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冉万里:古印度舍利容器集锦及初步研究(续前文)
发布时间:2017-02-14 10:38:00   来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作者: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冉万里   点击:

(续前文)

四   圆筒状舍利容器

  圆筒形舍利容器在古印度的舍利容器中发现的数量不少,是与覆钵塔形、罐形舍利容器同样重要的外重容器之一。同时,从前文的论述还可以看出,其中不少内重容器的形制也呈圆筒形。从其形制来看,一般腹部笔直,平顶或弧形顶,顶部有纽。如果是石质的话,其腹部有的雕刻几何形花纹、莲瓣纹等。金属质地的则铸出或者錘鍱出天鹅、佛、天人、童子、花绳等,也有一部分金属质地的圆筒形舍利容器为素面。一般顶部及底部均凸出如檐,在腹部中央或略偏上处以子母口扣合。从这类舍利容器的发现数量来看,可以说与覆钵塔形、罐形舍利容器并驾齐驱,这说明圆筒形舍利容器是古印度在舍利瘗埋过程中较为常用,而且内外重容器兼用。这种圆筒形舍利容器曾对中国古代舍利容器的形制产生过重要影响,如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了4件圆筒形舍利容器[36],其中2件为石质并且涂金,两者形制相同,盖顶部有宝珠形纽,腹部饰凸棱状纹饰,内壁涂橘红色粉。其中1件高8.9、底径7.7厘米(图一九,1、2);另1件高9.2、底径8厘米(图一九,3、4)。另2件为铜质圆筒形,形制基本同于前两件,其中1件保存完整,口径7.8、高9.5厘米(图一九,5),而另外1件纽部已残,残高8、腹径7.8厘米。此外,在河北正定北白店村隋大业元年(605年)塔基地宫出土1件圆筒形铜舍利容器(图一九,5),高9.2、径6.2厘米,宝珠形纽,腹部饰凸棱状纹饰,与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者在形制和特征上相一致,而北白店村塔基地宫有大业元年(605年)的纪年铭文[37],据此也可推测静志寺塔基地宫所出者的年代大约也在隋大业时期。与古印度的圆筒形舍利容器所不同者,就是上述隋代圆筒形舍利容器的腹部为一个整体,不像古印度的圆筒形舍利容器的盖部与腹部几乎各半,然后以子母口相扣合,这种不同应当视为古印度与中国古代的用器习惯不同而发生的改变,从而使舍利容器这一外来事物在形制上更符合中国的用器习惯。


图一九

  (一)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一组2件舍利容器,其中外重容器为圆筒形(图二〇,1、2),片岩质,高11.8、径18厘米(对这件筒形舍利容器尺寸的标注,不同的图录有所差异,如高12.2厘米、高12.3厘米、径18.2厘米等),轮旋而成,以子母口扣合,盖部及底部边缘凸出如檐,腹部有轮旋形成的弦纹,其年代在公元1世纪前半叶(也有公元1—3世纪,公元2—3世纪,或者公元前2世纪等说)。相传出土于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外容器盖面上阴刻婆罗谜文铭文,其内容为:“司令官Uttara的妻子在至今为止尚未建立佛塔的Bramanitsa修建了此佛塔,敬奉过去及未来的一切佛陀、独觉者、正觉者及阿罗汉。”其中安置有金质球状罐形容器,其顶部有一中空的纽,盖上焊接有覆莲瓣,腹部焊接有荷叶,下部有低矮的圈足(图二〇,3)。与之一同出土的有天然珍珠、金戒指、六瓣花形金箔片及银箔片、木片、玻璃珠等(图二〇,4、5),应当是象征供养佛舍利的七宝[38]。


图二〇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舍利容器

  (二)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收藏有一组3件舍利容器(图二一),它们相互套合,形成三重组合方式,自外而内分别为石、银、金质,年代在公元1世纪初。其中的外重容器为灰色片岩,形制呈上部略小下部略大的圆筒状,高6.0、最大径8.2厘米。盖部略上鼓,表面有两道凸起的弦纹,顶部中央有一圆饼形纽。在腹部中央有一周凸棱,而且以子母口扣合。在盖的下部侧面阴刻有一圈佉卢文铭文,其内容为:“阿巴恰的王布伊加亚米特拉的儿子尹度拉给巴尔鲁玛王子,在首巴第阿至今尚未建佛塔之所安置了舍利容器,供养一切佛陀。”其中银质圆筒形舍利容器的盖部无存。金舍利容器呈扁平圆形盒子状,平顶,盖顶部中央有一圆饼形纽[39]。


图二一 日本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舍利容器

  (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19世纪时由英国人C.玛逊在东印度公司的支持下,在阿富汗贾拉拉巴德的毗摩兰发掘出土,出土时被安置于1件冻石制作的舍利容器中,盖已无存。与之一同出土的还有水晶、钱币等,现均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该舍利容器的材质为金质,以錘鍱技法制作而成,另外在其外侧的上下部镶嵌红宝石。高6.7、径6.6厘米。在腹部一周錘鍱有8个尖拱像龛,龛柱呈“H”形,其中有立佛像及礼拜佛的梵天、帝释天、菩萨等(图二二)。其年代在公元2—3世纪的贵霜时期(一说为公元1—2世纪,另一说为公元前1世纪)[40]。



图二二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阿富汗贾拉拉巴德毗摩兰出土的金质圆筒形舍利容器及其展开图

  (四)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收藏的圆筒状铜舍利盒,是1件广为人知的舍利容器,即人们习惯上所称呼的“迦腻色伽王舍利盒”,高20厘米,铜质鎏金,年代在公元2世纪(图二三)。该圆筒形舍利容器于1909年由斯邦内博士(Dr. Spooner)在巴基斯坦白沙瓦东南的布路沙布罗城东南的Shah-ji-ki-dheri塔址,即被东晋僧人法显、北魏时期的宋云、唐代僧人玄奘所赞叹的“迦腻色迦王大窣堵波(也被称为雀离浮图、百丈浮图)”发现。盖部略鼓,其上铸造有三尊像,中尊为释迦牟尼说法像,结跏趺坐于瘦高的莲座之上,莲座下部为扁平覆莲瓣。佛像头后有圆形头光,边缘装饰尖突的连莲瓣纹,身披通肩大衣,大衣下摆覆盖于双腿之间,右手施说法印,左手握大衣一角。佛像的两侧为双手合十面向释迦牟尼佛像的梵天、帝释天,其特征相似,头后均有圆形头光,身披通肩或袒右式袈裟,跣足,踩踏于台座之上。覆钵上部即盖的下部侧面,铸有浮雕感强烈的六只同向环绕飞翔的天鹅。腹下部铸有同样的浮雕感强烈的肩抗波浪状花绳的七个裸体的童子像和一个天人像,在花绳下弧部分的上部分别为结跏趺坐的坐佛像及供养天人,坐佛共计三尊,每尊坐佛的两侧各有两个供养天人。在花绳的上部及下部均錾刻有文字,其中有迦腻色迦的名字,此可证实古代印度确有迦腻色迦其人,而且在其上还錾刻有“纳受说一切有部众”字样,可见迦腻色迦还是一切有部佛教的护法之王[41]。


图二三 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藏舍利容器

  关于迦腻色迦王大窣堵波,据《法显传》“弗楼沙国”条云:“从犍陀卫国南行四日,至弗楼沙国。佛昔将诸弟子游行此国,语阿难云:‘吾般泥洹后,当有国王名罽腻伽(即迦腻色伽王)于此处起塔。’后腻伽王出世,出行游观,时天帝释欲开发其意,化作牧牛小儿,当道起塔。王问言:‘汝作何等?’答曰:‘作佛塔。’王言:‘大善。’于是王即于小儿塔上起塔,高四十余丈,众宝校饰。凡所经见塔庙,壮丽威严都无此比,传云:‘阎浮提塔,唯此为上。’王作塔成已,小塔即自傍出大塔南,高三尺许。”[42]

  又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卷二“健驮罗国”条也有对迦腻色伽王窣堵波较为详细的记载,其中还叙述了迦腻色迦王由不信佛教而转向信仰佛教的简单过程,其文云:“卑钵罗树南有窣堵波,迦腻色迦王之所建也。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四百年,君临膺运,统赡部洲,不信罪福,轻毁佛法。畋游草泽,遇见白兔,王亲奔逐,至此忽灭。见有牧牛小竖于林树间作小窣堵波,其高三尺。王曰:‘汝何所为?’牧竖对曰:‘昔释迦佛圣智悬记,当有国王于此胜地建窣堵波,吾身舍利多聚其内。大王圣德宿殖,名符昔记,神功胜福,允属斯辰,故我今者,先相警发。’说此语已,忽然不现。王闻是说,喜庆增怀,自负其名大圣先记,因发正信,深敬佛法。周小窣堵波,更建石窣堵波,欲以功力弥覆其上,随其数量,恒出三尺。若是增高,逾四百尺。基趾所峙,周一里半。层基五级,高一百五十尺。方乃得覆小窣堵波。王因喜庆,复于其上更起二十五层金铜相轮,即以如来舍利一斛而置其中。式修供养。营建才讫,见小窣堵波在大基东南隅下傍出其半,王心不平,便即掷弃,遂住窣堵波第二级下石基中半现,复于本处更出小窣堵波。王乃退而叹曰:‘嗟夫,人事易迷,神功难掩,灵圣所扶,愤怒何及!’惭惧既已,谢咎而归。其二窣堵波今犹现在。有婴疾病欲祈康愈者,涂香散花,至诚归命,多蒙瘳差。”[43]

  (五)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一组3件舍利容器(图二四),均为圆筒形,1948年出土于巴基斯坦塔克西拉的马尼克亚拉。其中外重容器为铜质,顶部呈圆弧形,容器身部呈圆筒状,高22.9厘米。第二重容器为银质,顶部有塔柱形纽。第三重为金质,形制为平顶的圆筒形。在这3件舍利容器中安置有金币、银币等[44]。


图二四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六)巴基斯坦塔克西拉考古博物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希尔卡布王宫遗址出土一组2件圆筒形舍利容器,外重容器以片岩轮旋而成,高10.5、径8.5厘米。纽呈伞状,盖部表面较为平坦,其上阴刻莲瓣纹,以子母口扣合,腹部笔直,侧面阴刻折线纹、网格状纹。盖部及底部均凸出,盖部边缘凸出如檐(图二五,1)。其内安置一件金质圆筒形舍利容器,錘鍱而成,纽呈葫芦形宝珠状,盖的顶部较平,腹壁笔直。在金质圆筒形内重容器之中,安置有以金箔包裹的舍利、珍珠等(图二五,2)。它们的年代被认为在公元1世纪[45]。无独有偶,在巴基斯坦士瓦特曾经出土一尊手持舍利容器的人物雕像(图二五,3),其手中所持舍利容器即与前述圆筒形舍利容器基本一致,这尊雕像的年代在公元1—2世纪[46]。


图二五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考古博物馆藏舍利容器

  (七)日本松户市立博物馆收藏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日本松户市立博物馆收藏1件圆筒形舍利容器,片岩质,轮旋而成,高5.5、径10.5厘米,年代在公元3—4世纪,出土于巴基斯坦犍陀罗地区。该舍利容器盖部和腹部有轮旋形成的弦纹,以子母口扣合,呈规整的圆筒形,也是目前所知的圆筒形舍利容器形制最为规整者。其盖部及底部边缘凸出,盖部中央有一饼形纽(图二六,1)[47]。


图二六 圆筒形舍利容器

  (八)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圆筒形舍利容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这件圆筒形舍利容器,为加藤宏氏寄赠,出土于巴基斯坦,年代在公元2—3世纪的贵霜时期。铜质,盖部平坦,盖中央有一个扁球状纽,腹部上小下大(图二六,2)。可惜的是这件舍利容器未公布出尺寸[48]。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