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隋虞弘墓石椁艺术特征与源流考
发布时间:2021-03-18 16:53:21   来源:《视界观》    作者:刘慧芳   点击:

隋虞弘墓石椁艺术特征与源流考

刘慧芳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虞弘墓石椁出土引起了广泛关注,学者们纷纷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开展了不同角度的研究。自发掘至今,学者研究的成果内容涵盖比较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图像学、语言学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而对于虞弘墓石椁的源流及艺术特征的研究非常稀见。因此,本文将对虞弘墓汉白玉石椁彩绘浮雕的源流进行考证,同时从构图、造型、色彩三方面分析虞弘墓石椁图像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虞弘墓;石椁;艺术特征;源流

  一、虞弘墓石椁的源流

  1、虞弘墓石椁概况

  1999年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发掘的隋代虞弘墓。分析墓志了解到,男主人姓虞(鱼)名弘,鱼国人,历仕多朝。听从茹茹国王的旨意,年十三就出使去了波斯、吐谷浑等国家,成年后,从波斯转任北齐,之后就在北齐、北周和隋朝做官,在北周的时候曾经任“检校萨保府”这一官职,主要工作为管理入华粟特人。虞弘在隋开皇十二年去世了。虞弘墓早年间被盗,导致葬具只剩下一个汉白玉石椁,石椁由椁顶、中部椁板和底座几部分组成。石椁的四周内外由浮雕或彩绘图像组成,石椁图像具体内容为虞弘人生中各个光彩的瞬间,包括出行图、射猎图、宴饮图、乐舞图、祭祀图等。石椁椁壁浮雕一共有九块,其中单独每块椁壁上有上下两幅图案,以上为主,所占面积较大。这九块椁壁以浮雕加彩绘的形式呈现,由此作为整个石椁的主要部分;石椁的第二部分均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其由石椁外壁各个方向的图像构成,每幅图像上绘画一个人,其内容非常简单,人物都没有头光,或男或女,或立或跪,人物的神态很严肃,或许是象征侍者,绘画的方式为里面上黑和白两种颜色,然后用墨线勾边;最后一部分由二十九幅小图像组成,都在椁座外部,可以看做是次要部分。

  2、虞弘墓石椁的源流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伴随文化交流,中国逐渐引进了印度、中亚、波斯以及欧洲的雕塑技法,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雕塑艺术表现手法。历朝历代的积累与外来文化的传入,为虞弘墓石椁浮雕提供了丰富的技法借鉴与构图参考。虞弘墓石椁的石材为汉白玉,其产地无从查找,不过以晋阳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历来有兴建石刻的传统,石料的开凿、运输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一般石刻基本上会就近取材,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并且降低运输、搬运时不小心颠簸造成的石材损坏。选定石料后,先由匠人将石料开采并运输至加工地,石匠开始根据图纸分段打造石椁的屋顶、墙壁、底座等部位,不同于其他粟特葬具石刻,虞弘墓石椁是以浅浮雕为主、圆雕、彩绘为辅的综合石刻浮雕,它的制作涉及到多种石雕技法。

  二、虞弘墓石椁的艺术特征

  1、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

  虞弘墓石椁汉白玉浮雕与很多石椁图像构图类似,其使用的为传统的散点透视构图方式,散点透视会使整体画面达到主次分明、丰富有序、饱满紧凑的画面效果。其构图的特征为每个图像都以散点的方式布局在图像上,图像中要表现的人物或动物等形象都是从用相同距离、相同方向的视角去观察,通常情况下是独立的个体形象,其互相之间无明显的连接体,这是一种二维空间的展示形式。如椁壁上的空鞍马图,下为鱼尾马。画面左边有一颗芒果树,出现四人,左为一戴幞头牵马。画面上部有两只鸟,向左者为吉祥鸟,向右者体型纤细,为普通鸟类。在主要人物和马之间又填以形体较小的树木和飞鸟,各种大小不一的形象散落在画面上,构图饱满。从东汉中期这种“剩余”底子的填白构图开始就被广泛使用,可以在虞弘墓石椁中的运用中看到这一进展。这种“剩余” 留白的形状大小可以任意填充画面上各种鸟兽姿态、姿势,使整体画面构图均匀,画面结构紧疏有序,弥补了以往散点式构图容易出现呆板生硬的缺点,更倾向于多变,更赋予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整体画面结构的装饰效果不但显得生动活泼·还体现了一种充实饱满的情境。

  2、吸收多元文化的造型特征

  虞弘墓葬图像内容相对于其他入华粟特人墓葬较简单,但内涵复杂。石椁图像的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的造型吸收了包括波斯、粟特、突厥、中国文化等文化传统。服饰造型有人类服饰和动物装饰之分,前者分为男服和女服,男服为波斯、粟特、突厥、中国文化传统的造型,女服为波斯、中国文化传统造型。建筑造型既有罗马式酿酒坊,还有华丽的毡帐,以及中国式仿木建筑石堂。总之,中国、突厥和罗马的建筑造型风格均完美地体现在虞弘墓葬中。家具造型中的荃蹄、隐囊、凭几等来自粟特,屏风、步障等则来自中国。饮食用具造型以粟特、波斯、希腊传统为主,主要包括胡瓶、来通、回罗、多曲碗、酒囊和各种放置食物的盘子等。出行用具造型主要包括牛车、华盖等,应该属于中国文化传统,而骑马出行则主要来自粟特、波斯和突厥传统。

  3、以厚重色彩为底的特征

  红、绿、黄、黑色为虞弘墓石椁浮雕颜色的主色,浮雕还施以描金和彩绘,其用黄色描金,历经千年到现在依然如当初般鲜艳。这种色彩观是魏晋南北朝所流行的,而这种色调的表现主要受到波斯绘画的影响。资料表明,波斯色彩的绘画主要以红色或金色作为底色,然后再以纯度、冷暖各异的颜色遵循特定的规律搭配,最终可以使整个画面看起来色调统一、多姿多彩。石椁椁壁浮雕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亮快的朱红色调是虞弘墓石椁丰富的色彩统一的体现之处。整体画面上来看,人物多用偏暖的红、黄、赭等色彩。墓主夫妇为画面色调总体的中心,但各个画面又有自己的中心,这些中心图像的特点是色彩纯度较高,而除中心以外的其他部分使用了大量调和色,与中心色彩一并构成了朱红色调下丰富多变的色彩。在整体画面中,这些冷暖相异的调和色交相呼应、前后穿插,并且通过其色相和纯度的细小差别造就了色彩透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梅村.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几个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2,(01):71-84.

  [2] 张庆捷,畅红霞 ,张兴民,李爱国.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J].文物,2001.

  [3]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隋代虞弘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5.

  [4] 齐东方.虞弘墓人兽搏斗图像及其文化属性[J].文物,2006.

  [5]司晓洁.北朝至隋入华粟特人墓志研究[J].中原文物,2018,(01):113-118.

  本文出自:《视界观》2020年第7期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