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学术研究

首页 > 学术研究 > 正文

宁夏贺兰县拜寺口北寺塔群遗址的清理
发布时间:2018-04-12 15:46:42   来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点击:

宁夏贺兰县拜寺口北寺塔群遗址的清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贺兰县文物局

  关键词:宁夏 北寺塔群遗址 西夏

  KEY WORDS: Ningxia pagoda-sites of the North Temple Western Xia

  ABSTRACT: These ruined pagodas lie on a terrace at the eastern foot of the Helan Mountains, in the territory of Baisikou Village, Jinshan Township, Helan County, Ningxia. In 1999, the 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and the Helan County Offi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Monuments carried out excavation on the sites. The work covered an area of above 3, 000 sq m. Among the vestiges brought to light are the remains of platforms, wainscots, partitions, pagoda-foundations and pagoda rooms. The pagoda-foundations number 62; they are distributed on an 11-tier terrace and fall into cross-shaped, octagonal and square in plan. The unearthed relics, totaling over 150, include chacha miniature pagodas, small-sized clay Buddhist statues, terra-cotta ones, fragments of pagoda bodies, porcelain, decorative members of buildings, bricks, tiles and coins. The pagodas were built from the Western Xia to the Yuan period as burials of eminent monks.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部,全长200多公里,西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为宁夏平原。贺兰山东麓有大的山沟二十多条,拜寺沟就是其中之一。拜寺沟位于贺兰山中段,东西走向,全长20多公里,直通贺兰山分水岭下的殿台子。拜寺沟沟口呈喇叭形,沟北为二十多户居民的小村子拜寺口村。拜寺口村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距银川市和贺兰县均约50多公里(图一)。

  拜寺沟沟口南北两侧地势较平坦,在山前大凡平坦的台上,都可见到许多建筑遗迹,大者有几进院落,高者至今仍存高度近5米的石砌高台,地面散落许多砖瓦,当地俗称“南寺”和“北寺”。

  北寺遗址位于沟口北侧一出山前台地上,遗址上中部耸立着两座西夏古塔,东西相对,相距不足百米,他们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双塔位于1986年进行过加固维修,出土了众多西夏文物①。1999年5月宁夏文物工作者在修整双塔院落时,在双塔北侧山坡上发现彩绘的白灰皮,随即进行了初步清理,并发现了不少基址,得知此山坡是一处大型塔群建筑遗址。同年,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与9月至11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古研究所与贺兰县文化局共同组成考古队,对双塔北侧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发现残塔基62座及其附属建筑,出土文物有“擦擦”、小泥佛像,陶塑像、瓷器以及塔刹建筑构件等。现将本次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遗址分布与底层堆积

  北寺塔群遗址位于双塔北侧山前坡地上,西距拜寺口村约100米。遗址南北长约90、东西宽约70米,北高南低,高差约28 米,平均倾斜度为23度。清理出的62座残塔基基本上呈阶梯式分布在一个扇形区域内,大体上是位于坡下的塔基直径较大,坡上部的塔基直径稍小。从整体分布和地势看,整个遗址从下至上可分为11级平台,每级平台上残存塔的数目不等。第一级平台残存2座,第二级平台11座,第三级平台6 座,第四级平台7座,第五级平台8座,第六级平台6座,第七级平台6座,第八级平台 7座,第九级平台5座,第十级平台3座,第十一级平台1座。每级平台上塔与塔之间有的还筑有石砌隔墙。每级平台前和平台左右原有石砌护壁,现大部分被破坏(图二;图版陆, 1)。

  由于塔群遗址位于山坡上,又非寺庙的生活区,因此遗址的堆积很薄,多为塔群的倒塌堆积,其包含物主要是塔体的倒塌物。据此,我们将塔群遗迹以上的地层分为两层。下面以T0602东壁为例,介绍如下(图三)。

   第1层:表土层。均为砂石堆积,内夹白灰皮和残破砖块等,最厚处仅0.12米。

  第2层:塔群遗迹倒塌物堆积层。堆积物薄厚不等,一般在塔基的北半部堆积较厚,南半部较薄。包含有砖、瓦、白灰泥皮以及塔顶上的建筑构件等。最厚处0.4米。塔群遗迹位于第2层之下,包括平台、石砌护壁、石砌隔墙和塔基等。

二、主要遗迹

  (一)平台

  塔群遗迹分为平台、石砌护壁、石砌隔墙、塔基座、塔心室等。塔基平台是为便于筑塔而在山坡上开凿的水平台面。塔群中除极个别塔散建在主区域之外数十米的山坡上,绝大多数集中在上窄下宽的扇形山坡上,依山坡凿成长宽不等的十一个阶梯式平台。为了防止山水冲击,每层平台前和其左右修筑石砌护壁。其中第一级平台(最低层)宽约43、长7米;第十一级平台(最高处)东西宽6、南北长7米;其它平台东西两端多被山水侵蚀,南北4至12米不等。相邻级平台之间的高差因地势坡度而异,最小高差0.7米(第二与第三级平台间),最大高差达3.5米(第一与第二级平台间)。除第一和第十一级平台以外,其它九级平台均山若干个高低略有差异的子平台(即单元遗迹)组成。无论平台或子平台其方向总体朝南向或南偏东。平台可分为两种形式。

  1.一次成形的平台先在山坡适当的位置上凿出一块平台,再将平台的四个边依地形筑石墙,在石墙之内建一个或几个塔,形成一个遗迹单元。其特点是一个遗迹单元就是一个完整的大平台,诸塔基之间不存有任何隔墙或不同的起建平面第一级平台和第十一级平台即是一次成形的平台。

  第一级平台,位于整个塔群遗址的最南端,为最低一级平台。平台呈长方形,南北约7、东西约43米。平台的北边用较大石块成两重阶梯状平行的护壁,相距约4米,偏南的的护壁从平台地面砌筑,高约1.45~1.55、厚约0.6米,偏北的护壁自前一护壁顶面等高的坡地上起筑,残高1.2米左右,厚约0.5米,此护壁中部偏西段由于先期被人取土而毁坏。此平台的东、西两端亦有护壁,皆为单层,均随地形呈北高南低形状。平台南边由于早期破坏,未发现有护壁或隔墙。此平台发现塔基2座。

  2.多次构筑形成的平台此种平台是山若干个稍有高差的小平台——子平台组成,相邻的子平台间往往用石砌护墙或隔墙分成各自独立的遗迹单元。从平面上观察,各大平台大多不很规整,边缘参差不齐。除第一、第十一级平台以外,其它级平台均为此种平台。

  第八级平台,东西约35、南北约5~8 米,由至少4个子平台由东至西并列组成。第一子平台东西约10、南北约5米,其间有 3座塔基(ta17、ta57、ta51)。第二子平台面积4.5米×6米,其中有1座塔基(ta13)第一和第二两个子平台间有石砌护壁。第三子平台面积5.5米×7米,其台面高于两侧的第二、第四子平台0,3米,其间有石砌隔墙将其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独立的遗迹单元,并各有1座塔基(ta10、ta9)。第四子平台居第四级平台的最西端,依地形凿成折角方形,其间残存塔基1座(tall)。

  各平台约有40%的地表被毁。保存下来的地面可分为4种情况。

  第一是有铺地砖的台面。用白浆土将平台面垫平,在平台面上筑塔,在塔基周围平铺灰砖作地面。此类有ta2、ta8、ta10、ta26、 ta37、ta38、ta39和ta40等。铺地砖厚约8 厘米,有方形、长方形两种,一般一个遗迹单元中只用一种砖铺地。个别单元中用两种砖混铺。如第四级平台中ta39、ta40的单元遗迹地面是用方形和长方形两种砖混铺而成。铺法有顺铺也有丁字铺。

  第二是有红褐色垫土层的台面。在挖开的台面上用白浆土垫平,之后在表面敷一层厚3一5厘米的红褐色垫土,拍实后在其上筑塔。此种台面仅存于第十级平台(ta2、 ta3、ta4所在的平台)表面。

  第三是抹有白灰泥的台面。在垫上白浆土并拍实的平台面上抹一层厚2~4厘米的白灰泥作地面。此类台面只保存在ta9、ta28 和ta59三个遗迹单元。其中ta59遗迹单元的表现形式较特殊,在其东壁面上抹有白灰泥,其下与白灰泥地面相衔接,白灰地面东高西低呈倾斜状,形成东西宽0.6、残长2.4 米、东端高于遗迹地表0.15米的倾斜地表。塔基座的北、西和南三面地面皆因破坏严重而缺失,地面形制不详。

  第四是只用白灰土(灰钙土)的台面。在挖开的平台上用较纯净的白浆土垫平踩实作地面,表面平整,呈灰白色。这种地面占整个遗迹总数的60%以上。

  (二)护壁与隔墙

  护壁是筑在每级平台的边缘或相邻平 、子平台之间,防止台面倾圮的石壁。护壁大多在平台一边的坡脚处起建,因一面依坡而只露一个壁面,顶面多与上一级或上一子平台地面等高。个别护壁在上一平台以上再加高,形成下半部单面、上半部双面的护壁,如ta35子平台与ta25、ta26子平台之间的护壁(图四)。

  隔墙是筑在相邻遗迹之间的石墙。隔墙一般建在平台之上。如第八级平台上的ta9 和ta10处在同一个子平台上,其间有南北向隔墙将其分隔开。隔墙残高0.1、宽0.2米,用小石块砌成(图五)。

  (三)塔基与塔心室

  1.塔基 除零星建在山坡其它地带的几座塔外,共清理出塔残基62座。从清理出的地形现场和塔群的布局分析,原建于此的塔的总数可能要超过62座。

  62座塔基平面形制可分为十字折角形、八角形和方形三种。其中十字折角形54座,八角形2座,方形2座,其它4座因破坏严重,形制不详。塔基的南半部分现多已不存,仅存北半部分,残存最高者不足0.5米,多数在0.1~0.3米之间。塔的基本结构为土筑,如ta9(图版陆,3),其中16座塔基外包砖,如ta7(图版陆,2),包砖情况可分为在塔基周边包砖和只在某折角处包砖,另有 1座(ta45)在折角处包有土坯。塔表均抹一层白灰泥,个别塔发现有两层白灰泥皮,如 ta29(图版陆,4)。白灰皮厚度在0.5~3.5 厘米间。半数以上塔基白灰泥皮表面有彩绘,有的塔在须弥座束腰处还发现有梵文 塔基座内均有填土,填土中未发现夯层,部分填土内混有石块、碎砖等杂物。依据塔基的平面形制将其分为三个类型。

  A型:54座,平面十字折角形。这是塔群遗迹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塔基,平面共折 20个角,塔基直径在1.74~3.04米之间。从残存较高的塔基座观察,它们均为须弥座,须弥座的束腰以上部分多已毁坏。束腰以下基座高在0.2~0.3厘米之间,均上部略内收,其上叠涩内收两层,每层宽3~5厘米,再上为束腰,束腰高8~12厘米。束腰上方用覆瓦外挑出檐。塔基座的白灰泥表面大多施彩绘。

  ta46 与ta42、ta47同处在第三级平台上。南北残宽2、东西2.3米,南侧残毁,残高0.3米。未包砖,外抹单层白灰泥皮,厚1.5~2.5厘米,表面施有红色单线壶门图案,已严重褪色(图六)。

  ta29 位于第五级平台中部,与ta27、 ta28、ta30和ta31处同一子平台。南北2.5、东西2.1米,东壁残高0.52、北壁0.48、西壁0.3、南壁0.25米。塔基座表面抹有两层白灰泥皮,内层厚1、外层厚0.8厘米基座中心为塔心室(图七;图版陆,4)。

  B型:2座,平面呈八角形。

  ta27 位于第五级平台的西部偏北,其西和ta25、ta26相邻,东有ta28~ta31四座塔基。塔基毁坏严重,仅存北半部三个边和东、西两个残边,自西至东各边长分别为 0.5、0.9、0.92、0.92、0.4米,塔基直径约 2.2、基座残高0.3米。该塔为土筑外包砖,并抹有白灰泥皮,厚1~2.5厘米,表面施彩绘(图八;图版柒,1)。

  C型:2座,平面呈方形。均破坏严重。

  ta59 位于第二级平台中部。此塔基现存北壁和东壁、西壁的南端。高度仅0.05米。

  2.塔基表面装饰 大部分塔基表面有彩绘装饰,多位于塔基下部和塔基束腰处。

  在塔基下部,各侧正中长壁用赭红色或鲜红色彩绘壶门样纹饰,左右短壁亦绘两两对称的壶门纹。可分为双线条和单线条两种。

  双线壶门纹:图案由赭红色双线条组成对称的壶门纹。ta14北壁,中部长壁图案长67厘米,左右两侧短壁各为14.5和26厘米,高27厘米(图九,2;图版柒,3)。ta60北壁,在赭红色壶门纹外侧用黑色绘卷草纹,中部长壁图案残长71、高16~20厘米,左侧两短壁彩绘图案条分别为24和32、高25厘米(图九,1;图版柒,4),右侧各短壁已毁。ta29北壁,塔表白灰皮存里外两层,均有双线壶门纹,里层纹饰较规整,线条流畅,色呈赭红色,外层不甚规整,色呈鲜红色。中部长壁图案长64厘米,两侧短壁图案各长为20、30、高30厘米(图九,3)。

  单线壶门纹:图案由鲜红色单线条组成对称的壶门纹。ta41北壁,中部长壁图案长 73厘米,两短壁彩绘图案分别各长22和28 厘米,高26~28厘米(图一〇,2)。ta35北、壁,中部长壁图案长61厘米,右侧短壁图案已毁,左侧两短壁图案为长24和30厘米(图一〇,1)。

     

  束腰处彩绘主要有S形纹、卷云纹,呈赭红色。

  S形纹:均呈二方连续的S纹,此类纹饰在各塔束腰中最多。ta29,图案残存于塔之南侧,较为规整。长12、高4厘米(图一一4)。ta18,图案残存于塔之北侧,为变形的S形纹饰,长40、高4厘米(图一一,2)。

  卷云纹:均采用涂地露花的手法绘制图案,花纹具有剔刻效果,此类纹饰较少。 ta14,残存有北、东侧壁彩绘。北侧长70、高 4.5~8.5厘米(图一一,3)。

  束腰处除彩绘外还有梵文。梵文“种”字装饰发现于ta25、ta30、ta35的束腰壁面。均用赭红色书写,较规整。ta35,梵文残存于北侧各壁,共有“种”字7个,每字大小一致,宽6、高8厘米(图一一,1 )。

  3.塔心室塔群遗址中,在13座塔基中发现有塔心室,除ta18的塔心室居塔基中心偏南外,其余均居塔基之中心位置。塔心室从平面上可分为圆形、长方形、方形三种。

  圆形塔心室 5座。石砌4座,土坯砌1座。石砌塔心室一般用小石片和土坯砌成,塔心室内壁整齐,外壁参差不齐,内径 0.5~0.7、残高0.15~0.5米。ta47塔心室,内径0.5、残高0.28米,用20厘米×15 厘米×5厘米的土坯内外两层丁字砌(图一二)。

  长方形塔心室 6座。石片砌成的5 座,砖砌1座。ta18塔心室,用较大的石片砌成,居塔基中心偏南处。塔心室内壁长 1.58、宽0.28、高0.36米。其南端上横置一块长0.76、宽0.3、厚0.2米经加工过的石板。塔心室内无遗物出土(图一三)。ta12塔心室,用灰条砖砌成长0.86、宽0.66、残高0.4米。在塔心室南壁上开一宽约0.2米的小门(图一四;图版柒,2)。

  正方形塔心室 2座。ta45塔心室,位于塔基中部,室中置木函。木函长0.83、宽0.74、残高0.2米,壁厚约0.02米。木函已朽,函内有人骨灰和损坏严重的“擦擦”(图一五)。

  另在ta20遗迹单元西隔墙外的平台面上,有一个长0.36、宽0.34、深0.22米的长方形小土坑,土坑挖掘在坚硬的白浆土上,其中置一木函。因木函已严重腐朽,残存宽度为0.22、高约0.12米,长度不详,壁厚约1厘米,木函内放置“擦擦”。

三、遗物

  遗址内出上的遗物主要有封埋在塔内的“擦擦",其次为塔身各部件残块此外还有陶佛像、瓷器等。其中有一部分遗物出土于塔群第一层平台中,这些遗物是当地村民在此取土时发现的,在这里我们作为采集品一并介绍。

  (一)“擦擦”

  89件。均发现于塔心室中和一处木函坑中每座塔基埋藏“擦擦”的数量一般是5件、7件或9件,个别的有十几件。均用灰色土制成,上半部分脱模,下半部分用手捏制依据脱模部分的形制,可分为三型。

  A型:79件,模印群塔。脱模部分呈覆钟形状,表曲模印4层或 3层小塔,表面多施彩绘。ta31:2,形体瘦高,部脱模印制4层小塔,从下至上每层分别为31、28、26和22个,加上“擦擦”本身共108个,肩部饰一周梵文和一周莲瓣纹,表面施有金粉下半部分的表面施彩绘,图案为双重仰莲瓣,用白色勾勒出花瓣轮廓,瓣内涂浅蓝色,中心为深蓝色底径4.1、腹径7.4、高13.4厘米(图一六,1;图版拾,6) T0703:2,形体矮扁,模印4层小塔,下半部分施彩绘,图案为黑色仰莲瓣。顶部略残,底径3.1、最大腹径7.2、残高7.3米(图一六,3;图版拾,5)。

  B型:3件,模印单塔,脱模部分略呈一座十字折角形塔状,均素面,较矮小。ta30:3 ,中空,底径4.5、最大腹径 8.6、局6.5厘米(图一六,4;图版拾,1 )。

  C型:7件,脱模部分呈圆锥状整体状若粮仓,制作较粗糙。素面、T0401:3,底径8.4、肩径9.2、高9.4 厘米(图一六,2)。

  (二)小泥佛像

  3件。均呈圆饼形,模制而成。T0603:18,正中佛像结跏趺座坐于莲花座上,肉髻圆尖,面呈圆形,身着袒右肩僧衣,双手结禅定印。像两侧各塑两座瘦长的小喇嘛塔,塔周及外缘模印有梵文,直径5.5~6.5、厚1厘米(图一七,1;图版拾壹,6)。C:59已残,仅存三分之二。正中有一座佛。正面模印小喇嘛塔和梵文,侧缘亦模印梵文和喇嘛塔残长7、宽5、厚2.2厘米(图一七,2;图版拾壹,4)。塑两座瘦长的小喇嘛塔,塔周及外缘模印有梵文,直径5.5~6.5、厚1厘米(图一七,1;图版拾壹,6)。C:59已残,仅存三分之二。正中有一座佛。正面模印小喇嘛塔和梵文,侧缘亦模印梵文和喇嘛塔残长7、宽5、厚2.2厘米(图一七,2;图版拾壹,4)。

  (三)塔身残块及塔顶结构

  由于群塔均属于砖土结构,表面抹有白灰皮,倒塌后有一些较大的残块,尚可辨别出其形制和部位。而塔刹顶部多为陶质或琉璃构件,所以在倒塌堆积中,这种遗物较多。

  1.塔身残块 主要是白灰皮块,数量极多,大小不等,大者长宽约30多厘米,小者仅有4、5厘米。ta47:1,彩绘兽面残块。位于覆钵式塔身的肩部,表面用红、黑、黄三种颜色彩绘一兽面。兽之毛发竖立,双角上竖,怒目圆睁,龇牙咧嘴,獠牙外露,口含串珠。残宽30、残高24、白灰泥皮厚1.5厘米(图一八,4)。 ta8:7,塔身底部一棱角。表面用黑、红、黄三色绘仰莲瓣,花瓣上部绘卷云纹。下部残边长分别是12、11、17、高9厘米(图一八,6)ta8:4,塔身腹部彩绘兽面残块。图案用红、黄、黑色绘兽面,残存鼻、口部。兽嘴咧开,獠牙外挑,口含串珠。残宽8、高10厘米(图一八,2)ta47:8,塔身腹部白灰泥块图案为套接在一起的两个圈。残宽12、残高15厘米(图一八,3)ta46:10,塔身残块在白灰泥表面墨书竖写蒙古文字6个,内容不洋。残块宽11、高11厘米(图一九)。

  2.塔刹残块均为相轮残块用白灰制成,在阴轮处均涂有红彩,残破严重。根据残存的弧度可分为粗细两种,粗者轮径原在80~100厘米间,细者轮径原在30~50厘米间,阳轮宽2~4米ta9:7,粗相轮残块,存一轮。轮径原约100厘米。残存轮长23、残高7.5、阳轮宽2.8厘米(图八一,1)。ta8:12,细相轮残块,存两轮。轮径原约40~50厘米残长7、残高8厘米,上阳轮宽 3.1、下阳轮宽3.5厘米(图一八,5)。

  3.塔顸构件 共12件。有宝盖、宝瓶。

  宝盖 2件,均为红陶制成,表面施绿色釉可分两型。

  A型:1件(ta2:15)。莲花盆式盖。平底,宝盖之腰部和上缘各饰八片莲花瓣,下小上人宝盖中空,顶部略凹顶部中心有榫头,套接宝瓶。宝瓶略呈喇叭状,上小下大、宝盖底径24.4、顶部直径30、高17.2厘米,宝瓶下径14、上径7.6、高23.6厘米(图二〇12;图版拾,3)。

  B型:1件(ta11:9)。莲花瓣平盖。扁平状,外缘旱莲花瓣形,共由八瓣莲花组成,现存六瓣,中心有一孔直径约26.5、内孔直径9,最厚处5厘米(图二〇,3)。

  宝瓶 15件,为塔刹宝盖上的饰件。可分两型。

  A型:5件。呈喇叭状,上小下大。均为红陶质,外施绿琉璃。均残。ta55:1,上部残,上口呈圆形,下口对称的两边呈圆弧形,另两边为直边,中空。下径16.2~19、上径 7.5、残高9.6厘米(图二〇,1;图版拾壹,5)。ta5:8,上口残,中空。下口最大外径30、最大内径18、上口外径23.2、残高16厘米(图二〇,10)。

  B型:10件。呈葫芦形,均残。ta11:2,红陶质,上部残,中空,表面施绿琉璃。最大外径14.5、下内径6.5、残高7厘米(图二〇, 7) 0 ta9:8,白灰泥制成,上下均残,中空部分略呈方形,表面施红彩。最大径15、内孔径6~6.5、残高8厘米(图二〇,4)。

  (四)瓷器

  出土瓷器较少,多为残片。可辨识的器形有碗、罐、盆、高足盘等。

  碗 3件。T0807②:l ,敞口,方唇,弧壁,平底,圈足外壁有三周凹弦纹,施青釉,口径23、足径7.2、高7厘米(图二一,5)。T0807②:2,口部残,斜壁,平底,高圈足施白釉,口径10、足径4、残高6厘米(图二一,7)。

  小口双耳罐 1件(ta5:7)。圆唇,口微侈,束颈,圆肩,深弧腹,下内收,底残,颈肩部有双耳,耳表饰三条竖凹纹。施黑釉。口径5.6、最人腹径21.6、残高28.8厘米(图二一,3;图版拾,2)。

  大口罐 2件,均存口沿。T0401②:6,略呈直口,外壁近口处有一周凸弦纹,施黑釉。口径16、残高8厘米(图二一,1)。

  高足盘 1件(ta5:6)。方唇,斜壁,圜底,高圈足,施白釉,有冰裂纹口径10、足径4、高3.8厘米(图二一,2)。

  盆 1件(T0502②:10),仅存口部。敞口,平沿,外壁近口处有两周凸弦纹,未施釉,胎呈淡黄色。口径26、残高4厘米(图二一,4)。

  黑釉剔刻花瓷片 1件(T0502②:1)。胎呈淡黄色,宽5.5、高5.8厘米(图二一,6)。

  (五)陶塑像残块

  17件,出土于第一级平台中,有佛头像和身像、供养人头像和身像,均灰陶质。

  佛头像 2件。均肉髻高耸,双耳垂肩,眉间有白毫,双眼微闭,鼻梁高直,双唇似启,面部丰腴C:8,残高4.7、宽2.7厘米(图二二,3)。

  佛像 7件。均结跏趺座,宽肩细腰,着袒右肩袈裟。指法有禅定印和降魔印两种。正面先涂一层很薄的白色涂料,然后施以红彩。C:56,结禅定印,残高7.5、最宽处5.4厘米(图二二,5;图版拾壹,1)。C:18,结降魔印,残高4.6、最宽处4.4厘米(图二二,2)。

  供养人头像 3件。均将顶发上梳,余发自额中向两侧卷盘,眉间有白毫。C:4,双眉细长,双眼微闭,高鼻圆脸,双耳残。残高5.5、宽4.7厘米(图二二,4;图版拾,4)。

  供养人像 5件。形制相近,均宽肩,隆胸,细腰,身材修长,着圆领宽袖长衫,双手合掌于胸。表面先涂一薄层白色涂料,然后于其上施以黄彩。C:57,残高9.2厘米(图二二,1;图版拾壹,2)。

  (六)建筑饰件

  共38件,其中琉璃9件,灰陶29件。器形有兽形饰件和花形饰件。

  1.兽饰 共29件,均毁坏严重。

  脊兽下颌残件 C:81,与脊瓦相连。下颌前部宽大,唇内中部两侧各有一颗獠牙,唇两侧有卷曲的胡须,施绿琉璃。残长 19、宽16、高7厘米(图二三,3)。

  宝象残件 C:79,灰陶制成。仅存象鼻和象牙局部。残长10、宽7、高8厘米(图二三,8)。

  脊兽腿部残件 C:89,饰鳞状饰,施绿琉璃。残长13、宽7厘米(图二三,2)。

  兽饰眼部残件 C:84,灰陶,呈片状 存左眼,眼后有怒竖的鬃毛(图二三,9)。

  兽饰耳部残件C:85,灰陶。存左耳部分,耳毛用阴线刻出,耳孔深凹。残长12、宽8厘米(图二三,4)。

  兽面残件C:67,灰陶,呈片状,中心略鼓。正面浮雕.兽面,存眼、鼻、口部,深目,阔口大张,獠牙斜竖,口含七串串珠。略呈黄色(图二三,5)。

  2.花饰 9件。C:86,呈片状,正面浮雕忍冬花纹,花瓣瘦长,缠附在一长茎上。施绿琉璃(图二三,6)。C:87,忍冬花残片,存花三朵,施绿琉璃、残长11.5、宽9.5、厚3.2厘米(图二三,7)。C:32,陶质,佛像座上的莲花饰件,存仰莲花一瓣宽10、高5厘米(图二三,1)。

  (七)砖瓦

  普通砖最多,也有少量特殊砖,如印文砖、西夏文刻字砖和棋盘砖等。瓦有脊瓦、瓦当和滴水。

  1.普通砖 数量最大,均为青砖,可分为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方形砖为34厘米×34厘米,长方形砖有34厘米×37厘米和37厘米×17厘米两种规格。

  2.印文砖 4块,均残,砖正中部用汉文印一人名“张阿开”,楷体阳文,有的砖的正面还印一手印T0605②:3,残长13、宽7、厚6.5厘米,印章长6、宽2.4厘米(图二四)。

  3.西夏文刻字砖 1件(T0707②:1)。 已残。青砖,刻有两个西夏文字。残长13、宽8、厚6.5厘米(图二五)。

  4.棋翻纹砖 1件口T605②:7)。在青砖上刻划棋盘格,残长14.3、宽6、厚6.5厘米。

  5.花纹脊瓦 1件(C:65)瓦表面浮雕一兽面,略残,存眼部以上,兽头怒目,眉毛上挑,鬃毛卷曲,后有鳞状装饰,施绿琉璃.长26.5、宽14壁厚l.5~3厘米(图二〇,9)。

  6.瓦当 12件,均为兽曲瓦当,可分两型 。

  A型:9件。宽缘,当面平,均灰陶制成C:46,兽面外圈为单线,额发卷曲,双角呈倒八字形,双眉倒竖,额有王字,双眼鼓凸,呲牙咧嘴,牙齿细小。直径12厘米(图版拾壹,3)。C:49,兽面外圈为双线,双角倒竖上卷,额有王字,粗眉,双眼圆凸,鼻梁深凹,两腮圆鼓,嘴大张,牙齿外露。直径11.5 厘米(图二〇,5)。

  B型:3件。外缘为一圈连珠纹,当面平,均红陶制成。C:51,兽面外圈是单线,双眼鼓凸,高鼻,两腮鼓,呲牙咧嘴,门齿和獠牙宽长。残径12厘米(图二〇,8)。

  7.滴水 9件。均为灰陶,呈三角形,两肋为连弧状。可分三型。

  A型:2件,兽面纹滴水。C:53,兽面的额发卷曲,两眼圆突,高鼻,嘴大张。宽12、高9厘米(图二〇,11)。

  B型:2件,菊花纹滴水。C:55,残,仅存下缘中部,花纹为一朵菊花。残宽9、残高 6厘米(图二〇,6)。

  C型:5件,莲花纹滴水。C:54,两端残,滴水中部模印一朵菊花。残宽9、高6.5 厘米(图二〇,2)。

  (八)其他

  1.石纺轮 1件(ta29:1)略残,直径 3.6、内孔径1、厚1.5厘米。

  2.铁钉 13件。大小基本一样,长4 厘米。

  3.围棋子 2件。红陶。直径1.6厘米。

  4.钱币 11枚。其中宋代钱10枚,有治平元宝、皇宋通宝、祥符元宝、政和通宝、熙宁元宝等。唐代钱1枚,为开元通宝。

四、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 遗址的时代

  拜寺口北寺塔群遗址始建于何时,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拜寺沟的沟口和沟内,现有大量的西夏佛寺建筑遗址,如沟口的双塔原建于西夏②沟内的方塔始建于西夏大安二年(1075年)③,拜寺沟尽头的殿台子也是西夏时期的佛教建筑④。拜寺沟内有如此众多的西夏佛寺建筑遗址,且集中了贺兰山中仅有的三座高层砖塔,说明拜寺沟在西夏时期是一处重要寺院。而拜寺口北寺塔群与双塔同处一个院落,它们之间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可说是同一佛教建筑群的不同组成部分。另外,塔群遗址中出土文物与其他西夏遗址中出土的同类文物相似。如:A 型“擦擦”与青铜峡108塔出土“擦擦”的形制、纹饰相同⑤;塔身的兽面纹彩绘与拜寺口双塔的兽面纹彩塑以及拜寺沟方塔的兽面纹彩绘相似,均圆眼大睁,阔口,獠牙斜竖,含流苏;在塔群遗址中出土了西夏遗址中常见的手印纹砖和西夏文砖等。这些均可说明拜寺口北寺塔群的初建时间应在西夏时期。

  从塔的结构不一致、表面装饰风格不尽相同、塔的分布不很规律等方面观察,北寺塔群各塔不是同一时间建成。又从ta46表面有墨书蒙古文题记可知,在元代这里仍有香火。文献也记载,元政府在兴庆府还设立了专门管理西夏僧人的机构“西夏僧总统所”⑥;又于元泰定四年(1327年)不惜花费大量财物“修佛事于贺兰山及诸行宫”⑦,以致于当时在御使台供职的王恽云“河西土俗,大半僧祗”⑧。这此材料表明,元代贺兰山一带佛教极为兴盛。西夏虽亡,但是佛教依然存在。拜寺口双塔地区在西夏时期原本就是一处重要寺院,在元代应不会废弃。

  明代修撰的宁夏方志中对贺兰山东麓的佛寺多有记载,内容大致相同,但均已成为“废寺”或“遗址”。尤其明代安塞王朱秩炅在咏拜寺口诗中云:“文殊有殿存遗址,拜寺无僧话旧游”⑨,说明到了明代拜寺口一带的佛寺已经废弃。综上所述,拜寺口北寺塔群遗址的初建时间应在西夏,经元一代而废于元末明初。

  (二)塔的性质、形制、渊源和早晚关系

  1.这一处塔群应属于墓塔。这是因为这些塔的体积均较小,根据塔基的尺寸和出土的塔的建筑构件推测,它们的高度大约在2~4米之间。其次,在不少塔基内埋藏有大量“擦擦”,并发现有骨灰和一些未烧尽的人骨,由此可以断定这是一处与双塔地区寺庙有密切关系的僧侣墓地。

  2.这62座塔的主体结构为土筑,有的外包砖,表面抹白灰并施彩绘。基座形制可分为十字折角形、八边形和方形三种。其中十字折角形塔最多,达54座,平面共折20个角。残存塔基主要为束腰须弥座,多存束腰以下部分,最高者不足0.5米。有的在塔基中心筑有塔心室,呈圆形或方形,用大砖或条石围成,大小不等。塔身及以上部分均已毁坏,现存塔基多为十字折角形,这种塔基多出现在藏式佛塔中,而藏式佛塔的塔身以覆钵式最为常见。结合遗址中出土的塔身白灰皮块呈覆钵形,可以推定北寺塔群各塔的塔身也应是覆钵塔身。在出土文物中有不少白灰泥制作的相轮残块,这些相轮大小不一,推测其直径在0.3~0.9米之间。同时遗址中还出土了宝盖和宝瓶,它们均是塔顶上的建筑构件。由此推测,北寺塔群中塔的形制应是:基座为十字折角形(或八边形、方形)的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基座和塔身外均抹白灰、施彩绘;塔身上承下粗上细的相轮塔刹,塔刹表面的十三层法轮均用白灰泥做成,并于阴轮处涂红彩;塔顶有莲花形宝盖,宝盖上承伞形宝瓶或葫芦形宝瓶,宝盖和宝瓶多用红陶制成,并施绿琉璃。

  3.十字折角形须弥座覆钵式塔常见于历史上藏传佛教流行之地,即西藏、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区。如西藏桑耶寺绿塔⑩、古格故城札不让寺佛塔⑪、武威白塔寺萨班灵塔⑫、北京妙应寺白塔⑬等,均修建于十三世纪之前,平面呈十字折角形覆钵塔身的典型藏式佛塔。历史上党项和吐蕃就长期交往,文化上又相互影响,尤其是十二世纪初,宋室南迁,藏传佛教各派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频繁到西夏弘法。据文献记载,西夏仁宗皇帝的上师有噶玛噶举派高僧格西藏索哇⑭、蔡巴噶举派高僧藏巴敦库瓦⑮、也有萨迦派高僧国师觉本⑯等。藏传佛教各派高僧到西夏弘法,不仅传授三宝经咒,也必然会带来藏传佛教宗教建置方面的仪规和范本。所以,拜寺口北寺十字折角须弥座覆钵塔的形制应是源于藏传佛教,是藏传佛教在西夏传播的又一具体实证。

  4.由于遗址破坏极为严重,各平台南侧护壁多已不存。所以,对塔群遗址很难做出准确的分期。但是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个别塔之间仍存在着相对早晚关系。例如在第五级平台中ta27、ta28、ta29、ta30和 ta31处在一个子平台上,稍偏南的ta32子平台低于其台面0.2~0.3米,其中ta29、 ta30和ta31的塔基因被后来开挖的ta32 子平台打破而局部被毁坏。再如,ta34和 ta25、ta26所在的子平台被ta35打破。另外,有的塔经二次维修,其表面彩绘的图案、线条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其中ta29塔基经后期维修后留下两层白灰皮。下层白灰皮表面彩绘花纹为双线壶门纹,纹饰规整,线条熟练流畅,色彩呈赭红色。与之相近风格的塔还有ta14、ta25、ta26等。特别是ta14束腰部位的花纹,采用了底纹涂色来反衬花纹的方法,颇类似于西夏瓷器中剔刻花纹的装饰手法,具有明显的早期特点。而ta29的上层白灰皮花纹也为双线壶门纹,但是花纹不规整,且线条粗疏生硬,色彩呈鲜红色。类似风格的有ta9、ta35、ta27等,它们除在彩绘线条风格与ta29的上层接近外,花纹内容和装饰手法也发生了变化,线条多为单线,束腰处由原来的底纹涂色来反衬花纹的手法变为花纹由线条勾绘,有的由一周梵文所取代,表现出了较为晚的特征。以上所述的只是塔群中个别塔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并不具有严格的分期意义。

  (三)“擦擦”的作用

  塔群出土文物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彩绘“擦擦”。“擦擦"指泥制的各种小泥塔。《元史·释老志》载:“擦擦者,泥作小浮图也”。均用凹型模具挤压脱模,然后晒干,有的再经烧制或彩绘。

  有关“擦擦”的历史,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先生在《西藏考古》一书中说到“擦擦,起源于印度古代及中世纪中部和北部方言中的一个词汇,与塔有密切关系”。而制作 “擦擦”的习俗和方法亦来自印度,唐代高僧义净大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云:“造泥制底(即小佛塔)及拓模泥像,或印绢纸,随处供养,或积为聚,以砖裹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西方(即印度)法俗莫不以此为业”。我们见到的“擦擦”多出土于藏传佛教流行地,像内蒙古黑水城,甘肃敦煌、武威,宁夏拜寺沟、青铜峡等地。尤其是西藏,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在一些圣山、神湖、路口,人们都修有存放“擦擦”的小屋,俗称“擦康”。这就证明西夏制作“擦擦”的习俗可能源于藏传佛教。

  “擦擦”是舍利的一种。舍利有佛身舍利和法身舍利之分,佛身舍利是由神佛的佛骨、指甲、牙齿、毛发等组成,而法身舍利则范围较广,如经文、佛塔、僧人的衣物、用品等,贵至金银珠宝,贱至竹木根节均可作为法舍利。因此“擦擦”也有佛身和法身之分。

  藏传佛教中有一种“擦擦”叫“布擦”,是用活佛的骨灰和泥土掺混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即所谓的佛身舍利,是最为名贵的一种。佛教中高僧圆寂后一般实行火葬,这种习俗在藏传佛教中尤其盛行,活佛死后均用此葬法,而且还为他们修造佛塔,再将用活佛的骨灰和泥土制成的“擦擦”放人塔中,这样的“佛身"可同样赐福于人间。另外,这种“擦擦”还起护身符的作用。拜寺口北寺塔群出土的“擦擦”均呈灰色,其中是否有骨灰未曾检验,但是它们与其他西夏遗址中出土的用白色或黄色泥土制成的“擦擦”明显不同。

  我们通常见到的“擦擦'属普通的一种,是用一般的泥土制成,即为法舍利。佛教信徒大量制作“擦擦”,目的是祈福和积取善业。目前发现的西夏“擦擦"多属于此类。其中有的内置经文,其显示了制作者对佛的虔诚;有的置五谷杂粮,则显示了制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祈望。

  “擦擦”也是一种圣物,人们制作它多数是作为佛塔内或佛像腹腔的填充物,这样的佛塔、佛像才被认为具有神佛灵气,受人崇拜。唐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卷九记载:“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窒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渐盈积,建大窣堵波,总聚于内,常修供养”。印度的阿育王塔就是用八万四千个小塔组成;武威白塔寺大塔是萨迦派高僧萨班•贡噶坚赞的灵塔,据《凉州佛寺志》载,1252年建成时,将“一万多个散察等一起供于高十六膀,顶层仿噶当灵塔式的萨班灵塔里”;宁夏拜寺沟方塔出土的数千个“擦擦”,均存放于方塔第12层的塔心室中⑰;北寺塔群出土的 “擦擦”,也是置于塔基之中。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擦擦”是因为建造佛塔的需要而形成的。

  附记:参加发掘的工作人员有朱存世、孙昌盛、王惠民、董光宇等。本文插图由高雷、孙海涛绘制,照片由董宏征拍摄。张莉修复了器物。

  执笔者:朱存世 孙昌盛 王慧民

  注释:

  ① 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宁夏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勘测维修简报》,《文物》1991年第8期。

  ② 同①。

  ③ 孙昌盛:《西夏方塔塔心柱汉文题记考释》,《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

  ④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贺兰县拜寺沟西夏遗址调查简报》,《文物》1994年第9期。

  ⑤ 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宁夏青铜峡市一百零八塔清理维修简报》,《文物》1991年第8期。

  ⑥ 《元史》卷33《文宗纪二》,中华书局本第744页。

  ⑦ 《元史》卷30《泰定帝纪二》,中华书局本第 679页。

  ⑧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86,《四部丛刊》本集部第9页。

  ⑨ (明)胡汝砺编:《嘉靖宁夏新志》卷1第17页,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⑩ 宿白:《西藏山南地区佛寺调查记》,见《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⑪ 霍巍:《古格与冈底斯山一带佛寺遗迹的类型与初步分析》,《中国藏学》1997年第1期。

  ⑫ 魏文斌等:《武威白塔寺调查与研究》,《敦煌研究》1999年第2期。

  ⑬ 宿白:《元大都〈圣旨特建释迦舍利灵通之塔碑文〉校注》,见《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 1996年。

  ⑭ 巴俄·祖拉阵哇著,黄灏译:《贤者喜宴》,《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⑮ 蔡巴,贡噶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注,陈庆英等译:《红史》第270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⑯ 阿旺·贡噶索南著,陈庆英等译:《萨迦世系史》第52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⑰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废墟清理纪要》,《文物》1994年第9期。

 

  附图版:图版陆

  图版拾

  图版拾壹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