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北周大利稽氏墓砖
发布时间:2016-12-02 17:33:00   来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罗丰   点击:

  1994年11月间,宁夏固原县西郊乡北十里村在平田整地时,推土机推出一座古墓,墓葬遭毁,宁夏考古研究所固原工作站工作人员闻迅后赴现场调查,并征集到一块墓砖。墓砖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图一)。

  墓砖呈青灰色,左下角已缺损,背面有绳纹,正面将原绳纹磨去后刻字,表面亦残留有绳纹痕迹。墓砖基本呈正方状,高38、宽39.2、厚7.2厘米。现存刻字有七行,每行二至十四字不等,现逻录于下:

  1.维建德三年岁次壬辰十二月已

  2.口廿三日辛酉,原州平高县民、征东

  3.将军、左金紫光禄、都督、赠原州

  4.利史、怅县开国子、大利稽

  5.昌顿墓志铭

  6.大息

  7.秦阳郡守

  墓志中大利稽氏属于一个不太常见的北朝少数民族姓氏。邵思《姓解》大九十六条载:

  大利稽、大俗稽、大落稽,并见《后魏书》①。

  其中大落稽或为大洛稽。②大洛稽又称作“太洛稽”,《魏书·官氏志》载:

  太洛稽后改为稽氏。③

  大利稽、大俗稽、太洛稽为大洛稽之异译属北魏“余部诸姓内入者”。《通志·氏族略》亦称:代北三字姓,

  大利稽改为邰。④

  陈连庆则称,郑说必有所受。说者谓:盖涉大其干改合而误,不可信。⑤陈说当有道理,《魏书·官氏志》云:“大莫干氏,后改为合氏”。 ⑥《氏族略》则将大利稽和太洛稽分别列出,恐由某种误会而致。这样的误会其实也许并不是郑樵之错,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也将大莫干条与大利稽条相连。⑦内容大体相似,或手民误植。不过从二书排列来看,宋代的谱谍学家并不以为大利稽就是太洛稽。

  大利稽姓氏倒是与原州有一点关系。《周书·蔡佑传》载:蔡佑曾祖绍为夏州镇将,徒居高平,因家焉。(略)十三年,遭父尤,请终丧纪。弗许,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膘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赐姓大利稽氏,进爵怀宁郡公。⑧

  蔡佑所获赐姓大利稽氏在当时有广泛的影响,《北史·阳平王新成传》载:元新成子敏,嗜酒多费,家为之贫。其婿柱国乙弗贵、大将军大利稽枯家货皆千万,每营给之。⑨这块墓志的发现亦可知在原州(今固原)存在着大利稽一系,或是赐姓蔡佑的某种依据。大利稽名冒顿,冒顿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名字。匈奴国的创立者名冒顿单于,《史记索隐》云:“冒音墨,又如字”。 ⑩《汉书》古注:“宋祁曰:冒音墨,顿音毒,无别训”。 ⑪白鸟库吉称:“冒顿之古音,似若mok一duk或bok一du(mok一dok,bok一dok)”,蒙古语bogda、bogdo。⑫夏德(Hirth)也说冒顿,相当于突厥语中勇猛Baoghatur之音译。⑬方壮猷则引《魏书》中莫贺咄,为蒙古语中Bagatur,与冒顿二字音声颇不相类。则冒顿一语为匈奴语“始”字之义,非无据矣。⑭岑仲勉也讨论了冒顿一词的语源及其读音,他基本上赞成夏德、白鸟库吉的主张,并对方氏的观点进行批评。⑮冒顿(Bautr)的含义大体上在北方民族语言中相当于英雄、英勇。

  大利稽或源于步落稽。也许就是步落稽之一部。《周书·稽胡传》云:

  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句奴别种,刘无海五部之苗裔也。或云山戎赤狄之后。自离石以西,安定以来,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类繁炽。(略)又与华民错居,其渠帅颇识文字。然语类夷狄,因译乃通。⑰

  步落稽类繁多,成份极其复杂,或以为山胡就是稽胡。⑱其中有刘姓等,是匈奴着姓,当然也有西域胡姓。值得注意的是稽胡“语类夷狄,因译乃通”,大利稽冒顿名字,明显带有匈奴语的遗留特征,如果考虑到以后的蒙古语中仍然保留冒顿(Bogda)词的基本音节,北周这块墓志上的冒顿名字,当属于中间重要的一个环节。稽胡中语言留存情节有一定的不平衡性,他们是一个汉化很快的民族,《太平寰宇记》引《隋图经杂记》载:

  丹州白室,胡头汉舌,即言其状似胡而语习中夏,白室即白翟语讹再。近代谓之部落稽胡,自言白翟后也。⑲

  北周时期虽与《隋图经杂记》年代大约相差不多。但从“语类夷狄”到“语习中夏”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变化,“种类繁炽”才是我们解释这种不平衡现象时要考虑的根据。单纯从个别词汇来判定一个民族的方法当然是不可取,甚至是十分有害的,但如果结合某一民族的实际分布状况,又能与具体词汇联系起来,情况大不相同,北周大利稽冒顿墓志或属类似的情形。

  现在我们回头再看蔡祐的籍贯,《周书》本传称:“其先陈留圃人也”。陈留蔡氏,林宝《元和姓纂》云:“济阳考城县,摧生棱、质”。“质始留居陈留,分为济阳,因为郡人”。但是蔡氏中亦有一支称其郡望朔方。蔡祐曾祖蔡绍曾为夏州镇将,与朔方同属一地,但其祖父蔡护“魏景明初,为陈留郡守”。这样,大体已经清楚了。蔡祐称其为“其先陈留围人也”,不过是由于蔡护曾为陈留郡守之故,冒籍陈留。先祖即为夏州镇将,多半属于北方少数民族,也许就是稽胡,所谓赐姓大利稽可以就是复姓,于此类似者北朝较为普遍。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将统御府兵的部将改姓鲜卑:

  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21

  陈寅恪曾说:“府兵之制其初起时实摹拟鲜卑部落旧制,而部落酋长对于部内有直辖权,对于部外具有独立之势。”22在鲜卑人的传统中,军士属于军将,并不直属于君主,西魏的赐姓制度,是将帅改为鲜卑姓氏,与此同时,将领所统帅的军人亦从主帅改姓。蔡祐与李贤、李远、李穆三兄弟同籍原州,并且与李穆齐名。23同为当地豪强。蔡祐家族宗室也很大,其“性节俭,所得禄皆散与宗族,身死之日,家无余财”。24这样,大利稽冒顿与蔡祐的关系有二种可能,一为其同宗,二为其部属,当然后者可能性大一些。

  大利稽氏墓砖形制简陋,文字简单,字体粗率,并非精心制作之物,内容所指于拥有者的身份不相对称,其它不足采信,唯志主称其为大利稽冒顿值得做上述讨论。

  注释

  ①邵恩:《姓解》卷三,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1985年,页86

  ②林宝:《元和姓纂》卷八“十一暮”条亦称:`大洛稽改为稽”。岑仲勉校记本。中华书局,1994年。页1326。不过将大洛稽列于“十一薯”条,似有误。大并不在暮韵,姚薇元检《广韵》“十一暮”有口字,音富切。疑此为伏,伏落稽当步落稽之异译(氏着《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7年,页188)。

  ③《魏书·官氏志》卷一百一十三,页3012。

  ④郑樵:《通志·二十略》“氏族略五”,王树民点校本,中华书局,1995年。页185。

  ⑤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页124。

  ⑥《魏书·官氏志》卷一百一十三,页3011。

  ⑦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三十一,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1985年。页436。

  ⑧《周书·蔡祐传》卷二十七,页442一444。《北史蔡祐传》卷六十五,略同,页2310。

  ⑨《北史·阳平王新成传》卷十七,页630一631。

  ⑩《史记·匈奴列传》卷一百一十,页2889。

  ⑪王先谦:《汉书补注》卷九十四上,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页1566。

  ⑫白鸟库吉:《蒙古民族起源考》,原载《史学杂志》,第十八编2、3、4、5号。1923年,何建民中译本《匈奴民族考》,但无原著者。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后收人林干编:《匈奴史论文集(1919一1979)》,中华书局。1980年,页197、211。

  ⑬转引自方壮猷:《匈奴语言考》,《国学季刊》,第二卷4号,193。年,页708。

  ⑭方壮猷《匈奴语言考》页708一710。

  ⑮岑仲勉:《冒顿之语源及其音读》。《西北通讯》,第三卷1期,1948年,后收人林干编:《匈奴史论文集(1919一1979)》,页217一221。

  ⑯参见刘义棠编著:《中国西域研究》,正中书局,1997年,页200注。

  ⑰《周书·稽胡传》卷四十九,页896一897。

  ⑱关于稽胡或即山胡的讨论参见唐长孺:《魏晋杂胡考》,氏着《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页439一444。

  ⑲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五丹州风俗条引,金陵书局,光绪八年,页11。

  ⑳林宝:《元和姓纂》卷八。页1249一1252。

  21《周书·文帝纪上》卷二,页36。

  2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格先生论集》,中研院史语所特刊之三。1971年,页86一87。

  23《周书·蔡祐传》卷二十七:“祐少有大志,与乡人李穆,布衣齐名。尝相谓曰:`大丈夫当建功名,以取宝贵,安能久处贫贱邪!’言讫。各大笑”。页445。

  24《周书·蔡祐传》卷二十七。页445。

  本文出自《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4期,68—70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