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玲珑澄澈 缤纷东西:中国考古发现的国产玻璃和进口玻璃
发布时间:2016-10-16 10:34:00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安家瑶   点击:

  萨珊玻璃输入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口到我国的玻璃器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伊朗高原。伊朗高原的玻璃制造业历史悠久,公元前一千纪前后,在两河流域的影响下已开始生产玻璃珠饰等。公元1世纪开始生产吹制玻璃器皿。公元3~7世纪是伊朗高原玻璃业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除了生产大量玻璃珠饰、纺轮外,还制造精美的高级玻璃器皿,供上层社会享用和出口。由于这个时期主要是萨珊王朝统治,一般将它们简称为萨珊玻璃。萨珊玻璃器皿造型浑朴,喜欢用连续的圆形作为装饰,与萨珊时期流行的联珠纹相似。萨珊玻璃工艺继承了罗马玻璃工艺的特点,特别是发展了冷加工的磨琢工艺,在玻璃碗上磨琢出凹球面或突起的凹球面,形成一个个小凹透镜。透过碗前壁的凹球面装饰,可以看到后壁的数个小圆形装饰,充分表现出玻璃变幻莫测之美。

  北京西晋华芳墓出土的乳突玻璃碗应来自伊朗高原。这件碗圜底、球腹、颈部微收、侈口。腹部有10个椭圆形乳钉作为装饰,乳钉列为一排;乳钉不很规整,一般高出碗外壁5毫米;底部有7对突起的刺排成椭圆形,刺高两毫米,这些刺既是装饰又是足,能使圜底着地平稳。墓主人华芳是西晋幽州都督王浚的夫人,葬于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当时的幽州都督统管着河北北部和辽宁,华芳作为都督夫人,才有可能获得来自伊朗高原的玻璃器。

  湖北鄂城五里墩121号墓出土了一件玻璃碗。这件圜底玻璃碗腹部有四排磨花,磨花为椭圆形稍内凹的小平面,底部也有一圆形内凹的磨花。鄂城121号墓是西晋(公元265~316年)墓葬,其年代不会晚于4世纪初,因此这件玻璃碗是最早输入东方的萨珊玻璃之一。

  最漂亮的一件磨花玻璃碗出土于江苏句容春城刘宋时期一座墓葬,墓主人为刘宗,埋藏的年代为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这件碗的器形为侈口、颈微收、球腹、圜底,口径8.5厘米、腹径9.1厘米、高6.3厘米。腹部有六排小凹球面作装饰,由于六排小凹球面有规律地相互错叠,所以从正面看不是成排的联珠纹,而是由小六边形构成的龟甲纹。碗的底部也有一个外缘呈五边形的凹球面。这件玻璃碗无色透明,几乎不含任何色调,内含气泡少而小,像水晶一样洁净晶莹,说明玻璃原料经过精选,熔制温度比较高。碗壁较薄,器型规整,可能是由模吹制法成型的。碗的腹部和底部的纹饰都是采用冷加工工艺,磨琢抛光而成的。其器形与湖北鄂城五里墩121号墓出土的玻璃碗一样,腹部的纹饰则与日本奈良正仓院藏的白琉璃碗相仿,都是小凹球面互相错叠,构成六边形的龟甲纹,是伊朗高原萨珊王朝的典型产品。

  山西大同市南郊北魏时期墓葬M107中出土的玻璃碗也是典型的萨珊玻璃。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各国,成为第一个可以和南方汉族政权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山西大同是北魏前期的首都平城的所在地,北魏政权在平城近百年的经营中,大力学习汉族文化,并占领控制了河西地区,使丝绸之路向东延伸到平城。依据出土的陶器和墓葬形式,M107的年代应早于孝文帝执政,即不晚于公元5世纪中叶。在大同北魏时期的贵族墓葬中出土萨珊玻璃说明北魏与西亚关系相当密切。

  萨珊玻璃精品中还有一种是高浮雕的玻璃。这种高浮雕的玻璃精品也有在中国发现。1983年秋,宁夏固原县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李贤夫妇墓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一件完整的高浮雕玻璃碗。这件玻璃碗与同墓出土的鎏金银胡瓶为东西贸易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宁夏固原县北周李贤墓出土的玻璃碗,这件高浮雕玻璃碗是萨珊玻璃中的精品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技术支持:云汉传媒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利民街121号 邮编:750001 联系电话:0951-5014363 电子邮箱:nxkgs@sina.cn

ADD:Ningx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No.121,Limin Street,Xingqing District,Yinchuan City,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750001,China

TEL:0951 5014363    FAX:0951 5035563    E-mail:nxkgs@sina.cn

备案号:宁ICP备16001783号-1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7号