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玲珑澄澈 缤纷东西:中国考古发现的国产玻璃和进口玻璃
发布时间:2016-10-16 10:34:00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安家瑶   点击:

  玻璃是魏晋南北朝贵族斗富之宝

  罗马玻璃壁薄质轻、晶莹透明,是国产仿玉玻璃无法相比的。罗马玻璃的出现,对国产仿玉玻璃产生了致命的冲击,这种来自异域的玻璃器成为上层社会的时髦追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但世家大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奢侈成风,互相斗富。在“斗富”中要向对方陈列出自己的宝物,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西方进口的玻璃器便是宝物中的一项。北魏的文献《洛阳伽蓝记》记载:“而河间王琛最为豪首”,“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自余酒器,有水晶碗、玛瑙琉璃碗、赤玉卮,数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无,皆从西域而来”。这里清楚地记载了从西方进口的玻璃碗,是北魏王琛显示其豪富的宝器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玻璃容器被视为宝物,可能是由于那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西方玻璃的艺术价值,特别是晶莹透明的性质,是其他材料都难以比拟的。这个时期有不少诗文赞扬玻璃器的美丽,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晋诗人潘尼的《琉璃碗赋》。这首赋中写道:“光映日耀,圆成月盈。纤瑕罔丽,飞尘靡停。灼烁旁烛,表里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刚坚金石,劲励琼玉……”充分地赞美了玻璃碗作工精良、透明度很强的特性。《世说新语》也曾记载:“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周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耶?答曰:此碗英英,诚为清澈,所以为贵耳。”

  西晋鱼豢的《魏略》记有:“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大秦就是当时文献中对罗马帝国的称呼。魏晋南北朝时期,罗马玻璃输入中国的品种和数量都有增加。在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附近,比较集中地出土了进口的罗马玻璃。南京象山7号墓出土两件玻璃磨花筒形杯。玻璃杯外壁附着一层白色风化层,玻璃无色透明,泛黄绿色,气泡较少、较小;口缘下及底部磨有椭圆形花瓣纹,腹部有七个大纵椭圆形纹。另一件玻璃杯已压碎,但器形、质料均与上件相似,只是颜色稍深,呈浅黄褐色。象山7号墓位于东晋门阀豪族琅琊王氏家族墓地内,推测是东晋初年王廙的墓葬。如果推断无误,这两件玻璃杯的年代可定为公元322年之前。此外,南京石门坎六朝早期墓出土的多块玻璃残片,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出土的玻璃片和南京北郊东晋墓出土的浅黄绿玻璃片等都采用了罗马工匠熟练掌握的磨花技法。

  中国北方也发现了罗马玻璃。最引人注意的是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公元415年)出土5件玻璃器,有鸭形器、碗、杯、钵和1件残器。其中最为精美的是玻璃鸭形器,基本完好无损,仅尾部稍残,玻璃为淡绿色透明,内含小气泡。在河北景县北魏封氏墓群中出土了4件玻璃碗,现存两件,其中淡绿色波纹碗出土于祖氏墓。与祖氏墓波纹碗装饰技法相似的玻璃器,国外发现较多,如黑海北岸5世纪的罗马遗址出土过许多波纹、网纹玻璃残片,俄国南部还出土过一件完整的波文高足杯。

  位于波斯波利斯大流士宫殿上的浮雕,描绘了一场祭祀活动,波斯萨珊文明,伊朗公元5世纪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