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20-04-28 09:30:22   来源:《考古》    作者:王晓阳 杨剑 樊军   点击:

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关键词:宁夏隆德县 沙塘北塬遗址 齐家文化 客省庄二期文化 

  KEYWORDS: Longde County, Ningxia Beiyuan Site in Shatang Town QijiaCultureKexingzhuang Phase Ⅱ CulturesABSTRACT: In 2015, 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and other institutions excavated 12 house foundations, 150 ash pits, one burial and three kilns of the Neolithic Age at the Beiyuan Site in Shatang Town. The unearthed pottery wares were mainly jars, vats, basins, bowls, bo -bowls, jia -wine vessels, zun -wine vessels, dou -stemmed bowls, small cups, vessel lids, spindle whorls, pottery paddles, as well as stone knives, arrowheads, axes, etc. On the whole, the cultural properties of these remains and artifact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the early Qijia Culture represented by Phase Ⅶ of the Shizhao Village Site in Tianshui, but also have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Kexingzhuang Phase Ⅱ Culture in Guanzhong region,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meaningful for the researches on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ijia Culture.

  沙塘北塬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沙塘镇北侧的渝河二级台地上,312国道和青兰高速分别在遗址的南北两侧穿行(图一)。1984年宁夏第一次文物普查、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88年被隆德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曾对该遗址进行过钻探和发掘。经钻探发现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分布在沙塘村北的一整块塬地上,东西两侧被冲沟和村路隔断,南侧一直延伸到村边,北侧到田路为止。根据钻探情况对其进行了发掘,为便于工作,采用象限法布方,所有探方均在Ⅲ区内,发掘面积400平方米[1]。

  2015年,对北塬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为保持发掘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本年度发掘的探方与遗迹编号延续2013年。本次发掘面积856平方米。共布5米×5米的探方32个,分布在Ⅱ、Ⅲ区内,另根据实际情况布方1个、扩方3处(图二)。清理出房址12座、灰坑150个、墓葬1座、窑址3座和灰沟1条(图三;图四),出土数量较多的罐、盆、瓮、斝、器盖、拍等陶器,还有石镞、刀、锛及骨锥、骨针、玉锛等遗物。除灰沟为现代灰沟,其他遗迹均属新石器时代。

  一、地层堆积

  本年度发掘区的地势整体较为平坦,北部较南部略高,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发掘区地层统一编号,第3、4层分布不连续,仅在局部地点存在;其他区域因后期人为活动破坏,多仅余第1、2层。现以ⅡT1201、ⅡT1202南壁剖面为例介绍如下(图五)。

  第1层:耕土层。灰褐色粉质黏土,土质疏松,包含植物根茎、炭粒等,厚约0.1~0.2米。出土有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块和近代瓦片等。

  第2层:扰土层。灰黄色粉质黏土,土质较硬,包含植物根茎、炭粒等,厚约0.05~0.2米。出土有瓷片、铁钉以及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块等。现代灰沟G2叠压于该层下。

  第3层:近现代文化层,鼠洞干扰较严重。棕褐色粉质黏土,土质疏松,包含植物根茎等,厚0.05~0.35米。出土有陶片、瓷片、石块等。H208叠压于该层下。

  第4层: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全方分布,鼠洞干扰较严重。棕黄色粉质黏土,土质较疏松,包含有植物根茎、炭粒等,厚0.1~0.55米。出土有陶片、石块、动物骨骼等。H211、

  H218、H225叠压于该层下。

  二、遗迹

  本次发掘的遗迹现象较为丰富,共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房址12座、灰坑150个、墓葬1座和窑址3座。遗迹大多叠压于第3层、第4层下,少量遗迹叠压于第2层下,打破第4层或生土。根据出土遗物判断,遗迹年代应为齐家文化时期。

  (一)房址

  共12座(F8~19),均属齐家文化时期。其中F19部分进行了清理,F17仅在探方壁上部分露出。除F14、F19为窑洞式房址外,余皆为半地穴式。平面基本呈方形或圆形,部分房址内有圆形灶坑。多数房址内铺抹有白灰皮,墙体上亦有残留。门道基本为南向稍偏西,仅F9门道为西向。

  F14 位于ⅡT1101西部和ⅢT1101东部,部分延伸至ⅡT1201北隔梁下。叠压于第4层下,打破生土。窑洞式房址,顶部已坍塌。残存部分似一袋状坑,口径2.64、底径3.44、残深1.95米。距底面高0.56米有一斜坡向上的拱形门道,拱顶已不存,门道宽0.84米。在房址东南侧有一窖穴,部分直接掏挖在房址墙壁上,深入居室地面以下0.54米,口径1.3~1.76、底径1.5~1.8、深1.25米。房址内未见白灰皮、柱洞、灶坑等遗迹现象,在门道处发现有踩踏迹象(图六;图七)。

  F11 位于ⅢT0904、ⅢT0905、ⅢT1004、ⅢT1005内。叠压于第3层下,打破生土。半地穴式房址。平面近圆角凸字形,长3.2~3.75、宽2.2~2.9、墙壁残高约0.5米。在房址的中部偏北有一直径约1米的圆形灶坑,灶坑边缘铺抹有白灰皮,厚约0.1米。门道位于南部,稍偏西,长约0.3、宽约0.88米,门前有踩踏硬面。房址居住面上涂有白灰皮,厚0.5~2厘米,其下有一层厚约1~1.5厘米的草拌泥层。居住面下有5层垫土。第1层为黄色垫土硬面层,厚约0.06~0.1米;第2层为夹杂褐色土块的黄色土,厚0.06~0.14米;第3层为灰黑色土,厚0.1~0.12米;第4层为黄色土,厚0.15~0.22米;第5层为黑色斑块土,厚0.16~0.2米(图八;图九)。

  (二)灰坑

  共150个,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袋状坑,也有圆形圜底和口部不规则的灰坑。部分坑壁残存竖向的工具痕迹,长0.16~0.3、宽0.07~0.12、深0.01~0.02米。

  H96 位于ⅢT1102北部中央,且有三分之一延伸至北隔梁下。叠压于第3层下,打破第4层和生土。平面为椭圆形,剖面呈梯形,口小底大,平底,口长径1.58、短径1.34米,底长径2、短径1.76米,坑深1.06~1.12米。坑壁明显,未发现工具痕迹。据土质、土色及包含物,可将坑内堆积分为三层。第1层为灰黑色土,土质疏松,夹杂炭屑、红烧土颗粒等,厚约0.32~0.42米;出土有陶片、兽骨等。第2层为深黑色土,土质疏松,厚0.38~0.53米;出土有极少量的陶片。第3层为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夹杂有炭屑和硬土块等,厚0.06~0.4米;出土有少量陶片、石块等(图一○;图一一)。

  H179 位于ⅢT1006东南角,部分延伸至ⅢT1106东北角。叠压于第3层下,打破第4 层 。 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口长1.8、宽1.5米,底长2、宽1.8米,坑深1.16米。坑剖面呈袋状,斜壁略有弧曲,未发现工具痕迹。据土质、土色及包含物,可将坑内堆积分为三层。第1层为红褐色土,呈坡状,土质致密,夹杂黄土斑块,厚约0.46~1米;出土有陶片、石块、兽骨等。第2层为黄色土,呈坡状,土质较致密,内含硬土块,厚约0.06~0.36米;出土有少量的陶片、石块、兽骨等。第3层为灰褐色土,呈坡状,土质较致密,最厚约0.38米;出土有少量的陶片、石块、兽骨等(图一二)。

  H104 位于ⅢT1203中部。叠压于第3层下,打破生土。口部和底部近圆形,口径1.4、底径1米。壁面稍倾斜,呈坡状,深约0.34米。坑底较平,有较多红烧土孔道;红烧土自坑底向下厚约0.32米,其中坑底北侧和北壁红烧土较厚,南侧红烧土较薄(图一三)。

 

 (三)墓葬

  仅1座(M1)。位于ⅡT1202东南部,部分延伸至东隔梁下。叠压于第3层下,打破第4层。竖穴土坑墓,现存墓口距地表约0.5米。平面呈长方形,长约2.38、宽0.66~0.82、墓深0.85~0.95米。墓底较平,未发现其他相关遗迹现象。墓底有人骨一具,仰身直肢。人骨保存较好,除肋骨、手指骨与脚趾骨有部分缺失外,其余骨骼基本完整。头朝西,面向南,双手置于腹部。未见随葬品(图一四;图一五)。

 

 (四)窑址

  共3座。形制相同,均为竖穴式升焰窑。

  Y1 位于ⅢT1006东北部,部分延伸至东隔梁下。叠压于第4层下,打破生土。Y1在生土中挖成,大体呈东西向分布。由窑室、操作间以及壁龛组成,总长约3.25米。窑室位于操作间西部,窑顶已倒塌。窑室平面近圆形,直径约1.2~1.34米。上部窑室不存,仅见火道、火膛、火门。火道有两条,呈“Y”形,中间有隔梁隔开,以北火道为例,宽约0.34、进深约0.4、高约0.34米。火膛位于窑室中部,平面呈椭圆形,长径约0.63、短径约0.46米。火门向东,现存立面呈矩形,宽约0.42、进深约0.14、残高约0.2米。窑室烧土面厚约4~8厘米。操作间位于窑室东部,为一椭圆形袋状坑,口长径约1.86、短径约1.71米,底长径约2、短径约1.77米。操作间西南侧有一半圆形壁龛,宽约0.6、进深约0.32米,用途不明(图一六;图一七)。

  三、出土遗物

  遗址内出土遗物多为陶器,石器和骨器也较多,玉器和蚌器较少。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陶器

  发掘出土陶片较多,除可复原器物外,以夹砂陶片较多,泥质陶片稍少。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泥质红陶稍少,另有少量泥质灰陶和极少量的泥质黑陶、白陶。器表多为素面,纹饰有麻点纹、篮纹、绳纹、附加堆纹,以及少量的刻划纹和戳印纹。彩陶残片极少,均为红陶黑彩。器类以罐为主,盆次之,另有少量的瓮、钵、壶、斝、尊等,以及器盖、刀、拍等。以下挑选部分典型器罐可复原者较多,占可复原器物的大部分。根据口部、腹部、耳部的形态,可分为小口罐、大口罐、单耳罐、双耳罐、三耳罐、带鋬罐、鸮面罐等,以小口罐为主,单耳罐次之,大口罐再次之,双耳罐较少,其余罐类均极少。

  小口罐 罐的底部和器身分开制作后粘结在一起,其中夹砂罐的腹部和底部相连处痕迹较明显,泥质红陶罐的粘结处不明显。据口沿下有无附加堆纹,可分二型。

  A型:口沿下无附加堆纹,多为素面或饰斜篮纹。多为夹砂红陶,泥质陶较少。口沿微侈,束颈或直颈,圆腹,平底。H156③︰12,泥质红陶。颈部及上腹素面,下腹饰横向篮纹。口径8.4、底径6.6、高12.4厘米(图一八,23)。H206③︰1,夹砂红陶。口沿及颈部素面,腹部和底部饰麻点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13.2、底径8.8、高24.4厘米(图一八,16)。H211︰4,夹砂红陶。平底稍内凹。颈部素面,腹部饰竖向绳纹,底部饰压印方格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12、底径7.8、高13.8厘米(图一八,24;图一九)。ⅡT0908⑤︰3,夹砂红陶。口沿及颈上部素面,颈下部饰斜向篮纹,器身饰麻点纹,底部饰横向篮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15.6、底径11.2、高24厘米(图一八,1;图二○)。H237①︰1,夹砂红陶。平底稍内凹。颈部有竖向刮划痕迹,器身饰麻点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14.2、底径9.2、高20厘米(图一八,11;图二一)。H101②︰5,夹砂红陶。平底稍内凹。颈部素面,颈腹相连处有三个附加泥饼,器身饰麻点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9.4、底径6、高11.2厘米(图一八,9)。

  B型:沿下饰一周附加堆纹。H197③︰1,夹砂红陶。侈口,方唇,束颈,圆腹,平底。颈部饰横向篮纹,腹部饰麻点纹,下腹近底部饰横向篮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19.2、底径12.4、高32厘米(图一八,2)。H244①︰4,夹砂红陶。侈口,圆唇,束颈,圆腹,平底。颈部素面,器身饰竖向交错绳纹,底部饰压印方格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15、底径8.2、高22厘米(图一八,17)。

  大口罐 数量较少,无可复原器。多为泥质陶。敞口近喇叭状,束颈或高领。H116③︰2,泥质红陶。圆唇,平沿,高领。领部饰斜向篮纹。口径19、残高10厘米(图一八,18)。

  H238①︰5,泥质红陶。方唇,斜沿,高领。素面。口径14、残高10.2厘米(图一八,13)。

  三耳罐 H154①︰2,泥质红褐陶。侈口,圆唇,束颈,腹微鼓,平底。口沿和腹部之间有三个桥形耳。素面。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9、底径4、高8.4厘米(图一八,4)。

  双耳罐 侈口,圆唇,束颈。沿下和腹部之间有一对桥形耳。H105⑥︰4,泥质红陶。腹近折,平底稍内凹。颈部及上腹素面磨光。口径7.8、底径4.6、高8.6厘米(图一八,8)。H147①︰1,泥质红陶。圆腹,平底稍内凹。颈部及器耳有竖向刮抹痕迹,腹部素面磨光,底部饰压印方格纹。口径8、底径3.6、高8厘米(图一八,25;图二二)。

  单耳罐 多为夹砂陶,泥质陶较少。可复原器较多,颈侧附单耳。根据颈部和腹部的不同,可分五型。A型、B型可看出腹部和底部分别制作后粘结的痕迹。

  A型:高颈,深腹。侈口,圆唇或方唇,圆腹,平底。H186⑫︰2,夹砂红陶。圆唇,平底稍内凹。腹部饰麻点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9、底径7、高9.6厘米(图一八,5)。 H187②︰2,夹砂红陶。方唇。颈部饰一周戳印纹,器身饰竖向绳纹,罐底饰交错绳纹,器耳上贴有附加泥条。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9.6、底径6、高12.8厘米(图一八,19)。H218②︰2,夹砂红陶。圆唇。颈部及腹部饰斜向篮纹,上腹部有数道刻划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9.8、底径6.8、高12厘米(图一八,26;图二三)。 

  B型:高颈,直腹。H156①︰1,夹砂红陶。整体较厚重。侈口,圆唇,平底。腹部饰麻点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9、底径9.2、高12厘米(图一八,21;图二四)。

  C型:高领,圆腹。ⅡT0908⑪︰1,泥质红陶。近直口,圆唇,平底。口部有残损痕迹。素面,局部磨光。口径10、底径9.4、高11.8厘米(图一八,22)。

  D型:高领,扁腹。H183②︰1,泥质红褐陶。侈口,圆唇,小平底。器身素面磨光。口径9.5、底径5、高10厘米(图一八,3)。

  E型:矮领,扁腹。H117︰1,夹砂红陶。侈口,圆唇,平底稍内凹。上腹饰交错刻划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10、底径7、高9.2厘米(图一八,20)。

  带鋬罐 H110②︰1,夹砂红陶。敛口,方唇,腹微鼓,平底。上腹有一对小鋬,器身饰麻点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7、底径7.4、高11厘米(图一八,12;图二五)。

  花边口沿罐 H217②︰2,夹砂红陶。已残。侈口,方唇,束颈。口沿处有压印形成的花边,颈部素面,腹部饰麻点纹。器表有烟炱痕迹。口径19.8、残高8.6厘米(图一八,15)。

  鸮面罐 已残,仅存罐身鸮面部分。H130⑤︰2,夹砂红褐陶。器表有一穿孔,鸮面边缘有一道附加泥条。器表有烟炱痕迹。残长8、残宽4厘米(图一八,7)。H186⑫︰8,夹砂红陶。器表有两个穿孔并见烟炱痕迹。残长7、残宽4.4厘米(图一八,6)。

  白陶罐 数量极少。H216①︰2,泥质陶。仅存单耳。残长5、残宽4.2厘米(图一八,10)。H181︰2,泥质陶。残存腹部和底部。圆腹,平底稍内凹。上腹残存刻划纹。底径4.8、残高4厘米(图一八,14)。

  壶 数量较少。据器身形态不同,可分二型。

  A型:细长颈,圆腹,平底。H206②︰1,泥质红褐陶。口部已残。下腹饰横向篮纹,余皆素面磨光。器身和底部分别制作后粘结在一起。底径10.4、残高26厘米(图二六,18)。

  B型:束颈,腹部微鼓,下腹斜直,平底。H206②︰4,泥质红陶。口部已残。上腹素面磨光,下腹及底部饰交错篮纹。器身和底部分别制作后粘结在一起。底径12.4、残高37.8厘米(图二六,2)。

  瓮 根据器表有无鋬等,可分二型。

  A型:均有一对鋬,可分三亚型。

  Aa型:H156⑤︰2,夹砂红陶。子母口内敛,方唇,腹微鼓,上腹有一对泥饼状鋬,平底稍内凹。腹上部素面,下部饰横向篮纹、刻划纹和两周附加堆纹,底部饰压印方格纹。该器是先将鋬粘在器身后再进行施纹。口径15、底径9.4、高14.4厘米(图二六,16;图二七)。

  Ab型:H211︰5,夹砂红陶。敛口,小平沿,圆腹,腹部有一对泥饼状鋬,平底稍内凹。器身饰交错绳纹,底部饰交错压印纹,鋬素面。该器是在纹饰做好后将鋬粘在器身上。口径12.4、底径9.2、高13厘米(图二六,12;图二八)。

  Ac型:F16︰40,夹砂红陶。已残。敛口,方唇,口部有一对小鋬。器表饰麻点纹,鋬上饰戳印纹。该器是在纹饰做好后将鋬粘在器身上。口径18、残高6厘米(图二六,11)。

  B型:无鋬。H206③︰3,泥质红陶。应是B型陶壶口、颈部残损后修制而成。敛口,鼓腹,下腹斜直,平底。上腹素面,下腹及底部饰交错篮纹。器底和器身粘结痕迹较明显。底径12、高27.5厘米(图二六,13)。

  盆 在可复原器物中也占据较大的比例。据整体形态不同,可分二型。

  A型:数量较少。刻槽盆。敛口,方唇,圆腹。H114︰9,夹砂红陶。已残。上腹有制作口沿时向腹部折贴形成的痕迹。通体饰竖向和斜向绳纹,内壁饰交错刻划纹。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20.4、残高12.6厘米(图二六,17)。

  B型:数量较多。均为泥质红陶。敞口,斜直腹,平底。据口沿不同,可分三亚型。

  Ba型:圆唇,小平沿。H183③︰1,器身有三个修补形成的箍孔,一个未钻透。外壁饰斜向篮纹。口径28、底径11.8、高6.2厘米(图二六,7)。H206④︰1,外壁饰竖向篮纹。口径32.6、底径13.8、高10.8厘米(图二六,9)。

  Bb型:方唇,唇面稍外斜。H186⑫︰1,平底稍内凹。器身有六个修补形成的箍孔,外壁饰横向篮纹。口径30、底径11.6、高10厘米(图二六,8)。H101②︰4,唇上有一周凹槽,外壁饰横向篮纹。口径20、底径9.2、高7厘米(图二六,14)。

  Bc型:H100︰1,圆唇。外壁饰竖向篮纹。器身和底部粘结的痕迹明显。口径24.5、底径11、高7.6厘米(图二六,5)。H154③︰1,方唇。器身有一箍孔,素面。口径27、底径11.8、高6.8厘米(图二六,4)。

  尊 数量较少,均残。H147②︰2,泥质红陶。侈口,圆唇,小平沿,矮领,圆腹。素面。口径17、残高9.2厘米(图二六,15)。F16︰32,泥质红陶。侈口,圆唇,斜沿较窄,矮领。素面。口径22、残高5.4厘米(图二六,19)。

  斝 数量较少。均为夹砂红陶。敛口内折。H217①︰1,完整。圆唇,近直腹,上腹有一对乳突状鋬,下接三空足。素面。器身有烟炱痕迹。口径17.6、高20.2厘米(图二六,1)。H101①︰25,口沿残片。方唇,唇内有一周凹槽。唇外饰竖向压印纹。口径20.8、残高9.6厘米(图二六,6)。H216①︰3,口沿残片。圆唇,唇外有四道凹槽。口径13、残高4.6厘米(图二六,20)。

  钵 可复原器较少。据口沿及腹部的不同,可分三型。

  A型:敛口,圆腹,平底或底稍内凹。H211①︰2,泥质红陶。底稍内凹。上腹素面,下腹饰竖向篮纹。口径22.2、底径17、高8.4厘米(图二六,10;图二九)。H160②︰4,夹砂红陶,整体成形。平底。素面。口径8、底径3.6、高6.4厘米(图二六,23)。

  B型:直口,上腹近直,下腹斜直。H125①︰5,泥质灰陶。圆唇,平底。素面。口径12.8、底径5.6、高3.6厘米(图二六,22)。

  C型:敞口,斜腹。H240︰10,泥质红陶。圆唇,平底。器身饰竖向篮纹。口径19、底径6、高6.6厘米(图二六,3)。

  豆 无可复原器。泥质红陶。F15︰1,仅存豆盘。敞口,方唇,浅腹,平底。素面。口径25.4、残高5厘米(图二六,21)。H105⑥︰37,豆底座。豆盘残缺。喇叭状圈足,圆柱状柄。素面,壁面修整刮抹痕迹明显。圈足径20、残高12厘米(图三○,14)。

  盘 夹砂红陶。边缘较薄,中间稍厚。H136②︰7,残片呈弧边三角状。边缘圆弧,微上翘。边缘素面,稍靠中部饰篮纹。残长14、残宽10.4、厚1.4厘米(图三○,11)。H156③︰17,残片近长方形。边缘素面,稍靠中部饰篮纹。残长10.4、残宽7.4、厚1.4~1.8厘米(图三○,12)。

  碗 据口沿和腹部形态,可分三型。

  A型:敞口,方唇,小平沿,腹部微弧。H201③︰1,泥质红陶。平底。外壁有竖向刮抹痕迹,底部饰交错篮纹。口径16.4、底径9.8、高4厘米(图三○,1;图三一)。

  B型:敞口,圆唇,斜腹。据口部不同,可分二亚型。

  Ba型:口沿外撇。ⅢT1105④︰5,泥质红陶。斜弧腹,平底。底部饰压印席纹。口径13、底径6.8、高4.6厘米(图三○,22)。

  Bb型:泥质红陶。口斜直,斜腹,平底。ⅢT1304⑥︰1,外壁饰竖向刮抹形成的纹饰。腹部和底部分别制作后粘接而成。口径13.8、底径7.8、高5.4厘米(图三○,2)。H135︰8,素面。口径12.8、底径6、高3.6厘米(图三○,27)。

  C型:近直口,圆唇,弧腹。H240︰11,泥质红陶,捏制。平底。口径8.8、底径7.4、高3.7厘米(图三○,21)。

  圆唇,束颈,圆腹,平底稍内凹。口、腹之间有一圆柄状单耳。素面。口径6、底径3.4、高7厘米(图三○,13;图三二)。

  盅 捏制。据器形大小,可分二型。

  A型:器形较大。据口、腹部的不同,可分三亚型。

  Aa型:泥质红陶。敛口,腹微鼓。F16︰12,圜底。素面。口径3、高4厘米(图三○,10)。H125︰1,平底微弧。素面。口径3.4、底径3.9、高3.4厘米(图三○,9)。

  Ab型:近直口,深腹。F16︰13,泥质红陶。平底微弧。素面。口径3.2、底径2.5、高4.3厘米(图三○,25)。

  Ac型:整体呈方柱状,口底等大。H127︰1,泥质红陶。素面。器身有烟炱痕迹。长3.5、宽2.5~3.2、高3.3厘米(图三○,19)。

  B型:泥质红陶。器形较小。平底。素面。H176⑥︰1,口径2.2、底径1.6、高2厘米(图三○,16)。ⅢT1203④︰1,口径2.8、底径1.4、高2.8厘米(图三○,26)。

  空足 数量较少,均残。夹砂红陶。素面。H186③︰1,扁空足。残高4.4厘米(图三○,18)。H231︰6,器表有烟炱痕迹。残高4.4厘米(图三○,20)。

  器盖 数量较多。据整体形态不同,可分四型。

  A型:喇叭状,顶部有一圆孔。H139︰4,泥质红陶。素面。口径11.4、高4厘米(图三○,15)。F14⑧︰6,泥质红陶。器表饰篮纹。口径12.6、高3.4厘米(图三○,17)。

  B型:夹砂红陶。喇叭状,顶部有一圆柄状捉手。H154②︰1,已残。器身及下唇口均有刻划纹。器表有烟炱痕迹。残高4.8厘米(图三○,23)。H160②︰2,器身有一圆孔,饰刻划纹。口径7.1、高4厘米(图三○,24)。

  C型:夹砂红陶。近圆饼状,有一桥形钮。H101②︰1,通体饰交错绳纹。器身有烟炱痕迹。直径11.8~13.2、厚1厘米(图三○,3)。

  D型:圆锥状捉手,下接圆柱状柄,盖身已残。据柄部,可分二亚型。

  Da型:实心圆柱状柄。H239⑨︰2,泥质红陶。圆锥状顶尖。素面。捉手直径7.1、残高7.8厘米(图三○,8)。

  Db型:筒状柄中空。F8门前堆积①︰8,泥质灰陶。圆锥状顶尖,柄上有一对穿孔。素面。残高8.8厘米(图三○,5)。

  捉手 据整体形态不同,可分二型。

  A型:钉状。H158⑤︰2,夹砂红褐陶。顶部有两圈刻划纹。顶径4~4.2、高4厘米(图三○,6)。H167⑦︰1,泥质红陶。素面。顶径3.2、高3.2厘米(图三○,7)。

  B型:顶部呈圆锥状,下部呈柱状。H101④︰2,泥质灰陶。直径1~2.3、高4.8厘米(图三○,4)。

  拍 据整体形态不同,可分二型。

  A型:近圆锥状。F8︰1,泥质红陶。已残。实心。器身饰凌乱绳纹。底径6、残高4.8厘米(图三三,3)。

  B型:泥质红陶。拍上有桥形耳状捉手。据拍面形状,可分二亚型。

  Ba型:拍面呈圆形。H240︰3,泥质红陶。捉手边缘饰戳印纹。底径7.9、高4.8厘米(图三三,7)。

  Bb型:拍面呈长方形。H116①︰1,长6、宽6.4、高4厘米(图三三,12)。 

  纺轮 据整体形态不同,可分三型。

  A型:整体略呈蛋形,顶部有一圆孔。H128︰1,夹砂红陶。中空,平底。素面。底径3.2、高5.8厘米(图三三,6)。

  B型:整体呈截锥状,中部有一圆孔。H154①︰3,夹砂灰陶。素面。顶径2.4、底径6.4、高2.5厘米(图三三,10)。

  C型:圆饼状,中部有一个圆孔。H240︰2,泥质红陶。素面。直径7.3~7.6、厚0.5~0.6厘米(图三三,11)。

  刀 数量较多。可分三型。

  A型:刃部尚未制出。F16︰15,泥质红陶。平面呈长方形。表面饰篮纹。长6、宽3.6、厚0.5厘米(图三三,1)。

  B 型 : 刃 部 打制,侧边有一凹槽。H136②︰3,泥质红陶。近长方形,中部有一单面钻孔。表面饰篮纹。长8.2、宽4.7、厚0.4厘米(图三三,2)。H101①︰4,泥质红陶。近弧边长方形,有一单面钻孔,孔未透。素面磨光。长5.9、宽4.3、厚0.5厘米(图三三,13)。

  C型:刃部磨制。H105③︰1,泥质红陶。弧边长方形,中间有一双面钻孔。刃部双面磨制。表面饰篮纹。长5.6、宽3.5、厚0.6厘米(图三三,8)。H201⑤︰2,泥质红陶。残存呈弧边梯形,中间有一双面钻孔。刃部双面磨制。表面饰刻划纹。残长5、宽3.5、厚0.7厘米(图三三,9)。

  彩陶片 数量较少。泥质红陶。器表饰粗横条带纹及细方格纹。H186⑮︰1,残长2.5、残宽2.5、厚0.3厘米(图三三,4)。H130⑧︰1,残长2.5、残宽2.5、厚0.3厘米。(图三三,5)。

  (二)玉、石器

  以石器为主,有少量的玉器和玉料。器类有刀、镞、锛、斧、凿、纺轮等。

  砺石 多为灰白色细砂岩。ⅢT1004③︰4,基本完整。近弧边梯形,有三面磨制的台面。长30.6、宽17.8、厚6.4~11厘米(图三四,5)。

  石刀 数量较多。据整体形态不同,可分四型。

  A型:长方形,两侧边缘内凹。F16︰5,灰白色砂岩。刃部双面磨制。长10、宽4.8、厚0.6厘米(图三四,12)。H124︰1,青灰色。打制。长8.1、宽5.3、厚0.6厘米(图三四,14)。

  B型:长方形。H125︰2,青灰色。器身打制而成,器表有磨制痕迹。长10.5、宽5.8、厚1.2厘米(图三四,13)。H158②︰2,青灰色。刃部双面磨制。长9.7、宽5.3、厚0.8厘米(图三四,11)。

  C型:长方形,中间有一穿孔。ⅡT0908⑥︰3,青灰色。刃部双面磨制。长9、宽5.2、厚0.5厘米(图三四,3)。H212④︰1,青灰色。刃部微内弧,双面磨制。长8.3、宽4.3、厚0.5厘米(图三四,6)。

  D型:不规则形。H156③︰2,青灰色。呈弧边梯形,表面有双面对钻孔和单面钻孔各一个,单面钻孔未透。刃部双面磨制。长5.2、宽3.3、厚0.4厘米(图三四,7)。H240︰4,青灰色。呈三角形,中间有一双面对钻孔。刃部双面磨制。长7.2、宽4.4、厚0.4厘米(图三四,8)。

  石斧 双面刃。H105⑥︰6,灰色砂岩。平面呈长方形。刃部打制。长7.2、宽7、厚3.5厘米(图三四,9)。H187①︰1,暗黑色。顶端残。残存近长方形。刃部磨制。残长9.5、宽7.3、厚3.4厘米(图三四,1)。H102︰1,青灰色。顶端稍残。残存呈长方形。刃部磨制。残长9.5、宽5.4、厚2.7厘米(图三四,2) 

  石锛 整体细长。近长方形,双面刃。表面磨制光滑。H155①︰1,青灰色。长15.4、宽4.3、厚2.1厘米(图三四,4)。

  石铲 H187③︰1,青灰色。近方形。顶端和刃部有烟炱痕迹。长12.1、宽10.1、厚1.5厘米(图三四,10)。

  石凿H130⑩︰3,黑色。长条状。器表磨制痕迹明显,刃部双面磨制。长5.7、宽2.3、厚1.5厘米(图三五,2)。F16︰3,黑色。顶端稍残。长条状,背面较平直。器表磨制痕迹明显,刃部单面磨制。长4.7、宽2.1、厚1.2厘米(图三五,8)。

  石镞 数量在石器中最多。据整体形态不同,可分二型。

  A型:细长柳叶状。两侧边缘均磨制双面刃部。据镞身是否有棱,可分二亚型。

  Aa型:镞身两侧有凸棱。H105②︰2,青灰色。横截面近菱形。长3.8、宽1.1、厚0.2厘米(图三五,4)。

  Ab型:镞身无凸棱。H167④︰2,长3.9、宽1.3、厚0.2厘米(图三五,9)。

  B型:较A型稍矮,三角形。两侧边缘均磨制双面刃部。H113①︰1,青黑色。长2.9、宽1.4、厚0.2厘米(图三五,6)。

  石纺轮 ⅢT0905①︰1,灰黑色。已残。圆饼状,中间有一圆孔。直径6.7、孔径1.1、厚1厘米(图三五,7)。

  石笄  H147②︰1,颜色灰白相间。已残。扁柱状。残长3.3、宽1.1、厚0.7厘米(图三五,5)。

  玉刀1件(H240︰6)。色微黄。已残。不规则状,中间有一残缺穿孔。刃部双面磨制。残长4.6、残宽2.5、厚0.3厘米(图三五,图三六)。

  玉锛2件。H101②︰3,器身一侧青白色,一侧暗黑色。顶端已残。一侧磨低形成斜面,刃部双面磨制。残长4.3、宽3.1、厚1.3厘米(图三五,1)。H205③︰1,浅青色。通体磨制。两侧磨低形成斜面,单面刃。长5.3、宽1.6、厚1厘米(图三七)。

  玉凿1件(H134①︰2)。侧边稍残。墨绿色。通体磨制。双面刃。长8.6、宽1.8、厚0.7厘米(图三八)。

  玉锥 1件(H160①︰1)。青色。磨制。柱状,前端有锥尖。长3.5、宽0.6、厚0.6厘米(图三九)。

  (三)骨、角、蚌器

  主要包括骨饰、钏、匕、凿、锥、镞、针和羊角、鹿角等。

  骨饰3件。乳白色,器身有两道横向的刻划浅槽。F16︰2,长4.1、宽3.1、厚0.5厘米(图四○,8;图四一)。F16︰7,两道浅槽未贯穿器身。长3.8、宽3、厚0.4厘米(图四○,9;图四二)。ⅢT1106③︰1,两道浅槽近器身边缘处各有一个钻孔。长4.4、宽3.3、厚0.2厘米(图四三)。

  骨钏1件(F16︰1)。乳白色。为骨钏的一部分。长方形,横截面呈桥拱状,两边有四个对钻穿孔用于连接固定。长5.2、宽4.1、厚0.9厘米(图四四;图四五)。


  骨匕1件(H143⑪︰1)。乳黄色。刃部稍残。通体磨制。长条状,顶端有一双面对钻穿孔。长12.3、宽2.5、厚0.4厘米(图四○,4)。

  骨凿 双面刃,刃部磨制。H138①︰3,基本完整。黄灰色。长13.5、宽2.4、厚1.5厘米(图四○,2)。H219︰1,黄色稍偏白。长7.9、宽2、厚1厘米(图四○,14)。

  骨锥 数量在骨器中最多。H154⑤∶ 6,灰黄色。前段近圆柱状,尾端扁平。两端均有磨制的锥尖。长10.8厘米(图四○,3)。H186⑪︰1,浅黄色。体扁平,锥尖磨制。长11.5、宽1.3厘米(图四○,1;图四六)。

  骨镞 浅黄色。镞身磨制,尾部有铤。H134①︰1,铤较短。长5厘米(图四○,5;图四七)。Y1③︰1,铤较长,镞尖部已残。残长6.7厘米(图四○,7)。

  骨针3件。通体磨制。顶端有一穿孔。H131⑥︰1,灰黄色。斜长形针孔。长6.7厘米(图四○,6,:图四八)。H130⑩︰2,米黄色。圆形针孔。长4厘米(图四九)。H157①︰1,浅黄色,稍偏白。近圆形针孔。长2.7厘米(图五○)。

  羊角 1件(H244︰2)。黄灰色。根部较直,角尖弯曲。长27.5、直径2.5~4厘米(图四〇,11)。

  鹿角 数量较多,多残损。H159︰1,灰黄色。角尖分杈呈枝丫状。长27.4厘米(图四○,10)。H154⑥︰2,灰黄色。角尖分杈呈枝丫状。长20.3厘米(图四○,15)。

  蚌饰 数量较多。灰白色。背部有一穿孔。H154④︰1,器身边缘稍残。长4.5、宽2.5厘米(图四○,13)。H239⑨︰1,长4.6、宽2.5厘米(图四○,12)。

  四、结语

  2015年度的发掘较2013年发掘面积大,所发现的遗迹现象也更加丰富,除2013年曾经出现的房址、灰坑外,还发现了窑址和墓葬,这为我们了解沙塘北塬遗址的聚落布局和社会功能提供了更加充实的材料。出土遗物的器类和器形与2013年发掘基本相同,以陶小口罐、大口罐、三耳罐、双耳罐、单耳罐、瓮、盆、尊、斝、豆、碗等为主,另有陶盅、器盖、纺轮、拍、刀及石刀、镞、斧等。不同之处在于陶刀明显增多,陶碗和陶瓮明显较多,白陶增多,彩陶变少;动物角增多,出现骨钏、骨饰等器类;另外还发现部分玉器和玉料。陶器制作粗糙,部分陶器的口沿和底部都不甚规整、水平。从所出陶器来看,大多数小口罐的器身和器底是分别制作后粘结在一起。B型器盖是在A型器盖的顶部圆孔中装入A型捉手后粘结而成,B型捉手应为Db型器盖顶部的捉手。通过与宁夏隆德县页河子遗址龙山文化遗存 [2] 、甘肃天水市师赵村遗址第七期文化遗存 [3] 的出土陶器相对比,我们可看到沙塘北塬遗址的小口罐和这两个遗址的夹砂侈口罐相似;沙塘北塬遗址大口罐口沿和页河子遗址高领折肩罐口沿类同;单耳罐、三耳罐、斝、盆、器盖等都可在页河子和师赵村遗址中找到类似器形,但这两个遗址所出陶鬲却未见于沙塘北塬遗址,页河子遗址的双大耳罐在沙塘北塬遗址中也未发现。另外,沙塘北塬遗址出土的B型陶壶与关中地区西安市米家崖遗址A型陶壶 [4] 更类似,少量黑陶也应是受到关中地区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影响而出现。

  综合以上特征,我们认为沙塘北塬遗址、页河子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师赵村遗址第七期遗存三者整体文化面貌基本类同,文化内涵比较接近,都属于齐家文化早期文化遗存。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樊军。参加发掘的工作人员有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晓阳、杨剑、韩海鸥、陈啸,隆德县文物管理所高科、魏军林,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井中伟老师和魏凯、杨琳等研究生及王文丹、高小东等2013本科生,北京联合大学盖旖婷、彭媛等,中山大学马伟,新疆大学黄海波、阿合坦·托鲁洪。遗迹照片由井中伟、王晓阳拍摄,器物照片由边东冬拍摄,线图由徐永江和王晓阳绘制。此次发掘得到隆德县文物管理所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执笔者:王晓阳 杨剑 樊军

  注释

  [1]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隆德沙塘北塬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文博》2017年第6期。

  [2] 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见《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4]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米家崖——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2006年考古发掘报告》第354~357页,科学出版社,2012年。

  本文出自《考古》2018年第5期,4-23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