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彭阳县近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
发布时间:2020-05-28 13:53:49   点击:

 宁夏彭阳县近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

杨宁国 祁悦章

  春秋战国时期以生产工具、青铜兵器、车马饰件、动物纹装饰品等为主要特征的北方系青铜器,在固原地区屡有发现。近年来,在固原所属彭阳县等地又陆续发现几处墓葬以及一些零星出土的青铜器。在县境内过去曾有类似的发现,已见于报道①。近年发现的这些墓葬虽遭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大部分重要的青铜器仍从群众中征集回,丰富了本地区青铜文化的内涵。现分述如下。

  一

  1987年6月,草庙乡张街村出土一批青铜器。墓为土坑墓,墓口距地表0.7­—1米,无葬具。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散置于墓主人周围。在人骨上有马、牛、羊等牲畜头骨层层叠压。共出土青铜器160件。

  (一) 生产工具

  共2件,种类有锛、鹤嘴斧等。

  锛1件(ZHJ:04)。通体近梯形状。长方形銎,銎径2.2厘米× 0.6厘米。身有钉孔,双面直刃。长4.2、刃宽2.2厘米(图一,(11))。

  鹤嘴斧1件(ZHJ:03)。一端呈斧状,扁刃,另一端为鹤嘴状。銎呈椭圆形。长 10.9、銎径0.8厘米(图一,3)。

  (二) 兵器

  共5件,种类有戈、镦等

  戈3件,形制相同。中胡三穿。上刺呈三角状。 ZHJ : 01, 长方形直内 , 内有一横穿,援平直。前锋呈三角状。内长3、援长 6.5、长10,5厘米(图二,4)。

  镦2件,直筒状。ZHJ:02,一端呈尖圆状封顶。另一端为圆形銎,銎径4厘米。身有一钉孔,长8.5厘米(图二,1)。

  (三)车马饰件

  共91件,种类有车辕饰、当卢、泡饰、杆头饰等。

  车辕饰1件(ZHJ:05)。长方形筒状,身上起棱。前端较小,封顶,径4厘米。套口较大,径4.6厘米。銎径呈椭圆状。器表有圆球形凸起。另一面较为平直,有长方形镂空槽。 一侧有两钉孔。长12.1厘米(图二,5)。

  当卢33件,分三式。

  Ⅰ式:26件,形制相同。表面凸起,有中脊,上部有一圆形凸出,背凹有钮。ZHJ:06,最大径10、最小径6.3厘米(图一,8)。

  Ⅱ式:4件,呈柳叶形。ZHJ:07,上宽下窄末端尖。表面鼓起,上部有圆形凸起,中穿可插缨。背面有钮。长10.1厘米(图一,6;图版肆,3)。

  Ⅲ式:3件,呈柳叶形,ZHJ:08,上宽下窄末端尖,表面鼓起,有中脊,上部凸出一圆泡,背面有钮。长9厘米(图一,16)。

  泡饰54件,分四式

  Ⅰ式:18件,草帽状,表面向中心渐隆。ZHJ:09,上部有半球形突出,背面有一横梁、径2.1、直径4.1厘米(图一,12)。

  Ⅱ式:8件,正面尖凸,背有横梁。ZHJ:10,直径1.1、高0.6厘米。

  Ⅲ式:27件,圆形,面微鼓,背有横梁。 ZHJ:11,直径2.3厘米(图二,2)。

  Ⅳ式:1件(ZHJ:12)。呈圆盘状,表面鼓起,正面偏中有一桥形钮。直径5厘米(图一,9)。

  杆头饰3件,分二式。

  Ⅰ式:1件(ZHJ:13)。上部为球形,顶稍尖,方形銎,侧有对称两钉孔。高3.4厘米(图一,4)。

  Ⅱ式:2件,上部为球形,圆形銎。ZHJ:14,端有1.5厘米× 1厘米长方形镂孔。高6.8、銎径3厘米(图二,6;图版伍,6)。

  (四)装饰品

  共16件,有铲形牌饰、鸟形饰、羚羊扣饰、带扣、带钩、管状饰等。

  铲形牌饰1件(ZHJ:15)。上为倒梯形,下为圆牌状。长方形銎,銎径0.5厘米×4厘米,銎侧饰方点纹,侧有一钉孔,圆牌中部突起,背部下缘有桥形钮。长8.1、圆径6 厘米(图一,15;图版伍,4)。

  鸟形饰45件,分四式。

  Ⅰ式:13件,通体呈“ 8 "形。两鸟背向相连,喙较大,体脊有连点纹。中间有一凸起乳钉,背面有一钮。ZHJ:16,长4.1、宽2厘米(图一,3;图版陆,2 )。

  Ⅱ式:8件,通体呈“s”形。两个双首鸟背向相连结,圆眼,尖喙。中间有凸起乳钉,背面有钮。ZHJ:21,长3.5、宽1.7厘米(图一,5;图版陆,1)。

  Ⅲ式:22件,通体呈长方形。两端类鸟兽状,上式涡纹。中间凸起一圆点,背面有钮。ZHJ:18,长5.3、宽2.6厘米(图一,7)。

  Ⅳ式:2件,通体呈长方形。对角似鸟兽形,上饰涡纹。中间凸起一圆点,背面有钮。ZHJ:19,长4.8、宽3厘米(图一,10;图版陆,3)。

  人驼纹扣式 3件。ZHJ:20,一骆驼前肢后屈,后肢前屈作平卧状。昂首,圆眼,尾藏于臂下。上骑一人,身着长服,腰系带,下摆宽松。右手紧握驼鬃,左手倚驼后峰。回首,目视后方。背面有一弓形小钮。长6.3、宽5.1厘米(图一,1;图版陆,5)。

  羚羊扣式 9件,一羊呈站立状。眼嘴清晰,目视前方,角上翘延伸至后背并与背相贴,额长毛下垂,胡须向下弯曲至前腿。背面有一弓形小钮。ZHJ:21,长45、宽3.5厘米(图一,14,图版陆,4)。

  带扣 1件(ZHJ :22)。呈环状,素面。一端有梯形状钮孔。另一端有一钩外突。中穿一圆孔。高4.7厘米(图一,13)。

  带钩1件(ZHJ:23)。通体呈琵琶形。一端曲鸟首形,一端背有钮。器身饰卷云纹,长6.7厘米(图一,2)。

  管状饰2件。ZHJ:24,呈管状,上饰凸螺旋纹。长7.5、管径1厘米(图二,7)。

 

   二

  1991年5月,刘塬乡米塬村农民发现一座墓葬。共出土青铜器58件。

  (一)生产工具

  共2件,种类有锛、刀等。

  锛1件(MY:05),通体呈梯形。长方形銎,身有两钉孔,双面直刃。一面长,一面略短。长12—12.4、刃宽3.4厘米(图三,12)。

  刀1件(MY:06),刀身背厚刃薄,柄身分界较明显。柄端有一圆孔。长16.8、刃长9厘米(图三,5)。

  (二)兵器

  共6件,种类有短剑、矛、镞等。

  短剑 2件,分二式。

  Ⅰ式:1件(MY:01)。剑首呈圆环状。长方形茎,剑格略呈展翼式。剑脊凸起,呈棱形,上宽下窄,前锋略折损。长27.6、身长16厘米(图三 8;图版肆,5)

  Ⅱ式:1件(MY:02)。剑首呈圆环状 素茎。剑格略凸下,前锋略折损。长17.1、身长9.8厘米(图三,14)。

  矛1件(MY:03)。直筒状骰,下粗上渐细。两叶基本对称,锋成三角状。骹端有圆形钉孔。长24、骹径2厘米(图三,10;图版肆,1)。

  镞3件,形制相同。圆銎,三角状锋, 三翼弧刃,身有钉孔。MY:04,最长6.3、最短4厘米(图三,11)。

  (三)车马饰件

  共34件,种类有铃、马衔、节约、泡饰、当卢等。

  铃3件,断面呈圆形。方形桥钮,钮下有圆銎。铃面均匀镂空四个近长方形孔。 MY:07,高5.4、口径3.2厘米(图二,7;图版伍,2)。

  马衔 2件,直棍式。两节连杆组成,中间两环相套。两端双环之处附有三角形小环。MY:08,长20.5厘米(图三,6)。

  节约2件,面隆起,空背,侧面分布十字形椭圆形穿孔。MY:09,圆形銎,高1.6、直径2.8、銎径1.4厘米(图三,15)。

  当卢1件(MY:11)。呈桃形。前端残。中间突起半圆,背有小钮。残长5.8厘米(图三,4)。

  泡饰26件,分四式。

  Ⅰ式:1件(MY:12)。正面稍鼓,背面略凹。正面侧有两个桥形钮。直径7.8厘米(图三,13)。

  Ⅱ式:9件,通体呈“8”形,两端正面有梅花状饰。中间相连,背有一横梁。MY:13,长3.6厘米(图三,1;图版肆,6)。

  Ⅲ式:15件,正面稍鼓,背面略凹。正面中部有钮MY:14,直径5.6厘米(图三,2)。

  Ⅳ式:1件(MY:15)。正面稍鼓,背面略凹,背面有一桥形钮。直径6厘米(图三,3)。

  (四)装饰品

  共16件,种类有单柄圆牌饰、动物形饰、管状饰、带扣等。

  单柄圆牌饰 3件,正面微鼓,上饰一周方格纹。上圆下方,交接处有两平行钉孔。 MY:10,高9.7、圆牌径7厘米(图三,9)。

  动物形饰 4件,卧鹿形。形制相同。昂首张口,竖耳,长颈,翘尾。腹中空,前后肢相连。首身浑铸。MY:16,长8.9、高6.8厘米(图三,20;图版肆,8)。

  管状饰7件,分二式。

  Ⅰ式:2件,呈圆管状。MY:17,上饰数道螺旋纹,长9.5厘米(图三,19)。

  Ⅱ式:5件,曲尺形。MY:18,一端为圆形,一端近长方形。两端侧正面各饰方块纹,折弯处有一钉孔。长6、管径2.5厘米(图三,16)。

  带扣2件,分二式。

  Ⅰ式:1件(MY:19)。呈环状。一端有梯形状钮孔,另一端有一扣钩外突,正面饰一周弦纹,中穿一圆孔。孔径3、高6厘米(图三,18)。

  Ⅱ式: 1件(MY:20),呈环状。一端有三角形穿孔,另一端有一扣钩外突。正面饰两周联珠纹,高5.9厘米(图三,17;图版伍,3)。

  三

  1992年7月,交岔乡苋麻村出土一批青铜器据当事人所述,此处为一墓葬,距地表约1米,人骨一架,无葬具。伴随出土牛、羊骨6件,出土青铜器共计72件。

  (二)生产工具

  共3件,种类有鹤嘴斧、锛、锥等。

  锛1件(XM:05)。通体近梯形状。长方形銎,身有钉孔,双面直刃。銎径1.2厘米 × 0.4厘米,长3、刃宽1.3厘米(图四,6)。

  鹤嘴斧1件(XM · 04)。两端为鹤嘴状,断面呈菱形,椭圆形銎。长10、銎径1厘米(图四,2)。

  锥1件(XM:07)。柄端呈倒圆锥形且穿三角形孔。器身上粗,下渐细,上部呈圆柱状,下部作方锥形。长12.6厘米(图四,13)。

  (二)兵器

  共5件,有短剑、矛、镞等。

  短剑 2件,分二式。

  Ⅰ式:1件(XM:01)。剑体完好且精美。剑首呈双鸟触角式。鸟喙相吻,长方形茎,茎缘两侧各饰凹槽,中间饰涡纹。剑格方平,剑身上宽下窄,中起脊,断面呈菱形。长25.6、身长 14.7、格宽3.8厘米(图四,14;图版肆,4)。

  Ⅱ式:1件(XM:02)。剑首呈扁铃状 长方形茎,中间有长方形镂空。剑格两侧下斜,呈翼状。剑身中部起脊。长17、身长10.6 厘米(图四,1;图版肆,2)。

  矛1件(XM : 03)。直筒状骹,上粗下渐细。圆骹,呈叶状,中部起脊。锋呈三角状,骹端有圆形钉孔。长15.8,骹径1 .1厘米(图四,3)。

  镞2件,形体较小,三翼弧刃,三角状锋。三翼倒刺突出,铤为圆柱形。XM:06,长3.3厘米(图四,4)。

  (三)车马饰件

  共23件,种类有马镳、当卢、节约、车轴饰等。

  马镳 5件,分二式。

  Ⅰ式:4件,通体呈“ S"形。一端弧部饰锯齿,另一端弧部饰圆弧形锯齿。中间有两长方形銎。XM:08,长15.9厘米(图四,11)。

  Ⅱ式: 1件(XM:09)通体呈“ s ”形。 一端残缺,另一端弧部饰圆弧形锯齿,中间一圆环连接两长方形銎。残长9.1、环径1.8厘米(图四,9)。

  当卢 6件,近葫芦形。面平,背凹,单纵钮。XM:10,长5.6、宽2.6厘米(图四,5)。

  节约 11件,面凸呈柿蒂状。侧面均匀分布四个长方形穿孔,近圆形銎。XM:11,直径 2.7、銎径1.8、高1.2厘米(图四,8)。

  车轴饰1件(XM:12)。杯状,顶端平尖,体侧有一桥形钮。高4.5、口径4.4厘米(图四,10)。

  (三)装饰品

  管状饰41件,分二式。

  Ⅰ式:31件,形体较小,扁半圆状,近长方形銎。XM : 13,长1.4厘米(图四,7)。

  Ⅱ式:10件,形体较小,两端为圆管状,饰均匀螺旋纹,中间凸起为圆球形。XM:14,长3、管径0.7厘米(图四,12)。

  四

  1993年4月,沟口乡白草洼村出土一批青铜器,共17件。

  (一) 生产工具

  鹤嘴斧2件,分二式。

  I式:1件(BCW:02)。一端呈斧状,刃扁平,一端为圆柱状。銎为椭圆形,銎两侧外凸鼓。长14、刃宽1.8,銎径2.3厘米(图五,8)。

  Ⅱ式:1件(BCW:03)。两端均作扁平斧状,銎为椭圆形。长9.1,銎径0.9厘米(图五,1)。

  (二)兵器

  共2件,种类有矛、镦等。

  矛1件 (BCw:01)直筒状骹,残断。下粗上渐细,锋呈三角状。两叶基本对称,骹端有一圆形钉孔。中起脊,锋尖略损。长1 6 .4、骹径2厘米(图五,7)。

  镦1件(BCW:05)。直简状。一端呈尖圆状封顶,另一端为圆形銎,身有对称两钉孔。銎径3.2、长6.8厘米(图五,5)。

  (三)车马饰件

  共3件,种类有车辕饰,杆头饰,泡饰等。

  车辕饰1件(BCW:04)。长方形筒状。前端较小封顶,套口略粗。一侧有长方形镂空槽。长5.8、宽3.2厘米(图五,6)。

  杆头饰2件。 BCW:06,上端呈圆台状,另一端为圆形銎,銎径2.3厘米。身有一钉孔。长4.1厘米(图五,3)。

  泡饰8件,分二式。

  Ⅰ式:3件,形制相同。正面微鼓,背面略凹。正面上有一桥形钮,边缘处有两钉孔。BCW:07,最大径7、最小径5厘米(图五,4)。

  Ⅱ式:5件,形制相同。正面微鼓,背面略凹。背有一桥形钮。BCW:08,最大径3.4、最小径2厘米(图五,2)。

  (四)装饰品

  环形饰 2件,扁平状环饰BCW:09,直径4.5厘米(图五,9)。

  五

  1992年4月,崾岘乡白岔村出土一批青铜器,现征集回14件。

  (一) 兵器

  共4件,种类有戈、镦等。

  戈 2件,中胡三穿,圆角长方形直内,内中部有一长方形横穿。援上刃弧形。中起脊,断面呈菱形。锋呈三角状。BCH:01,通长12、内长7.6厘米(图六,6)。

  镦 2件,直筒状。BCH:02,一端呈尖圆状封顶,另一端为圆形銎,身有一钉孔。銎径4.4、长11.7厘米(图六,2)。

  (二) 车马饰件

  共3件,种类有车辕饰、铃等。

  车辕饰 1件(BCH:03)。长方形筒状,一端封顶,另一端开口。器身束腰处起棱,一侧有长方形镂空槽,銎呈长方形。銎径4.9厘米× 3厘米,长10厘米(图六,4)。

  铃 2件,分二式。

  Ⅰ式:1件(BCH:04)。形体较大,铃身筒状,平顶。两腰略鼓,椭圆形口,半环形钮,钮下有一方形孔,铃身正背面品字形排列三矩形镂孔。高10、口长9厘米(图六,5;图版伍,5)。

  Ⅱ式:1件(BCH:05)。铃身筒状,平顶,两腰略鼓,椭圆形口,桥形钮,钮下有一方形孔。高9、口径6.8厘米(图六,1)。

  (三)装饰品

  方形镂空牌饰7件。通体呈长方形。 BCH:06,长11.7、宽7.6厘米(图六,3;图版肆,7)。

  六

  1992年5月,古城乡店洼村发现一批青铜器,现征集到25件。

  〈一)兵器

  镦2件,直筒状。形体较长,一端呈二阶台尖圆状。另一端为圆形銎。DW:03,高10、銎径4.8厘米(图七,2)。

  (二)车具类

  共13件,种类有杆头饰、车辕饰、马衔、泡饰等。

  杆头饰4件,分两型。

  A型:2件,一端呈圆球形,另一端呈圆形銎。DW:01,高7.4、銎径2.9厘米(图七,7)。

  B型:2件,羊头形。大角筒卷,长吻,颈延伸为长方形銎,颈两侧各有一钉孔。DW:02,高3、銎径1.5厘米(图七,13)。

  车辕饰1件 (DW:04)。长方形筒状。前端较小封顶,另一端套口略粗,断面呈梯形,侧有6厘米× 2厘米的长方形镂空槽。长9.1、高4.5厘米(图七,1)。

  马衔2件,直棍式,两节连杆组成,中间两环相套。两端为圆环。DW:05,长20厘米(图七,4)。

  泡饰6件,正面微鼓,背面略凹,背有一桥形钮。DW:06,直径6.2厘米(图七,5)。

  (三)装饰品

  动物形饰 10件,卧鹿形。无头,身形均匀,短尾上翘,后蹄迭压前蹄,首身分铸,套接。DW:07,长6、高3.3厘米(图七,10)。

  七

  另外在本县境内的彭阳乡姚河村、川口乡郑庄村、新集乡白林村等地零星收集到一些青铜器。

  (一) 生产工具

  鹤嘴斧1件(郑庄:01 ),川口乡郑庄村出土。两端均作扁平斧状,椭圆形銎。长 10.5、銎径1.2厘米(图七,8)。

  (二) 兵器

  共13件,有戈、矛、镞等。

  戈 1件(姚河:01),彭阳乡姚河村出土。中胡三穿,长方形直内,内有一长方形横穿,直援起脊,锋呈三角状,下刺残。援长 10.8、内长7.1、长18.4厘米(图七,6;图版肆,9)。

  矛 2件,石岔乡石岔村出土。石岔:01,菱形直筒状骹,骹端为三角刺状。中起脊,两叶基本对称,锋呈三角状。长16.4、骹径1.5厘米(图七,11)。

  镞 10件,彭阳乡姚河村出土。姚河:02,呈矛头状,弧刃柱铤,锋成三角状。长3 厘米(图七,12)。

  (三) 车马饰件

  泡饰 49件,新集乡白林村出土。白林:02,正面微鼓,背凹,背有一弓形钮。直径 2.8厘米(图七,3)。

  (四) 装饰品

  共8件,种类有带扣、环形饰、虎噬兽牌饰等。

  带扣 2件,形制大体相同,新集乡白林村出土。白林:01,通体呈长方形。正面网络状镂空,相间有凸圆泡相接。正面首端饰 “ T "形钮。长10、宽5.7厘米(图七,15;图版伍, 1 ) 。

  环形饰 5件,新集乡白林村出土。白林:03,圆环形,素面。外径4、内径3.5厘米(图七,14)。

  虎噬兽牌饰 1件(古城:01),古城乡古城村出土。制作粗糙,虎作伫立状,长尾向上弯曲并与背相接。虎耳圆形,眼部较为模糊,正面吻部凸起一钉。虎口衔一兽,兽的造型模糊且残。长6.9、高4 .7厘米(图七,9;图版陆,6)。

  八

  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处于北方游牧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其青铜文化在孕育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原华夏民族及以内蒙古等地为中心的鄂尔多斯地区青铜文化的交互影响,成一种土著类型,亦称“戎族青铜文化 ” ②。

  彭阳县为固原地区所辖。多年以来,在此出土了大量的“北方系青铜器”。以其内涵之丰富,风格之独特成为本区域北方系青铜器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表现在葬俗方面,一般流行土坑葬,有一定数量的牛、羊、马头骨殉葬,葬式系单人仰身直肢葬。出土物的种类、形制、风格均同内蒙古桃红巴拉匈奴墓③、毛庆沟墓地④风格大体相当,体现了鲜明的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一致性。

  草庙乡张街村出土的鹤嘴斧与固原河川上台村墓鹤嘴斧⑤相似。镦除与固原彭堡撒门村墓Ⅱ式镦⑥一样外,在交岔乡官台村墓⑦也有发现。 Ⅰ式鸟形饰与固原彭堡撒门村M1⑧中Ⅱ式鸟形饰近似。Ⅲ Ⅳ式鸟形饰同固原杨朗⑨ⅠM2中出土的A Ⅲ式铜带扣相似。带钩与陕西风翔西村战国中期 80M152:3⑩类似。其余各种马具饰、管状 、杆头饰等均在固原其它战国中晚期以前墓中出现。由此可见,此墓时代下限应为战国中晚期。

  刘塬乡米塬村墓出土的环首短剑、马衔、镞与宁夏中宁县战国初期M2⑪出土的短剑 (M2:11)、马衔、镞相近。矛与固原彭堡于家庄SM5⑫中出土的矛(SM5:1)一致。 刀、Ⅰ式泡饰、卧鹿形动物饰与宁夏固原杨朗ⅠM1⑬Ⅲ式刀( Ⅰ Ml:37)、B型动物饰及Ⅱ M14所出A型泡饰相似。甴此而知,此墓时代为春秋末至战国早期。

  交岔乡苋麻村出土的Ⅰ式青铜短剑,剑首鸟头简化,初具环形,格向翼状发展与宁夏中宁县战国初期M1⑭中出土的青铜短剑 (MI:3)类似,矛与固原彭堡于家庄SM4⑮出上的矛(SM4:47)相似。管状饰同固原彭堡撒门村战国早期M3⑯所出同类器相同。此墓年代下限大致为战国早期。

  崾岘乡白岔村出土的戈同固原杨朗ⅠM1⑰中Ⅰ式戈(ⅠMl:30)相似。车辕饰与固原彭堡撒门村战国早期M1⑱中车辕饰相同。 Ⅰ式铃同固原杨朗战国中晚期Ⅲ M4⑲中同类器近似,此墓时代下限应为战国中期。

  沟口乡白草洼村,古城乡店洼村和彭阳县境内零星出土的青铜器与固原及周围其它地区。同期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相同,其时代不会晚于战国中期。

  总之,彭阳县出土的大量北方系青铜器,其时代上限为春秋晚期,下限应为战国中晚期。这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北方地区西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附记:木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钟侃先生及固原博物馆的罗丰、延世忠、高继林等先生的热情帮助和指导,文中线图由黄丽荣绘制,程云霞拍摄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

  注释

  ① a.罗丰、韩孔乐:《宁夏固原近年发现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1990年第5期。

  b.罗丰、延世忠:《1988年固原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4期。

  ② 许成、李进增:《东周时期的戎狄青铜文化》,《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③ 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④ 田广金、郭素新:《毛庆沟墓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⑤ 同①a

  ⑥ 同①a

  ⑦ 同①b

  ⑧ 同①a

  ⑨ 宁夏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杨朗青铜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⑩ 雍城考古队等:《陕西风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1期。

  ⑪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宁夏中宁县青铜短剑墓清理简报》,《考古》1987年第9期。

  ⑫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考古学报》1995年第1期。

  ⑬ 同⑨

  ⑭ 同⑪

  ⑮ 同⑫

  ⑯ 同①a

  ⑰ 同⑨

  ⑱同①a

  ⑲同⑨

  ⑳ a.罗丰:《固原青铜文化初论》,《考古》1990年第 8期。

  b.刘得祯、许俊臣:《甘肃庆阳春秋战国墓的清理》,《考古》1988年第5期。

  c.秦安县文化馆:《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文物》1986年第2期

  本文出自《考古》1999年 第12期 28-37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