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及周边地区文物考古出土的西夏瓷器
发布时间:2019-05-23 15:29:39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程云霞   点击:

宁夏及周边地区文物考古出土的西夏瓷器

程云霞

(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上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出土了上百件精美的西夏瓷器,文章对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进行了梳理,对西夏瓷器的造型、工艺及纹饰等进行说明,进而探讨西夏文化及审美风尚。

  关键词:西夏瓷器;考古;文物;宁夏

  中图分类号:K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331(2013)05-0103-05

  收稿日期:2013-07-11

  作者简介:程云霞(1963-),女,宁夏海原人,宁夏固原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众所周知,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繁荣时期,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与宋同时代的西夏,相关瓷器在古代文献中缺乏记载,故对其了解甚少。为了探究西夏瓷,还西夏瓷本来面目,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宁夏、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等地进行考古普查,发现了多处西夏窑址和窖藏,且出土了许多精美的瓷器,这些考古发掘和出土的实物资料,说明上述地区在西夏时期曾生产过瓷器,是研究西夏瓷的重要资料。也表明瓷器制作在西夏手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西夏瓷器的造型

  西夏瓷器种类较多,以用途可分为生活用品、雕塑艺术品、娱乐用品、建筑构件及生产工具等,常见器形有瓶、壶、碗、盘、钵、罐、盆、灯、牛头埙、棋子、板瓦、筒瓦、滴水等。其中瓶有净瓶、花口瓶、玉壶春瓶、葫芦瓶和小口瓶等,壶有扁壶和执壶两种,碗有高圈足碗、折沿碗、斜壁碗等。以釉色分则有白釉、青釉、黑釉、褐釉等。扁壶是西夏瓷器中比较常见的、最富有代表性的器物,产量较大,造型基本呈扁圆形,有的上下腹部中间各有一矮圈足,周围剔刻花卉纹饰;有的腹部鼓圆,器表为素面,壶的两侧有双系或四系,以便穿绳提拿或携带,它可能由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党项民族长期生活于马背,能耐寒暑饥渴,长于骑射,而扁壶体态轻盈,形状非常适合在马背或驼背上吊挂携带,为西夏人所喜欢的用具,带有十分浓厚的民族特性。现选择其中精品介绍如下。

  褐釉瓷砚,1965年宁夏石嘴山省嵬城遗址出土。长14.2厘米,宽9.8厘米,厚4厘米。砚面施褐色釉,水池作曲形莲瓣状,砚足呈纵向拱形,不挂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瓷人头,1965年宁夏石嘴山省嵬城遗址出土。高4.3厘米、正面宽3.7厘米、侧面宽4.1厘米。面部圆润,略带微笑,神态安详,头顶秃发,具有西夏党项人的面貌特征。这一器物的发现,如实地反映了西夏的社会习俗。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剔刻花四系瓷扁壶,1983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35厘米,宽31厘米,厚19厘米。直口,台唇,带状耳一对于肩部,一对于腹部,上下对称,壶体扁圆,圈足于腹部两侧。壶体两侧除圈足外,遍以剔刻露胎技法,作出连枝牡丹图案。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釉剔刻花瓷经瓶,1983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残高33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10.5厘米,底径17厘米。平折小口,束颈,宽肩,深腹修长,瓶体剔刻折枝牡丹图案,造型素雅端庄,具有典型的西夏瓷器的风格。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剔刻花瓷钵,1984年宁夏灵武县磁窑堡出土。残高14厘米,口径17.5厘米,底径8.5厘米。该钵直口微敛,深腹,小圈足,施黑釉,剔刻牡丹花图案,美观大方。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花纹瓷钵,1984年宁夏灵武县磁窑堡出土。高17厘米,口径24厘米,底径8厘米。修复完整,深腹,小圈足,施黑釉,剔刻牡丹花纹,线条刻画十分流畅。宁夏博物馆收藏。

  剔花牡丹纹瓷罐,1985年征集于宁夏固原什字大庄村出土。口径16.5,腹径25.2,高28.5,足径12.8厘米。瓷胎。器表饰黑釉,敛口,圆唇,流肩,平底,颈肩饰双耳。腹部剔花绕枝牡丹一周,露胎,并在上腹与下腹处剔有弦纹,上下各两道,下腹靠近底部无饰釉,釉色温润,质地坚硬,是西夏瓷难得的珍品。宁夏原州区文物管理所收藏。

  黑釉剔刻花四系瓷扁壶,1985年征集。长35.4厘米,直径31.6厘米,厚17.3厘米。直口,台唇,长颈,带状耳一对于肩,一对于腹,上下对称,壶体扁圆,圈足于腹的两侧,壶体正面圈足周围以剔釉露胎的技法,做出连枝牡丹花纹图案,背面施釉不到底。宁夏海原县文管所收藏。

  瓷背壶,1985年宁夏西吉县三合乡出土。通高18.3厘米,腹宽31.5厘米,腹围110厘米。此背壶为两个瓷盆合口成器,合缝堆贴形成壶腹棱装饰,贴附五系,开小直口,壶腹身两面刻两个相同的西夏文字。宁夏西吉县钱币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牡丹花瓷经瓶,征集。高33.1厘米,口径7.3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8.7厘米。台唇直口,细颈斜肩,圆腹平底。腹部以上施褐色釉,肩部有一涩圈,腹以下线刻卷叶纹,以剔地露胎的技法,剔刻翘枝牡丹花纹。宁夏盐池博物馆收藏。

  白瓷花口瓶,征集品。高18.7厘米,口径5.7厘米,腹径9厘米,底径6.5厘米。六瓣花口,细长颈,圆肩鼓腹,喇叭形高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光亮,白中泛青。造型别致,美观大方。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白瓷豆,1986年宁夏银川西夏陵区遗址出土。高8.8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6.4厘米。敞口圆唇,斜壁收腹,喇叭口,高圈足。通体施白釉,白中泛青,并有冰裂纹。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釉长颈瓷瓶,1986年宁夏银川西夏陵邑遗址出土。高15.4厘米,口径6.5厘米,腹径9厘米,底径5.7厘米。敞口折沿,长颈,圆肩鼓腹,喇叭形圈足。通体施白色釉,白中泛青,并有冰裂纹。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釉剔刻花瓷罐,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30.7厘米、口径16.5厘米,腹径30.2厘米,足径16.4厘米。平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罩化妆土,施透明釉,纹饰分三层,上下层剔刻卷草纹,中间剔刻缠枝菊花纹。整体布局疏密得当,表现出了高超的剔刻花工艺水平。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剔刻牡丹花瓷经瓶,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残高38.8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9.5厘米,底径12厘米。圆肩深腹,肩部有一涩圈,釉色光润,均匀明亮,以剔地露胎的技法,于腹部开光剔刻牡丹枝叶纹,并衬以花叶。由于剔刻面较大,釉与胎底的色彩对比鲜明。开光两侧刻画花叶和密集的弧线纹作为底纹,起到了局部装饰的作用。局部与整体的处理使画面显得疏密有致,图案分明,颇具艺术特色。西夏经瓶,多为剔刻花纹饰,施釉均不到底,制作精良。造型特点为小口,束颈,丰肩,腹部修长下收,暗圈足。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瓷灯,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8.4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6厘米。照明用具。宽沿,直壁折腹,高圈足。除圈足露胎外,通体施黑色釉。造型别致端庄。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瓷碗,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7.8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6.7厘米。敞口,略曲腹,矮圈足。内壁和外壁上部施褐色釉,器内心有一圈不挂釉,釉面光滑,腹下部和圈足露胎。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瓷骆驼,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长11.4厘米,高7.9厘米,宽4.4厘米。卧式,昂首,双眼圆睁,双峰耸起,腿腹部以上施褐色釉,下部露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瓷蒺藜,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1)高14.6厘米,直径16厘米。(2)高11.5厘米,直径13.1厘米。蒺藜是古代用于对付骑兵的一种绊马器。器表皆尖刺,有孔,内空心,装上火药和导火索,即可当地雷使用。器表施浅褐色釉,放在黄土中不易被发现。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花大瓷碗,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14厘米,口径28厘米,足径10.8厘米。口微敛,斜唇,曲腹,高圈足,外侧有凸棱。除足部露胎外,通体施褐釉,腹部剔刻一周波浪纹饰。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高足瓷灯,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6.2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4.8厘米。直口,浅腹,高足外撇,腹部有一凸棱,足部有四道凸棱,褐釉,足下部无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瓷唾盂,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4.5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3.9厘米。宽平沿,束颈,鼓腹,内外均施褐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牡丹花瓷梅瓶,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32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9厘米。修复完整,台唇直口,细颈折肩,圆腹平底,施褐色釉,腹部开光,剔刻折枝牡丹,腹下部线刻卷叶纹。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深腹瓷杯,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4.5厘米,口径8.5厘米,撇沿,深腹,凹足,内外均施黑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斜壁瓷碗,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5.5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5厘米。敞口,斜壁,腹较浅,圈足,内外壁、口沿施黑釉,外壁施不到底。宁夏博物馆收藏。

  青釉斜壁瓷碗,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4.7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3.9厘米。敞口,斜壁,腹较深,圈足,内外壁、口沿施青釉,外壁施不到底。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釉双耳瓷罐,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残高26.3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9.8厘米,大喇叭口,束颈较长,深鼓腹略深,圈足,颈腹部有对称双耳,通体施白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花口瓷瓶,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残高27.3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14厘米,足径10.3厘米。六瓣花口,束颈,长圆腹,足呈喇叭状。宁夏博物馆收藏。

  瓷釜,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13.6厘米,口径16.3厘米,腹径9厘米。直口内敛,宽沿,深腹圜底,口部有两道弦纹,并施褐釉至沿。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花折口盘底大瓷碗,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残高13.5厘米,口径23.8厘米,足径10.6厘米。直口折唇,斜壁收腹,施褐色釉,以剔地露胎技法,于腹部剔刻大叶花纹。宁夏博物馆收藏。

  瓷玉壶春瓶,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30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6厘米,底径10厘米。喇叭口,细颈,鼓腹,圈足。肩部有两道凹弦纹,腹部在两道凹弦纹之间有一圈剔刻的卷草花纹,下腹部还有一道凹弦纹,通体施褐釉,足部露胎。宁夏博物馆收藏。

  小口双耳瓷罐,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30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19.5厘米,足径12.3厘米。小口,圆唇,束颈,长圆腹,圈足。口下有一对称的双耳,肩部有涩圈,腹上部有两道凹弦纹,施半截褐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花深腹瓷罐,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27.6厘米,口径15.4厘米,腹径26厘米,足径12.6厘米。直口圆唇,束颈略宽,鼓腹下收较瘦,暗圈足。通体施褐釉,腹部上下各有两道凹弦纹,中间为一道凹弦纹,剔刻两圈纹饰,一圈为串枝海棠花,另一圈为波浪卷叶纹。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瓷经瓶,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残高19.2厘米,腹径16厘米,足径11厘米。口部已残缺,细颈,扁圆腹,喇叭状足,通体施白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荷叶口酱釉瓷尊,1986年灵武磁窑堡出土。高11.3厘米,口径14.6厘米,底径7.8厘米。尊口为六瓣荷叶形,颈肩内敛,后外撇,成内凹的圆弧形,矮足,器身有五圈阴刻弦纹,和一道凸棱纹,整个器物既稳定,又呈旋动状,动静结合,别具意韵。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瓷瓦件,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长31.4厘米,厚3.4厘米。长条形,一面平,一面有三道凹槽,仅一长侧斜面施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双耳瓷罐,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口径4.8厘米,腹径5.7厘米,底径3.1厘米,高6.5厘米。口微敞,斜沿,束颈,圆鼓腹,圈足,颈肩部有对称双耳,外壁施釉不到底。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釉双耳瓷罐,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口径5厘米,腹径10厘米,足径5.6厘米,高12.2厘米。子母口,直颈,肩部略肥,并有两道弦纹,深鼓腹,圈足,颈肩部有对称双耳,外壁施釉不到底。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釉剔刻牡丹花敛口瓷钵,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残高11.4厘米。敛口,深腹,圈足,内外均施白釉,口沿施有一道弦纹,腹部剔刻开光折枝牡丹,腹下也施有一道弦纹。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单耳瓷罐,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12厘米,口径8厘米,腹径9厘米,底径6.8厘米。平沿外出,束颈,丰肩,腹略深,圈足,颈肩部有一带状柄耳,外壁施釉不到底。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剔刻牡丹花敛口瓷钵,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口径17.4厘米,残高13.4厘米。敛口,深腹,圈足,内外均施黑釉,口沿施有一道弦纹,腹部剔刻开光折枝牡丹。宁夏博物馆收藏。

  黑釉瓜棱小瓷罐,1986年宁夏灵武磁窑堡出土。高8.1厘米,口径11.9厘米,底径6.5厘米。直口圆唇,折肩收腹,矮圈足。除圈足露胎外,通体施黑色釉,腹部呈瓜棱状。宁夏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海棠花瓷钵,1971年内蒙古伊盟地区出土。高14厘米,口径6.7厘米,腹径18.5厘米,底径8.2厘米。敛口圆唇,鼓腹圈足,施褐色釉,以剔地露胎的技法,于腹部开光,剔刻连枝海棠花叶纹。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海棠花罐,1971年内蒙古伊盟地区出土。高20.3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19厘米,底径8.5厘米。大口圆唇,圆腹,圈足微侈。口至上腹施酱褐釉,下腹和圈足露胎,腹部剔刻出两组海棠花纹,花纹外圈一连弧形开光,开光外饰云水纹。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褐釉剔刻海棠花瓷经瓶,1971年内蒙古伊盟地区出土。高33.8厘米,口径6.7厘米,腹径16.4厘米,底径9.6厘米。台唇小口,细颈折肩,圆腹平底。腹部施褐色釉,以剔地露胎的技法,于腹部开光,剔刻海棠枝叶纹。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白瓷碗,1975年宁夏灵武崇兴乡出土。高7.4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5.3厘米。敞口,斜壁,圈足。釉层较薄,白中泛黄,内有沙圈,下腹、足部露胎。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瓷高足碗,1975年宁夏灵武崇兴乡出土。高8.2厘米,口径12.6厘米,底径4.3厘米。敞口圆唇,斜壁曲腹,高圈足。除圈足露胎外,圈足以上均施白釉。宁夏博物馆收藏。

  白瓷碟,1975年宁夏灵武崇兴乡出土。高3.8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5.8厘米。敞口,略曲腹,矮圈足。通体施白色釉,内有沙圈。宁夏博物馆收藏。

  素面褐釉双耳瓷扁壶,2002年宁夏固原县城出土。通高34厘米,外口径7.8厘米,内口径5.7厘米,腹径29.5厘米,厚16.5厘米。斜唇小直口,宽沿,口沿残2.1厘米。束短颈,扁圆腹,腹侧近口处有对称双耳,腹中部饰有一周绳索纹,圈足,底部施釉不均。其中一耳残缺。圈足于背面腹部正中。正面施褐色釉,背面露胎。宁夏固原博物馆收藏。

二、西夏瓷器的工艺

  西夏瓷器生产,由于技术上受中原瓷窑的影响,制瓷工艺、装饰技法均与中原北方一些窑系大体相似。

  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西夏瓷的成型有三种情况,即轮制、模制和手制,成型的器物在晾干后,才挂釉,进行装饰。西夏瓷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碗、盘、钵等圈足器均挖足较深(俗称“挖足过肩” ),器壁近底处较厚,近口处较薄,底则更薄,这是因为碗、盘等主要用顶碗覆烧法制而造成的。顶碗覆烧法支撑点在圈足部,为了能撑住整个坯体,不至于坯体变形,所以近底处的器壁是最厚的地方;同时,为了减轻坯体的压力,近口处器壁略薄,器底最薄。器物外壁多挂半釉,施釉较薄。白釉碗、盘内底一般都有沙圈。

  白釉瓷和剔刻花瓷在西夏瓷器中最具特色。由于西夏瓷土略发灰或黄色,这对烧制白瓷极为不利,故在上釉前对胎体涂上化妆土,遮住胎体的颜色,然后挂釉,形成白瓷。党项族有“尚白”的习俗,他们以白为美,西夏谚语云:“有隆世,白三以降:牧、农二、商其三;无遗险,黑三又去;贼、骗二、赌其三”,意为白色是万世兴隆之根本。西夏开国皇帝元昊称帝以后,衣白衫,戴白高毡帽,以示崇高。正由于此,西夏瓷器也就以白瓷为贵。尽管如此,西夏白瓷中纯白色的不多,大都呈灰白色或牙黄色。

  剔刻花瓷是西夏瓷器的另一大特点,这主要是采用了剔刻釉、剔刻化妆土等装饰技法。剔刻釉是指剔釉和刻釉,剔釉是在施釉的胎体上用刻刀剔去纹饰以外的部分,留下的釉面形成主体纹饰。而刻釉则是在釉面上刻出花纹。一般情况下剔釉和刻釉技法多结合使用。西夏剔刻釉装饰主要在黑釉、褐釉的经瓶、扁壶、钵上,也有的在白釉瓷上。剔刻花常见于开光内的主体纹饰,开光外为地纹,这样,就使得釉色和胎体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主题纹饰和地纹饰的装饰效果。剔刻化妆土是在施化妆浆料,待其稍干再刻掉或剔刻掉部分化妆土而形成纹饰,然后罩以透明色。

三、西夏瓷器的纹饰

  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与北方诸窑瓷器大体相似,以植物、动物和人物图案为主,构图完美和谐。

  植物图案中有牡丹纹、莲花纹、菊花纹和葵花纹等,古代牡丹花又称富贵花,西夏在经瓶、壶、钵、罐等器物上剔刻或模印牡丹花,花纹有折枝、缠枝和交枝三种,这与牡丹雍容华贵,象征幸福美满有关。莲花也是西夏瓷器中常见的纹饰,不仅瓷器中有,建筑材料中多出现,这应与西夏崇尚佛教有一定的关系。菊花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同样也受到西夏人的喜爱。磁窑堡窑出土的经瓶,在开光内剔刻有折枝菊花,花朵硕大,刻工纤细秀丽。

  动物纹饰中有鱼纹、鹿纹等,鱼字因与“余”同音,所以鱼就有了丰收、富裕的象征意义。同样,鹿与“禄”同音,鹿往往与一些祥瑞的花草配到一起,既美观又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人物纹饰仅有婴戏纹一种。婴戏纹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故宋、辽、金、西夏在剔刻花瓷器中多有此题材。磁窑堡窑出土的深腹罐片上剔刻的婴戏纹,婴儿肥头大耳,两眼凸起,炯炯有神,简洁的线条表现了婴儿天真幼稚之态。

  除上述主要纹饰外,作为边饰还有不少,如卷草纹、几何纹、钱纹、水波纹、卷云纹和山形纹等亦比较常用。其中卷草纹在西夏瓷器边饰中数量最多,有卷草、卷枝、卷叶和花草等纹样,多饰在盆、碗的内壁近口处。

  西夏地处西北内陆,境内缺少铜、铁等金属矿产,这就不得不与周边的宋、辽、金换取,而这三国又经常以此来进行封锁,因此,日常所需的金属用品必须用瓷器来替换。西夏建国初期的瓷器主要依靠夏宋贸易来换取,到了中后期,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西夏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提高,西夏开始着手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制瓷手工业。

  与宋、辽相比,西夏瓷器无论在釉色、胎质,还是在烧制水平、技法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从各地出土的情况看,鲜明的民族特征、简洁的纹饰、粗犷的装饰手法,凸显出党项民族纯真质朴的风格,因此西夏瓷与同时期的宋瓷和辽瓷一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2] 钟侃.宁夏灵武县出土的西夏瓷器[J].文物,1996,(1).

  [3] 李国祯.灵武窑制瓷工艺总结和研究[J].中国陶瓷,1994,(1).

  [4] 高毅,王志平.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发现西夏窖藏瓷器[J].考古,1987,(12).

  [5]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银川缸瓷井西夏瓷窑[J].文物,1978,(8).

  [6]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准格尔旗发现西夏瓷器[J].文物,1987,(8).

  [7] 孙寿龄.武威出土一批西夏瓷器[J].文物天地,1993,(1).

  [8] 韩小忙,孙昌盛,陈悦新.西夏美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9] 史金波,白滨,吴峰云.西夏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本文出自:《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3-107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