底状坑、筒状坑及不规则形坑等几种。本次发掘的袋状坑较多,具有一定的特色,大多形制较规整,底部平整,口小底大,最大的袋状坑底部直径约3米左右(图五)。

  H43 开口于④层下,为圆形袋状坑。平面为圆形,边缘形态不明显,底部有一圆形小坑。口径1.50~1.58、底径1.98~2.12米,深1.92~2.04米。坑底小坑平面为椭圆形,剖面锅底状,口径0.34~0.46、深0.3米。坑壁明显,未发现工具痕迹。

  坑内堆积可以分为6层:第①层:厚约22~30厘米。水平堆积。黄灰色土,土质疏松,填土中夹杂有陶片、石块、兽骨、炭屑、红烧土颗粒等。

  第②层:厚约22~30厘米。坡状堆积。黄灰色土,土质较疏松.含有硬土块。填土中夹杂有陶片、石块、兽骨、炭屑、红烧土颗粒等。

  第③层:厚约36~56厘米。坡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孔隙较大。出土有较多的陶片、石块、兽骨等,填土中还夹杂有炭屑、红烧土颗粒等。

  第④层:厚约12~40厘米。坡状堆积。黄褐色土,土质较疏松,该层底部有一层草木灰堆积。

  填土中夹杂有陶片、石块、冉骨、炭屑、红烧土颗粒等。

  第⑤层:厚约30~76厘米。坡状堆积。浅黄色,土质较硬。出土有少量的陶片。填土中还夹杂有少量的炭屑、红烧土颗粒。

  第⑥层:厚约2~26厘米。水平堆积。青灰色,土质疏松。该层多为草木灰。出土有少量的陶片。

三、出土遗物

  北塬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和骨器及动物骨骼等,其中陶片占绝大多数,可复原陶器近50件。现将遗物分述如下:

  (一)石器

  遗址中出土一定数量的石器和石块,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而成。石块多为砾石,原料可能是从附近河川取得,部分石块有人工破碎的痕迹。器型主要有石刀、石斧、石凿、石镞和石纺纶等。

  石刀出土石刀数量相对较多,均为磨制而成,磨制技术一般,多为扁平长方形或方形,有双面刃和单面刃,大多数石刀器身有双而对钻而成的圆孔。标本1185:1,完整,长方形,双面刃,磨制粗糙,边缘部有打磨剥落的痕迹.在器身部中部接近刃部有一双面对钻圆孔,长9.8,宽4.7、厚0.8厘米(图六,1)。标本H41:3,完整.长方形,双面刃,磨制粗糙,边缘部有打磨剥落的痕迹,在器身部中部有一双面对钻圆孔,长7.4、宽4.2,厚0.6厘米(图六,2)。标本H77:1,长方形,刃部一角残缺,双面刃,直背,在器身部中部有一双面对钻圆孔,长8.3、宽4.3,厚0.6厘米(图六,3)。标本T0505②:1,残,长方状,单面刃,器身有一双面对钻圆孔。6.5,宽3.6,厚0.5厘米(图六,5)。标本H34:1,残,长方形,单而刃,残长2.4、2、0.4厘米(图六,6)。

  石镞 形状均为扁兰角形,边缘部有磨制的棱角,较为锋利。标本H70:1,磨制,呈弧三角形,边缘部有磨制的棱角,长2.8,宽、1.1,厚0.2厘米(图六,7)。

  石斧 出土数量少,长条形。标本H7:1,磨制,

  长条状。弧刃,双而刃,长10.8,宽4、厚2.7厘米(图六,10)。

  石纺纶 均为圆饼状,中部有一双面对钻的圆孔。标本H55②:1,磨制,暗白色,直径5.1、厚0.9厘米(图六,8)标

  本:43④:1,磨制,圆饼状,中部有一圆孔.直径

  5.7,厚1.3厘米(图六,9)。

  (二骨器

  骨器出土数量不多,保存较好。主要有骨针、骨锥、骨镞等,还有少量的蚌器。

  骨锥 动物肢骨磨制而成,顶端尖锐标本F7门道①:1,磨制,一端尖锐,截面为近长方形,长12.5,宽1.3厘米(图七,1)。标本H82①:1,磨制,顶端呈四棱状,比较尖锐,截面呈椭圆状,长9.2厘米(图七,2)。标本F2①:1,磨制,两端较尖锐,截面柱状,长7.8、宽0.6厘米(图七,3)。

  骨针 用肢骨磨制而成,表面光滑,顶端尖锐,鼻部有一圆孔,截面呈圆形。标本H43⑥:1,长5.2、截面直径0.2厘米(图七,5)。标本H84:1,鼻部残,残长6.3厘米(图七,4)。

  骨镞 磨制,柳叶形,短铤。标本H27:1,长4厘米(图七,6)。

  牙饰 用动物牙齿制成,表面磨光。如标本F2Z1②:1和T0702⑦:1(图七,10)。

  蚌器,贝壳制成,中部有钻孔,为装饰所用,如标本F7D3:1和F3:3(图七,8, 9)。

  (三)陶器

  本次发掘出土的完整或可复原的陶器较少,出土较多的陶片。陶质以夹砂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陶;陶色主要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褐陶和灰陶,还有极少量的磨光黑陶;纹饰有绳纹、麻点纹、篮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等,其中麻点纹最多,其次为绳纹和篮纹;器型主要有、侈口罐、单耳罐、双耳罐、盆、斝、尊、豆等。多为平底器,圈足器没有,三足器很少。均为手制而成。

  侈口罐 出土数童相对较多,侈口、束颈、鼓腹、平底,器表主要饰绳纹、麻点纹,有的器型口部或肩部饰有一周附加堆纹。根据口部和腹部的不同可分两型。

  A型 鼓腹,平底,颈部未饰有附加堆纹。标本H43④:6,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尖圆唇,矮束颈,圆溜肩,鼓腹,平底,颈部贴小泥饼加,器表通体饰有绳纹,口径14.5、高21.2、底径9厘米(图八,4)。标本H43⑤:1,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尖圆唇,高领微束,鼓腹,平底,底部内侧边缘微凹一周.颈部饰有横篮纹.器身饰有绳纹。口径13.1,高20.6,底径8.1厘米,(图八,5)。

  B型 鼓腹,口部饰有一周附加堆纹。标本T06041165:5,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尖圆唇,矮束颈,圆溜肩,鼓腹,平底,口部饰有一周附加堆纹,颈部以下饰有绳纹,口径13.2,高19、底径8厘米(图八,7)。标木H68④:1,夹砂红陶,手制,侈口.尖圆唇,高领微束,扁圆腹,平底,腹部饰有竖向绳纹,口部有一周附加堆纹。口径11、高16.5、底径7.1厘米(图八,8)。

  C型 侈口,束颈,圆鼓腹。标本H63⑨:1,夹砂红陶,侈口,方唇,口部不甚规整,高低不平,高领,束颈,颈部和肩

  部连接处有明显的折线,圆鼓腹,颈部以下饰有麻点纹,底部残缺。口径21.3、高27.1厘米(图八,1)。标本H64④:5,夹砂红陶,侈口,圆唇,口沿外侧饰有一周附加泥条,高束领,颈部和肩部连接处有明显的折线,圆鼓腹,颈部以下饰有麻点纹,底部微凹,口径23、高27、底径12.3厘米(图八,2)。

  双耳罐有夹砂和泥质两种。根据腹部的不同可分两型。

  A型泥质,器表较光滑,扁鼓腹或折腹。标本H66:1,泥质红陶,侈口,尖圆唇,束颈,颈部饰有对称的双耳,扁鼓腹,底微凹,耳部饰有竖向刻划纹,口径10.5,高11.9, A径5.1厘米(图八,3)。

  B型夹砂,圆鼓腹。标本H43⑤:2,夹砂褐陶,手制,圆唇,束颈,平地,下腹接近底部饰有竖向篮纹,口径11、高14.1、底径7.3厘米(图八,10)。标本H36②:2,夹砂红陶,腹部残缺,微侈口,圆唇,微束颈,颈部饰有对称的双耳,耳部有锯齿状附加堆纹,颈部以下饰有麻点纹,肩部以下残。口径22厘米(图八,6)。标本F2:2,夹砂红陶,尖唇,侈口,颈部饰有对称的双耳,素面,腹部残,口径16厘米(图八,9)。

  单耳罐根据口部和腹部可分二型。

  A型 侈口,圆唇,束颈,腹部微鼓。标本H64:3,侈口,尖圆唇,短束颈,口部和肩部之间附有一扁耳,微鼓腹,底微凹,腹部饰有麻点纹,耳部饰有戳印纹。口径12.3、高12.2、底径7厘米(图九,1)。标本H68④:3,夹砂红陶,侈口,尖圆唇,短束颈,口部和肩部之间附有一扁耳,鼓腹,耳部饰有戳印纹,底部微凹。口径11.3、高15、底径4.4厘米(图九,2)。

  B型微侈口,短颈,扁鼓腹。标本H65: 2,夹砂褐陶,微侈口,尖圆唇,短颈,口部和肩部之间附有一扁耳,扁鼓腹,平底,腹部饰有交错的刻划纹。口径7、高7.5、底径3.5厘米(图九,8)。标本H43①: 4,夹砂褐陶,微侈口,圆唇,短领,口部和肩部之问附有一扁耳,扁鼓腹,平底,腹部饰有交错的刻划纹。口径8.3、高9.9、底径5.7厘米(图九,9)。

  尊 根据口部、腹部及沿部的不同可分两型。

  A型 敞口,扁鼓腹。标本H76:1,泥质红陶,敞口,平沿微斜,高领微束,领部与腹部连接处有一明显的折线,扁鼓腹,底部微凹,素面。口径16.7,高9.9、底径10.6厘米(图九,12)。

  B型 侈口,圆鼓腹。标木H48:1,泥质红陶,侈口,圆唇,微卷沿,束颈,圆鼓腹,底部残,口径16.3、残高15.1厘米(图九,13)。

  盆 依腹部的不同可分两型。

  A型 深腹,敞口,平底。标本H65:1,泥质红陶,敞口,平沿,阅唇,斜直腹较深,底部微凹,器表饰有斜向的篮纹,口径27.7、高8.3、底径10厘米(图九,3)。标本H63:1,泥质红陶,敞口,圆唇,沿下贴有一周泥条,斜弧腹较深,口部有对钻圆孔两个,为修葺所用,底部微凹,腹部有稀疏的斜向篮纹,口径28.5、高9.2、底径10.4厘米(图九,5)。标本F7门前堆积⑨:2,泥质红陶,敞口,圆唇,斜弧腹较深,平底,腹部饰有斜向篮纹,口径29.5、高10.5、底径13厘米(图九,10)。

  B型 敞口,斜直腹,平底。标本F7门前堆积⑦:3,夹砂红陶,敞口,圆唇,斜直腹,平底,器表饰有麻点纹,口径17.5、高5.6、底径11.7厘米(图九,4)。标本T0505③:1,泥质红陶,敞口,圆唇。斜直腹,平底,素面,口径12.9、高3.5、底径6厘米(图九,6)。标本F7门道①:3,直口,圆唇,上腹较直,下腹斜直,平底,口径11.2,高5.1、底径13.3厘米(图九,7)。

  盘 浅腹,大敞口。标本H43④:8,泥质红陶,大敞口,圆唇,腹部斜直较浅,平底,圈足,素面,口径24.5、高4.9,底径8厘米(图九,15)。标本H43①:9,泥质红陶,敞口,圆唇,斜弧腹较浅,平底,器表饰有斜向篮纹,口径25.3、高6.2、底径7.3厘米(图九,14)。

  豆 出土一件,标本F7洞室②:1,泥质红陶,豆盘较浅,敞口,圆唇,斜直腹,平底,柄部内空呈喇叭状,柄部与豆盘连接处和底部边缘各饰有一周附加泥条,口径26、高18.6、底径20.7厘米(图九,16)。

  器盖 出土较少。标本H39:1,夹砂红陶,柄部呈圆钮状,柄面平整,边缘有一凸出的棱角,盖身微弧,饰有竖向绳纹,口径13.1厘米(图九,11)。

  斝 根据口部和腹部的不同可分两型。

  A型 直口,深腹。标本H43①:3,夹砂红陶,微侈口,圆唇,斜窄沿,口部饰有一对称双耳,深直腹,底部有三袋状空足,腹部饰有斜向绳纹,高24、口径17厘米(图一〇, 3)。

  B型 敛口,浅腹。标本H76:2,夹砂红陶,敛口,重唇,口沿下饰有一对称扁双耳,浅直腹,平档,底部饰有三个牛角状空足,高17.6、口径巧厘米(图一〇,4)。

  陶拍 根据柄部的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 柄部为柱状。标本H79:1,圆饼状,拍面呈弧状,柄部呈柱状,器表饰有麻点纹(图一〇,5)。

  B型 柄部为弧状。标本H43①:2,整体器型为椭圆形,柄部呈弧状,中空,器表饰有麻点纹(图一〇,6)。

  双鋬耳罐 标本H68④:2,泥质,手制,敛口,方唇,上腹饰有对称的双鋬耳,鼓腹,底部微凹,腹部饰有交错绳纹。口径13厘米,高22.2厘米,底径12厘米(图-〇,1)。

  陶纺纶 标本H22:1,残,圆饼状,中部有一钻孔(图一〇,2)。

  陶刀 标本H87:3,长方形,用陶器残片磨制而成,双而刃,边缘部有磨制痕迹,器身中部有一双面对钻圆孔,器表有篮纹痕迹,长7.3、宽4、厚0.7厘米(图六,4)。

四、结语

  从出土的陶器来看,沙塘北塬遗址所出土的陶器有其自己的特征,器型以平底器为主,三足器出土较少,陶器均为手制,有的器物内壁还留有泥条盘筑和手抹痕迹。陶质绝大多数为夹砂陶,其次为泥质陶;陶色以红陶为主,褐陶和灰陶较少,黑陶只见个别。纹饰以麻点纹居多,其次为篮纹和绳纹,附加堆纹也比较常见。

  沙塘北塬遗址出土的陶器与师赵七期文化遗存的陶器[1]较为接近,如北塬遗址的A型尊H76:1与师赵村的B型尊T335②:7、A型盆F7门前堆积⑨2与师赵村的B型盆T320②:1、盘H43①:9与师赵村的A型盆T322②:1相同;A型侈口罐H43④:6与师赵村的D型侈口罐T404F26:1和T383F20:1相同,A型单耳罐H64:3和H68④:3与师赵存的A型单耳罐T353②:1、T30④:4及T338②:18相同,还有A型双耳罐H66:1与师赵村的A型双大耳罐T308②:10和B型双大耳罐T313②:1相同,B型斝H76:2与师赵村的C型斝T318F8:1相同,双鋬耳翁H68④:2与师赵村的B型瓮T308②:16相同。从陶器的器型及装饰风格等方面来看北塬遗址与师赵七期文化遗存文化面貌基本相同,这说明它们时代相当,文化内涵一致。北塬遗址的夹砂侈口罐、单耳罐、双耳罐、盆等器型还与隆德页河子齐家文化遗存一期一、二段[2]同类器也十分接近,有些器型完全相同,说明他们二者的文化内涵或年代也接近。因此我们认为北塬遗址出土的文化遗存应该属于齐家文化。

  北塬遗址的齐家文化遗存与河涅地区秦魏家墓地[3]和皇娘娘台遗址[4]为代表的典型齐家文化遗存有一定的区别。从器型的整体风格来看,北塬遗址的陶器整体较矮胖,而河湟地区的齐家文化陶器整体较瘦高,且典型齐家文化的双大耳罐在北塬遗址几乎不见,但他们二者的主体因素是相同的,应该属于同一文化系统。我们认为以沙塘北塬遗址为代表的齐家文化遗存应该早于河涅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存。北塬遗址夹砂侈口罐颈部或口沿饰有一周附加堆纹和颈部饰有横篮纹的作风不见于河湟地区的齐家文化遗存。从宁夏海原西安出土的菜园文化[5]的陶器来看,北塬遗址侈口罐口沿或颈部饰有一周附加堆纹的风格可能继承了菜园文化的风格。沙塘北塬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遗存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关中地区客省庄二期文化影响,以北塬遗址出土的磨光黑陶、斝等陶器为代表。

  北塬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反映了当时农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石刀出土数量较多,大多数为长方形,多为单孔,有双面刃和单面刃。经对北塬遗址浮选出来的碳化物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中粟和黍占了绝大多数,表明粟和黍是当时人们主要生产的农作物。纺纶、骨针及骨锥的出土,说明当时的纺织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石镞、骨镞等工具的出现,说明狩猎经济也存在。总体来看,还是以农业经济生产为主,这种现象大体和典型的齐家文化是相同的。

  关于北塬遗址年代问题,通过对采集的测年标本进行了检测,年代范围大致为公元前2200年至前1900年之间[6]。师赵七期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138至前1906年[7]。从碳-14年代上来看,北塬遗址与师赵七期文化遗存相当,但他们比河湟地区齐家文化遗存的年代稍早。

  综上所述,北源遗址的发掘有重要的意义,其丰富了宁夏南部新石器时代考古资料,为我们研究齐家文化的不同类型和来源及与其他同时期相关文化的关系等问题提供新了材料。

  领队:樊军

  发掘:王晓阳 杨剑 刘世友 朱争争吕建平 陈国强

  绘图:贾长有 王晓阳

  执笔:杨剑 王晓阳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2]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158~195页,科学出版社,1997年。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4]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5]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北京大学测年数据中心。

  [7]同[1]。

  本文出自《文博》 , 2017年第6期,3-12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