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冉万里:古印度舍利容器集锦及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13 10:19:00   来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冉万里   点击:

二   罐形舍利容器

  本文所云的各类罐形舍利容器,可能就是中国学者所云的罂罈舍利容器,其腹部多呈球形或扁球形,以片石、冻石、滑石等轮旋为主,有的表面还雕刻有精美的仰覆莲瓣纹或其他动物纹饰。其形状与我们常见的罐类似,笔者将其称为“罐形舍利容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罐形舍利容器在形制上也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既有地域性的因素,也有时代性的因素,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使得对其进一步进行分类、分期等成为可能。

  (一)印度巴特那博物馆收藏的罐形舍利容器

  印度巴特那博物馆收藏1件滑石球状罐形舍利,高5.2、直径4.9厘米(图九),是1958年由印度考古学家A·S·阿尔特卡尔(Altekar)博士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的有关记录,在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东北43千米的毗舍离的野地间一座佛塔残基偏南的舍利室内发现的,时代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舍利容器整体呈球形,轮旋而成,盖部和腹部均呈半球状,两者以子母口扣合,盖顶部有一纽。与之一同出土的还有少量土块状骨灰以及海贝1枚、玻璃珠2枚、金箔1片、货币等,这些应该就是佛舍利及其与七宝相当的供养品[20]。这件球状罐形舍利容器应该是目前所知的年代最早的舍利容器之一。相传在佛陀涅槃后,佛舍利分给八个国家,而居住在毗舍离的梨车毗部族也分得了一份佛陀的舍利,并将其安置在毗舍离的这座佛塔中。该佛塔先后经过四次增筑,第一次增筑发生在公元前3世纪的阿育王时期,本文介绍的这件罐形舍利容器就是在这次增筑时瘗埋进去的[21]。


图九 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毗舍离佛塔塔基出土的罐形舍利容器

  (二)日本龙谷大学博物馆收藏的罐形舍利容器

  日本京都的龙谷大学博物馆收藏1件罐形舍利容器,相传出自巴基斯坦士瓦特,片岩质,轮旋而成。高6.4、最大径9.0厘米,年代约在公元前26年。整体呈扁球形,盖部与腹部以子母口扣合。盖顶部中央有一低矮的纽,其上部雕刻莲花瓣纹。在盖面之上阴刻两圈佉卢文铭文,经释读,其内容为:“阿布恰王·自在主布伊达米特拉的一个叫布拉赫娣雅的宫女,奉纳了舍利;32年,塔工事监督官撒马德拉·布阿那达·室利来那马达的弟子、测量工事监督官阿叔拉克西达雕刻。”关于其中的纪年,作为伊朗系的塞族王阿塞斯,大约是在公元前58年或者公元前57年登基,所以,铭文中的32年应该是公元前26年或者公元前25年(图一〇)[22]。


图一〇 日本龙谷大学博物馆藏罐形舍利容器

  (三)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收藏的罐形舍利容器

  这里着重介绍3件球状罐形舍利容器,现分别藏于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和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它们均出土于印度北部靠近尼泊尔的毗普拉哈瓦塔基遗址,该地是释迦族的发源地,被认为可能是迦毗罗卫国首都所在地,而毗普拉哈瓦佛塔也是最早的佛塔之一。1898年,英国人佩佩(William Claxton Peppe,亦译作佩普)在该遗址中央大窣堵坡覆钵顶下方约5.4米处发现一长方形石室[23],石室长1.3、宽0.8米,在其中发现5件舍利容器。另外,在石室的上方还发现1件单独存在的内装水晶、金饰的冻石球状罐形舍利。在以上的舍利容器中,安置有骨片、金饰、錾刻金箔、印章、宝石等共计108件。其中1件罐形舍利容器现藏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高15、直径约10厘米,以冻石轮旋而成,盖部与腹部分别呈半球状,两者以子母口扣合后其整体呈球形,下部有圈足,顶部有覆钵塔式纽(图一一,1)。在其盖面上部阴刻一圈婆罗谜文字铭文,经释读,其内容为:“This shrine for Relics of the Buudha, the August one, is that of the Sakayas, the brethen of the Distiguished one, is association with their sister and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wives”,意思为“这是释迦族的佛陀世尊的遗骨容器,是有名誉的兄弟与其姐妹、妻子们(奉祀)的。”[24]因为其中可能安置的就是释迦牟尼涅槃后,释迦牟尼的族人所获得的那份舍利,所以非常引人注目[25]。同出的另1件舍利容器,就是著名的鱼形纽水晶舍利容器,高12厘米。盖部和腹部均呈半球形,以子母口扣合后,外观形如球状,上部有一个鱼形纽(图一一,2)[26]。1972年,印度考古局在1898年佩佩发现舍利容器的下方约五六米处发现1件陶窣堵波(覆钵塔形舍利容器),其中安置有两件舍利容器,本文在这里介绍者就是其中的1件,滑石质,高9.0、腹径7.0厘米,盖呈半球形,其上部有覆钵塔形纽,腹部也呈半球形,两者以子母口扣合后整体呈球形,下部有圈足,发现时其中安置有已经炭化了的骨片(图一一,3)。其年代相当于公元前5至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27]。


图一一 印度新德里博物馆及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藏舍利容器

  (四)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罐形舍利容器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一组5件舍利容器(图一二),其中外重容器为球状罐形,高14、腹径12.2厘米,下部有圈足。在盖和身部表面浮雕四瓣花纹、莲瓣纹、网格状纹等纹饰带。盖上部原有纽,已残。其内安置有4件分别以金或银制作的圆筒形舍利盒,其中3件为平顶平底,盖上之纽为伞盖状或者宝珠形;另1件舍利容器的盖顶部为伞状尖顶,盖面上錾刻莲花瓣纹。这些舍利容器相互套合,形成五重结构。一同出土的有相当于七宝的六角形金箔花和银箔花、水晶、珍珠等。其中的一片长方形的金箔片上錾刻佉卢文铭文,其内容为:“奥梯国的王、纳巴的支配者、巴伊笈塔塞纳王的儿子、库夫的宗主阿笈塔塞纳供养一切诸佛,供养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独觉、世尊的弟子们以及父母,还供养一切应该供养者。这舍利是作为充满睿智的如来、作为世尊、作为阿罗汉、作为等正觉的释迦族中灭却烦恼的释迦牟尼的舍利。他在梯夫的城镇中尚未建佛塔之所修建了此佛塔,在其南半部分奉纳了释迦牟尼的舍利,愿以此行为切断至今所有一切之苦,达到涅槃的境界。第4年、阿莎达月的10日。”[28]



图一二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舍利容器一组(两图为同一组容器,所表现的角度不同)

  (五)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罐形舍利

  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有1件片岩罐形舍利,高19.3、口径22.0厘米,时代在公元2—3世纪。相传出土于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与犍陀罗地区出土的其他舍利容器相似,应该就是白沙瓦一带出土的。轮旋而成,整体呈扁球形,盖部与腹部以子母口相扣合,盖上部有伞盖形纽,平底。一同出土的还有金质舍利容器、银质舍利容器的盖部以及相当于七宝的玻璃珠、金花等,其中金舍利容器的个体较小,盖面呈弧形,盖部与腹部可以扣合,推测其原来应该安置于失去盖部的银质舍利容器之内(图一三)[29]。


图一三 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藏外重罐形舍利容器及内重容器

  (六)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罐形舍利容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一组3件舍利容器(图一四),分别为石、银、金质,相传出土于白沙瓦附近的佛塔基址。其中罐形外重容器整体呈球状,片岩质,高10厘米,轮旋而成,子母口,盖顶部纽之下浮雕一周覆莲瓣,盖部及腹部表面有轮旋形成的弦纹。顶部有伞盖状纽,平底。银舍利容器呈低矮的扁平圆筒平顶状,盖顶部中央有一低矮的圆饼形纽,直径4.1厘米。金舍利容器的直径2.1厘米,其形制与银舍利容器完全相同。这是一组较为典型的套合式舍利容器[30]。


图一四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舍利容器

  (七)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罐形舍利容器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有一组3件舍利容器(图一五),年代在公元2—3世纪,自外之内依次为石、银、金质,相传出土于犍陀罗地区。外重容器整体为略呈球状罐形,片岩质,高9.8(一说9.5)、径7.4(一说7.6)厘米。盖面和腹部表面分别浮雕覆莲瓣和仰莲瓣,在腹部中央位置以子母口扣合,下部有低矮的圈足。银容器呈扁平的圆形,高0.9、径3.8厘米。金舍利容器的形制与银舍利容器完全相同,只是略小于银舍利容器,高0.3、径1.5厘米,这样是为了便于它们相互套合。与上述舍利容器一同出土的还有金箔花、银箔花、银币1枚等,这些应当是相当于佛舍利的七宝庄严[31]。


图一五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舍利容器(两图为同一组舍利容器,展示角度不同)

  (八)英国伦敦维多利亚阿尔巴特美术馆收藏的罐形舍利容器

  英国伦敦维多利亚阿尔巴特美术馆收藏有一组4件舍利容器。这组舍利容器容器出土于印度中部博帕尔州位于桑奇西南的索纳利第二塔,1851年由康宁汉姆(亦译作坎宁普)(Alexander Cunningham)发现。其中罐形外重容器为灰白色片岩,轮旋而成,呈扁球形,盖部与腹部以子母口扣合,盖上有伞盖形纽,底部带有略高的圈足。高16.7、腹径18.2厘米。在盖面和腹部表面雕刻图像。盖部分成八个长方形区间,其内分别浮雕马、鹿、大象以及有翼狮子;腹部浮雕尖状较细长的仰莲瓣(图一六,1)。该外重容器最初与其他3件容器,都装有相当量的骨灰和白檀木碎片。尖顶莲蕾形舍利容器,高5.4、腹径4.2、足径3.0厘米。以质地较硬的黑色片岩轮旋而成,子母口,盖部与腹部以子母口扣合后整体外观呈莲蕾形,下部有低矮的圈足。盖面和腹部表面线刻莲花瓣纹,在器身部位刻有婆罗谜文字的铭文,其内容为:“圣者ALABAGIRA的遗骨。”(图一六,2)相轮纽形舍利容器,高7.0、腹径5.6、足径5.15厘米。片岩质,轮旋而成,盖部与腹部均呈半球形,两者以子母口扣合后外观整体呈球形,盖上有四层相轮状纽。在盖面上有一圈阴刻而成的婆罗谜文铭文,其内容为:“圣者KODINIPUTASA的继承者圣者MAJHIMASA的遗骨。”(图一六,3)水晶盒子形舍利容器,高3.1、腹径4.72厘米,整体扁平的球状,子母口(图一六,4),其内有一件以长方形片岩雕刻而成的志铭(图一六,4下部),长1.95、宽1.0、厚0.3厘米,在其两面刻有婆罗谜文字的铭文,其内容为:“雪山地方的圣者GOTIPUTASA即法的继承者DUDUBHSARA的遗骨。”[32]


图一六 英国伦敦维多利亚阿尔巴特美术馆藏舍利容器一组

  (九)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收藏的罐形舍利容器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收藏一组4件罐形舍利容器(图一七),其中外重舍利容器为罐形,高13厘米,片岩质,轮旋而成,盖部及腹部偏下的位置分别浮雕下垂的叶瓣和仰莲瓣。盖上部的纽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呈宝珠状,下半部分呈束腰的“工”字形。其中安置有3件舍利容器,其中1件为短颈小口,腹部呈球形;另两件均以黄金制作而成,腹部呈圆筒形,盖顶部有一宝珠形纽。从这4件舍利容器的大小与形制来看,原来应该为四重结构,除上述容器之外,其中还安置有水晶、玛瑙、珍珠等。该组舍利容器的年代约在公元2—3世纪[33]。


图一七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馆藏舍利容器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