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遗址、墓地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18-03-22 10:08:49    作者:许成 李文杰 李进增 陈斌   点击:

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遗址、墓地发掘简报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

  六盘山余脉南华山东西横亘海原县境。菜园村位于山脉北麓,东距县城15公里。1985年至1987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合作,在菜园村周围的山坡上全面揭露了切刀把、瓦罐嘴、寨子梁墓地,部分揭露了林子梁遗址;试掘了马缨子梁遗址(图一)。现将1987年的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一、概况

  (一)林子梁遗址(代号L)

  遗址北距菜园村0.7公里,位于山梁东坡,南北长260、东西宽60-100米,中心区在南部,平均坡度20度。1987年发掘总面积430平方米。

  地层堆积情况以T3东壁剖面为例(图二),总厚度3.8米,可分四大层:第一层为表土;第二层可分②A-②C三小层,出土施麦粒状竖绳纹、鸡冠状附加堆纹的小口罐等;第三层可分③A—③F六小层,出土施斜篮纹、波浪状附加堆纹的小口罐,方格纹陶片等;第四层出土施斜篮纹、划纹的小口单耳罐等。三、四层为第一期,二层为第二期。

  第一期的遗迹有房址8座,灰坑18座,窑址1座,墓葬2座。

  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兽骨、河蚌壳。

  石器有石刀(图三:2、3)、石叶(图三:5)、石核(图三:6)等。骨器有骨耒(图三:7)。

  出土陶片数千块,以夹砂红陶最多,泥质红陶次之,泥质黑陶最少,另外还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和夹砂黑陶。大多陶器火候不高,质地较软。夹砂红陶多呈红褐色,夹砂灰陶多呈灰褐色,陶色往往深浅不匀。均为手制成型,个别小器物捏塑,一般器物采用泥条盘法。未见慢轮修整痕迹。

  器表纹饰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大多数斜行排列;另有少量线纹、划纹、附加堆纹、捏塑堆纹、戳印纹、竖条纹、横方格纹、席纹。素面器较少。

  彩陶44片,皆泥质红陶,磨光,无陶衣,一般饰黑彩,个别为紫彩和红彩。多为器外彩,有些器物领内有彩。纹样有宽带纹、平行条纹、弧线纹、连弧纹、竖条纹、斜条纹、折线纹、网格纹、棋盘格纹、锯齿纹、圆点纹等,其中以网格纹最多。往往几种图案并用在同一件器物上(图四)。

  陶容器可识有碗(图五:1、2)、盘、盂、豆(图五:3-5)、钵、盆(图五:6-8)、平底杯、圜底杯、单耳杯、半罐形匜、壶、长颈单耳罐(图五:9-11)、长颈双耳罐、小口罐(图五:12、13)、小口单耳罐〈图五:14-16)、小口双耳罐、小口贯耳罐、小口鋬耳罐(图五:17、18)、大口罐(图五:19、20)、器盖等20种,其中以小口罐最多,小口单耳罐次之。完整或经复原的共25件。

  第二期未发现遗迹。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兽骨、河蚌壳。

  出土陶片较少,按数量多少依次为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陶器制法与第一期相同,烧成温度有所提高,陶色深浅不匀的现象减少,出现少量颜色纯正的灰陶。

  器表纹饰以麦粒状竖绳纹占大多数,篮纹所剩无几,线纹消失。素面器较少。

  陶容器可有碗(图六:1、2)、盘、盆(图六:3)、小口罐(图六:4、5)、小口单耳罐(图六:6)、圈足(?)6种,其中以小口罐占大多数。复原器物6件。

  (二)马缨子梁遗址(代号M)

  1987年试掘50平方来,清理灰坑2座,均开口在表土层下。H1打破H2,但两坑陶片的陶系、制法、纹样几乎相同,应属同一时期。

  H2出土陶片121块,皆手制,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夹砂陶多施绳纹、附加堆纹,还有少量划纹。H1出土陶片167块,夹砂陶器表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少量篮纹。

  两坑均出土较多彩陶片。彩陶片表面均磨光,无陶衣,以黑彩为主,有个别红彩、棕彩。往往以条带纹为边框,其间填纵连“之”字纹、“Z”字纹、“工”字纹、双梭纹、方块纹、雁阵纹等,具有独特风格。此外,还有习见于马家窑文化的网格纹、圆圈网纹、水波纹、垂幛纹、重环纹、柳叶纹、勾联纹。彩绘多施于盆、钵、罐、壶的沿、腹外表。内彩仅1件,绘于钵内。

  (三)瓦罐嘴墓地(代号W)

  墓地位于南华山西端面向西北的坡地上,北距菜园村1.2公里。

  1987年春秋两季共发掘2500平方米,清理墓葬44座。

  墓葬均开口在耕上层下,打破生土,墓口大多东高西低。除两座为竖穴土坑墓外,余皆竖穴土洞墓,由长方形或梯形的短墓道与拱形顶、弧壁的洞室两部分组成。洞室顶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葬式皆屈肢一次葬,无葬具。以单人葬为主,只有两座为成人与儿童双人合葬。依下肢蜷屈程度可分蹲踞式、跪踞式和屈膝式,以屈膝式居多。此外还有断肢葬。

  随葬品共出1434件。共中陶器360件;骨器一组由1064颗骨珠组成;玉器2件(图三:1、4);石器、石料共8件。每墓均有随葬陶器,多者30件,少者2件。随葬陶器数量多的往往分为头前、膝下两组,每组都炊器、水器和食器。陶器大的常置于墓道口,兼用来封门。器种有小口罐(图七:4)、单耳罐(图七:6)、大口深腹罐、单耳小罐(图八:6)、双耳罐(图八:7、8)、子母口甑、大口瓮(图七:9)、长颈壶、双腹耳壶、单耳杯、盆、钵(图八:2)、碗、豆、匜、器盖、彩陶单耳垂腹罐(图七:8)等。夹砂陶占总数的61.7%,陶色以红褐、灰褐为主,一般通体饰宽浅篮纹。泥质陶占总数的38.3%,多为橙黄、橙红色,一般领肩抹平或磨光,下腹加饰细密篮纹。

  (四)切刀把墓地(代号Q)

  墓地位于菜园村南1公里的坡地上。1985-1986年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50座。报告待刊。1987年揭露650平方米,清理墓葬9座,出土器物70件。本文仅介绍1987年的发掘资料。

  墓葬均开口在耕上层下,打破生土。墓口大多东南高,西北低。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竖穴侧龛两类。均为一次葬,无葬具。多为单人侧身屈肢葬,只有87QM8一座墓为儿童双人合葬。

  出土陶器皆为手制平底器,主要有小口罐、单耳罐、双耳小罐(图七:7)、大口瓮(图七:10)、匜(图七:1)等。夹砂陶占总数的64%,胎质粗糙,陶色斑驳,多呈灰褐、黄褐色,器表多饰宽浅斜篮纹。泥质陶占总数的36%,胎细壁薄,色泽纯正,多橙黄、橙红色,领肩磨光,下腹饰细密篮纹。

  (五)寨子梁墓地(代号Z)

  寨子梁在菜园村之东。墓地位于西坡,残存北部。1987年发掘550平方米,清理墓葬9座。出土陶器82件,骨珠一组1220颗。

  墓葬均开口在表土层下,打破生土。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横穴土洞、土洞侧龛墓三种。葬式为典型的二次葬。其中迁入葬7座,迁出葬2座,遗骸大多残缺不全,个别墓中不见人骨架。

  随葬陶器以单耳罐、小口罐(图七:5)最常见。另外有单耳壶(图七:2)、双耳壶(图七:3)、碗(图八:1)、盆(图八:3)、长颈小壶(图八:4)、单耳小罐(图八:5)、双耳罐(图八:9)等。陶器以夹砂者居多,色泽不匀,多呈红褐、灰褐色,泥质陶色泽纯正,多橙黄、橙红色。纹饰以篮纹为主,占总数的47%,其次为附加堆纹、线纹和划纹。

  二、遗迹

  (一)房址

  房址有窑洞式、半地穴式各4座。后者有圆形袋状、方形筒状各2座。

  窑洞式房址以LT3③F3保存较好,由居室、门道、场地三部分构成(图九)。现存残口呈椭圆形,东西长3.8、南北宽3.4米。塌落的屋顶(系生土)迭压在②C层下,距地表深1.8米。门向东北,门洞北壁的方向为77°。

  居室建在黄色生土中,包括居住面、墙壁、屋顶三部分。居住面(③D层,系路土)略呈椭圆形,东西进深4.1、南北面宽4.8、厚0.04-0.07米,面积约17平方米。

  西、北壁保存较好,由上往下呈弧形向外扩张。西壁残高2.4、居住面向西扩出1.08米。东南墙脚处留有挖窑洞的工具印痕四条,很像本居室内出土骨耒(图三:7)的印痕。

  屋顶四周开裂后整体塌落在居住面上,残厚0.5-1.4米。若将屋顶向上移到原来位置,使其西端与西壁上端对合,高度应为3.2米。

  居室内有两层淤土(F3①、F3②),出土物属第一期。

  居室中央有一个圆形锅底状灶坑,直径0.64、深0.16米。壁与底都成为红烧土,厚0.02米,西北部靠墙有一片红烧土面,南北长1.5、东西宽0.5、厚0.02-0.04米。附近一段墙壁也为红烧土。

  居室内有窖穴4个,都叠压在居住面 (③D层)下,使用时间不长。Jl、J2出土少量陶器和石器,与F3内出土物特征相同。J3、J4未见遗物。

  居室内有两人被塌落的屋顶压死。经韩康信同志鉴定,东北角死者系男性,年龄45-50岁,头向东,面向南,俯身屈肢,西南角死者系半岁婴儿,仅存部分头骨和肢骨。

  婴儿骨架西北面居住面上放置陶器两件。一件为小口鋬耳罐(F3②:13),另一件被压碎。成年人骨架东南面放置石球一件(F3②:6),直径12厘米。

  门道呈长条形,敞口,残存南侧生土壁,长1.6米。门洞在门道与居室之间,南北两边都有生土壁,残高2、南壁长0.85、北壁长1、宽1.44米。推测门洞呈隧道式,顶部呈拱形。

  门道的路土可分③A-③F共六层,与T3③东壁剖面相同。

  ③D层与居住面相连,门洞内设有长条形门坎。门坎横剖而呈半圆形,南北长2、东西宽0.3-0.4、高0.14米。

  ③C层西端有两级台阶,门洞北部有两个圆形锅底状柱洞,直径皆0.1、南边的深0.14、北边的深0.12、间距0.16米。③C层东段呈斜坡状,南北两边各放置一块大石头。

  门道东边有两层场地,下层属③D层,上层属③B层。略呈半圆形。

  屋顶西侧原来有一个窖穴,东壁已随屋顶倒塌。

  (二)墓葬

  墓葬的形制有竖穴土坑、竖穴侧龛、竖穴土洞、横穴土洞和土洞侧龛墓五种,以竖穴土坑墓较早,竖穴侧龛墓较晚。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1.竖穴土坑墓

  87QM8,平面椭圆形,长1.8、宽1.1、深0.7米。墓坑依坡掘成,坑口东高西低。坑壁近直,坑底较平整。

  墓主2人,都是未满10岁的儿童。东侧遗骸保存较好,跪踞式侧身屈肢卧于墓室东南,头北面西。西侧骨胳零散,葬式不明,颅骨破碎,顶、额骨远离枕骨。

  随葬陶器9件,分为头前、膝下两组。头前有大口瓮、匜各1件,小口罐、双耳小罐各2件;膝下有单耳罐1件,小口罐2件(图一〇)。

  2.竖穴侧龛墓

  87QM2,墓口东高西低,现存墓口长2、宽1.75,墓底长1.25、宽1.75,深0.47米。侧龛位于墓坑东南侧,高出墓底0.1米,长约1.6、宽0.9米。龛壁弧状,龛顶已塌毁。

  墓主1人,为30岁左右的男性,蹲踞式侧身屈肢卧于龛底。身首分离,墓坑未经扰乱。

  随葬品4件。其中缀饰1件,黑色粘合剂上嵌绿松石片,位于墓主颈侧;陶器3件,集中在墓坑北端,仅1件盆可复原(图一一)。

  3.竖穴土洞墓

  WM34,墓向297°。墓道位于墓室西侧,长方形,长0.4、宽0.7米,底部与墓底为同一平面。墓室顶部已毁,仅东侧残存局部,现存形状为口小底大的椭圆形袋状坑,弧壁,平底。墓口长2.02、宽1.78,墓底长2.54、宽2.35,深0.75米。

  墓主2人,位于东侧的为18-22岁的男性,仰身屈肢葬,颅骨缺失,下颌远离枢椎仰置于一块双耳罐腹片上(M34:13)。这件双耳罐被有意打破,分为三块:一块垫于颌下;一块置于墓底北端;一块在填上中。相当于头颅的部位放置一块天然石片(M34:14)。位于西侧的为4-5岁的儿童,侧身屈肢葬,背对成人,颅骨亦失,下颌侧置。

  随葬品27件,分两组:一组(WM34:1-12)有玉器2件、石器9件、陶器1件,置于墓坑南端的填土中;另一组(WM34:13-27)陶器5件、石器10件,置于墓底(图一二)。

  WM35,墓向278°。墓道位于墓室西侧,长条形,长0.5、宽0.6米。洞室顶部已坍塌,唯有北侧残留部分顶盖,残状为椭圆形袋状坑,口小底大,弧壁,平底。墓口长1.91、宽l.52,墓底长2.01、宽1.79,深0.8米。

  墓主1人,为18-20岁的女性。头南面西,跪踞式左侧身屈肢卧于墓室东侧,双臂屈于胸前,腕、指骨缺失。

  随葬陶器18件,分为头前、膝下两组:头前有单耳罐2件,小口罐、双耳罐、彩陶罐、单耳小罐、钵各1件,陶片数块,膝下有小口罐3件,单耳罐2件,双耳罐1件,陶瓮残片数块。大体积的存储器有双耳壶、大口瓮各1件,置于墓道口,兼用作封门(图一三)。

  4.横穴土洞墓

  ZM5,平面凸字形,墓向216°。由墓道和洞室两部分组成。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已残,长条形,隧道式。残长0.55、宽0.62米。墓室圆角梯形,拱顶,东西弧壁,北壁竖直,平底。长1.15、宽1.32-1.56、高0.97米。

  墓主1人,位于墓室正中,残存部分颅骨和数枚牙齿。随葬陶器(片)17件,围绕墓主四周放置。大体积的单耳壶置于墓道正中,用以封门(图一四)。

  5.土洞侧龛墓

  ZM8,墓向正南,由墓道、洞室、侧龛三部分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侧,梯形,直壁,底部与墓底为同一平面。长0.45、宽0.57-0.95米。洞室顶部已毁,残状呈口小底大的袋状,平底。墓口连墓道长1.85、宽1.8,墓底连墓道长1.8、宽2.48,深0.98米。龛室位于墓坑北侧,高出墓底0.05米,略呈长方形,弧顶,直壁,平底。宽1.38、进深0.85、龛高0.87米。

  墓主1人,为16岁左右的男性,遗骸散乱堆放在侧龛内。随葬陶器(片)8件,集中在洞室底部(图一五)。

  三、结语

  林子梁和马缨子梁两处遗址都分布在面向东南的坡地上,垂直高度相当,背山临沟,避风向阳,靠近水源,表明先民对居址的选择具有一定要求。几处墓地都位于朝西或西北的坡地上,方向与居址相背逆,这种现象应与某种信仰有关。

  林子梁遗址中心区的房屋和窖穴分布密集,文化堆积最厚处达4.9米,表明先民过着长期定居的生活。遗址中既出土石刀、陶刀,又出土细石器,还有大量兽骨,据此推断,当时的经济形态是农业畜牧业并重。

  三个墓地的墓坑分布比较随意,墓口形状不太规则。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竖穴侧龛、竖穴土洞、横穴土洞和土洞侧龛墓五种,其中竖穴侧龛和土洞侧龛墓为目前已知新石器时代墓地所仅见。

  各墓均无葬具,流行屈肢葬。差异点是切刀把和瓦罐嘴墓地流行一次葬,寨子梁墓地均为二次葬。

  1987年发掘的林子梁遗址,依据地层叠压关系分为一、二两期。一期以腹施斜篮纹、颈施指压波状附加堆纹的小口罐和腹施斜纹(或斜绳纹)、划纹的小口单耳罐为典型器物,二期以腹施麦粒状竖绳纹、领施棍压鸡冠状附加堆纹的小口罐和腹施麦粒状竖绳纹的小口单耳罐为典型器物。

  马缨子梁遗址盛行彩陶,其年代应早于林子梁遗址一期,可能与石岭下类型相当;瓦罐嘴、切刀把及寨子梁墓地出土的小口罐和小口单耳罐与林子梁遗址一期的同类器物相似,应属同一时期。

  最近的调查资料明,相当于林子梁遗址一、二期的文化遗存在宁夏南部的海原、西吉、隆德、固原、彭阳五县分布相当广泛,不少器物(如长颈单耳罐、单耳罐、单耳小罐、小口罐、大口罐、双耳壶、小口瓮)与菜园村遗址、墓地出土的同类器物十分相似。调查资料还表明,这类文化遗存所处的时代晚于石岭下类型,早于齐家文化,可能是陕甘宁交界地区齐家文化的主要源头。

  这类文化遗存已经报道的有甘肃镇原县常山遗址下层①、宁夏固原县店河墓地②、隆德县海家湾墓地③等。现有资料表明,这类遗存主要分布在宁南、陇东的清水河、葫芦河、泾河上游一带。目前以菜园村遗址、墓地的发掘规模最大,发现的遗迹、遗物最丰富。这类文化遗存兼营农业畜牧业,普遍使用窑洞式及半地穴式房屋,流行竖穴侧龛墓,多单人侧身屈肢葬。林子梁遗址一期的窑洞式房址F3,屋顶塌落后仍然保持穹隆形,这是罕见的,为复原窑洞式房屋的形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F3的炭14年代数据(半衰期5730,经树轮校正)如下:

  ZK-2237,T3③CF3J1木炭:4585±155B.P.(2635B.C.);

  ZK-2226,T3③CF3②木炭:4195±145B.P.(2245B.C.)。

  这座房址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窑洞式房址之一。

  执笔:许成、李文杰、李进增、陈斌

  绘图:高雷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陇东镇原常山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3期。

  ②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店河齐家文化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87年第8期。

  ③宁夏自治区展览馆《宁夏固原海家湾齐家文化墓葬》,《考古》1973年5期。

  本文出自:《文物》1988年第9期,1-14页。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