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英)斯坦因(著),巫新华(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英)斯坦因(著),巫新华(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5—387页。
[3] 穆舜英:《神秘的古城楼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4页。
[4] 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第18—19页。
[5] 林梅村:《楼兰国始都考》,《文物》,1995年第6期,第79—85页。
[6] 李吟屏:《悬挂楼兰王首之北阙考》,《文物》,1995年第12期,第59—60页。
[[7]] 黄盛璋:《初论楼兰国始都楼兰城与LE城问题》,《文物》,1996年第8期,第62—72页。
[[8]] 吕厚远、夏训诚等:《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科学通报》2010年第3期,第237—245页。
[9] 王炳华:《罗布淖尔考古与楼兰一鄯善史研究》,载于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5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19页。
[10] 于志勇:《西汉时期楼兰“伊循城”地望考》,《新疆文物》2010年第1期,第63—74页。
[11] 陈晓露:《楼兰考古》,北京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12] 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第79页。
[13] 相马秀广:《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遗址的布局条件》,《中国文物报》2004年10月22日第007版。
[14] 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15] (英)斯坦因(著),巫新华(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5页。
[16] 黄盛璋:《初论楼兰国始都楼兰城与LE城问题》,《文物》,1996年第8期,第67—69页。
[17]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1-3172页。
[18]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79页。
[19] (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05页。
[20] (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8页。
[21] (汉)班固:《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05页。
[22] (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8页。
[23](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4页。
[24](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0页。
[25]](英)斯坦因(著),巫新华(译):《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黄盛璋:《楼兰始都争论与LA城为西汉楼兰城总论证》,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四辑),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第18—76页;王炳华:《罗布淖尔考古与楼兰一鄯善史研究》,载于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5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26] 孟凡人:《楼兰新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01—114页。
本文原刊于《文物》2016年第4期,页41-50。
文稿校对|马强
文稿审核|沈睿文
排版编辑|马强 钱雨琨
出品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本公众号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运营。
投稿邮箱|feiwen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